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村遗址时代:新石器时期地址:吕梁市兴县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碧村、白崖沟村等地兴县地处晋陕高原的腹心地带,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基岩裸露,河谷穿梭,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龙山时代在这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筑城风潮,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石城遗址,这些石城主要分布于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开阔地带,个别位于深山之中,面积在2万平方米至120万平方米之间,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群:以白崖沟为中心的蔚汾河上游石城遗…[详细]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位于建宁县县城濉溪镇复兴社区中山南路18号建宁县实验小学所在地。1933年12月12日至13日,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建宁县城文庙大成殿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代表,红一方面军及其所属各军团领导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浙赣省、满州省、山东省、河南省代表,闽赣省领导,闽赣省地方红军代表,闽赣省辖区建宁、黎川、泰宁、将乐、沙县、顺昌…[详细]
城头山古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此为国内发现时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城头山古城址是澧县文物考古干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后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6、1997年进行发掘。通过对西南城墙的解剖,确认古城曾经4次修筑过,其中第一期城墙建于大溪文化时期,高3米多,垣底宽10米多,距今6000年前,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之一。第二期筑造于大溪文化二期…[详细]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在历史上,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为西藏一大重镇。它位于前藏最西…[详细]
宁源乡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建宁县里心镇宁源村。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红军部队进入建宁、南丰、广昌一带筹款。1931年1月至3月,红4军10师30团之一部从南丰傅坊和广昌陈庄分别进入建宁西北地区工作,开辟建宁西北游击区。其中,红30团1连(连长姓江)进入建宁宁源、芦田、溪头坑,在贫苦群众中发展积极分子,组织农会、贫农团,还组建了有20多名队员的宁源游击队,选举成立了红色政权…[详细]
药洲遗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又名九曜园。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龑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九块,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风景甚美。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详细]
西施旧石器遗址坐落在洧水河上游左岸的二级阶地上。在现代耕土层之下发现了3米厚的从全新世至晚更新世的地层堆积,其中属于马兰黄土堆积的②C层偏下部发现了厚度约60厘米的密集的旧石器文化遗存,根据同层位出土的碳粒样品测定该文化层的年代为距今约22000年(未校正)。西施旧石器遗址出土了石锤、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断块和残片等各类石制品共计8500余件,石制品的原料以燧石为主,还有零星的石英、玛…[详细]
向阳西山遗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柳河县向阳镇年代:原始时期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柳河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遗址位于柳河县城西南38公里的向阳镇西南的山坡上,当地群众称此山为王八脖子山。地理坐标,东经125°27′,北纬42°02′。王八脖子遗址是一统河流域原始文化遗址中较典型的遗址,一次出土的20多枚铁铤铜镞,均为弩机用箭。其中2枚带铭文的,应是赵国制造。赵国兵器传入东北,…[详细]
摇城遗址位于车坊大姚村的大姚山。《越绝书》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大姚山是古摇城的一部分,摇城是春秋时期的一处封邑,初有吴王子受封于此,吴国灭亡之后,又成为越王摇的封地。吴王子和越王摇都是享世卿世禄的王室宗亲,他们的受封,正是吴越两国继承西周分封制度的实例,受封者不仅得到财产,还得到封邑,包括土地,甚至包括人口。越灭吴后,越摇王居住于这座最初由吴王子居住的古城,“城”也因摇王而得…[详细]
