百岁亭位于南岳镇上庄村,建于民国时期,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8平方米,为纪念邱寿光夫妇百岁高龄而立。百岁亭为砖木结构建筑,呈六边形,亭身青砖不抹灰,三顺一丁空斗砌法。门为拱形,两侧设有罗马柱。门的上方镶嵌长方形匾额,刻有“百岁亭”三字。亭身东西两侧各开椭圆形通气窗。檐口为青砖叠砌出檐,檐口上方为六角,各有倚柱,两柱间石砌有城垛型花窗。亭顶屋面为六角攒尖顶,造型庄严凝重。上置葫芦型亭刹,亭内为六柱…[详细]
秦亭故址春秋八百诸侯,霸者有五;百家争鸣,儒法尤盛;战国七雄争胜,终为大秦荡平。秦统一了疆域,统一了政治,统一了文化。秦王朝最雄壮的故事写在关中平原,最悲惨的故事刻在了长城脚下。然而,秦人发祥之地却在清水。大陇西来万岭横,秦亭何处觅荒荆。非子考牧方分土,陇右山川尽姓嬴。从秦非子到秦庄公,秦人先后有五代首领以“秦”为根据地惨淡经营,致力农牧,在同西戎的对峙交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这里居住生息了三百余…[详细]
学垌润亭潘公祠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平山镇榄垌村学垌屯北面村边简介:学垌润亭潘公祠位于平南县平山镇榄垌村学垌屯,由潘氏三世祖名淙淋号润亭,于清光绪十五年建造。祠堂坐南向北,平面呈正方形,面宽18.8米,纵深18.8米,面积约353平方米。以主建筑二进三开间为主轴线,左右对称附建廊庑,主建筑前后两座,砖木结构,砖卷无梁架山墙,硬山顶,小青瓦盖面,正脊两端饰博古架,中间灰塑花鸟,垂脊饰…[详细]
导游 第一山亭,位于低山游览区中心,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点。介绍 游客进入“天下名山”牌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气势雄伟的“第一山亭”,亭上“第一山”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亭高16.1米,重檐翘角,精工巧构,气宇轩昂,金碧辉煌。亭四匾分别书“第一山”、“峨眉山”、“大光明山”、“皇人之山”,这几种称法代表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佛教和道教中的显著地位。 亭子中间屹立着全铜铸造的…[详细]
龚苑香烈士纪念亭位于紫金县柏埔镇六湖村坑角小组。龚苑香,原名刘求碌,又叫刘向新。1902年出生于紫金县黄塘区车前乡荷目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贫如洗,父母只得把唯一的孩子卖给柏埔秀才龚宝华为子,改名龚苑香。1924年,龚苑香等人在柏埔组建农会,组织农军与土豪劣绅作斗争。1927年4月,龚苑香率领柏埔农军参加紫金的“四二六暴-动-。1929年11月,龚苑香被推选为中共紫河特委委员。1930年1月,…[详细]
放鹤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之颠,为彭城隐士张天骥于1078年所建。苏轼曾写过一篇《放鹤亭记》,用如椽之笔描绘了动人的放鹤图卷,使放鹤亭与云龙山闻名于世。自云龙山北门拾级登达第三节山顶,半月形院门门额上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徐州知府田庚书写的“张山人故址”5个隶字。走进院门,有平坦开阔、铺有甬道的四方庭院,其东侧便是放鹤亭,飞檐丹楹,宏敞明亮。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前有…[详细]
丁鹤年墓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古茶场由临街并列的三组建筑组成。坐东朝西,自北往南依次为茶场庙、茶场管理房及茶场等。茶场庙规模最小,由砖雕台门、天井、正殿组成;正殿单檐硬山,三间九檩,梁架有雕刻。管理房由门厅、天井、正厅等组成;门厅单檐两坡顶,三间五檩,制度简单;正厅单檐硬山,三间七檩。门厅、正厅各于南端加出一间,略呈四开间格局。茶场建筑均为二层,由砖雕门…[详细]
常青茶溪谷位于保亭毛岸镇,距离五指山市14公里、三亚市70千米。从三亚出发自驾大约需一时半左右,景区由68个景点组成,听说是投资60亿元。景区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仅存为数不多的热带雨林之一,也是海南岛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区之一。因为得天独后的自然环境,常青茶溪谷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多,氧气多,植物精气多。这里全年平均气温24度,夏季最高气温28度,冬季最低气温18.6度,是…[详细]
芙蓉池位于半月亭和芙蓉楼之间,为园林水景,池中山石天然生成,水中莲花为睡莲。半月亭相传是王昌龄抚琴吟唱的地方,相传王少伯在池畔月夜吟诗,芙蓉仙女常吹箫作伴。对联“鱼游水底寻明月,树插石缝遮青天。”是凤凰籍人士、中华民国总理熊希龄先生所作。沿长廊走近玉壶亭,亭内有石桌、石凳,旁边立有“冰心玉壶碑”。这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县令龙光甸和其子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集王昌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详细]
