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位于距河源市区59公里的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高嶂山脉,占地约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洞、侧身岩、燕岩石等七个溶洞以及畲族文化展览厅、畲族风情表演等项目组成。黄龙岩溶洞深60米,洞内面积约3900平方米,以幽、深、奇、险而素有“地下龙宫”之称。碧波荡漾的狮型地水库和“禾雀花”等许多岭南罕见的奇花异草也是景区内一道绚丽的风景。景区内的畲族图腾展厅和畲族风情表演可让人领…[详细]
雷打岩位于东山镇平垒村,为桃花山最高峰,海拔384米,地势险峻,特别是西北面陡峭壁立,如斧劈刀削一般。登临四望,群峰起伏,良田阡陌,炊烟浮云尽收眼底,游人如临画中。离山顶30米处,有个六、七米深的石洞,叫大圣洞。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见天兵追捕甚急,躲进这个洞,白天在山上偷吃王母娘娘所种的蟠桃。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派雷神在对面山(天井山)上发雷示警(天井山原称天警山即此缘由)。而大圣以为洞深且固不…[详细]
莲花岩位于三百山西部车头乡境内的莲花寨山下。系双峰隙间天然岩洞。宽4.5,长7米,设有楼台佛暑、游览胜地。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观有一线天飞瀑、石塔、石燕洞等。…[详细]
太极岩风景区座落在宜黄县二都镇西北2公里处。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为中国罕见丹霞地貌。太极岩石巩一山耸峙,南北对穿,夸径为40多米,东壁高15米,西壁高40多米,如同一座宏大石桥,东西横架,形成一半月形两层石巩,犹如太极图,故得名太极岩,千年不变。岩石上刻有两枚印章,一章为“马祖法窟”,另一章为“百丈清规”。明代旅游家徐霞客谓之:“东西横跨,若飞梁半天,较贵溪石桥,高与大俱倍之。”巩下结寺,四周…[详细]
新城岩洞,位于距宝盖镇西北约3公里的新城村。洞口开阔,入内约200米后地势变得狭小,仅容一人通过,再深入则别有洞天。岩洞位于半山腰,四周山林茂密,岩石陡峭,是开展登山、攀岩等户外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详细]
创自明朝(1368-1644)的小北岩,于1995年修葺并扩建一新。1991年获批准开放。它以石刻繁多、山岩嶙峋、古树遮天、龙泉甜美特色,而成为礼佛、游览胜地。1993年10月潮阳县政府立为文物保护单位。小北岩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坐北向南,连同两厢客厅、食厅面积约500平方米。它创自明代(1368-1644),几经残塌,经光绪戊戍(1898)郑业宏重建和陈道培、肖德武相继修葺,广植竹木,构筑亭榭、池…[详细]
道姑岩位于古竹镇孔布村正南,距古竹圩4公里。相传宋末孔布上围有位邹姓女子,年方十七,因抗拒家长迫婚而出走。数天后,一放牧老人发现美貌女子,从岩侧水井挑水往岩洞走去,觉得奇怪,便尾随而去。至岩洞不见女子,只见一女尸,经辩认正是那位出走的少女。群众认为此女已得道成仙,便募捐在岩下建筑庙宇,并塑一女神像,供人观赏。道姑岩由此得名。庙宇前有可容近百人的平台。岩侧有口喷泉井夏凉冬暖,清爽甘冽。登高远眺,乡村…[详细]
在龙门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平陵墟北面,有座奇特峻峭的石山,山上有五个岩洞:半山岩、白面岩、庙前岩、马嘶岩和老岩。传说远古时候是群龙隐卧之处,后人便称为龙岩。龙岩五洞,各具奇观。半山岩因石景缤纷见秀;白面岩因二层直上称奇;庙前岩有流泉为趣;马嘶岩因渊深见险;老岩因狭长见幽。其中以半山岩最诱人。它座落在半山腰上,初始是个大石室。再进去有支洞、偏洞,洞宽处可容五、六百人。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模…[详细]
岩泉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中段,位于江西省中部最东端的黎川县国有岩泉林场境内,其东南部分别与福建省建宁、泰宁两县相连。1999年8月和2000年11月,该区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通过专家组考察论证和评审,2001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岩泉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460公顷。 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7.8%,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专家考察报告资料表明:该区拥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详细]
连接一线天和大红袍景区的慢游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景点位置武夷山风景区…[详细]
倒石岩也叫观音山。位于花山湖尾部。珠源水就从这里注人花山湖。倒石岩如刀削、如斧劈,雄奇壮丽,险峻绝伦。两个名称均来自于民间传说,一是相传很古的时候,马雄山沧海变桑田之时,一条纹龙从珠源顺流而下,一路兴风作浪,百姓身受其苦,当蚊龙来到这山峰之下,正要进人花山湖时,山神终于推倒了半个山峰,压住了这作恶多端的故龙。因此叫倒石岩,又说是观音菩萨某一年的某一天,从南海来花山湖巡游,当她来到这座石岩峰巅,正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