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莫氏宗祠位于雷州白沙镇东岭村。明代休宁县知县莫汝翰倡建,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著名华侨、越南河仙镇开发者“开国上柱国大将军开毅公”莫玖(1655-1735年)的祖祠。平面为四进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总面宽20.85米、总进深66.3米,占地1382平方米。大门原建有“德泽流芳”石坊,已毁。正厅右壁嵌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莫亚崖七十八岁像”,上刻成化举人柯时复撰《莫公像赞》,左右刻明嘉靖进士…[详细]
车氏宗祠 位于博罗县泰美镇车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毁于火。清乾隆元年(1836年)重建。祠通面宽20.2米、通进深39.1米,面积889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二进院落,依次升高。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青石八角方柱,莲花柱础。过殿两旁有石栏杆。望柱为红砂岩石,方形,高1.85米,柱头呈火炬状;华板由4块红砂岩石雕成,上刻有瑞鹤、莲花、卷云、龙纹等图案,高1.35米、宽2.4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详细]
杨氏大宗祠位于北滘广教(1800年)。清代建筑。2005年修复。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三进,总面阔17米,总进深43.65米,面积742平方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硬山顶,灰塑方云龙纹饰。左右两旁为青云巷,还有魁星楼。如今只余下中路头进和二进建筑。中路面阔三间17米,较常见的三开间祠堂宽得多。头进深二间,博古脊,有瓦当滴水,硬山顶,乐台式头门,有包台。明间门宽达2.85米,下设腰门。白麻石檐柱…[详细]
磻溪村汪氏宗祠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点:景德镇市浮梁县时代:清汪氏宗祠始建于同治十一年光绪元年告竣。宗祠属典型的徽派建筑,座北朝南,气势恢宏。宗祠宽18米,深66米,总占地而积1188平方米,整栋建筑为三进,由前院、大门、戏台、过厅、正厅和后殿组成。一进宗祠前院一对硕大的石鼓旗杆石十分耀眼,一鼓足有一吨重。宗祠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内部抬梁穿斗式构架闱以高墙,中进过厅…[详细]
罗定黄氏大宗祠位于罗定市素龙镇谭祝村。黄氏于明洪武年间入籍泷水县(今罗定),永乐年间四世祖黄克任布政司理问,诰赠通议大夫。其弟黄斌任江西按察御史时,在村里建祠堂,以显耀乡里。宗祠历经多次修葺,最大的一次在清乾隆年间。祠为七进,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面宽13米、总进深达120米。第一进为门,置五级台阶,九架,深4.8米,设有门屏、槛栏、石墩、石鼓等。门楼后天井正中砌一道直通二进大厅的石阶,天井两边…[详细]
李氏宗祠碑群位于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城南村李氏宗祠内。共有明代碑刻五方,其中墓志三方,画像碑二方,从海安城北石岗山原李氏家族墓地拆运而来。《明故静庵李公墓铭》,高1.54米,宽0.79米,圆额,左右刻团云纹,周边缠枝纹。永嘉郡庠生王应辰撰文,西涧山人王湖书,明弘治(1488-1505)年间刻。《敬轩处士李君墓志铭》,高1.62米,宽0.82米,圆额,左右刻团云纹,周边缠枝花,进士玄谷周感撰文,奉直大夫…[详细]
养马岛张氏宗祠编号:编号4-487-5-054时代:中华民国地址: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街道张家庄村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构筑物、碑刻、古树名木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北角:37°27′15.7″N,121°36′08.7″E,东南角:37°27′14.2″N,121°36′08.9″E,西南角:37°27′14.3″N,121…[详细]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该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歙县北岸村。建于1826年。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三间三进。门厅为五风楼,八字墙须弥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中进享堂月报梁、金柱粗硕宏大。檐柱前有黟县青石栏,望柱头刻石狮,栏板上镌杭州西湖风景…[详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渠县赵氏宗祠。它建于清乾隆乙卯年(公元1795年),为渠县赵氏一族的总祠。赵氏宗祠为四合院院落式建筑,由山墙、耳楼、厢房、正殿五个部分组成,占地830平方米,是渠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宗氏祠堂。赵氏宗祠山墙高大,主体框架完整,以歇山顶、灵动翼角为主要特征的戏楼和祠内所立“鼓励人才”碑最具特色。大门上方一整石板上竖刻“赵氏宗祠”四字,上和左右雕刻五龙捧旨。再其上 书-写“教伦饬纪”四字,…[详细]