春风亭坐落于香港大埔八仙岭仙姑峰山脚,是为纪念1996年2月10日八仙岭山火中舍己救人的两位老师(周志齐老师、王秀媚老师)而建。“春风亭”一名,喻意教育深恩,作育万物。春风亭于1996年3月12日下午由港督彭定康主持揭幕仪式。春风亭的横匾上的“春风亭”三字乃国画大师方召麟(陈方安生母亲)的书法作品,春风亭内镶有三块碑刻,当中为港督揭幕纪念碑,两侧分别为由当时的香港教育署署长余黎青萍撰写的中英对照碑…[详细]
亭在爵溪十字街口,一称“桅亭”,因爵溪古城俗称“沙船城”,后建此亭象征“桅杆”。今存戏亭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亭基约五米见方,由圆形石柱四根支撑上部建筑。上部建筑为木结构,外形分两层,底层高约四米半,上层高约七米左右,皆呈四角飞檐状。上层顶部有一葫芦状尖顶。飞檐内外,雕有龙凤,花卉等各式图案,亭内四角结合处,各置有木质实心花篮一只,篮底分别刻以“合”、“所”、“平”、“安“四字。戏亭布局别具一格,北面…[详细]
瓜瓞亭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谭家岭村谭家岭茶场的小山顶上。南北横穿。瓜瓞亭原为余姚南城四陆门之一的南明门(清乾隆时改称南溟门)。抗战时期,南北两城拆掉全部城墙。邑人邵之传等特将南溟门城门洞移建至城南潭家岭,额题“瓜瓞亭”。此处为旧时通肖东的必经要道。瓜瓞亭为圆洞石城门,面阔6.59米,通高3.66米。城门的南北两壁均用条石错缝平叠。拱券用规整的石块砌筑,拱阔3.8米,拱高3.6米。城门内壁东侧镌“忠恕…[详细]
延爽亭位于海曙区横街镇凤岙村藤岭岭顶,为木石结构,坐北朝南于灵峰山间的岭墩,东有藤岭小村达凤岙、横街。 亭子面宽三间,进深二柱七檩。亭内共立石柱八根,明间四根,五架梁、抬梁结构,次间同。地上铺设鹅卵石,环形纹。柱上均由清末举人汪崇干书联。东山墙壁间嵌有“天灯会碑”一通,中华民国四年立。西山墙前立“永远茶茗”碑一通,道光二十二年立。北墙嵌“延爽亭”石匾一块,无题款。据现状分析为清晚期建筑。 主体结构…[详细]
滴翠亭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亭憩-也。”滴翠亭即为潇湘馆附近的一处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红楼梦》中关于滴翠亭的描写为:“(宝钗)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格子糊着纸。”见于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由此可见这水亭子是两层的,外圈是游廊,内圈是雕镂格子围合。用时参考2…[详细]
黄瑛墓道享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凤岙村,明代建筑。享亭坐西朝东,处于凤岙山缓坡地段。 该享亭为石结构建筑,石料质地为当地产的梅园石。通高2.50米,进深1.88米,面宽2.10米。正面坊额上 书有“明赠光禄寺卿黄公神道”十个楷体大字。墓室与墓道至今俱废,仅存石亭为正方形单间建筑,四柱为方形抹角,柱头无卷刹。顶由两块平石板铺就而成,两头各有卯口。南北两侧各置有一长条石凳,其两头采用榫卯结构形式…[详细]
无际禅师亭为石砌仿木建筑的无梁方殿,长7.8米,宽6.8米,高10米有余。坐北朝南,外观如介字形。亭盖系单檐四角攒尖式,飞檐挑角,脊上饰有人物异兽,亭顶雕待放莲苞,皆别具匠心。亭内:立五级八方石塔一座,上刻云纹、花草,无际禅师即葬于其中。亭顶为穹窿状,中心雕团花图案,内檐四周施云纹斗拱十六朵,除四朵转角铺作外,每面各置三朵,眼壁刻缕空云卷花,每朵上刻一菩萨,象征无际禅师的十二弟子(现存十一尊),菩…[详细]
步虚亭,立于鼎湖峰身后的步虚山巅。据人说建亭时,曾挖出石砚、石笔,可能是古人祭天时供奉神仙之物。步虚亭,是观览仙山胜景的最佳之处。向西鼎湖在下,古丽在上,中间笋川、前湖诸村,历历在目,似乎置身于天宫仙府,有天地之隔。而鼎湖峰,从地底深处森然隆起,状如方柱,气势磅礴,如谢灵运在《山居赋注》中所云“方石万丈,下有长溪,亦是缙云之流云”。向东高天坪在前,马鞍山在上,宛在九重,更为壮观;北望山如龙蛇,烟村…[详细]
海员亭位于镇海路。海员亭是一座重檐八角攒尖亭,亭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中立八条白石圆柱,地面上用石米砌成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的黑锚会徽。海员亭铭记着1922年香港海员大-的历史功勋。二十世纪初,香港中国海员饱受帝国主义者和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和奴役,残酷的-现实使他们团结起来斗争。1922年初,在苏兆征、林伟民等同志的领导下,香港海员举行总同盟-,人数达十余万,其中一万多海员返回广州,香港一时变成死港。经…[详细]
前山中山亭是中国唯一的由孙中山先生亲自持锄奠基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它座落在前山镇东北梅花村后山坡上、广珠公路旁,始建于1921年。现为珠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4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致力于社会革命,赴南方各省考察,经由南京取道香港、澳门返回故乡――香山县翠亨村,5月27日上午在前山出席了这一带万余人举行的欢迎会,并即席发表演讲。会上,乡民们商议建一座凉亭,以录志此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