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东风路,观音山南麓。是人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而建。据记载,中山纪念堂原址是清代一座衙门。辛亥革命成功后为督军衙门。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就设在这里。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炸毁了-。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人们决定在此地建立中山纪念堂。1929年奠基,1931年建成。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详细]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岐城区中心,纪念堂高35米,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纪念堂从高空鸟瞰成一“中”字,而从地面平视则又成一“山”字,整个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志生前亲笔敬题了横匾“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大字。纪念堂为复式结构,分前、中、后三座,前座是三层楼房,一楼为大厅,正中安放着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胸像,两边分别是“中山建设成就展览…[详细]
三河中山纪念堂与中山公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该纪念堂建于1929年春,是钢筋混凝土土木混合结构的二层建筑,建筑面积476平方米,占地面积790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汇合处之西岸古城内,城外有虎形山,山麓之阳为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国内军阀割据,南北0,内战频繁,列强入侵。孙中山先生为挽救国家危亡,意欲把粤、…[详细]
江门中山纪念堂位于江门市蓬江区仓后街道办事处范罗岗社区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是江门市为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于1927年兴建,1930年元旦落成,随后经过1950年、1965年、1980年三次修葺。2009年,民革江门市委会提出了重建修葺江门市中山纪念堂的建议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拨款450万元进行了第四次全面修葺,并于2011年7月22日修缮落成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现建筑占地面积…[详细]
福州中山纪念堂位于福州市中山路23号大院内。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为了促成南北统一,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拟游历各省。时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的林森即电告福建省都督府政务院,请速电邀孙中山访闽。孙中山先生很关注福建,惦念着为辛亥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福建志士,在返粤途中专程莅闽,“给八闽大地蒙受无限光荣”。1912年4月20日傍晚孙中山先生前往位于贡院埕的福建省咨议局“至公堂”。他先是向列…[详细]
惠州市中山纪念堂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中山公园。2007年重新修缮。1978年7月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派员到惠州,先后组织发动反清的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20世纪20年代多次率联军讨伐盘踞广东的陈炯明叛军,先后6次亲赴惠州前线指挥战斗。为纪念孙中山,1928年惠州第一公园改为“中山公园”。1937年在公园内建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南面成十字交叉的两条街道(路)名,分别改为中山东…[详细]
中山纪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孙中山为了筹备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驻节梧州。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倡议集资在北山公园内筹建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29日,举行奠基典礼。1930年10月,建成。是我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素白色的外墙…[详细]
1927年2月,北伐军进抵浙江后,温州各界人民为纪念民主革命伟人、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发起在华盖山、积谷山之间建造中山公园,于1930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5.46万平方米。1932年11月,中山纪念堂落成。自建成以来,中山纪念堂曾多次开辟展览。1952年改为中苏友谊馆,“文革时期”改为温州市少年活动室。因年久失修,损失严重,1987年6月在原台基上重新修建,仿原来形式,古式简瓦,双层屋檐,…[详细]
高州市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中山路,市委大院内。1934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中山纪念堂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将中国民族传统与西式造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具风格的纪念建筑物。该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不多的纪念堂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中山纪念堂为楼房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楼分三层,中楼和后楼为两层。总进深39米,总横面长18.6米,主楼占地面积7…[详细]
933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以原常州府城隍庙戏楼旧址,借鉴南京中山陵祭堂所兴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常州地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典型实例。建成后的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进深19.2米,高19.7米,重檐歇山顶,上檐出飞椽,做翼角,正脊饰回纹,简易木斗栱装饰,青砖筒瓦,面阔三间,二层(另设有0-),青砖青水砌筑,四面带廊,栏杆围护,四角设穹窿顶方室,外形采取宫殿式、内形采取罗马式的中西风格结合结构,建筑面…[详细]
海口中山纪念堂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文明西路19号。管理单位是海口市龙华区民政局。海口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2.28亩,其中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纪念堂面前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门庭,沿七级水泥台阶而上是大门,大门两侧有花池两个,大门前有6根清水石红色方柱,六柱之间有5个门,中间的为正门,其横楣上刻有“中山纪念堂”。厅堂南高北低,北部建有舞台兼有主席台,楼体上端前后面积较大。…[详细]
中山纪念堂位于西街南侧、碧莲峰西北麓。1921年11月29日,孙中山先生督师北伐,途经阳朔,在当时的县立高等小学(今阳朔镇小学)发表重要演讲,并考察了阳朔市容和寿阳公园(今阳朔公园)。为纪念这一盛事,当地各界人士于1931年捐资兴建中山纪念堂。原为两层砖木结构,因年久失修,1981年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址重建为钢筋水泥三层楼房。同年被列为阳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桂林市阳朔县莲峰巷68…[详细]
中山纪念堂位于凌云县城东面的独秀峰山麓,1938年建,是广西目前保存下来的两座中山纪念堂之一,该建筑砖瓦结构,风格独具,纪念堂后有六角亭。纪念堂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公布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民国25年(1936)4月15日兴建,当年12月5日竣工。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耗资2.3万元。时为昆山最大公共建筑。抗战期间曾遭日军轰炸,民国37年修复。1949~1966年长期作为大会堂使用。“文革-”中遭破坏,1987年重修。2003年,昆山市人民政府出资150万元重新修缮中山堂及四周环境,绿化改造庭园,成为昆山市政协和老干部活动的重要场所。1991年由昆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龙镇中山公园内,GPS坐标:北纬23°0646.3,东经113°5107.4,海拔高程5米。纪念堂坐北向南,为二层砖木石结构,后改钢铁金字架。长42.2米,宽26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纪念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1934年由石龙乡民集资兴建,1937年落成。1925年2月,为讨伐盘踞在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了第一次东征,因石龙水陆交通发达,商贸繁荣,靠近广州,孙中山带领东征军进驻石龙并把大本营设于石龙,多次来到石龙指挥作战。在第一次东征中,东征军击溃了陈炯明的军队,但此时广州发生了杨希闵等军阀的叛乱,东征军不得不回师广州,结束了第一次东征。期间孙中山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