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公园位于县城西北部,东邻陈蕃路,南莅富舆大道。该园占地128亩,绿化率为82%,县建设局负责规划设计并施工,2006年11月动工,现已基本完工。该园主题格调是弘扬陈蕃文化。陈蕃是东汉平舆人,官居太守、太尉、太傅,位列三公,他为官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功绩卓著,被誉为不畏强御的陈仲举。县委、县政府为了弘扬陈蕃文化,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决定在陈蕃墓所在地建设陈蕃公园。公园正门汉白玉门…[详细]
南海禅寺位于汝南县城东南部,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由世界著名高僧明乘法师自筹资金于1992年开始修复,主要以寺院建筑和浮雕为载体,展现佛教文化内涵。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已具有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的雏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80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规模,号称“亚洲第一殿”。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三重飞檐、高大雄伟,可与全国现有佛教…[详细]
蔡明园公园位于上蔡县蔡都镇西南部,南临重阳大道,北接蔡都大道,西临秦相路,东至蔡明路,南北长约1030米,东宽814米,占地约72.4公顷,计划2015年12月全部建设使用,总投资7640万元。蔡明园公园定位为文化上体现上蔡县历史底蕴,环境上注重生态自然,功能上满足文物保护及市民休闲娱乐开放式综合性公园。2006年,上蔡县政府聘请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蔡明园公园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公园的核…[详细]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位于遂平县嵖岈山镇政府所在地,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65米,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是继巴黎公社之后全世界第二个人民公社,具有垄断性和典型性。是我国在-时期遗留下来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人民公社旧址。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紧临107国道、京广铁路和…[详细]
西平县华夏冶铁文化生态园位于西平县西南部,项目建设部分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酒店冶铁遗址”的保护范围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和《河南棠溪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出山镇总体规划》和《酒店冶铁遗址规划》,西平县棠溪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2015年以来,先后投资1.5亿元,加强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以冶铁文化生态园景区为核心,融合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了科普教育园、历史体验馆、冶铁文化长廊、…[详细]
二郎山景区位于舞钢市石漫滩水库南岸,紧邻市区,是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之一,景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观百余处,有雄伟壮观的观景台,高耸入云的玉皇金殿,琼浆漫溢的龙王壁瀑布,幽雅静谧的忘忧谷及娱乐休闲的情人岛等,是国家AAAA级景区。相传,二郎担山赶太阳行走至此,造就了尖山、平山、长岭山等七座山峰,形成了今天的二郎山。二郎山景区有五顶国际、国家级桂冠:是国际龙舟赛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详细]
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在舞阳县城北25公里北舞渡镇。镇临汝水,西通汝洛;东下江淮,北转郑汴。江南商货由此吞吐中转。有“装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镇内山陕会馆为-巨商筹金创建。彩牌楼居会馆拜殿前,清道光五年(1825年)山陕粮商同建,为三间六柱五楼。建筑精巧玲珑,雄伟壮观。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详细]
“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区魏武帝广场东侧,占地18亩,是由府门、求贤堂、七步阁、议事堂等组成的汉代仿古建筑群,是许昌市三国文化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曹魏故都的标志性景观。“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年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九锡,封魏王。后曹丕篡汉,曹氏府第由相府而王府,复又演变为皇宫。据了解,曹丞相…[详细]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原桥高于水面3米余,为三孔青石桥。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详细]
长葛市毛主席视察纪念馆位于长葛市区视察路西段,占地面积1亩,展馆面积100多平方米,馆内放置有毛主席视察长葛的珍贵的图片资料。2004年4月被命名为长葛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2月,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公布为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2016年7月,被命名为许昌市党史教育基地。1968年,为了纪念毛主席对长葛的视察,经长…[详细]
郑国车马坑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文化路南端1号,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270亩,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占地面积为54亩,主要内容为“已发掘的一号车马坑展示厅、三号坑车马坑展示厅、郑公中字型大墓、郑国大夫墓部分大中型墓葬马坑地上展示区、眺望台、休闲广场、廊架及反映东周时…[详细]
超化寺塔位于超化村塔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超化寺中寺舍利塔,方形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0余米。“文革”中被拆毁,现仅存塔基。超化寺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层寨,中寺位于超化塔坡,下寺位于超化街北,以下寺最大。其中下寺,又名“金钟寺”,现有房屋14所。超化寺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南到三门沟,北到石羊岗,周围达10余公里。僧侣在2000人以上。历代不少名人…[详细]
郑州博物馆创立于1957年,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原址位于碧沙岗公园内。长期以来,利用自用优势,致力于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接待了大批观众,为河南省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基地,是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郑州市政府决定选址新建。博物馆新馆于1997年12月18日奠基,1999年12月28日竣工开放,占地14.8亩,建…[详细]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上,1951年郑州市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中牺牲的烈士,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将原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广场中央建三角形木质塔一座。1971年7月1日,在原址动工重建钢筋混凝土纪念塔,于同年9月29日落成,成立“郑州二七大-纪念塔管理处”。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5月更名…[详细]
中原福塔,又名河南广播电视塔,河南广电直属企业,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跨境E贸易、文化展演、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艺术文化中心。塔高3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全钢结构塔,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一五”重点工程,河南省标志性建筑,在2012年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原福塔地处南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东接亚洲唯一运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北靠郑东新区CBD…[详细]
黄河花园口旅游区于1997年经郑州市旅游局批准成立,占地面积600余公顷,东西全长10公里。位于郑州市北郊12公里处黄河大堤南岸,是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宣传教育基地。2002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景区”,2003年被评为AA级景区,景区面积扩至12.8平方公里。将军坝始建于清乾隆8年(1745年),后经不断加固,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此修建了一座将军庙,为…[详细]
刘禹锡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郑州荥阳市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公园,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墓为基础,以刘禹锡的诗歌文化为主题,是一处充分融合了园林景观艺术的开放性公园。位于建设西路(郑上路)与棋源路交叉口西南角,毗邻象棋广场和三公像,距植物园和市体育馆一步之遥,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刘禹锡是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白居易誉为“诗豪”,广为传颂的《陋室铭》就出自其手。刘禹锡公园是纪…[详细]
世纪广场位于郑上路、济源路、中心路交汇处,是上街区的东大门。世纪广场又称金三角广场,世纪广场是上街的地标,也是上街人民心中的圣地,这里留下了上街人民太多的欢声笑语,无论多远的上街游子,看到世纪广场,就觉的到家了。…[详细]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