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010年6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实训楼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有西周早期祭祀坑、灰坑、墓葬及流水沟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取得重要成果。该遗址位于洛阳市中州东路以北的林业职业学院院内,工地位于西周早期遗迹密集分布区,是研究西周洛邑的重点区域,多年来在瀍河两岸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大…[详细]
北京路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历史上最早建立广州城的位置之所在。秦汉时,广州城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广州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山岗,番山,在今文德路中山图书馆旧址北面的九思亭处小丘一带。番山原来较高,南汉时扩大广州城区而被凿平。宋代在此山旁筑九思亭,后改称番山亭,今亭还在。禹山在今北京路以西,小马站以东,西湖路与越秀书院街之间。唐末(907年)开拓城区时被凿平。北京路一带从古至今,都是广州地区最繁华的商业集散…[详细]
康大营战斗遗址,位于梅河口市康大营镇民安村,占地约400平方米,现为民安村村委会及民居。1931年,康大营-署有武装-30余人,是围剿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和游击活动的据点。-署长赫永昌,死心塌地为日寇效劳,为了拔掉康大营-署这颗钉子,侦察敌情任务落在中共康大营党支部地下党员刘正儒身上。当时,刘正儒的父亲与-署长赫永昌曾结金兰之好,-署长赫永昌是刘正儒的盟叔,刘正儒同他的母亲就住在与康大营-署一墙之隔…[详细]
早在1800年前,满族祖先挹娄民族就生息繁衍在这块黑土地上,在漫长岁月中,先民们采集渔猎,拓荒农作,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第一部拓荒史。凤林古城遗址公园位于七星河左岸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南1.4公里,与隔七星河相望的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址,俗称“对面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省唯一一处汉魏时期规模最大的王城城址。2000年10月,双鸭山市七星河两岸凤林古城、七星祭坛遗址文物出土,证实凤林古城遗址是两千年前…[详细]
索县汉代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东北15公里处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俗名崆咙城,又名汉寿城.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古城分为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东为大城,西为小城,中间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600米;小城南北宽600米,东西长约300米。两城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残存夯土垣高3-4米,宽12-18米。东西南北均有城门。城的四角有瞭望台,残高7-8米。城的四周有护城河,宽…[详细]
古哲里木会盟地遗址哲里木会盟地位于吐列毛杜镇境内,后依哲里木山,前临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东视罕查干山的-原中央。是从扎鲁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经今霍林河煤矿至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必经之路,从准哲里木山谷,经科右前旗至宝格达山与蒙古接壤,从阿贵山谷经六户可至乌兰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经巴彦呼舒可至通辽等地呈“五岔沟”型,是军事战略要地和物资集散地。据史料记载,该处曾为辽、金时代的重要关隘。金长城…[详细]
白鸽寨遗址,明清代建筑,位于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村。曾是明代广东沿海六大水师营寨之一(其它五个分别是:柘林寨、碣石寨、南头寨、乌兔寨、白沙寨),现属湛江市太平镇通明港村。此地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三面环海,海面辽阔,是明清时代水师重镇,也是军事要塞。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在今广东省湛江市郊区通明港设寨(名白鸽寨)驻水师,拒倭防盗。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此设镇守水师。康熙九年(1670…[详细]
李庄遗址,又叫“山台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申桥乡李庄村,因其基址上过去有座山台寺而得名。李庄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同时又含有较多的岳石文化遗存。龙山文化距今为4200年~4500年,此时农业生产已占相当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家畜饲养有了显著发展,陶器种类众多,形态多样,造型美观,饰纹纤细。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余…[详细]
薛家岗遗址位于安徽潜山县王河镇,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自1979年开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广州中山大学古人类学系先后6次对潜山薛家岗遗址进行发掘,出土文物3000多件。在这些出土文物中,尤以石铲和奇数多孔石刀等石器最具特色,其孔眼周围绘有花果形图案,极为罕见;其中一把13孔石刀,不仅在国内首次发现,在世界考古史上也绝无仅有。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详细]
