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读书岩(含读书岩、墨池题刻、曾文定公祠、曾文定公牌坊、思贤堂、仰风亭、长廊、石榻、摩崖石刻)位于南丰县琴城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曾巩,江西南丰人,幼年攻读于“读书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柱陶瓦、油漆彩绘、檐牙高矗,民族色彩浓厚。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详细]
大若岩景区位于小楠溪中游,总面积85平方公里。景区特色:以飞瀑、奇峰、幽洞、秀水和神话传说见长。景区内瀑布众多,又千姿百态;奇峰怪石,妙趣横生。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洞穴幽深,口大内旷,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曾隐居此洞撰《真诰》一书;百丈瀑以宏大气势和落差高取胜;藤溪瀑潭天造地设,以美妙精巧著称,九漈瀑以漈多并富于节奏独秀一方;崖下库因藏而不露,“闻其声不见其形”,而使之引人入胜;十…[详细]
漫山遍野红艳艳的杜鹃、茵茵的绿草以及草甸上自在吃草的牛群、形态各异的奇石、高远的蓝天白云……这是在寿宁县与浙江交界处、海拔1527米的仙岩!4月中旬到5月中旬,正是仙岩景色最美的季节,你可以看到一人多高的杜鹃花丛,还有无数奇特的自然景观。仙岩的杜鹃颇具特色,首先是多,漫山遍野都是,盛开在碧草绿树中、险峻陡凸的奇石间;其次是高,最高的杜鹃树有一人多高,隐身在花丛中,别人都看不到你;再则是花色多,深红…[详细]
明岩,在“寒岩洞天”东北部背面的山腹中,夙以“三胜”闻名遐迩:一是“五马隐”,二是“螳螂钓蟾”,三是“和尚背道士”。整个明岩如果细细地看,少说也有四五十处景点。其谷口东面,左有“狮山”,右有“象山”,进谷口不远处有黄狗盘地、钟鼓岩、八寸关、和合石、三眼泉(又称通海池)。三眼泉北端有“石怪岩明”崖镌和小石梁等。明岩北面山崖上有初来洞、朝阳洞、老虎洞。初来洞有眉岩上有狐狸斗鸡的天然岩图,洞内有“达摩祖…[详细]
石斑岩又名“轮船岩”、“大船岩”,屹立在山谷的正中央,确象一艘欲要下水起航的大轮船。船岩周围尽是高不可攀的悬岩峭壁,壁上的岩层圈痕,人在远山望去,确象大轮船的吃水线;船头有两盏白色而对称的大船灯悬着,越看越觉得维纱维肖。船岩面积大约有2400平方米,只有后面一条石径穿石壁弯弯转转拾级而上,石径靠悬岩边建有白色钢管扶拦,山岩上有一处平地,建有胡公大殿,大殿里的神像是胡公大帝。殿后船岩之中,花草葱茏,…[详细]
古称匹岩,在罗源县城东17公里的双贵山(俗称岭头山)上。因山上洞额有“回仙岩”三字,隐约可辨,又称回仙岩;因状若雄狮怒吼,亦称狮岩。岩高百余米,拔地而起,势欲撑天。岩下有天然洞室,高20多米,广约600平方米,碧岩寺建在洞室中。…[详细]
祝公岩,位于义乌市廿三里镇华溪村的武岩山麓。名为岩,实是洞。相传古时有一僧人在此书刻“竺阳洞”三字而得名。祝公岩是它的俗称。竺阳洞三面环山。洞坐东朝西,洞门顶端岩壁上有明万历知县周士英、竺阳洞主虞国奇所书“云山石室”、“漱石枕流”、及清乾隆年间鹤州虞恩绶所书“云飞”、“禅岩”等石刻。洞内有里洞、外洞、边洞和巷弄,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形状奇巧。最大的洞深约10米、宽5米、高2米多,面积50余平方米…[详细]
锦绣黄岩景区位于“中国蜜橘之乡”台州市黄岩区江口镇下郎村,原来这里叫做“朱砂堆”。相传孙悟空大闹天空,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粒朱砂下落凡尘,变成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老君差童子来取,却因朱砂有灵气,被正在此-的鲤鱼精和小黄龙占据着不放,老君亲自来取,被南海观音劝阻,观音仙水轻点,红石化作青山,成为当地百姓的衣食之源。因是朱砂所变,后人就称之为“朱砂堆”。交通:黄岩乘206路前往。自驾车:1、上海、…[详细]
朝天岩在祁东县官家咀乡马止町,距县城42公里,是个石灰岩溶洞,洞口有“朝天胜境”四字,洞内宽敞,高7米,宽10米,深30米,夏日凉爽宜人,为避暑胜地。洞外狮岭对峙,气势雄伟,是县名胜之一。…[详细]
