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杂谷脑镇 | 隶属:理县 |
区划代码:513222100 | 代码前6位:5132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U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3100 |
辖区面积:约217.1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4万人 |
人口密度:约5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城关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杂谷脑镇城关社区是理县县城所在地,居住有藏,汉,羌等民族,辖区内有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重要部门,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工作人…[详细] |
老街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杂谷脑镇老街社区座落于杂谷脑河畔,居住有藏,汉,羌等名族,辖区内有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重要部门。党支部一个,党员33人。…[详细] |
营盘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营盘社区座落于杂谷脑河畔,社区办公地点座落于理县新天桥头,面积约500平方米。社区共248户,648人。党支部1个,党员25名。…[详细] |
芙蓉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芙蓉社区座落于杂谷脑河畔,社区办公地点座落于芙蓉小区路边,面积约10000平方米。社区共168户,476人。建党支部1个,党员21名。…[详细] |
兴隆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理县杂谷脑镇兴隆村地处理县县城老街,距县城1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拥有耕地面积439亩,公益林5193.1亩,退耕还林63.9亩。常年种植大白菜等…[详细] |
官田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理县杂谷脑镇官田村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3.26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拥有耕地面积400亩,公益林8309.7亩,退耕还林847.7亩。常年种植大白…[详细] |
日底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理县杂谷脑镇日底村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3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拥有耕地面积343亩,公益林13863亩,退耕还林71.5亩(2015年)。常年种植…[详细] |
打色尔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理县杂谷脑镇打色尔村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1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拥有耕地面积1200亩,公益林17078.3亩,退耕还林729.63亩。常年种…[详细] |
胆扎木沟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位于杂谷脑河支流,此村位于河边,故名。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将营盘村、克增村、玛瑙村合并成立胆扎木沟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原营盘村村委会。…[详细] |
地名由来:
杂谷脑系藏语“嘎相朗”的谐音,意谓“吉祥之地”。
基本介绍:
杂谷脑镇地处理县城关,国道317线横贯全境,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镇域面积217.19平方公里,辖4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藏、羌、汉、回等民族共13498人。全镇经济支柱主要以果蔬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大白菜、莴笋、甜樱桃、鲜食青红脆李、花椒等,辅以山羊、土鸡等畜牧养殖,主要呈现出“河坝果蔬、半山椒粮、高山药畜”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
文化旅游:
阿坝杂谷唐无忧城遗址简介位于理县杂谷脑镇杂谷河北岸。杂谷河自西北经县南折而北流过。今残存城垣部分,当地居民俗称为姜堆,因该城所在原系三国姜维故垒。现存城墙系夯土筑成,平面存局从残断墙垣来看原
朴头山隋唐石刻题记位于杂谷脑镇西2.5公里之朴头山古栈道旁石壁上。石刻题记共两通,右为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之《通道记》,左为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之战事题刻。其中隋《通道记》记载
历史沿革:
三国蜀,将姜维曾于此屯兵筑城,属苍旺土司辖地。
明代时期,设杂谷脑安抚司,驻今营盘村。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宣慰司。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土归流,置杂谷屯。
民国时期,置杂谷脑区。
1992年10月20日,区改杂谷脑镇,农家乐乡并入杂谷脑镇。
区划: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杂谷脑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