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遗址篇

柳湾遗址

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北的一处东西走向的旱台上,这是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共发现有墓葬1700余座,出土珍贵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种形制的彩陶器皿达15000件之多。柳湾墓地按考古学文化分期,分别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广泛分布在甘肃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区,距今约4000年。柳湾出土的彩陶…[详细]

秦直道遗址(富县段)

秦直道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由秦将军蒙恬监修。工程十分浩大。堑山堙谷,全长1800里。直道南起林光宫(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直道沿子午岭北上,在我县境内南段接黄陵县双龙乡三面窑村,途径我县八面窑、槐树庄、白马驿、大麦秸沟、和尚塬、鲁桩坪到志丹、富县、甘泉三县交界处的墩梁,在富县境内全长105公里。位于张家湾镇杨家湾村车路梁处9公里路段,是沿途…[详细]

白口城遗址

白口城遗址:位于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赣江南岸,城址面积23万平方米,形状呈倒梯形,分为内外城。外城全长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损毁外,大部保存完好。内城平面呈方形,处在城内北侧,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处豁口可以肯定为城门。内城为东、西北、南面3处豁口,均可确定为城门。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赣江水面落差仅2米,赣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推…[详细]

麻绒塘古遗址

麻绒塘古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李昌港镇麻绒塘村,东经112°14’54.6″,北纬28°37’28.4″;海拔47M。南距资水约1.5公里,东南距益阳市区约7公里,遗址在高出地面1至2米的台地上,周围地势平坦,为资水流域的冲积平原,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剖面深达标1.5米,堆积较为单纯,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第1层:表土耕作层,土呈灰黑色,松散。厚15~25厘米。含现代的砖瓦瓷片等。第…[详细]

兴义猫猫洞古文化遣扯

顶效镇位于兴义市东北25公里,离镇不远,有猫猫山,因山顶有两个隆起的山包,一个低而微垂如猫头,一个高而扁长似猫身拱起而得名。远远望去,它像一只山猫匍匐在地,正准备纵身而起,捕获猎物。猫头上,有一个高3米,宽4米左右的岩洞,酷似山猫圆睁的大眼,当地人称之为猫猫洞。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次年10月进行试掘,11月正式发掘。从洞内黄褐色砂质上层…[详细]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位于闽、浙、赣边界的浙西南腹地——松阳县境内,这里崇山峻岭,其中箬寮岘海拨1500多米,为松阳最高峰,可远眺松(阳)、遂(昌)、龙(泉)、云(和)四县,更有成片的原始猴头杜鹃林堪称华东一绝。土地革命时期,特别是红军挺进师到浙西南,以松阳安民乡、枫坪乡、玉岩镇、大东坝镇为中心区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因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这里到处是红军-的旧居、…[详细]

庙街遗址

庙街遗址位于济源市庙街村西,面积约75万平方米。夏少康及其子帝杼、周武王之弟原叔曾在此建都城,故名原城。1959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与济源县文化馆对原城遗址进行试掘。在遗址西部开挖探沟两条,一为东西向,一为南北向,均长10米宽3米,发现文化层厚约1~3米。按土质土色将文化层划为四层:第一层为耕作扰乱层。泥质灰陶居多,夹砂陶灰陶次之。形器有鬲、、碗、豆、盘以及绳纹板瓦、筒瓦、瓦当等。石器均为磨制,有…[详细]

建宁县苏维埃政府遗址

建宁县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建宁县濉溪镇复兴社区民主街13号原县物资局(总公司)院内。1931年夏,红一方面军攻克建宁县城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帮助建宁建立了建宁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城市、渠村、里心、桂阳、黄泥铺5个中心区苏维埃政府。1932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实施建黎泰战役,再度攻克建宁县城,解放建宁全境。10月下旬,建宁县召开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及其主席团,成立…[详细]

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

兴安盟地区日军飞机包较为集中,其中以好仁、五岔沟最具代表性。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好仁苏木一片比较开阔的山间丘陵上,略呈半椭圆状的日军飞机包随山就势,一字排开。它们独特的造型、坚固的构造,吸引着过往游客的目光。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飞机包,仿佛也在无言地诉说着那场惨烈的战斗。1945年8月9日,苏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12日,好仁便纳入苏军的控制范围。空中优势是“二战”后期取胜的关键。苏联空军组成集成编…[详细]

小空山猿人遗址

时代:旧石器小空山猿人遗址位于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杜庄村东南500米小空山山腰处。西临空山河,东距南召猿人化石地点3公里。在上下相距7米的两个洞穴里,出土大批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洞穴内有厚约1米的残余灰烬层、300余件石制品和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标志着人类走向新的历史文明。从石器打制技术与器形特点看,其时代属更新世晚期偏晚阶段。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5公里的杏花山上。这里背…[详细]

