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全国各地窑址资料介绍

内乡邓窑遗址

邓窑遗址位于内乡县乍曲乡西南约8千米处的白杨村,整个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5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遗址西靠石堂山,东部与南北走向的丘陵相连,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窑又名大窑店,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邓窑未经发掘,地表散存有大量的窑具和瓷片,在部分沟岸断崖上,还发现有烧土块和残窑壁等遗址。从遗址上采集的瓷片和在当地征集的瓷器中看,可…[详细]

黄冶三彩窑址

黄冶三彩窑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约6公里的站街镇大、小黄冶村,分布于黄河两岸,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是已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三彩窑场。该窑始烧于唐代(618年~907年)早期,唐代中期达到鼎盛,唐代晚期仍在生产。三彩制品以瓶、壶、罐、碗、盘、炉、灯等器皿为多,另有一些马、象、狮、小儿骑马等动物和人形玩具以及俑、建筑构件等。器皿造型端庄秀丽,玩具传神逼真。胎质细白,多施黄、褐、蓝、绿、白色釉,晶…[详细]

前庄瓷窑遗址

前庄瓷窑遗址位于登封市宣化镇前庄村南北台地周围,窑址群分别位于朱垌、钟楼等区域,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时代从唐一直延续到宋元。前庄瓷窑遗址于2005年发现,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部分窑址进行发掘。1号窑址位于前庄南50米东断崖下,窑址上壁距可耕地表70厘米,窑东西深1.8米,南北宽5米,窑高1.3米,窑壁厚20厘米,文化层断面清晰,红烧土明显。此处发现有文化堆积的残圆形匣体、垫饼等窑具,…[详细]

衡阳窑址

衡阳窑址位于的松木乡和茶山镇境内.时代为唐至宋。位于衡阳市茶山及衡阳县新安,此为湘南青瓷系窑址之一。此窑于1973年发现,处于衡阳市北郊湘江两岸茶山乡的梁家河、浏阳河、江家河、罗汉寺一带。此处河岸壁陡,山峦起伏,杂草丛生,古木参天。陶瓷碎片即隐没在杂草丛中,有些瓦砾堆积则大面积裸露在外。窑口系青瓷系,素面不带彩。釉色青灰,荷叶绿、豆青、虾青或青中泛黄,或光泽如玉。胎色以铁灰与紫灰色为主,类似半陶半…[详细]

溪口、涌泉窑址群

溪口、涌泉窑址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东汉晚期—南朝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溪口、涌泉窑址群,位于临海市杜桥镇和涌泉镇境内,其中杜桥镇为岙里坑窑址、鲶鱼坑口窑址、安王山窑址开井村粟下等点;涌泉镇为西岙窑址一个点。1989年12月12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临海立县较早,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即立回浦县于章安(今椒江市章安镇)。东汉初改回浦为章安县,…[详细]

上虞窑寺前古窑址

窑寺前古窑址位于上虞市上浦镇甲仗村。窑群的主体分布在一个山冈上,整个低矮山冈均为瓷片所覆盖,其四面为农田,西面隔农田即山,山脚旁瓷片都有分布。从窑寺前窑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可以看出,丘陵地带的燃料资源丰富,为烧窑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周围溪流环绕,水力资源较为充沛,为水碓的使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制瓷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窑址周围瓷土资源分布广泛,蕴藏量相当丰富,距窑寺前窑址不远的窑湖,据传由于大量挖掘瓷土,遂…[详细]

北关古窑遗址

北关古窑遗址在城区西北面距潮州西湖约500多米处,也称窑上埠窑址,与距此不远之北堤头古窑址以及潮州古城南郊的洪厝埠窑址第四层、竹园墩窑址第三层一样,同为唐代古窑址。出土物有碗、碟、壶、罐、盆等物,胎胚较厚重,外壁一般施半截釉,平底,满釉和环底器极少,与广东唐代器物主要特征相符,从壶、碗造型风格看,也为南北各地唐代窑址、墓葬出土物所常见,本地唐“仪凤四年”墓也有同类出土,莲花瓣纹瓦当也具唐代风格。其…[详细]

兰田古瓷窑址

兰田古瓷窑址(含万窑坞、朱氏岭、小金坞古瓷窑遗址)兰田古瓷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兰田村金星自然村,地处丘陵山区,东北山势较高,铜钱尖海拨746米,属黄山余脉。山脉向西南腹地延伸,地势多在300~500之间。腹地南北两翼分别为历水、南河谷地。村庄南距南河约1公里,东侧约200米处有一条小溪连通南河,西南4公里处是湘湖窑址,稍远处为盈田窑址。这里群山环抱,植被茂盛,为古代烧造瓷器提供了取之不…[详细]

金鸡岙青瓷窑址

金鸡岙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倡隆村,在金鸡岙浪网山南坡。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从地表散布的遗物判断,该窑址属东晋时期。窑床方向朝南,地表遗物散布面积2,000平方米,堆积断面厚度为1米,部分堆积被唐代窑址瓷片堆积叠压。器物种类丰富,有四系罐、盘口壶、鸡首壶、碗、钵、盏、盆、洗、盘、砚、唾盂、尊、槅等,并清晰地展现出器物的演变过程:碗…[详细]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郊坛下窑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详细]

