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宁顶蛳山遗址

顶蛳山遗址遗址地处邕宁邕江支流八尺江右岸,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址,整个山丘呈椭圆状南北延伸,地势东高西低,总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被列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国家大遗址展示中心之一,作为中国史前文化中一种独特文化类型的代表以奇特肢解、屈肢葬式,完整的陶器,层次清楚的文化序列令中外著名考古专家为之迷醉。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详细]

高家镇遗址

时代:旧石器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五批高家镇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桂花居委,地处长江右岸第三级阶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6′54″,北纬30°00′16″。文化遗物分布在海拔173---180米之间,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为旧石器中晚期遗址,文化层厚约5米。该遗址于1993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三峡文物工作队在丰都库区调查时发现,同年5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详细]

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

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文化堆积非常深厚的巴人文化遗址,文化堆积为11层,文化层最深达2.75米,涵盖了两汉、周、商、夏、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次发掘,使罗家坝遗址名声大振,并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街古蜀大型船棺独木棺葬遗址一道,被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至2004年,已发现生活遗址区和墓葬区共2万多平方米…[详细]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四川省新津县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郫县古城乡的郸县古城址、温江县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城址中发现有用于防御的高耸城墙、礼仪性大房址、干栏式建筑、木骨或竹骨泥墙房址、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种类多样的灰坑,出土…[详细]

十二桥遗址

十二桥遗址是十二桥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为商代至西周(公元前1700-前771年)建筑遗址,十二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和小型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群等遗迹,在商、西周地层0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卜甲、铜器。以十二桥遗址为中心的十二桥文化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商代木结构建筑遗迹的发现为研究古代蜀地的…[详细]

汉庄城址

汉庄城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南郊4公里处的诸葛营村东侧,是云南省现存规模最大、布局工整严谨、保存完好的一座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古城址。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11.6万平方米。城墙用红粘土掺砂石夯筑而成。城址内外发现大量方格纹、菱形纹砖和五铢钱,朱雀纹、卷云纹瓦当以及板瓦、筒瓦等;在城址附近先后发现墓葬多处,出土“建武四年”、“元康四年”的铭文砖,以及书有“长乐寿未央”、“益寿未央”的…[详细]

黔西观音洞遗址

黔西观音洞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县沙井乡井山村(现更名为观音洞镇),为旧石器时代遗址,时代约从距今20万年到4万年。洞穴堆积厚达9米,分为上、下两部分。已经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种类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多种。石器的原料、制作与类型组合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了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已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20多个种类,其中尤以剑齿象、犀牛等的数量为多,与早期人类的…[详细]

赫章可乐遗址(可乐古夜郎遗址)

可乐遗址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可乐河两岸的丘陵坡地上,是一处战国至汉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的遗址。遗址区包括遗址2处、墓葬群14处。遗址和墓葬群均有汉代遗址和战国时期的当地少数民族(即夜郎)遗址和墓葬两类。汉代城址,位于可乐河南岸,平面为“猪心形”,面积约6-7万平方米,有夯土城墙环绕。城内出土大量青铜戈、矛、钱币、瓦当、花纹砖等建材及陶、铜、铁等生产和生活用品。夜郎文化遗址距汉城约…[详细]

拉加里王宫

导游拉加里王宫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城南侧,建于13世纪,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现存建筑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语称“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纪,现存最高为12米的宫墙残段和南、北大门;中期建筑藏语称“甘丹拉孜”,建于15世纪;为拉加里王宫遗址现存的主体建筑,由王宫、仓库、拉康(宫殿)、广场、马厩等组成,原为5层,现存3层。尚残存部分壁画;晚…[详细]

甜水沟遗址

甜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东的甜水沟内,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30万年~50万年。遗址发现有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大荔人”。大荔人头骨化石粗壮,眉脊发达,前额后倾,带有明显的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体质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但是其顶骨较大,枕骨隆凸前面呈凹陷状,鼻骨窄长,眼眶近乎方形,虽然颧骨较为朝前,可是吻部并不突出,脑容量达1120毫升,这些特点又比北京猿人进步。时代为距今20…[详细]

