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从较早的县志记载和一些老人的回忆中也能够知道,文庙的主要建筑有下马碑、“太和元气”牌坊、万仞宫墙(红照壁)、棂星门楼、泮池、泮桥、大成殿、尊经阁、东西厢房等,是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宫殿式建筑群。现在的文庙不仅被包围在高耸的楼群之中,而且在增建文庙广场时,在广场中轴线上…[详细]
孔庙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之所。据新蔡县志记载,文庙黉学在元、明两代三建两迁: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令贺镇,始建于城东门外路南,仅粗建大殿。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知县李演在此基础上建成。元末倾圮。明洪武十一年(公元…[详细]
吉林文庙座北朝南,规模宏伟,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东西配庑等。院外照壁前有两只石狮子,照壁北面两侧有东西辕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状元桥。吉林文庙内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圣迹石刻图陈列、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绣像展等。吉林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论格局,它不亚于南京文庙;论规模,它是东北最大的文庙,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详细]
乐陵文庙大成殿,位于乐陵县城内,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绪八年,历经维修扩建。拥有明伦堂、兴贤斋、育才斋、名宦祠、崇对词、忠义祠、节孝祠、戟门、棂星门等建筑,曾是一组错落有致、规模可观的建筑。今仅存大成殿、两庑及崇圣祠四座建筑。大成殿是一座庑顶殿式明代建筑。宽11米,长20.8米,高9.88米。内外分别有红漆合围圆柱12根擎立。斗拱叠罗,飞檐插天。殿…[详细]
澧州文庙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今址,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多平方米。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2007年澧县文庙经过一次大的修缮。文庙景点头门,最早修于1882年,后被毁。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文庙…[详细]
大理文庙位于大理古城一塔路42号大理古城内。始建于元代,清同治年间重建,是大理“文献名邦”浓厚文化内涵的见证和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和地方文化的地标。大理文庙坐西朝东,整体中轴线对称,呈合院逐台递进式布局,建筑风格以古色古香的木结构为主,体现了大理白族精湛的建筑技艺。大理文庙是大理古代兼具府、县双重身份的先师庙,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建筑价值。弘道门为文庙大门,“…[详细]
名山区城内,一座苍翠柔美的山峦俯视着城区,与蒙顶山遥相呼应。此山在不知多少年前,就有一个优雅而又柔美的名字:“月华山”。“棂星门”是名山文庙入口。穿越此门,可见四座雕龙石拱桥并列于伴池之上,这是名山区颇负盛名的“状元桥”。穿门过桥,两排雕花厢房如巨臂般环绕成一个院落,厢房庑廊之间的通道唤作“大成门”。和此门相对的便是文庙建筑群的主建筑“大成殿”,再后是孔圣人的祭祀之所“崇圣祠”。据《名山县志》记载…[详细]
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郏县城内东南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是郏县的学宫,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孔子后裔的一支,唐代迁到郏县,被称为郏县派。郏县派是四十三代中兴祖以前的孔氏大家族十大支派之一,后来又有十大支派的鲁山派、宁陵派部分族人迁至郏县,成为地方望族。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资创建…[详细]
文庙,亦称孔庙,为祭祀孔子而建。宁阳文庙位于县城中心,坐北朝南,占地近4000平方米,西与原县政府毗邻。据清咸丰元年《宁阳县志—学校》载:“庙址旧县署也,元大德初,县署西迁,乃建庙于此。”经过明清、民国及近年的多次重修和扩建,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县城文庙建筑群。它是由前、中、后三院组成,贯穿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主次分明。前院有木结构棂星门(1954年倒塌,今已修复完成),为文庙的大门。门前有照壁,门外东…[详细]
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俗称“圣人殿”,在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殿内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在表现技法上注重质感和比例,形神兼备,雕刻精美洗练。展示了儒家现实生活气息的境界。形象丰满圆润,气质浑厚,衣饰简素,具有轻快流畅的特色。如此雄伟壮观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实属宇内罕有。殿内,悬挂重新复制的由康熙皇帝以下五位皇帝书写的六面大匾额。以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书写的楹联,金字熠熠,满壁生辉。移身殿内,令人油…[详细]
