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农民协会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东正街。1926年底,0湖南省委派谢泽智为特派员来桑植帮助发动和领导农-动。1927年4月,在此成立桑植县农民协会,由王荫兰、陈侠南等人组成,同时由陈月英、陈祝英等人组成县妇女协会,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到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农民协会突出地做了以下四件事情:一是开展宣传,把“农运”发展到乡下。如赤溪河田子云家,有一位很有声望的私塾先生冯树,教育青年…[详细]
刘家沟遗址编号:总序93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烟台市蓬莱市刘家沟镇刘家沟村(原公布地址蓬莱县刘沟公社刘沟大队)刘家沟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曾出土鼎足、陶壶、石斧、石镰等文物,陶器中以黑、灰色陶为主。1977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化堆积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范围:南北长17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34000平方…[详细]
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1983年,兰州湾子西700米处发现一座巨型鹅卵石垒砌而成的石屋结构遗址,当地人称其为鄂博。该遗址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也是一处最有代表性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该遗址面积近200平方米,残墙高近2米,厚达3米,近底部显坡状,分隔为前后室,主室居南占地100平方米,底部有柱洞,洞内残存木柱残段、北部有附室,南北并列,有门道彼此联通,由附室向东开门,建筑用材选自山前遍布的巨型卵石,石屋内…[详细]
沿110国道北上平罗县上庙乡沿西侧路口上行到贺兰山大水沟沟口。沟口右侧有一高66米,底宽133.2米的土筑平台,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穆桂英点将台”。据专家考证为西夏时期李元昊离宫遗址。遗址下方曾多次出土过西夏窖藏钱币和大量的西夏砖、瓦等建筑构件。山口1千米处有保存基本完整的明代长城。三公里处有古寺庙遗址一处。称“上庙”周围多处发现有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沟口山泉常年不断,两岸山势峻峭,山内林木葱郁…[详细]
【韩村遗址】属大汶口――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市明村镇韩村村南1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西临胶莱河,中部有一条被河水常年冲刷而成的大沟,将遗址分成了东西两部分。遗址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2年5~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联合对韩村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职256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文…[详细]
迎接朱德总司令进城遗址分别位于泰宁县杉城镇梅桥行政村大马絮自然村村口小河边(泰宁通往邻县江西省黎川县的古县道旁)的大马絮三里亭及泰宁县城古城墙的北大门——朝京门。1932年10月,为粉碎国民党军发动的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治政委员周恩来等签发了“建黎泰战役计划”。10月16日,周恩来、朱德率红一方面军各军团从广昌分5路向建、黎、泰挺进。19日,红22军乘胜收复泰宁县城。22日,红…[详细]
新寨遗址位于延安市吴起县西北新寨乡新寨村树洼自然村西侧,属于(北)洛河上游,面积约有30—50万平方米,以龙山时代至夏初的遗存为主。本次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灰坑6座、房址1座,烧土面3处,并获取了大量陶片、石器、骨器和碳样、土样标本。该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T1、T4所在区域由于水土流失或农田建设,文化层多不同程度受到破坏;T2、T3的第二、三层为龙山时代的灰…[详细]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拥有大量古代人类居住过的洞穴遗迹,其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3300万年前,是人类进化和起源的有利证据。从中发现的化石可作为确认早期原始人类的多个标本,也是1800万-100万年前动物驯化的证据。其中斯泰克方丹山谷的许多洞穴里藏有大量有关现代人类在过去三百五十万年里演变的科学信息,人类的生活、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动物以及那些被人类作为食物的动物。斯泰…[详细]