位于义乌苏溪镇。进入滴水岩景区,沿巨岩拾级而上就是胡公殿。殿内不仅有胡则塑像,还有宋朝抗金名将宗泽的塑像。出胡公殿,绕石级而上,是弥勒寺。寺内大殿中高7.5米,腰围直径7.3米的弥勒佛由一巨岩雕凿而成。大殿前两侧,还有两尊缅甸玉佛。这两尊玉佛原是缅甸佛教界赠给乐清法华寺的,法华寺方丈得知滴水岩风光秀丽,且颇有建树,故而转赠。佛像石质细腻、滑如琉璃,浑身闪闪发光,堪称雕艺一绝。出弥勒寺沿南侧巨岩登高…[详细]
德胜岩在城北约13公里处。因山峦稠叠又称稠岩。唐武德四年(621)年义乌称稠州,就由此岩得名。古往今来,它是人们登高揽胜的好去处。德胜岩海拔高381.7米,同那些名山峻岭相比,它真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当沿着盘曲而上的石级山路攀登时,感受到它的陡峭。一位学者扶杖神游时,吟出了“扶杖登高天几重,步云俯仰石悬空”的诗句。德胜岩景区内有众多奇石怪洞。寺院背后的一块山巅上,趴着一只巨大的石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详细]
冰碛岩位于安化柘溪镇肖木村的冰碛岩是由发生于6亿──7亿年全球性冰盖气候事件“雪球事件”而产生的。它不仅完好保存了6亿年前的岩石纪录,而且保存了冰期之后“热室”气候事件的岩石纪录。目前,全世界只有非洲发现了冰碛岩,而这里的冰碛岩层厚度其规模和岩石质量堪称“世界之最”,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堪称世界奇观。…[详细]
“群峰奔赴龙丘山,蜿蜒起伏多岩峦。就中最奇为三叠,兀然高耸如峨冠。”这是余绍宋咏三叠岩的诗句。三叠岩坐落在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主峰危岩兀立,石室如楼相叠三层,故名三叠岩。三叠岩风光奇美,岩洞奇特。岩洞的第一叠,人称皇帝洞,因朱元璋曾在此避难得名。怪石凌空飞悬,洞浅而势险,泉涌常年不断。有石鼓,“击之渊渊,响彻木杪”。第二叠洞势轩敞,宛如厅堂,深数丈,凿壁为龛,依洞建殿,有胡公堂、罗汉堂、放生池等。…[详细]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置身于泰姆格里大峡谷,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在辽阔的群山环抱中,泰姆格里大峡谷位于辽阔而干旱的楚河-伊犁河之间的山脉中,有5000多个稀世的古代岩雕,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000年直至20世纪初。这些作品大多数散布在远古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坟墓的遗址上,反映了当地人耕种、社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等情况;另外,在泰姆格里大峡谷中,还拥有大面积的古代墓群,一些矮墙和地基遗址上刻有的…[详细]
在阳朔县兴坪镇东北6千米的白山底村东侧。岩体如瓶,内宽外窄,岩口狭小,已开发供游览部分长481米,岩内乳石遍布,形态万千,已命名景点百余处。岩内景观莲塘奇观,水面飘浮着大大小小108块如荷叶的云盆,盆中满盛天然穴珠,又称溶洞珍珠,大小、形状、颜色与莲实同。仙莲倒挂,进口处簇簇乳石,如片片莲瓣,橡一朵硕大的莲花,高悬洞顶,华丽夺目。堪称世界顶级奇观。双龙出洞,进岩100余米,两旁岩壁,各有一石槽,婉…[详细]
菠萝岩位于花坦乡水岩村东北一公里处。小溪流中有一个独立岩石,高30米,脚细、肚大、顶尖,页岩风化剥落显出片片鳞痕,酷似菠萝。离菠萝岩100米处有一岩石,高一米,酷似鲁迅头像。…[详细]
岩口右侧石壁上有“曹邺读书岩”五字巨幅摩崖和曹邺诗等石刻。介绍一个天然石岩。相传是晚唐著名阳朔藉诗人曹邺青年时的读书处。旧时这里建有慈光寺(亦称城北寺),现已无存,明代大学者解缙有诗云:“阳朔县中城北寺,人传曹邺旧时居,年深寺废无僧住,惟有石岩名读书。”(此诗刻于岩前石壁上)。现洞旁建有阳朔图书馆,山后桃李园建有“读书亭”,登临可观阳朔全景。曹邺阳朔人,晚唐时著名诗人。他在唐代大中四年(公元850…[详细]
“二灵”之区别:灵岩、灵峰两大景区境内奇峰、异石、怪洞众多,奇特险峻、风景如画。审美风格上,灵峰峭刻瑰丽,灵岩雄壮浑庞;灵峰景区以灵峰夜景为特色,一步换景,变幻多资;灵岩则以灵岩飞渡闻名遐迩,乐趣无穷。介绍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灵岩景区正当其中。“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灵岩被誉为雁荡山之“明庭”。景区以灵岩寺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