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绍 头岩又名“山君岩”,位于温泉至汤岭关路旁。此岩“负山而立,昂首作咆哮之状”,因形似虎头,故名。此岩虽仅粗具虎头之形,但张口怒目之态,却威气逼人。岩下有石凳可坐,如同老虎张口吞人。奇景天然,令人百看不厌。岩上镌有“虎头岩”三字,为南宋时歙人罗愿所书。 民间传说,从前黄山有个凶恶的财主。他的青年佃户大山,救了一只被财主追杀受伤的老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这老虎在大雪封山,大山家断了柴米的年关,给大山衔来了一个姑娘、一袋米和一只猪腿。这姑娘是被财主抢去逼婚逃命的,已无家可归,便与大山成了亲。财主知道了,急忙带着瓜牙去找大山算帐。那只老虎又领着大山夫妇上山藏了起来。自己蹲伏在附近,张着大嘴,将追…[详细]
感应岩(第一革命大本营)位于马山县永州镇平山村坡马屯,时代为近代,类别为。1998年,感应岩(第一革命大本营)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卫市区中心的鼓楼南门上,有匾曰“对峙香岩”,说的就是地处中卫南部的香山。香山地区明代时系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的封地,至清代纳入中卫县治。香山峰峦起伏,绵延不断,主峰海拔2361米,其势高插云霄,拔起于群山之上,雄伟壮丽,大气磅礴。主峰顶上有天然平台一块,旧时建有“香岩寺”。后来,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寺名逐渐被香客和群众称为“香山寺”。香山寺屡经修茸,规模越来越大,甚为壮观。绕寺环顾,群山重叠,峰峦皆俯,使人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慨。向北远眺,沙漠浩瀚,黄河如练,村镇星罗,道路纵横,足令游人纵目驰怀,心旷神怡。清代诗人宋楫的《香岩登览》诗赞日:“边城古刹势崔嵬,竞日登临未拟回。俯视…[详细]
青龙岩(天窟归云岩)位于横县横州镇谢圩村北面500,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其他。1983年,青龙岩(天窟归云岩)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岩寨红岩寨位于镇坪县洪石乡。四面绝壁,上山要通过秘道,这个秘道是一个天然山洞,一处洞口在绝壁下,一处洞口在绝壁上,站在洞口防卫,真可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其险势,可逼西岳华山。传说,唐代薛刚九打九焰山,就是在此处。整个山寨由三座山峰构成,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存,互成犄角。山峰之间的山涧,人称“阎王碥”,在三峰之间通行,必须借助绳索。三座山峰,中峰最为险峻,如同利剑,直插蓝天。苍松嵌入山顶和绝壁,景色十分秀丽,人称宝塔峰,相传唐代薛刚部将吴奇、马赞在此落草时期,经常在上面下棋。站在宝塔峰上,一览众山小,各处美景尽收眼底。使人豪气倍增,不禁仰天长啸。山间古寨墙犹存。珍稀树木,水杉密布,形状奇特。…[详细]
国公岩在县城东北5公里石形龟岭下,相传古代是邬、李、侯三国公隐居之处,三国公死后立祠庙,每年农历六月有抬神祭祀、祈祷祝愿之会。洞道曲折幽深,有擦身而过之处,也有广若厅堂之所,冬暖夏凉,上如滴雨,下无苔藓。洞中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景致奇特,有“石鼓”击之有声,有观音像盘坐莲台,有宛如马蹄踏破的龟背石。洞外,有蓄水120万立方米的国公岩水库。…[详细]