时代:汉中国汉代冶铁和制造铁器工场的遗址。位于河南巩义市铁生沟村。是已知的汉代冶铁遗址土物最丰富的一处。年代约当西汉中晚期至东汉。遗址中发现炼炉(高炉)、锻炉、炒钢炉、退火脱碳炉,以及烘范窑、配料池、房基、铁器、铁范、铁料、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等。附近有多处古铁矿坑道。研究表明,这里是一处冶炼生铁、铸铁、脱碳退火(柔化处理)、制造铁器的综合性工场,生产的基本环节是:炼铁、铸造、脱碳退火;或炼铁、铸锭…[详细]
马村遗址位于商水县西北24公里的谭庄镇马村东北0.5公里的农田间。东西长300米,南北宽310米,略高于地面。文化层厚约4米,呈近似圆形的分布。北部有干渠为西北至东南走向通过,把遗址分切为二。遗址东边紧靠隐水故道,与大莲湖村隔河相望。遗址的大部分遗存为裴李岗和仰韶时期,内涵丰富。在干渠北岸偏东部发现,文化层土质黄褐色,内含陶片红白色,陶质松软,多数破碎严重,仅发现残鼎腿一件。为夹砂素面圆柱形,根径…[详细]
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台子乡高台子村。遗址位于辽河西岸,养息河南岸4公里处,包括西高台、腰高台和东高台三座山丘。其中西高台最高,海拔106.3米,腰高台与东高台断续相连。墓葬群分布在腰高台山南坡,遗址集中在东高台山南面。腰高台墓葬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30米,总面积约46000平方米,已发现古墓葬115座,墓间距多在1~2米之间,葬式均为土坑竖穴单人葬,大部分墓中都有少量随葬品,多…[详细]
峡谷沉木遗址,位于通化县石湖镇老岭村南部10公里处的十四道沟,距镇政府驻地公益村20公里。遗址处于山林之中,峡谷谷底有成垛的百年原木和散落在六、七公里河床上的大量原木,这些原木长度在三、四米之间,直径在50公分以上,有的直径甚至超过100公分,目前大多原木已近腐烂或已经腐烂,只有部分松木保存尚好。是抗联部队发动伐木工人,将日伪修建“通辑”铁路所用的原木推入峡谷中形成的。1938年初,杨靖宇率领抗联…[详细]
蔡氏宗祠——东莞新五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位于长安镇霄边社区正大街南社八巷10号右侧,GPS坐标:北纬22°4818.0,东经113°4834.4,海拔高程10米。蔡氏宗祠始建于1850年前后,是霄边蔡氏十九世祖所建,2006年重修。该宗祠坐西向东,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面阔14.1米,进深38.2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青砖墙体,碌灰筒瓦,麻石、…[详细]
天问台位居桃江县城凤凰山顶,座落在桃花江汇入资江的入口处。一山独峙,两江相拥,山势雄伟,古树参天,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相传楚国左徒、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遭受楚怀王和顷襄王的-,曾怀着满腔悲愤被流放到此。凤凰山是屈原作《天问》的地方,故名“天问台”。如今,凤凰山还留着几处与屈原相关的古迹。当年居住在此地的屈原,向天提出170多问,以抒胸臆,写下了一首举世最长的问答诗《天问》名篇。后人在山上曾建有…[详细]
甘泉岛遗址位于海南省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坡地上。文化堆积层厚度约1米,地层中有少量植物燃烧剩下的炭粒灰烬。1974-1975年发掘出土有半陶半瓷器双耳罐10件、卷沿罐5件、棱形壶2件,器盖3件,年代为唐至五代。出土瓷器有小口瓶、点彩瓶、点彩罐、粉盒、凸唇盏、莲瓣纹钵、宽沿画花大碗等,时代为宋。大部分器型同于广州西村皇帝岗晚唐至北宋窑址所产,胎釉、纹饰均一样。1974年3月和1975年的两次考古调查中…[详细]
北塔山位于新疆东北部,与外蒙接邻,在北纬41°3′,东经91°1′,海拔1500米左右,距青河县140公里处。由于外蒙时常侵犯我北塔山地区,新疆骑兵五师二团,骑兵连连长马希珍奉命率部进驻北塔山,修筑了规模浩大的北塔山战地工事,被当地人成为“北塔山古炮台”。自一九四七年五月后,对我国土垂涎 已久的外蒙军队多次动用苏制战斗机对我阵地进行扫射和轰炸,外蒙军队在炮火掩护下向我阵地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激战,蒙…[详细]
中库沟诸遗址 中库沟诸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自治乡境内中库沟河(文都河上游支流)西岸台地上。台地西依山地,东临中库沟河,长约2500米、宽400米,地势平坦。台地自北向南有当地称多浪角木、阿杂日、哇让、宗其昂、岗相等并排的五条沙沟,沙沟之间沿中库沟第二台地岸边遍布有陶片、杂骨等古代遗物。调查时以沟为界,分别登记有文都林场、多浪角木(甲)、多浪角木(乙)、阿杂日(甲)、阿杂日(乙)、哇…[详细]
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长白山龙岗山脉中段,柳河县、白山市、通化县交汇处,在通化县兴林镇境内东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大荒沟村10余公里的山林中。保护范围面积5000平方米,现仅有图片记录了遗址的方位。由于风化腐蚀等自然因素以及多年来没有进行人工保护修缮原因,致使根据地内的密营遗址遗迹不复存在。按照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精神,1933年10月27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渡辉发江开辟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