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兴)九八抗洪纪念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1998年,泰来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广大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总书记和-总理曾亲临泰来慰问灾民、视察灾情。为纪念这段珍贵历史,泰来县在大兴镇内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洪生新村抗洪纪念地及抗洪纪念碑,纪念地至今保留有国家领导人慰问灾民时的地窨子和汲水井。2012年以来,泰来县围绕叫响“中国九八…[详细]
杨家湾陕北公学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杨家湾村。旧址东临村民常根亮院子,西临村民张明亮院子,南临杨家湾村一组,北依槐树疙瘩。旧址院子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3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旧址现存土窑洞2孔,坐北面南,一孔坍塌严重,另一孔残高2.7米,宽2.5米。院内杂草丛生,无人居住,保存较差。陕北公学校址初在清凉山下。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搬往北门外的小沟坪。后来学员猛增,又…[详细]
澶州城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五年(919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唐晋王澶州守将李存审在黄河德胜渡口夹河筑栅,并在黄河两岸修筑南北二城。不久,又击屯积粮草和驻扎军队。当时城墙周长24里,形状南直北拱,形如卧虎,俗称“卧虎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澶州治所自顿丘(今清丰县城一带)移至此。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为黄河淹没。今天的濮阳城即建于澶州北城之上。澶州城遗址现残存城墙以城西南部分为最,残…[详细]
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位于莞城街道东莞人民公园内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旧址,GPS坐标:北纬23°0229.9,东经113°4509.9,海拔高程24米。东莞县博物图书馆由东莞知名人士邓纪望创建,于1931年落成。该馆坐西北向东南,两层砖瓦水泥结构,建筑面积686平方米。1959年,东莞县人民政府对该馆进行修葺,改名为东莞县博物馆。1994年1月,在人民公园正门旁边的东莞博物馆新馆启用,旧馆则一直闲置…[详细]
查海遗址博物馆风景区查海遗址博物馆位于阜蒙县沙拉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92年,设4个展室、一个全景画馆。查海遗址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聚落址,距今7600年,加树轮校正超过8000年,是人类从游牧转向定居到形成村落的开始,堪称“中华第一村”。1987年至1994年间,在8000平方米范围0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上千种,发掘了半地穴式房址55座、墓葬12个及大量的窖穴…[详细]
三佛祖佛房遗址西盟县三佛祖佛房遗址西盟“三佛祖”佛房遗址-云南普洱,在云南普洱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坎镇水库公园南西边的佛殿山顶上,有一块山间平地。平地中央,有三座相依而立的用块石垒砌而成的方形凸形石塔,四周还有残留围墙。登上石塔放眼观看四方,起伏的阿佤群山犹如在云海中沉浮的绿岛,美不胜收。这里,就是新中国建立前百余年来,信徒众多、云中古刹、香烟缭绕的拉祜族佤族大乘佛教朝拜地——云南普洱西盟的省级文物保…[详细]
导游那曲文布地区据说有一古代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苯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著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详细]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国匈奴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条军事性通道。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也载:“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直道南起淳化县甘泉山上的秦林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榆林、穿越毛乌素沙漠南…[详细]
冶炉城位于西平县城西南约37.5公里冶炉城村,为棠溪涧所环绕,面积约35万平方米。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冶炉城,在西平县城西七十五里,战国韩铸剑处,晋於此置铁官,唐元和十二年,李塑遗将破吴元济于嵖岈山,进取冶炉城,又破西平是也。”《汝宁府志》载:“冶炉城,在西平县城西七十五里棠溪旁,晋置铁官于此,址犹存。”两千多年来,冶炉城虽历经沧桑,城址早已废弃,但故城轮廓仍在。通过勘探得知,城内文化层一般厚…[详细]