程窑遗址

程窑遗址位于登封市区东南约7公里的东金店乡程窑村北的台地上,西临双溪河(书院河)、岳村,东临告成镇西范店村,北靠丘陵、南临程窑村,遗址北部有朱口至西范店乡间公路一条,遗址处在河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范围地势高,周围低,该遗址于197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登封告成王城岗遗址发掘期间,组织对嵩山地区颍河两岸古文化遗址调查时被发现,1979年春河南省文物工作队赵会军、曾晓敏等同志对该遗…[详细]

石马弄青瓷窑址

石马弄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在白洋湖西岸南部。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同年5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瓷窑依山而建,中间低落,两侧隆起,堆积丰厚,瓷片散布面积为10,000平方米。窑址的北半部为唐、五代遗存。产品以翻沿、坦腹、宽矮圈足碗为主,并有玉璧底碗、莲口碗、盘口壶、瓜棱执壶及各类罐、钵、簋、灯等;釉色以青黄居多,釉层均匀,滋润,透明度好;纹饰有荷花、团花等…[详细]

枫树湾青瓷窑址

枫树湾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里杜湖西岸的窑头山东麓,南面靠近栗子山青瓷窑址。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窑址由唐、北宋的五处窑址连成一片,面积约6,160平方米,其中唐代窑址3处,北宋窑址2处。这5处窑址均分布在湖岸,局部被湖水所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唐代制品以坦腹浅圈足碗为大宗,还有瓜棱壶、胆囊壶、翻沿深腹罐、钵、玉璧底碗等;釉…[详细]

赵窑遗址

赵窑遗址赵窑遗址位于武安县城东北20公里,东距京广铁路11公里。四周群山起伏,河流纵横,中间为一盆地,赵窑村便位于盆地中央的台地上。赵窑遗址位于赵窑村南,东南有洺河,北有马惠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原河北文化学院和河北省文化局工作队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探方28个,发现各个时代的灰坑、陶窑和墓葬,复原文物500余件。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赵窑主要集中在赵窑遗址的…[详细]

月台瓷窑遗址

月台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西北约二十五公里处,牛店镇西约7公里处的月台村境内。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15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遗址分布在月台河两岸和与月台河相连的沟壑两侧。在月台河南岸的高台地,经调查发现有仰韶至汉代的遗迹。2006年底发现了该瓷窑遗址,并于2007年试掘窑址两个,一个为方形窑,窑东部有三个烟囱,中间直,两边斜向中收。窑壁较直,用砖砌成。西部被现代房屋压住,未清理清楚,在其周…[详细]

东门渡官窑址

东门渡古称符里镇,三国东吴时建镇,位于芜湖县花桥镇东门村,境内的东门渡官窑,建于皖唐至北宋时期,是最早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包括小山、营盘山、康王山、-地、窑头山、小竹园等6处,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陶瓷堆积厚达10余米,遗物主要有容器、动物造型、砂质碾槽、陶楼、蓬花钵、舀子等。“古窑址”与境内的“万佛塔”、“宝鼎庵”、“符川观”、“登亥井”、“百门潭”及“营盘山”、“康王山”等名胜古迹相映成…[详细]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曲江寒窑遗址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隅,紧临曲江遗址公园,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是曲江新区的六大遗址公园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188.75亩。其中公园占地60亩,周边功能用地120余亩。曲江寒窑爱情主题文化公园将以寒窑遗址和在此发生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曲江寒窑遗址为核心建设中国第一个爱情主题文化公园,使之成为定情婚礼纪念的圣…[详细]

缑氏盆窑遗址

盆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盆窑村寨东南,处于马涧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势平坦。顾刘路从遗址东侧通过,一条村级公路从其中南部贯穿直达盆窑寨村。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东西长约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地面散落的遗物较少,采集的陶片主要出自马涧河南岸上现代人挖坟取土翻出来的土堆之中,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褐陶、夹砂灰陶和磨光黑陶,纹饰有绳纹、素面,…[详细]

云集窑

云集窑遗址群位于衡南县新县城云集镇云集村,临湘江西岸,呈带状分布,规格大、数量多,在全国也不多见。云集窑为民间龙窑,始建于唐代末年,兴盛于宋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400余年。云集窑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时间最长、贮存量最多的古窑址群之一,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云集古窑遗址坐落在湘江沿岸云集黄金村,现存窑址八座,曾在1997年考古发掘出土两条五代至北宋的龙窑和大批器物标本以及珍贵文物。其…[详细]

猴头沟窑址

猴头沟窑址位于赤峰市西南45公里猴头沟乡缸瓦窑村。窑址地处丘陵起伏的山区,中间为一狭长缓平地带,山下一条自西向东的季节河,窑址分布在河套的北岸至水泉沟屯的南坡。这里地下有煤矿资源和大量的优质瓷土,水位较高,为烧制瓷器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窑址在村东、南处分布密集。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约200—300米。文化层堆积厚达1—3米。地表散布瓷片、窑具极为丰富。从采集的标本看,缸瓦窑以烧制粗白瓷为主,其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