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坐落于玉林市东南部。在玉林与北流、陆川县交界处,距玉林市区约11公里。整个风景区,东北起自红日岩,西南止于龙珠湖。呈椭圆形,长五公里,宽一公里多,面积七平方公里,加上周围的保护地带,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属石灰岩岩溶地貌。峰林挺拔,风景优美。广西玉林市…[详细]
红岩景区位于红岩隧道口西南侧,距县城8公里。景区内奇峰怪石耸立,危岩峭壁横生,坑谷底洞深不可测,飞流瀑布雄浑壮观,原始阔叶丛林深幽苍郁。主要景点有红岩峰、蒸笼岩、洗银瀑、彩银洞、绝壁廊、白猴峰、石笋峰、天障谷、象鼻岩、老鹰岩等20多个。景区的峰、崖、石、洞、瀑、漈、潭、滩和树、花、草以及鸟类千姿百态,构成了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卷。…[详细]
龙岩寺坐东向西,建于明代。原寺庙因“文革”期间毁坏,现存木结构戏楼1幢,主体基本完整;明万历十四年(1586)的“叙三教堂丹择记”石碑1通,碑保存基本完整;另两通石碑分别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武官禁示”碑和清光绪年间的“州正堂示”碑,两碑均残,部分字迹因风化模糊不清。2006年12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格尔岩画群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西北部,与满都拉图镇190公里,处高山岩石上。洪格尔岩画群归属洪格尔苏木,“洪格尔”蒙古语为淡黄色的山岗,由此洪格尔岩画群便以洪格尔苏木命名,主要包括呼和朝鲁岩画点,毕其格图岩画点及巴日塔图、陶恩图、托来岩画点,这样便组成了洪格尔岩画群。洪格尔岩画群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珍据专家分析,这600多幅古岩画,都是远古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详细]
濒临潇水,在距县城2公里上关乡白石岩村。名为“含晖”,取诗家“山水含清晖之意”。岩洞如屋,有东、西两洞门,西洞门石壁上题刻“金华洞”三字。洞外石壁高处镌“水天一色”四字,字大0.5平方米,笔力遵劲,相传为汉代蔡邕所写。含晖石室为古道州八景之一。天然仙室石玲珑,古树森森韫玉亭。云影水光暮一色,含晖洞外数峰青。…[详细]
榆木山岩画位于肃南县韭菜沟乡东北9公里榆木山内。凿刻于黑石头沟和寡妇房山崖的青石壁上。两处相距500米,共23组,内容为射猎等生活场景和牛、羊、狗、鹿、豹等动物形象,多为单线系凿刻而成,亦有轮廓后再在中间平涂研磨而成的。另有个别奇特的原始文字。主要采用线刻法和剔地法,构图粗犷,手法简洁明快。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以城市建设和红岩子电航工程为依托,利用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宽阔湖面,与三个城市主体公园灵云山、火峰山、五面山以及满福坝农业观光园和石子岭生态植物观光园,共同构成“三山、两园、一水”的风景轮廓线的红岩子风景区。景区内已建成占地300多亩,川北规模最大,特色突出,集纪念性和休闲性为一体的城市广场,是阆中古城游线上一道靓丽的城市旅游风景线。…[详细]
青狮岩距中渡镇8公里,岩长约200米,最宽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窄处只有50厘米,岩内石景甚多,各具异状。有象雄狮初醒,威虎长啸,有象骏马腾飞,雀儿跳跃,有象凤凰展翅,鸳鸯戏水,有象渔翁唱晚,玉女含笑……此种美景天成,实为县境罕有。身临其境,纵观其间,景色如画,分外妖娆,令人为之心醉,所到之处,又使人止步不前,恋恋不舍。…[详细]
乳洞岩位于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龙蟠山下,自唐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被誉为“胜绝南州”、“湘南第一洞”。洞内开阔处可容千人,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宋尚书左丞相李邦彦曾写了《三洞记》一文,南宋大诗人张孝祥题写了“上清三洞”四个大字。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泉水清澈甘冽。洞中冬暖夏凉,洞外绿树掩映,实为寻幽避暑之佳境。…[详细]
