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岩,又称仙岩。位于城南二里的东江河边。据史料记载,早在七百年前,此处已是河源城游览避暑的胜地了。岩呈弯月形。岩下有一条小溪绕山而过。从山脚斜上至山腰,岩洞口长达81米。原设有石级栏杆,从遗址可见,原有石级88个。栏杆柱42条,栏杆现已荡然无存。从山脚往上登50级处有一主岩洞。洞口高4米,宽9米,深16米。洞内设有石台阶桌,其中台为2米正方形,阶桌长6米,宽50厘米。在洞口右侧石崖上有长1.6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圈,内浮刻有“逍遥岩”三个行书大字。字的规格为40×40厘米。落款刻有“崖松为岩宅邱隅书”八个10厘米见方的行书小字。字刚劲有力,至今保存完好。另外,岩洞左侧还刻有一首七言诗。由于…[详细]
红军岩红军岩景区位于凤山县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县城南部5公里,是凤山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右江苏维埃政府诞生后,凤山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主席黄松坚在此领导凤山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恒里红军岩是广西革命史上影响很大的革命遗址,在广西档案馆、和百色起义纪念馆里均作为重要文物展示。1931年初,红军主力北上后,留守在凤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恒里屯的100多名红军、赤卫军,在连长黄德昌的带领下,携同革命群众1100多人,撤上恒里屯对河山腰上的一个大岩洞凭险据守,牵制敌军直至11月23日,恒里岩被敌人攻破,在近一年的恒里岩反围攻战斗中,红军赤卫军及恒里革命群众一共牺牲了374人。现在的红军岩还存有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