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庄墓群(也称南斜山墓群)遗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南黄庄村与南斜山村之间,两村相距500米。墓葬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南黄庄村东、西、北三面的坡地上。1977年春,南斜山村村民在挖平塘溢洪道时出土一批“灰包罐”,是年6月,乳山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最先在南斜山村东北发现墓地,因而被称为南斜山墓地。由于墓葬的结构和出土器物比较特殊,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据调查,墓葬多发现于南斜山村东和村东北的水库东侧,并在水库的东北角发现残存墓葬两座。一座仅存约40厘米,未见器物;一座残存大部,墓室内放置陶罐2件,一件复原;另一件因器物火候较差,破碎严重,无法复原。再次调查时,据南斜山村村民反映,他们在修路时发现许多用石头砌成的小方坑,里面有“灰包罐”。在他们指
牟平县委诞生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南,年代为1933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月,中共牟平县委在此成立,该旧址呈东西走向,南北长12.5米,东西长10米,总面积约125平方米,北侧为正房,坐北朝南共有4间,面积为46.5平方米;西侧为3间厢房,面积为20平方米,大门位于东南侧。
岭上烟墩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岭上村北200米,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底部直径约15米,高3米,圆丘状,平顶,夯土建筑,保存较好。
北斜山遗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北斜山村西北角邻村的高台地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约90米,东西约90米,总面积约8100平方米,1982年发现的,文化层堆积厚约0.2—1.2米。遗址东面及北面暴露遗迹,采集陶器标本有:鼎口沿、碗、支座、园锥形足、器钮、罐、盆、等;石器有:石斧、石锤、石凿、石锛等,轻微破坏。
陈家屯遗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陈家屯村西北1500米,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地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80米,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25—1.5米,采集陶器标本有:鼎口沿、鬶、缽、甗、盆等;石器有:石锤、石斧、石凿、石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