圭峰,位于弋阳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这里林壑秀美,山峦峻峭,峰岩飘逸,纳自然精华和人文风采为一体,自古以来,便是游人仰慕的旅行胜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道:“盖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自中唐至今,历代名人在圭峰留下题咏、书法石刻甚多,大部分在“振衣台”之“一线天”一带,形成石刻廊。振衣台,位于龟峰西北面,锦屏峰脚下。这是一不规则的长方形石墩,长10米,宽3米。台上面置有石桌石凳,此处视野开阔,纵目远眺,四周之景,尽收眼底。台内侧紧贴万丈青岩,其上,崖刻其多。崖壁上 书-法字体篆、隶、楷、行、草诸体均有,风格珠异,镌刻工艺精湛。除振衣台外,招隐庵的题刻也较多。招隐庵,又名尼姑洞。仅次于灵芝峰北…[详细]
阿瓦呷英摩岩题铭阿瓦呷英摩岩题铭(大唐天竺使出铭)题铭位于吉隆县城正北方4.5公里处的一条山沟中,系在一崖壁之上刻镌,海拔4130米。崖壁面阔约1.5米,高约4米,其上有崖棚遮盖,现代水渠从崖脚环绕而过。崖面距地表高约5米,一条名叫“鲁玛满久”的小溪从北向南经崖壁溪谷流向一片阔地。题铭系阴刻,字面宽81.5厘米,字体为楷书汉字,约2厘米见方,现存共24列,约311字。题铭额题为隶篆,字约5厘米见方,-“大唐天竺使出铭”7字,其余字体从右到左排列。题铭文字中,有多处涉及到唐代的官职、历史、地名等,成为释读这一题铭的重要线索。题铭文字因多年风化,侵蚀严重,有许多已模糊不清,加之历年来在此修建农用、…[详细]
长兴灰岩保护区位于长兴县城西北21公里,在槐花磡东北2公里的青塘山麓,现属槐坎乡葆青村。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不少地质学家在从长兴煤山稻堆山到槐坎青塘山一带考察,先后发现世界新种鹦鹉螺化石,以及世界上罕见的鱼化石。这些珍贵化石的发现,证明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晚二迭纪地层已停止发育时,长兴的晚二迭纪(距今约二亿三千万年)地层还在不断发育,中国地层的长兴煤山段,代表了世界晚二迭纪的最高层位,也是世界同类地层中发育完整的,含有丰富的多门类化石。民国20年(1931)。被国际上许多地质学家所公认,作为国际石岩标准地层剖面,也称长兴组屋型剖面。1981年3月,“长兴灰岩”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详细]
介 绍 位于清新县桃源镇,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燕子岩由品字形三个洞口组成,岩洞迂回曲折,互相通透。燕子岩有20个上千米长的大洞;洞内景观十分奇特,各种天然石景琳琅满目,维妙维肖,有的如金鸡长鸣,有的像长猿舒臂。洞中最著名的景观是“玉液天池”,它是一个凌空出现一个7米宽的半月形水池,面向洞口,背靠石壁,池边有天然波状花形,池内常年都有一泓清水,冰凉刺骨。 在燕子岩附近有一个龙须带水库,人称“龙潭耸翠”。龙须带水库有一座高达68米,长205米,面宽8米的大坝。库区青山绿水,景色秀美。广东清远市…[详细]
葛翁岩位于芦墟西北8公里,新桥墟北5公里,倚靠白岩村。山上浓荫似盖,风景秀丽。据传因宋朝乾道年间(1165年至1173年)知州葛翁营建凉亭于葛仙岭而得名(另说晋朝葛洪曾游岩避暑而取名)。有东西两口。从东口进入,洞穴幽邃,循洞行数十步,旋现一高大洞府,顶平圆,钟乳倒悬,洞壁怪石嵯峨,宽阔高深,可容纳数百人;内有石泉一口,四时满而不溢,泉水甘冽,凉澈心脾。虽夏阳炎炎,仍是凉风清爽,自大洞府前行数十步至西洞口,洞口宽高数丈,丛丛绿树罗布,下有羊肠小道通马鞍山。历代州县官吏、文人墨客多往岩洞游览涉趣,题诗岩壁。然几经沧桑,风雨剥蚀,遗迹多湮灭。民国28年(1939年)12月,日军侵占昆仑关天险。国军陆…[详细]
桃花岩位于桂林灵川县,主要以“沉浸式”溶洞漫游体现为主,溶洞实景大秀《穿越·桃花岩》全剧共分为九幕光影大戏,力求实现艺术与科技在溶洞实景中的完美融合,以营造沉浸式“模糊现实”奇幻体验。大地的不变传奇、海洋的奇妙故事、冰川的神奇幻境,以及仙境的描摹、星空的神秘,甚至于田园牧歌的美好记忆,都在这里神奇再现。地址: 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莲花村委甲宅村开放时间: 10:00-17:00门票90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