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南村。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清同治六年(1867年)起建,同治十年建成。坐北向南,占地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著称,为清代粤中四名园之一。进门过小院,便到余荫园门旁,悬挂点题的“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的木联。园门前右边植夹墙竹,颇有特色。园中建筑没有中轴线,自由散点布局,以石拱风雨廊桥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有玲珑水榭、卧匏庐、杨柳楼台、孔雀亭和来薰亭;西有深柳…[详细]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详细]
叶剑英故居在梅县雁洋镇雁上村。建于清代,故居是泥砖砌筑的农舍,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少年时的卧房。院内整洁清静,远处青山含黛,四野田园青翠,环境优美。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是一幢普通农舍,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故居室内陈设简朴,有叶剑英当年用过的床板台凳等-…[详细]
北海近代建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这些近代建筑旧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经济史、建筑史、宗教史及对外开放史等领域的历史见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北海近代建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2001年06月25日,北海近代建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刘永福(1837~1917)、冯子材(1818~1903),清末抗法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原名三宣堂。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旧居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砖木结构,院落式布局,共有大小楼房119间,有门楼、照壁、主座、廊房、谷仓、书房及暗道等建筑;还有戏台、花园、菜园、鱼塘、晒场等设施。…[详细]
桂园,位于今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5号(原德安里107号),现为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桂园展览室。园内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园内有中西式砖木结构楼房一幢,坐南朝北,一楼一底,面阔约13米,进深约13米,高约11米,占地面积273平方米。进门是走道和衣帽间,右边是客厅,厅后两小间是秘书办公室和洗手间,右边是餐厅,餐厅后是厨房。楼上是卧室,与楼下房间相对称。楼后北面几间平房是传达室,左侧是汽车房。桂园原…[详细]
时代: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批次:第五批赵世炎同志的故居属于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距县城36公里。该建筑建于1902年,座北向南,复四合院布局,共有瓦房32间,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朝门向东,门上悬邓小平手书“赵世炎同志故居”鎏金匾;正房:木结构穿逗式梁架,7穿用7柱,硬山式屋顶,铺小青瓦,用封火筒子;面阔5间21.41米,进深6间12.…[详细]
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会昌县委书记。6、7月间,受党的重托,在筠门岭坝笃下和芙蓉寨,先后组建了会寻安中心县委和江西军区第三分区,并任中心县委书记、三分区政委。从此,邓小平坐镇中央苏区南大门,领导南线军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之中,在筠门岭工作、生活了10个月。-到南线任职后,根据闽粤赣边区实际,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王明“左”倾错误。一是加强了各县党政建设,发展党员3000多人…[详细]
洛川会议纪念馆位于洛川县城以北10公里处的永乡乡冯家村。1937年8月以前这里为一所私塾小学,1961年经肖劲光、肖克等同志确认,国家档案局曾三局长提供洛川会议有关资料,确认这里为洛川会议旧址。1966年成立了“洛川会议旧址管理筹备处”并对外开放。1980年更名为“洛川会议纪念馆”。馆舍占地面积19869平方米,建筑面积940.6平方米。隶属于洛川县文物旅游局。洛川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详细]
杨家沟革命旧址,原先称马氏庄园,马氏庄园以扶风寨为主,已经有百年历史,高大雄浑的寨门城墙记录了历史的沧桑。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北米脂县城东南23公里的杨家沟村,1972年开始筹建,1978年开始对外开放,2005年在革命旧址内建立起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馆址所在地杨家沟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原杨家沟马氏地主家族的村庄,全村共有270多户人家,其中马氏地主占72户。马氏地主于明末清初开…[详细]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哈达铺,9月22日,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的住处(原哈达铺“义和昌”药铺)召开中央领导会议,作出了落脚陕北、建立新苏区的决定,又在“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了中央的决定,并正式宣布改编红一方面军组成陕甘抗日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1936年8月,红二方面军和部分红四方面军到达哈达铺,二方面军指挥部设在哈达铺下街张家大院,贺龙、任弼时…[详细]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和第一颗-。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第一颗-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详细]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位于海口解放西路竹林街131号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39平方米,为二进三间,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海南民居结构,几十年前栽种的盆架树如今已亭亭如盖。这里原是“邱氏祖宅”,1920年老宅兴修之年,正是中国革命风云初露端倪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先后有三批共产党员和团员来琼进行革命活动,并于1926年2月在海口“关帝庙”成立了“中共琼崖特别支部”。…[详细]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南侧,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酒厂的曲酒生产车间。1998年8月,全兴酒厂在此处改建厂房时,发现地下埋有古代酿酒遗迹,随后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考古调查,以确定遗址的分布范围。1999年3月~4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四川省博物馆的部分人员也参加了工作。本次发掘的目的是确定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起始年代…[详细]
四堡书坊建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镇。四堡书坊建筑,于中南、四桥、雾阁、田茶四个行政村,占地约82.5公顷。书坊,是雕版印刷的基本场所,称堂、楼、阁、屋或记、局等,迄今为止尚存明清时期书坊建筑80余处,其中重要的有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的林兰堂,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的林兰集记、林兰仪记、大光书局及雾阁村的子仁屋(由天宝楼、务本堂、翰宝楼组成)等。这些书坊建筑多为四合院形式…[详细]
南风灶窑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古时建窑习俗,凡新窑启用,需择吉日良时,传说该灶首窑点火之日,正是明正德间澜石黎涌状元伦文叙宗祠落成“入伙”之时,果然此后烧窑不仅十分顺畅,还时有“宝物”烧出,相传曾烧出一套完美无瑕的“八仙”,为世人所称…[详细]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北斗山脚龙溪中游,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元末明初,福建南屏人为避战乱迁居泽雅。因泽雅水多竹茂,遂重操旧业造“南屏纸”,他们在此顺溪建造水渠、碓轮及纸坊,并与山水浑然一体。人们用水碓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制成屏纸。泽雅一带数千人从事造纸,因此到处是水碓、纸坊。如水碓坑、水帘坑等地名亦都与造纸有关,泽雅遂又名“纸山”。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耕民俗考察…[详细]
花鸟灯塔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花鸟乡花鸟山西北角山嘴上,是一座位于中国舟山群岛最北端、长江口至太平洋航线上的特大型灯塔。花鸟灯塔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清朝末年,上海、宁波以及长江内河港口相继开埠,它们到日本以及太平洋的航线也日益繁忙。花鸟岛正处在这些航线的必经之所,而且附近岛礁极多,当时清海关海务科筹划设立的第一批灯塔中便有花鸟岛灯塔。最终花鸟灯塔由英国出资,从上海招来劳工建造,于1870…[详细]
焦裕禄纪念园(原焦裕禄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2月,位于开封市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上,2007年7月更名为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是山东淄博市人,1962年12月出任中共兰考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盐碱、内涝进行顽强斗争,积劳成疾,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终年42岁。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