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土陶古窑址~老碗厂地址:桂东县普乐乡时代:清…[详细]
吉州古窑址位于叶安县永和镇西侧赣江江畔,距吉安市约11公里。遗址长2公里,宽1公里。 24座古窑包如岗似岭,星罗棋布;一条条用匣钵和窑砖砌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长街古道纵横交错;瓷片和窑具遍地可见,俯拾皆是。吉州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 吉州窑以产品精美,尢以黑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巾花天目”饮誉中外。古窑遗址上,有一座宋代本…[详细]
上金宋代窑址,位于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上金新街西北面200米的左江河岸。两个窑址均坐东向西,相距50米,总占地约500平方米。根据窑址的形状初断为龙窑,但窑址被毁严重,只剩土堆,窑址周边地标散落大量的陶瓷碎片,窑址东面约10米处堆积很厚的陶瓷碎片,主要碗、碟、灌等制品。窑址的发现对研究龙州乃至西南地区的宋窑有重要的价值。2012年5月4日公布为龙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烟塘窑址位于阳三石街道办事处泉湖村烟塘组,年代为宋。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窑址文化堆积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
朱陈古瓷窑址位于临沂市罗庄区朱陈村宝泉寺内。年代为北朝-清。2006年12月7日,朱陈古瓷窑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陈古瓷窑址创烧于南北朝,延续至唐宋清,是山东乃至全国北方地区早期为数不多且有代表性的一处古瓷窑址,对于研究北方地区民窑瓷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详细]
严家冲窑址(含罗丰盛窑址和站形湾窑址2个点)位于黄獭嘴镇隆兴坳村严家冲组,年代为清。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窑址边缘外8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
邵窑遗址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40米。遗址西高东低为梯田状,东南北三面有约7米高的断崖。遗址保存较完整,平面略呈长方形。文化层厚达6米,遗址遗存物从断崖层和遗址地面随处可见,主要有石器、陶器和少量骨器。石器有石斧、石铲、石磨棒等,陶器有泥质红陶、褐陶、灰陶和红皮灰陶及彩陶,器型有小口尖底瓶、彩陶盆、钵、镂空豆、杯,骨器有矛、锥等。从出土标本看,应为仰韶时期至农山时期文化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宜阳县寻村乡邵窑村公布时间:1986/11/1公布批次:第二批…[详细]
坡头村西汉铸钱窑遗址坡头村西汉铸钱窑遗址位于澄城县西北35公里处的坡头村,是善化乡坡头村1979年9月24日在土壕取土时发现的。1980年10月14日到11月3日进行发掘。该遗址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47米。从断崖中所暴露出的堆积物看,文化层厚度30-80厘米。发掘过程中,除在铜范出土地点周围,采集到大量的薄厚不等的粗、细绳纹板瓦残片、粗绳纹残砖块,灰陶罐残口沿、指甲纹陶片和镰形残铁块、粗绳纹残筒瓦、红烧土色残砖、小灰罐各一件外,还清理发掘出四座陶窑:一号窑坐南面北,窑室约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受到破坏,仅留工作室、火门、火膛和窑床部分。工作室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25米,火门南北长32厘米…[详细]
东烧尾窑址位于内厝镇东烧尾村东北。窑址分布在东烧尾水库西南山坡和宋厝村一带,范围约1平方公里,1974年发现。地面散见大量喇叭形窑具、窑砖、三角形陶垫、残缺器物和青瓷碎片。所采集实物标本主要有假圈足碗、盘口壶、罐等,皆施饰青釉,胎厚,具有唐代风格。下宋厝村东面山坡现残存3处窑基,呈椭圆形,较完整的一条长5.7米,中腹宽2.3米。此窑址的发现把厦门地区制瓷年代上限推至唐代。1999年和2005年复查时,窑址地表堆积被雨水冲刷流失,窑址范围内堆积层和窑基因挖山取土破坏严重。…[详细]
万窑坞窑址,位于兰田村金星自然村西北万窑坞山坡上,正对面为金星村砖瓦厂,窑址分布面积较大,约10000平方米,其文化层堆积较厚,达1-2米,保存较为完好。2011年底,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组织并会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对兰田村万窑坞进行了考古调查和抢救性清理,清理时揭示了一红烧土地层(可能是窑炉残迹)以及一批唐至五代青釉瓷、五代白釉、宋代青白瓷和各时期窑具标本,其中青釉瓷标本占出土物的90%。…[详细]
小金坞窑址小金塢窑址,位于小金坞山坡上,南距牛氏岭窑址约0.5公里,前面为一片稻田。未曾清理发掘,也没有人为破坏,保存现状完好。根据地面调查,该窑址分布面积较大,窑业堆积较厚,所裸露的瓷片与牛氏岭窑址上的瓷器器型、釉色基本相同,装烧方法同出一辙,因此笔者推断它是唐代中、晚期古瓷窑遗址。现将地面裸露的典型器物简述如下:青釉碗:唇口,斜腹,腹内旋削痕迹明显,饼足,平底。釉色青黄,器外釉不及底。支钉叠烧。青釉盘:折沿,浅腹,圈足,釉色灰青,支钉叠烧。青釉壶:短流,鼓腹,流安在接近壶颈处的肩部,平底,釉色青黄,疑为茶、酒具。在兰田村万窑坞、牛氏岭和小金坞三处唐代窑址遗存中发现了不少的饮茶器具与制茶工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