章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原解放乡俞村村。章氏宗祠,又名仲德公祠。章姓,是古代贵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一。据《章氏宗谱》记载:章氏,炎帝和神农氏的后裔,起源于山西列山。章氏出身官宦世家,历代名士辈出。他们中有秦国的大将军章邯,汉朝的巴东将军章直、御史大夫章赣,晋代的秦王章樵、兵部尚书章平、中散大夫章展,南朝齐广平太守章道盖、陈国的司空章昭达,唐代建州刺史章及等等。章氏宗祠是以木雕、石刻艺术装饰…[详细]
安蒋氏崇义祠堂:老祠堂者,谓之今崇义蒋氏的“先贤祠也。该祠迫溯当始建于明中(约1300-1500 年)时期。木结构的四排三间瓦房,宽阔1.2 丈许。檐柱下的一双雄狮。虎觇对面的山间隐约处。窗花木雕炫丽精美,板壁高到7米,预防野启虫鼠的侵扰。四扇邓开的雕花馁空花窗大门开启,气派大方。纯系明初的建筑风格。修耸后的整座屋宇既古朴又庄重严肃,一见便知是久经风霜的过来人,殊不知他是在明末清初的四川兵祸天灾的…[详细]
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义县县城徐家塘简介:余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安义县城徐家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重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560.7平方米,宗祠主体建筑宽17.3米,进深25.8米,大门呈八字型。分前、后两幢,硬山顶建筑和在此二幢中间东西二侧建有草坡式厢房连接,成为一整体组合而成。宗祠内有前厅堂、后厅堂、厢房、过道,且天井四周有迥廊,由于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致使厅堂高大宽…[详细]
岑川李氏宗祠位于平江县岑川镇包湾村,又名陇西堂,位于湖南平江县岑川镇包湾村。李氏宗祠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其谱载明成化五年(1469年)就已存在,至清道光年间已历经八次维修。今祠当为清代道光十九年重修。共占地12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田”字形,为三进两院单层砖木结构建筑组群。其中三进由门厅、享堂和寝殿组成,并在门厅屋面出高大的“凸”字形牌枋楼;两院呈双天井院布置,并在两侧各设东、西厢房。总体布局合…[详细]
卢边卢氏宗祠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潮连街道卢边村。潮连岛是西江下游的一个河岛,因四面环水,潮汐相连,故称“潮连”,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江岸线长18.6公里。从宋朝开始,即有居民在此居住。小岛上最多时拥有136座祠堂,目前还存有67座祠堂,仅卢边村一条街上即集中有10座卢氏祠堂,其中卢氏宗祠的楹联上写着“南雄分枝”、“珠玑启典”等内容;区氏祠堂中也有“珠玑启胤”、“宗出珠玑”等字样。卢氏大宗祠,始建…[详细]
陈氏宗祠也被称之为“保赤宫”,是位于新加坡的一座中式寺庙,坐落于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区,兴建于1876至1878年间,是陈氏一族的宗庙及会堂,因为中国人相信有相同姓氏的人都拥有同样的祖先。陈氏宗祠于1974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是新加坡陈姓人士的社区中心,号称有着绝佳的风水。同其他古建筑物一样,陈氏宗祠也被林立的高楼淹没了,它没有现代建筑物的高大,没有靓丽的色彩,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详细]
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京台村委会京台自然村内简介:刘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京台村委会京台自然村内,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6平方米。为硬山顶抬梁式结构,二重半进深,面阔12.45米,进深33.35米,祠堂大门为八字门,一块巨大的木质阴地阳文匾额悬挂在大门的正上方,匾文为“京台刘氏祠”五个鎏金色大字。祠内有顶梁柱121根,且粗细一致、排列有序,正堂悬…[详细]
信国公文天祥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古城现中山东路15号,是清嘉庆年间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修建的一座祠堂。至今保存完好。文天祥与现存深圳地区的文姓族人关系甚为密切,据《宝安县文族谱》云:“元始祖壁,号文溪,字世安,与胞兄文山公同登甲榜,历官知广东惠州府。……崖州玺失师溃,文山公被执,公潜往燕京与兄难,文山公有忠孝之别,嘱弟养母抚后。公乃携家丁十六人及妻子家私官物,潜至东莞三都六图黄松岗鹤仔园,荒莆筑室。…[详细]
周氏宗祠位于距县城约25公里的阜山乡周宅村,是一座三通四围的四合院。前筑戏台,中是大厅,后是迎龙书院,柱子上,贴着对联,多有寄厚望于后代子孙能大有作为,光宗耀祖等之意,可谓千秋佳句,脍炙人口。在这里能见到古祠内的雕刻精美的木雕等和传统的房屋走廊等,有一种清雅、幽静之感,也有传统宗祠的韵味。宗祠内保存着完好的周氏族谱,记载着历代周氏人。周氏人家于宋高宗年代搬至阜山居住,于11代时修建了周氏宗祠,在宗…[详细]
“茶园雷氏宗祠”位于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茶园雷家自然村中部,坐东面西。平面呈长方形,为东西向中轴线对称布局,前后两进,占地666平方米。族谱记载,首建宗祠是清雍正丙午(1726)年,丁未岁(1727)竣工,原名“雷氏宗祠”,清乾隆四十五年,雷纯公任内阁中书后改为家庙,以祭祖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举人雷金英在家庙内兴办铸因小学,民国十七年(1928)改名为冈上中心小学。1941年,家庙被日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