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遗址篇

    丹土遗址

    丹土遗址,位于五莲县城东南约37.5公里处,发现于1934年。现属潮河镇丹土村。丹土遗址总面积约28.8万平方米,丹土村坐落在遗址的偏南部位,村址占地约4.4万平方米。经考古学家多次考察,确认为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系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后逐步延续到奴隶制社会时期。据勘探,该文化层厚约2.2米,保存者两各不同文化时期的大量遗迹遗物。其遗迹面积之大,内涵之丰富,…[详细]

    常家店伏击战遗址

    常家店伏击战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六道沟口两侧山坡下。距榆林镇北12公里,东距榆林镇双岔公路40米。常家店小村10余户人家,是老岭南坡下的一座大车店,过往车辆常在此歇脚打尖。店房朝东,面对公路一溜三间厢房,西边有马棚。此处原有10户居民,现大部为农田,当年的常家店现仅有断壁残垣。1938年4月,驻辑安(今集安)五道沟里的抗联部队,得到县城伪军团部要经过榆树林子(今榆林镇),到老岭北坡双岔河伪…[详细]

    龙泉洞遗址

    龙泉洞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兴华路北庙坡南鹿坡坡下,现龙泉山公园西大门西北约50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3°47′24.0″东经:111°36′28.0″高程750米。 该洞穴口呈椭圆形,南北宽3米,底至顶高2米,口檐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取石者炸塌,洞口及洞内发现有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也已被人当恐龙骨骼挖掘哄抢遭到破坏,1978年被栾川县市政所定该洞为恐龙遗址,现暴露的洞深2米,洞向西侧…[详细]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扶风、岐山两县接壤处,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这一带是周的发祥地,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出土数量多、铭文多、考古价值高著称,这里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周原遗址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历史上的周原遗址范围北至岐山,南临渭水,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本世纪5…[详细]

    巫山大溪文化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位于瞿塘峡东口,大宁河宽谷岸旁的大溪镇,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郭沫若把其称之为大溪文化。属于巫山县的大溪镇,镇西有一条溪河,注入长江。因其水色如黛,名曰黛溪。黛溪汛期时水势浩浩,因而又名大溪。该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中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 1959年至1975年,四川博物馆等单位组…[详细]

    三邱地道战遗址

    三邱地道战遗址位于藁城市张家庄镇三邱村内,系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三邱村人民利用三邱地道战、地雷战抗击敌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史。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三邱村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疯狂地对三邱村及其周围村庄进行大扫荡,并在张家庄、南孟、赵庄等地修筑了炮楼、据点,侵略气焰十分嚣张,给三邱村及其附近村民造…[详细]

    静寄山庄遗址

    静寄山庄遗址位于天津市蓟县官庄镇联合村,年代为清代。静寄山庄又名盘山行宫,在盘山南麓,占地约400公顷,是蓟县境内的乾隆五大行宫之一。整个山庄,占地六千余亩,分内八景、外八景、新六景,附列十六景,共38景,是清代康熙建避暑山庄、雍正建圆明园之后的第三座皇家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又一杰作。静寄山庄其实叫“静挹山庄”,因“挹”(yì)字难认,加之当地口音,误被人们读成了“寄”字。1755年《西清古…[详细]

    巴士底狱遗址

    介 绍 “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四周围绕着又高又厚的石墙和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 城堡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城防工事,在路易十一时代被改为国家监狱,是巴黎最大的监狱。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士底狱被彻底拆毁,拆下来的砖石拿去铺了桥。监狱原址变…[详细]

    鹤鸣山道教遗址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鹤鸣山作为游戏里门派的名称出现。中国道教发源于大邑县鹤鸣乡鹤鸣山,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详细]

    江国城遗址

    江国城遗址在正阳县东南大林镇涂店村。遗址范围:东至涂家大坟,西至涂楼,北至冯庄,南至涂店集南沿。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1.2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地面已无城垣痕迹。距城南1公里是滔滔淮水。城东有涂堰环绕,东南与信阳息县接壤。城西南不远处有“卧牛堆遗址”,实为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突起平畴,横亘冲衢,宛如关隘;堆下寇堰东南流,约1公里入淮,是处居高背水,可攻可守;城东涂堰入淮处,两岸高起,形势险…[详细]