文庙位于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永丰塔北约一百米处。文庙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东华门、西华门等,东跨院为文昌祠,是儒学所在地;西跨院为启圣祠,后改作训导宅。地址: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详细]
汝州文庙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区中部。创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现建筑多为清代重建。汝州文庙(学宫)又称黉学,是古时童生、秀才们学习、聚会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正德汝州志》记载:汝州学宫学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为学宫,后于明永乐十四年重修。明崇祯二年和民国五年学宫两次被毁,“殿庑渗漏……墙壁多颓”。文庙(学宫)南北长325米,东西宽50余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东西…[详细]
耀县文庙位于陕西省耀县城内北大街学古巷。根据北宋元祜九年(1093年)刻立的《耀州重修州学记》碑和清陈仕林《耀州志》记载,耀州文庙于嘉祜三年(1058年)由知州史火召创建。后经多次维修,元末战乱时烧毁,明初首任知州魏必兴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洪武九年(1376年)增建了戟门和棂星门。到明朝末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模。建制沿用“左庙右学”的规制,与明清以来“庙学合一”的设置不同。庙座北面南,…[详细]
阳谷文庙,座落在景阳冈酒厂居民小区。距老城大隅首约200米,南临紫石街,北邻棋盘街,东邻狮子楼园区,西邻景阳冈酒厂居民区。文庙即孔庙,又称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元明以后通称文庙。旧制,“府州县皆建孔子庙庭而学官附焉。”因为旧时儒学都设在孔庙,所以又称庙学,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学府。阳谷文庙最早建筑年代,可考的有旧县志所载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的一篇碑记《阳谷县重修庙学记》,距今也已经900余年…[详细]
文庙位于泾阳县城,南临南环路,北背北极宫大街。1980年,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平面以南北中轴线对称排列,形成完全四合院群落,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大成殿、戟殿(山门)、东西庑殿、东西翼室四大部分。清同治元年(1861)毁坏。同治四年(1865),知县黄传绅修大成殿。其它建筑系清光绪十一年(1885)吴周氏捐银所修。建国初,被学校占用,之…[详细]
秦安文庙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总面积28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乐器库、祭器库等。主体建筑大成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筒瓦,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梁枋构件均施彩画,收山、出檐较深,脊饰龙、凤、牡丹、菊等纹饰,两稍间槛墙嵌有琉璃盘龙各一条,其梁架结构,斗拱形制和彩画等均保留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是甘肃省保…[详细]
旌德文庙与别处一样又称圣庙、孔庙、夫子庙,为旌德县明清以来尊孔祭孔的场所,亦是当时法先圣先师、重道隆儒、兴化起教供生员肄业的教育场地,故又名学宫。旌德文庙所处的位置在县城中心,县府之左,以表示它的显赫和威严。1989年6月,旌德文庙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旌德县志》:“考唐贞观四年(630)诏州县皆立孔庙,时尚未有族邑也。宝应建邑以后,谈学之制无闻,邑之学宫自宋崇宁元年(110…[详细]
文庙位于莘县城内东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莘县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系旧时祭祀孔子的场所。文庙原由棂星门、大成殿、启圣祠、明记堂、敬亭、名宦乡贤二祠等组成,现仅存大成殿。文庙占地面积2439平方米,大成殿建台基上,面阔五间,东西阔19米;进深三间,南北长11.8米,单檐歇山顶。殿内的檐柱、前金柱、后金柱的直径均很硕大,金柱高4.4米,前后金柱上搁置着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殿内的脊檩枋下钉一块木…[详细]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南隅。苏州文庙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任苏州郡守时创建的,经历代增修扩建,占地极广,屋宇甚众。根据《吴县志》记载,南宋淳祐年间即有屋宇二百十三间,现存建筑除大成殿外,大部分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的。大成殿西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宏伟壮观。苏州文庙现辟为碑刻博物馆,内有四大宋代碑刻:地理图碑、天文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和平江图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