侵华日军第731细菌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先源乡八一村(鞠家窑屯)东约1公里处的岗地上,西距安达市域区约18公里。遗址为一高出周围地面约2米的独岗,北为黑土质的耕地,西约一公里处为八一村(鞠家窑屯)东、南均为草原和泡沼,遗址面积约为40000多平方米。侵华日军第731细菌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始建于1941年夏,属731部队的配套工程,距731本部驻地(哈尔滨平房)约130公里,归…[详细]
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张家村等地。遗址群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与土司活动相关的祭台、戏楼、天牢、地牢、桥梁、石刻建筑遗址,以及九峰桥、万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规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遗址群。现遗址群包括爵府遗址、司署遗址、细柳城遗址、万全洞洞府遗址、万人洞洞府遗址、情田峒洞府遗址、南府遗址、中府遗址、水寨遗址、天泉山关寨遗…[详细]
大观亭遗址位于大观亭街中段(今大观亭街56号)。元至正18年(1358)初,率军守卫安庆的元朝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在与陈友谅军队交战中失利投清水塘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念其德绩,谕旨在其葬地修建忠臣祠庙,这是有关大观亭的最早建筑。嘉靖年间知府陆珂建大观亭,清康熙年间徐国相、张懋诚两度重修。太平天国三年(1853)毁于战争。同治六年(1866),吴坤修重建,后人在其周围又建起了楼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更上楼…[详细]
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东南,为战国古遗址。1982年7月23日,燕下都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达4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少。城址内除出土有铜…[详细]
斑竹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澧东乡斑竹村西的一块沙洲地上,澹水从遗址的西侧流过注入澧水。为研究澧水流域商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问题,2013年11月—2014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Ⅰ、Ⅱ两区布方。Ⅰ区位于遗址的中部,布5m×5m的探方8个。Ⅱ区位于的北部,布5m×5m的探方4个,两区总计发掘面积约250平方米,获得了一批商、西周、东周等不同时期的遗存资料…[详细]
御茶园遗址位于四曲溪南,与五曲接壤,依山傍水,绿畦平展,现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名丛、单丛标本园,立有石碑为记。此处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园外有两棵枫树耸立,秋冬两季满树红叶,山人称之为“照天烛”。御茶园建于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布局恢宏,前有仁风门,后有拜发殿(又名第一春殿)、清神堂、思敬亭、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所有门、殿、堂、亭均取名于茶艺或誉茶之语。园左、右各建一个茶场,制茗…[详细]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禹州市火龙镇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颍河由遗址的北面、东面转而向东南流去。该遗址是1979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先后在此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获得了重要收获。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文化层堆积厚度一般在2米,最厚处达4米,内涵丰富。出土有:陶鼎…[详细]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位于连江县城西郊玉泉山。1929年5月14日,中共福建省委全委会议作出关于《福建政治现状与党的工作总方针》的决议。决议分析了福建政治现状,对全省各县工作予以布置,同时决定:全省分为六个区,福州区以福州为中心,福州附近连江、长乐、福清……等县属之。此区工作目前先要注意植立福州工人运动基础,发展连江等县党的组织,注意这数县及福州四邻农-动,造成包围福州的形势。杨而…[详细]
在浙江省象山县丹城塔山东南麓,依坡濒海,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8年发现后,在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主持下,1990年、1992年两期发掘601平方米。,使象山地域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象山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波市最南端,从历代《象山县志》记载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始有人类在象山活动,因而一直以来都认为象山的历史不很悠久,但塔山遗址的发现、发掘,却把象山的历史推进…[详细]
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南临洧水,东部是洧水故道,西部和北部为开阔的平原,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1979年3~4月、1999年、2000年对该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新砦期文化”确认的学术成果。2002年~2005年10月,又继续对新砦遗址进行了发掘,已初步确定新砦遗址是一处设有外壕、城壕、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