花石浪遗址

花石浪遗址是距洛南县城北5公里之县河、石门河、洛河三段交汇的夹角村东河花石浪。在花石浪东面的山坡上,有一个高约4米、宽约2米,洞深8.8米,面积20平方米,洞内堆积有3层古人类居住面的普通小洞。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最初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遗址范围包括龙牙洞内部以及洞外附近南洛河及其支流石门河二级河流阶地坡积物部分。龙牙洞为发育在石灰岩山体上的裂隙型深洞,洞内面积约20平方米。1995年至199…[详细]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为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遗址。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元君庙,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墓葬共57座,其中45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3个纵行。除一部分单人墓外,28座是同时葬入的多人合葬墓,每墓少者2人,多者25人,均仰身直肢,头向西。居址…[详细]

康家遗址

康家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相桥镇康家村北,为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遗址。遗址区发现房址300余座,东西成行,南北成排,多为东北一西南方向,个别为东西方向。单个房址为半地穴式,圆角长方形,有的平面呈内外双室的吕字型、凸字型。房内白灰地面,多设有灶,灶坑内有1~2件陶器。墓葬为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侧身曲肢和俯身。另发现陶窑、窖穴和灰坑等遗迹。出土有陶、石、骨、角等类遗物…[详细]

老牛坡遗址

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燎原村西北,为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约前4000—前1100)遗址。老牛坡遗址区内,商代遗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与车马坑、陶窑等,出土铜、陶、玉、石、角器文物。发现有一座东西长37.5米、南北宽约15米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遗址中发现青铜冶铸残渣,出土有陶范、草拌泥墙皮残块等。墓地位于遗址南侧,除发现有车马坑、马坑外还发现有墓葬50多座,中型墓椁室有边箱,这是已发现的…[详细]

秦汉栎阳城遗址

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和御宝屯一带。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献公二年(前383)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孝公在此诏令天下,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一度以栎阳为都城,最终消灭项羽,建立汉王朝,直到公元前200年才迁都长安。1964年,陕西省文管会对栎阳城遗址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查和…[详细]

京师仓遗址

京师仓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矶峪乡西泉店村南。京师仓,又名华仓,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京师仓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对研究汉代建筑史、经济史、漕渠航运史等具有重要价值。遗址依自然地势构筑,平面长方形,东西长1120、南北700米。发现粮仓6座,平面为长方形,一号分三室,余均两室。其中一号仓东西长…[详细]

良周秦汉宫遗址

良周遗址良周遗址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村北,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遗址。遗址中心区为一壕沟环绕成长方形,此范围内遗迹密集,出土遗物较多。其东部偏北有一座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大。遗址范围内发现有多处柱础石,另见有云纹瓦当、砖及大量瓦砾。在筒瓦、板瓦上有“犬亭”、“大匠”等陶文戳记,在璧纹空心砖、滴水砖和铺地砖上有“宫”、“与天无极”等字。良周遗址作为秦汉时期关中…[详细]

唐东渭桥遗址

东渭桥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区耿镇街道白家嘴村渭河南岸2.6千米处,北接渭北,南通长安,是唐渭河三桥之一,是唐代(618年—907年)都城长安城通往渭北的重要通道。东渭桥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连接渭河两岸的一条纽带,通往长安城的咽喉,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唐德宗时(780一805年),朱泚叛乱,占据长安,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西平郡王李晟曾在此屯兵,…[详细]

玉华宫

皇家避暑行宫——玉华宫(世界佛教文化观光旅游地玉华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玉华宫是中国西部唯一皇家避暑行宫、高僧成佛地、度假和冰雪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距西安及国际机场120公里,北距黄帝陵55公里。景区一期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详细]

南佐遗址

南佐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西峰市西南6公里的后官寨乡南佐村,是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的遗址。南佐遗址现存9处大型夯土台基,北部1处大型建筑一号基址已发掘。一号基址为地面建筑基址,长方形,长33.5、宽18.8米。三面有夯筑木骨墙。房址中央有东西向隔墙,将房址分为两部分,墙体开三个宽1.6米的门道,通连前后,形成前堂后室结构。后室近隔墙有大灶,墙上抹草拌泥,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