    桃花洞遗址

    桃花洞发育于三叠纪灰岩的小孤峰中,位于六枝特区桃花公园内的桃花山脚。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8′08″,北纬26°12′29″,海拔1,340米。洞口东南向,高约5米、宽约15米。洞纵深约31米。堆积物面积约150平方米。洞四周开阔。桃花洞遗址于1983年10月修建桃花山公园时发现,建园人员于洞中发现巨猿化石,化石上粘附有灰烬。同年11月至12月,省博物馆派人进行清理和小面积试掘。试掘区堆积物厚约…[详细]

    纳林塔秦长城遗址

    长城—纳林塔秦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乡南山梁上,是秦昭襄王为抵御匈奴而筑的长城的一段,南起陕西神木县,经此向北到准格尔旗,全长40余公里。其中纳林塔长城遗址是伊克昭盟境内保存最好的一段,用自然石片垒筑。遗迹高1.7米,宽3米多。渭源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西起临洮东三十里铺的杀王坟,从东峪沟长城坡,上阳山进入渭源县境…[详细]

    东岳石遗址

    东岳石遗址位于大泽山镇东岳石村南100米处,淄阳水库内东北部。该遗址东依大泽山,南依高望山和明堂山,西和胶莱平原相接,西北与东岳石村有一坝之隔。1959年,修筑淄阳水库时发现的。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70米,地势较高。由于多年被水冲刷,遗物暴露地表甚多。1960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进行发掘。东岳石遗址发掘报告《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发表于《考古》1962年第10期。出土陶…[详细]

    云和莫公祠——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遗址

    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遗址位于桥头镇石水口村云和莫公祠,GPS坐标:北纬23°0007.9,东经114°0418.8,海拔高程7米。1944年2月,东江纵队铁东大队成立,在云和莫公祠设立大队部。铁东大队活动范围为:东江以南,广九铁路以东,两线交于石龙,沿江上溯至桥头,沿铁路南迄石马这三角形地带。铁东大队成立后,由政治委员何清率一个中队向大洲、石水口、谢岗、桥头、企石、石排等铁路以东地区挺进,开展抗…[详细]

    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

    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位于乳山市诸往镇上石硼村北的马石山上,是1987年9月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调查的。现存马石山上环山毛石砌筑围墙,是当时战斗主要依托,全长2000余米。主峰阳坡有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烈士墓等。1942年11月,侵华日寇用两万余兵力,以“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拉网式“大扫荡”。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和胶东区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慈,根据“胶东军…[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干部培训学校之沙岗镇列宁学校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干部培训学校之沙岗镇列宁学校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公议村。鄂西苏维埃军政干校,一九二九年创办,校址初设在江、监两县交界处的张公垱张氏祠堂里,一九三0年春搬迁到普济严家宗祠,后迁至位于沙岗、普济之间的公议场附近的明堂寺。明堂寺是座三重古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占地十亩左右1930年7月,贺龙同志亲临干校同校领导和学员代表座谈,提议将干校改名为“苏维埃列宁学校”,还为办好学校作了…[详细]

    新屯子西山遗址

    新屯子西山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新屯子西山遗址1998年被发现,2002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抚松县文物管理所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0平方米,出土石叶、石核、石片、细石叶等文物30件。遗址的发现,对探讨古人类在图们江流域的迁徙、开发和改造过程,及更新世晚期石器工艺的演变态势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历史沿革1999年秋,当地村民挖参时,发现了…[详细]

    西河滩遗址

    西河滩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七组村西,处于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季节性河流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大部分保留在夹杂有第四纪黄土的沙砾堆积中。该遗址在过去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得到保护。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道施工建设,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2003年6月至9月,历时两个多月,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早期四坝文化的大规模…[详细]

    炮台山古城遗址

    炮台山古城因座落于一座形似炮台的孤山上而俗称为“炮台山古城”,地处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七星河右岸200米,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筹备将其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炮台山古城的山顶城中的“北斗七星祭坛”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以天文星座为形象的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首例,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七星祭坛。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类型丰…[详细]

    明代移民遗址

    明代移民遗址明代移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洪洞县城北郊贾村西侧的古大槐树公园内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长时间广泛移民历史的一组纪念性建筑。碑亭位于原古汉槐处,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盖。亭内碑一通,高3.5米,宽0.8米,厚0.3米,碑首作盘龙雕饰,中刻“纪念”二字。碑阳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宇,碑阴所刻碑文概述明初迁民始末。碑亭后窑顶上立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石经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