钱岙遗址位于鄞州区横溪镇横溪村,198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钱岙遗址于1976年兴建横溪水库时被发现。距宁波市中心约25公里。南依金峨山脉的太白山,北为广阔的鄞南平原,东距横溪街1公里,西距鄞县古城白杜2.5公里。其范围东至导流河红光闸大樟树下,西达导流河友谊闸毛竹山边,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米。从挖掘的土层中可以看出有上、中、下三个文化层,土质分隔,互相叠压。出土了大量商、周至…[详细]
小西沟事件遗址,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四八石村),占地1000平方米。现仅存一块1987年7月1日设立的小西沟惨案的遗址碑,事发地已成为农民耕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今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是海龙地下党和抗日武装主要活动区域之一。1932年8月6日,山城镇日本守备队得到胡子头“海蛟”带领人马驻扎小西沟的消息时,当晚急速出兵,7日早赶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在四周设下埋伏,面对手无寸铁的…[详细]
秦长城遗址最西端再甘肃临洮县城东23公里尧甸长城坡。南北向,黄土板筑,残高1米左右。是秦代长城西端的起点,断断续续经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等8县入宁夏后,又回到甘肃境环县,庆阳县入陕西省,翻山越岭,飞渡沟壑,穿沙漠草原,蜿蜒东去,止于鸭绿江畔。渭源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西起临洮东三十里铺的杀王坟,从东峪沟长城坡,上阳山进入渭源县…[详细]
景山 又名楚丘、桑台、邳(丕)山。在今曹县城东20公里,侯集镇梁堌堆村。是楚人早期的居住地,商汤都亳后,楚人南迁,但仍把楚丘当作宗庙之地。秦时在此设武城县,项羽为西楚霸王时,改称楚丘县。刘邦伐英布后过此,因感天下底定,乃改楚丘县为成武县。东汉后县城北迁,山称楚丘亭、楚丘。隋代,楚丘因属己氏县(县治在楚丘南15公里),乃改己氏县为楚丘县。 景山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详细]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中轴线两侧发展,曾经是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占地1.97平方公里,范围东到虞河,西至北海路南到六马路,北到会英街,分布着德日式建筑166处,共188栋,其中德式建筑103栋。主要涉及德国的铁路、煤矿、建筑、教会文化,其核心是坊子德日建筑群,形成于1898年至1945年德日殖民时期,它们具备作为世界遗产的三个特征,即原真性、整体性和唯一性。特别是德式建筑,组成…[详细]
古马陵之战风景区,是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展示中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文化遗产的旅游胜地。位于莘县大张家镇政府东南 4公里处,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故有“迷魂阵”之称。元代范县县令孟之普的《马陵道中》一诗中,对遗址作了绘形绘色的记述:“广衍东原境,势非峨眉巅。夹堤积冲…[详细]
打死鬼子坎战斗地遗址,位于通化县兴林镇政府东南8公里处,在朝阳村东北角山下的朝阳河边,离村2公里。保护范围面积500平方米,遗址处没有建筑物,有一条水泥路经过,路边立有一标志牌:“通化县兴林镇打死鬼子坎战斗遗址”。1936年夏,在伪满未全面实行“东边道独立大讨伐”之前,日伪军时常胁迫金川县白家堡子群众,到山林中毁坏抗联以备疗伤和换取弹药、给养而种植的“大烟”。得知情况后,抗联准备予敌以痛击。7月7…[详细]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二台地上。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曾先后在这一带调查,发现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文化遗址十余处。1977年4月至7月和8至11月发掘总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址27处,制陶窑址3…[详细]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遗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山溪村留坑自然村。1936年7月下旬,为了摆脱国民党对常太根据地的“围剿”,闽中工农游击队带领根据地部分群众撤出莆仙边游击根据地,转移到庄边的赤石一带山区隐蔽,不久,转移到山溪,进驻山溪宫休整。游击队一面进行整训,严明红军游击队纪律,以提高游击队员的政治素质,同时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捐税、反抽丁斗争,扩大政治影响;一面搞好--工作,游击队派人与山溪附近的岐…[详细]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境内的大罗圈沟河、果松川、老虎山一带,前期涉及通化县石湖镇挠头沟。由于多年来没有投入经费进行调查和保护,年久失修,加上自然腐蚀,密营、战壕等遗迹已损毁。1932年10月,辽宁民众自卫军与日伪军作战失利,通化失守,自卫军大部溃散,唐聚伍、孙秀岩等将领纷纷潜行入关。王凤阁认为,要真正抗日就要留在东北,于是坚持“-不离人,人不离乡”的抗战理念,…[详细]
云南戈登遗址景区,位于维西县城东北九十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距离河面约50米。此遗址于1958年发现,由省博物馆考古队清理发掘。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