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文庙万泉文庙(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万荣县万泉乡万泉村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784平方米。现仅存大成殿和影壁。大成殿为明正统四年(1439年)所建,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282.48平方米。前檐斗栱五踩双昂,后檐及两侧均为五踩单昂。梁架结构简洁,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详细]
唐河文庙位于原县城簧学(四高中院),创建无考。明洪武三年、永乐元年、正统元年及清代数次重修,现存大殿、状元桥。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深三广七,进深十架檐。殿内每柱下有高0.5米汉白玉,殿前80米中轴线上的状元桥建于明代,桥面桥墩石板砌成,拱形4孔,跨于半月形泮池上,南北长9.25米。泮池南北长11米,东西宽7米,以砖砌之。…[详细]
文庙文庙原址在今康平一中院内,建于光绪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文庙有大成至圣先师殿3间,东西殿各3间,崇圣祠3间,楣门3间,泮桥1座,泮池1处,山门3间,照壁1座,魁星楼1座。其建筑浩大,工艺精湛,在当时奉天省同类建筑中颇有盛名,惜于1950年拆毁。现遗有照壁前石碑一方,上镌“奉旨文武百官到此下马”。…[详细]
开封府文庙棂星门原在文庙内,现已临街,并因路面抬升而略显低矮。其建筑结构为抬梁式,以四根通天柱支撑,柱顶饰石雕走兽。柱间朱扉三座,中间一座略高,门上各施斗栱,顶为绿琉璃筒瓦,并有脊兽。门前还有石狮一对,亦是文庙原物。1991年,棂星门被公布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8日,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静宁文庙位于静宁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3年),原建筑面积18076平方米。文庙坐北向南,以大成殿、戟门、先师庙门为轴线,组成主体建筑,大成殿到戟门两侧配有厢房。整个建筑群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造形独特,气势宏伟,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1993年3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静宁文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绛县文庙绛县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绛县城内振兴西大街文庙路1号绛县文庙位于绛县古绛镇文庙路。庙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5米,东西宽44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据清乾隆版《绛县志》和有关碑文记载,绛县文庙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元、明、清历代分别进行了重修和扩建。现仅存大成殿和明伦堂。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式屋顶,属厅堂型构架,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的特征。明伦堂,面宽五间,…[详细]
漳平文庙位于漳平市菁城街道八一路。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几经重修。坐北朝南,由棂星门、泮池、戟门、月台、廊庑、大成殿(先师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大成殿,平面呈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东西宽19.4米,南北长19.2米,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顶。文庙结构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详细]
洋县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扩建,嗣后屡有修葺。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坐北朝南。据载,时文庙为四进院落建制,有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殿、启圣祠、圣亲殿等建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现存大成殿和棂星门,花岗岩抱鼓石一对。院内有桂树、古柏各一颗。198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地点:洋县洋州镇文明西路洋县中学院内保护范围:以大成殿为坐…[详细]
离石文庙离石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离石区旧城创建于元初,重修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万历、清乾隆、同治年间屡有修葺。现存大成殿、东庑、西庑等建筑。大成殿为元代建筑,建在高2米的石砌长形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双抄双下昂。…[详细]
柳州文庙崇圣堂位于厚德明伦堂后方,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青灰琉璃瓦,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云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柳州文庙崇圣祠殿内藻井、门窗均采用珍贵的楠木装饰,饰以仿古彩绘。崇圣堂设计格调高雅,建筑高大雄伟,高度仅次于大成殿,具有鲜明的南方建筑特色。…[详细]
永和文庙大成殿(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永和县城内正大街东门巷永和文庙大成殿位于永和县城内正大街东门巷。据《永和县志》记载,庙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坐北朝南,现仅存大成殿,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特征。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墙经后人改造,已非原状。前檐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杪,皆做琴面假昂头,耍头斜杀内凹,补间铺作明次间各施一朵,形制与柱头铺作相同。柱…[详细]
海天阁1号民居为一座三合院建筑,砖木结构,悬山式瓦屋顶,二层。其屋宇式门框庄重典雅,檐下叠砖起涩,五层砖台层层收缩,额枋石条和砖砌石柱收束处方框浮雕以及三重木门罩雕刻细腻精美。外隔墙檐下砖砌梅花窗,檐上砌空心花台也独具特色。该宅院年久失修,内部空间略有改动,但部分隔扇门、花格窗保存完好。…[详细]
浠水文庙位于浠水县清泉镇沿河街。又名儒学宫、孔庙。始建于北宋,元末毁,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崇祯十六年(1643)大部分遭兵燹,清顺治七年(1650)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及左右庑、尊经阁。存石碑多通。(第三批)…[详细]
文庙尊经阁文庙尊经阁——位于县城中心,建于明万历初年。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立面三屋,五踩双下昂斗拱,昂形猪嘴,柱头、补间、转角齐全,下层四周有回廊,各翘角挂有键铃,楼阁高20米,整个建筑比例匀称,坚实稳固,宏伟壮观。1988年省文物局拨款进行了维修、刷新。…[详细]
井陉文庙大殿位于井陉县天长镇井陉二中院内,为清古建筑。现存宗圣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天长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曾为井陉县治所在。井陉文庙因地势而建,有高低错落之景,不同于平原所见。1993年7月15日,井陉文庙大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赣州文庙位于赣州市厚往路东段,清乾隆元年(1736)年,知县张照乘将县学迁于此,因县学又为祭孔之场所,故又称文庙。建筑群整体布局和主要建筑均保存完好,是江西省现存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学校址景点位置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厚往路东段…[详细]
城固文庙大成殿位于城固师范附小校内,始建于宋崇宁二年,后遭寇毁,重修于清康熙年。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是当年祭奉孔子的地方,由于千百年来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对孔子的崇拜,所以文庙大成殿建造时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最优秀的工匠,直到今天它仍显得非常壮观,雄伟。原来围绕着文庙大成殿还有很多建筑,后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的作用,现只保留大殿一座。此大殿为砖木结构,…[详细]
蒙城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封建社会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也是皖北地区较为宏伟,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文庙位于蒙城县老城区中心,占地面积2042平方米。原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东西廊房和大成殿。今仅存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廊房和附属建筑明伦堂。大成门正对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大成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为蒙城八景…[详细]
榆次文庙,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后经金、元、明、清、民国900多年间的多次扩建、修葺,形成了这所古老的跨时代建筑。 景点位置榆次老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