柳南大捷战斗遗址

柳南大捷战斗遗址,位于三源浦镇兰山乡、和平乡,地处柳河县城南部,与通化县邻近,是通化市西北屏障,是松辽平原进入长白山东边道地区的咽喉要道。柳南大捷是四保临江战役中我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947年3月,国民党为挽回败局,调动了十一个师,十万之众的兵力,向我临江地区发动了第四次大规范进攻。三纵队司令员曾克林和四纵队副司令员担任这次战斗的正副指挥,在三源浦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作战方案。具体布署:我西路…[详细]

恐龙化石发掘遗址

那派盆地位于扶绥县山圩镇境内,是我国重要的早白垩世脊椎动物化石产地之一,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属中生代断陷盆地。白垩纪初期,盆地里各种生物繁盛,尤其是中生代的恐龙。那派盆地恐龙化石最早发现于1971年。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侯连海等人到了广西,与广西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对上英屯恐龙化石地点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先后发现了双壳类、龟鳖类、硬鳞鱼鳞片、弓鲛牙齿等化石,其间发现的早…[详细]

白寨遗址

白寨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白寨村南的须水北岸,遗址东西长7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28万平方米。时代包含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和东周。遗址中部有一条南北向小冲沟,长450米,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沟东文化层较厚,厚1.5~2米,其东南部250×120米的范围内经过取土,文化层遗留不多。沟西没有普遍文化层,其东北部的断崖上有一宽10米、深2米的大灰坑,内出花边罐、缸等陶器残片,另见一片…[详细]

南山城遗址

南山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南山城村东200米东山顶的台地上,南北长450米,东西最宽160米,城墙周长1120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遗址始建于战国---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遗址位于柳河上游,四周悬崖峭壁为障,周围视野开阔,控制辉发河与浑河东西交通和辽吉南北往来的要塞地区,是战国晚期保存比较完整的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多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山城城墙部…[详细]

鲍石亭遗址

鲍石亭(面积7,432㎡)位于溪边的岩石上,1963年1月 21日被指定为史迹第1号。这里原是新罗BC57-AD935时期行宫的遗址,现在当时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鲍鱼的石水渠。 石槽呈弯曲形,如同鲍鱼壳一般,故取名鲍石亭。鲍石亭由约63块石材组成,宽35CM,平均长26CM,全长约10米。据说以前曾将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导入鲍石亭后再通过石龟喷出。但现在石龟已不复存在了。 新罗的国王…[详细]

西册田遗址

西册田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西册田村西北约2500米处西册田遗址,地处大同县东部,许堡乡中南部,桑干河段之册田水库南岸,遗址正南10000米处为六棱山脉,正北百米处即大同县册田水库。该遗址处在一个位置稍高的平坦缓坡上,遗址内及周边地貌以植被为主。本地村民称“法门寺”遗址,该遗址东西约287米,南北约229米,分布面积约6.5万平方米,应是一个北魏时以烧制砖瓦为主,兼有…[详细]

瓦房庄冶铁遗址

瓦房庄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关瓦房庄一带,是汉代南阳郡“阳一”铁工场所在地。遗址东南与冶铜遗址为邻,东北是较大的制陶作坊,面积12万平方米。1954年开始调查,1959~1960年进行发掘,遗址共分四层,耕土层、扰土层、第一层(汉代层)、第二层(西周层),汉代又分西汉层和东汉层。西汉时期的遗迹有:熔炉基4座,勺形鼓风机械基址1个,水井9眼,水池3个。遗物有:从炉口到炉腹炉基座各部位熔炉残块,鼓…[详细]

解放珊溪战斗遗址

1949年1月31日凌晨,国民党珊溪镇镇长夏志卿和恶霸魏明岐准备乘船逃往温州。坦岐村党总支书记朱志玉立即组织民兵将船截获,活捉了夏志卿等人,并了解到珊溪便衣队准备逃往大峃敌情。当日下午,坦岐党总支立即通知飞云江两岸各地党组织,随即成立解放珊溪总指挥部,发动一万多民兵,包围了国民党盘据珊溪的鲤鱼山炮台。2月2日拂晓,民兵抬来土炮“大九节”,装上硝药犁铁,对准炮台连放三炮,未能奏效。解放珊溪总指挥部立…[详细]

擂鼓寨遗址

擂鼓寨遗址位于通江县东南约20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7′,北纬31°51′,海拔高度740米。这里地处川东北米仓山的东段南麓,属低中山区。通(江)——达(川市)公路从擂鼓寨北面自西向东经过,附近有长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东向西南流过。鼓寨孤峰独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悬崖。遗址地处擂鼓寨西北和南面悬崖下的缓坡地上,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10米,面积约5…[详细]

蟠交古城遗址

蟠交,即今城关镇(城关镇政府),又名老合水、合水老城、合水镇。在今合水县城东北、合水川(县川)中段的北山麓。距县治三十五公里。古城始建于唐初戍寅之岁(公元六一八年),以城在大小乐蟠二水(即今县东川及县北川)交汇处得名.此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县治迁西华池止,共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县级建治历史。蟠交古城,又名“葫芦城”。据府、县史志记载描述,城建于大川之北,建水(今县川河)之阳,北负尖岭、面向平岗。北垣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