秀岩风月园位于临武县南强乡境内,距临武县城约12公里,临连公路擦肩而过,南双公路穿境而过。园区内分布着广泛的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成群,洞洞相连,奇妙无比,从溶洞中流出的地下河水质优良,清澈幽静,两岸林木茂盛,稻田、菜地、果园相映成趣,加上观音菩萨传说、青石板铺就的湘粤古官道和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构成一道亮丽的自然风光美景。…[详细]
朝东岩绝壁地处利川市与恩施市的边界结合部,是恩施大峡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1579米,南北走向长万余米。朝东岩方向大致向东,因此得名。朝东岩一带风光旖旎,气势磅礴,岩石瑰丽,动人心魄,好似风情万种的土家妹向你频送亮眸,又似帅气逼人的苗家汉子对你纵情歌唱。 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朝东岩…[详细]
镇安五星村岩画 时代:元—明 地址:商洛市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五星村 保护范围:东至崖边,南至崖底,西至山沟,北至崖顶。 建设控制地带:东面A区延伸至崖梁,南面A区延伸至茅坪河,西面A区外延30米。2014年,镇安五星村岩画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阿尔格力太岩画位于肃北县城东南148公里沟口两边的崖壁上。面积为266平方米,共分15组画面,有图像50幅,主要是早期的游牧人、骆驼、大角羊和野牛等形象。凸刻而成。保存较好。这些岩画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生活于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对研究这期间居于河西走廊的乌孙、月氏等古代西域民族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详细]
北山岩画位于永昌县焦家庄乡陈家寨村北400米的青山石壁上。分布于长10、高9米的北山脚下石壁上,面积90平方米,画幅略呈三角状。计有个体图案32个,多为动物图形,内容有放牧、单人骑鹿等,动物有鹿、狗、羊等。岩画均为石头砸刻,采用凿点成线勾勒画面的技法,手法简洁,构图明快。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纪岩丹霞风光在后塘瑶族乡纪岩村,又叫和尚岩,相邻的村叫丹山。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原来这一带属典型的丹霞地貌。那暗红的山岩,一山就是一块巨石,一块巨石就是一座山峰,山峰或寸草不生,犹如佛陀念经。有的生出一缕细草,摇曳几丛细竹,又如雄狮昂首,姿态各异,奇妙绝伦。这里与溆浦思蒙国家级湿地公园相连接,被人誉为小桂林。…[详细]
位于琼海市博鳌港。红石岩景区地势开阔平坦,沙滩洁白细柔,海水清澈湛蓝。沙滩西海面波高浪涌,南端海岸上突兀而起数十堆暗红色高低不一的礁石,人称之红石岩。该景区绿树成荫,整个海岸线由绿树和碧海相拥,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景色迷人。这里盛产多种海味,其中多姿多彩的海螺更是游人席上美味,掌中珍玩。…[详细]
眉应口西沟溶洞岩画,位于定襄县南王乡眉应口村东1000米处。溶洞坐东向西,属自然溶洞。溶洞距沟底约21米。洞口高约5米,宽约3.5米,深约7米。溶洞洞口顶部和洞中南壁有3处岩画。岩画为红色,形似云纹状,画法简洁流畅。总面积约2.8平方米,溶洞内文化层厚约0.15~0.2米,内采集有铁削、兽骨、残石器等。…[详细]
介 绍: 五台山中台名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海拔2894米,台顶平广,面积200余亩。台顶巨石累累,即所谓“龙翻石”。中台顶气候严寒,变化多端,一年有8个月降雪,最低气温常常降至-45℃。夏季时晴时雨,经常出现山下倾盆大雨,山上红日当头的奇景。五台气象站就建在中台顶上。山西忻州市…[详细]
大岩子崖画位于弥勒县高甸村南1公里处。大岩子坐东面西,高25米,长70余米。1986年11月在崖壁上发现古代崖画,主体画面高1.5米, 长3米,距地表2米,可辨图像46个,以人物为主,动物和其他图像次之。在众多的人物中,有一人比较高大并饰有尾饰。另一人的头部为空心三角形,线条粗犷,似为首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