“汉晋绵竹城”遗址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北3公里绵远河西岸台地,北距德阳市区北15公里,属川西平原北部边缘。中心位置在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龙安村和袁家镇双江村结合部。以龙安村“土将台”为中心的台地上曾发现大量文化层堆积。“汉晋绵竹城”遗址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东晋绵竹城移治今绵竹市所在地。遗址东临绵远河,位于绵远河西岸一级台地上,遗址中心海拔约534米。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详细]
霄边农民协会遗址位于东莞市长安镇霄边村,由芑诒堂蔡氏宗祠、将军山神庙、德馨堂蔡氏祠堂三处建筑组成。这三处建筑分别始建于1580年、1680年、1850年前后。其中,芑诒堂蔡氏宗祠于1937年重修,将军山神庙于1984年重修。芑诒堂蔡氏宗祠褐石平台,青砖白瓦,屋脊有石雕祥云,堂前顶柱左右上方各有一具活灵活现的瑞狮,堂内梁下多有巧夺天工的木雕,栩栩如生的壁画,高轩敞井,采光通风皆好,为岭南农村宗族祠堂…[详细]
位于正阳县南15公里的铜钟镇建安村一带。护城河四周遗址依然可见,南面及西南面城垣土基尚存,古城四边各长1000米,面积一百万平方米。遗址现大部为耕地,省道219公路从遗址上穿过。建安城始建于北魏,为其南疆军事重镇,南北争夺义阳(今信阳),建安曾屯重兵,以扼三关,隋统一天下,建安城废坠。清嘉庆十五年《重修建安铺前后殿宇并装塑神像碑记》上载:“真南40里许,有庙曰建安铺,其左有城曰建安城,城古而庙犹存…[详细]
天宝山位于沐川县凤村乡隆兴村1组。天宝山农民暴-动-发生于1935年2月。天宝山属沐川县凤村乡西甲,是共产党员刘本昭的家乡。胡立本和刘本昭是表兄弟,常在这一带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1935年2月初,胡立本在舟坝听了中共嘉定中心县委-委员赵启民关于组织工农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迎接中央工农红军的指示后,要求张兆延、刘本昭和杜明德在舟坝、凤村等地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2月23日,西甲甲长刘泽高在…[详细]
宿预故城遗址位于洋河新区郑楼镇古城村,这里俗称古城山,面积约650万平方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宿迁市志》载,这里曾是泗水沿岸的历史重镇,春秋战国时犰犹国建都于此;秦时的犰犹县,东晋时的宿预县、宿预郡;南北朝时期的南徐州、东徐州、泗州;隋代的下邳郡,以及唐初下邳郡所改的泗州,其治所均在宿预故城。后因黄河夺泗,城池被黄水冲圮,县城北迁至现在的宿城。现在的古城大概是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形成了南高北低…[详细]
焦家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主要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东至龙山街道焦家村东首沟壑及其南向延伸线,南至龙山街道董东村西南300米处水渠及其东西延伸线,西至历城区唐王镇河阳店村西侧南北向乡村路及其南向延伸线,北至黄(桑院)傅(家村)乡村路。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焦家遗址东西800米,南北700…[详细]
孟良河遗址是商周时期遗址,位于曲阳县城西北 2 华里、气象站北 150 米处,白家湾水库西南 1500 米处。该遗址南北长约 300 米,东西约 250 米,钻探结果,文化层均深 2 米,有烧土层、灰土层。在公路两侧的土坡中暴露有许多陶片,其中有夹沙灰陶鬲、罐的残片,也有少许盆片,还含有兽骨和红烧土块,现将县文保所中保存的在遗址0土器物及采集的标本形制分述如下 :⑴ 鬲:A 残高 10 公分,最大…[详细]
费家河窑遗址商代窑址。位于岳阳县黄沙街镇争名村。现已发现商--陶窑63座。1981年和1982年发掘了32座,主要分布于费家河和支流青龙河的两岸,即水庙嘴、王神庙、扑拜嘴、松刺园、密田子、双燕嘴等处。陶窑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圆形竖穴窑,另一种为“8”字形竖穴窑。前者烧造的陶器,据鉴定火候为600℃-700℃;后者因具有添柴、鼓风功能,属封闭式窑,火候可达1200℃左右。圆形竖穴窑底部通常积有炭渣、草…[详细]
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博物馆发掘清理。此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比今河面高出40米,海拔1700米。洞内所存堆积物长1.5米、宽0.3—1米、厚0.1—0.7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于…[详细]
喜峰口长城在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长约50公里,是明代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因历史久远且从未进行过人工修复的长城原貌而闻名。由于位置险要,这一重要关口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爆发过喜峰口战役。喜峰口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军事关隘。八十年前,国民党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并由此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