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旅游

    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马骏纪念馆
      马骏纪念馆坐落在古城宁安的带状公园之中,与两岸绿柳婆娑的牡丹江交相辉映,十分壮观。纪念馆于1995年6月落成,同年8月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1283平方米,为三层楼仿古建筑。纪念馆前面为苍松翠柏和鲜花所簇拥,8根白色擎檐柱,弧形蓝膜玻璃的钙塑门窗,白色的大理石墙面,光华夺目具有回族特色的蓝琉璃瓦屋顶及飞檐,是纪念馆显得古朴凝重。二层飞檐下悬挂着-同志生前亲笔题写馆名的匾额。现在,马骏纪念馆已成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1999年,马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优秀陈列”之一。2001年,马骏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又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马骏,宁安人,回族。中国0早期党员,革命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曾带……[详细]
    “朱德号”机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德号”机车诞生于1946年10月。东北解放之初的特殊历史年代,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使命,使这台以伟人名字命名的机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65年来,“朱德号”机车像一面大旗,在不同的时期,以非凡的表现抒发着哈机人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它在枪林弹雨中驰骋;“铁牛运动”,它是一往无前的尖兵;“满超五”运动,它创造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奇迹;抗洪抢险,它在咆哮的洪水前再建奇功。它用“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精神,始终走在祖国建设的最前列,成为誉满全路的“开路先锋”。65年来,“朱德号”机车在多拉快跑、安全正点的同时,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弘扬爱国主义的神圣使命,它的形象早已成为全路乃至全社会爱党、爱国的象征。为了使这一使命得到更好的履行,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机务段于1995年在……[详细]
    江桥抗战纪念地
      江桥抗战纪念地位于洮昂(洮南—昂昂溪)铁路中段嫩江桥南端,北距齐齐哈尔70公里,南距泰来县城45公里。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将军率部打响中华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的地方,纪念地有江桥抗战时期嫩江哈尔葛大桥(木桥)桥墩遗址,伪满建设的嫩江大桥(铁桥)桥墩、桥头碉堡遗址,日本占领时期江桥铁道守备队遗址,关东军驻江桥守备队大营碉堡、地下工事遗址、未探明的日军地下仓库等。自从2001年以来,江桥镇累计投资972万元,建设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纪念公园。园内有江桥抗战纪念碑、马占山将军铜像、反满抗日爱国志士伊作衡纪念碑、抗日爱国将领苏炳文将军纪念碑、江桥抗战纪念墙、江桥抗战纪念馆等,其中馆内有珍贵图片240张,文物90件。现累计接待参观者100余万人次。2……[详细]
    马玉祥纪念馆
      马玉祥纪念馆分为五个展区,马玉祥生平展区、马玉祥居室、魏巍与马玉祥展区、励人轩和声像室。励人轩里陈列着英雄用过的笔墨砚、著名作家魏巍曾亲手为马玉祥戴过的红领巾、窗台上摆着英雄用过的花盆。祯祥镇学习优秀的青少年学生将有机会戴上红领巾参加升旗仪式还可为英雄的花盆种花。在纪念馆特设了魏巍与马玉祥情感小屋,进入小屋首先映入眼帘的两盏竹、梅长筒灯,接着是条幅:书林弹雨松峰常在战友情,作家英雄竹雅梅傲两相依。西面墙是大型喷绘,青石底座上刻着花岗岩花朵上面是黑色的大理石刻有著名作家魏巍亲笔手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全文。在马玉祥纪念馆还可看到他生前的影像,英雄故去,精神永存。青岗县祯祥镇为发展文化事业,纪纪念马玉祥老英雄,筹建了马玉祥纪念馆,纪念馆共有三个展厅,馆藏珍贵纪念品400余件,以马玉祥老英雄和著……[详细]
    东北抗联纪念园
      东北抗联纪念园位于太阳岛风景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3.6公顷,总投资300余万元。纪念园由国内权威专家设计。如今已成为东北最大的抗日教育和纪念基地。以抗联战士组雕、湖水和绿草为核心景区,表现内容区别于以往庄严肃穆的纪念模式,基调以起伏的地形,参天的大树,蜿蜒的流水,寓示着白山黑水间的抗日战场。在蓝天映照下的主题雕塑、抗联营地、巨石构成了一幅抗联战斗生活的历史画面。整个纪念园依堤傍水,60米长的巨型浮雕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60周年;浮雕中14棵苍松象征了东北抗日联军14载抗击日寇的艰苦岁月;草丛中抗联战士和11匹骏马组成的马队,象征东北抗联的11路大军;纪念园的园铭记录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0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详细]
    杨子荣烈士陵园
      杨子荣烈士陵园杨子荣烈士纪念馆位于牡丹江市所属的海林市东山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之中,是为了纪念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烈士而建。1981年4月5日正式开放。烈士纪念馆陈列着烈士生平事迹的图片及遗物等。纪念馆的后山坡是烈士陵园,园中耸立着烈士纪念碑,碑高8.1米,象征着“八·一”建军节,纪念碑正面是书法家邹文秀书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后镌刻着杨子荣、马路天、高波及杨子荣的165位战友的英名。碑为花岗岩砌成,石廊铁索环绕,庄严肃穆,碑后20米处是杨子荣烈士陵墓,墓前碑石用花岗岩凿制而成,高3.1米,象征着杨子荣烈士牺牲时31岁。杨子荣,1917年生于山东胶东。1945年秋参加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后加入中国0,1946年初部队开赴黑龙江省海林县,改编为牡丹江军区二团。子荣同志任3营7排……[详细]
    中共北满特委哈尔滨新报报社旧址
      中共北满特委哈尔滨新报报社旧址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大街117号,现为哈尔滨市道外区玛克威商厦。《哈尔滨新报》创刊于1931年8月15日,该报是九一八事变前夕,由中共北满特委领导,以民办报纸面貌出现的一家公开发行的大型反日报纸。《哈尔滨新报》是吴雅泉、安希伯通过在滨江市政筹备处任职的开原同乡刘某申请立案的,社长吴嘉声(吴雅泉),总安希伯(安贫),宋伯翔(宋扶摇)、何语竹(何耿光),校对关子文(关君陶)、方石真。11月,宋伯翔、安希伯先后离社,傅希若、王鼎三(王铸)分别担任总编和。傅希若曾当过大连《泰东日报》。何语竹、宋伯翔、王鼎三都是开原留日学生或同乡。报社设有地下党支部,以上诸位均为共产党员,安希伯任党支部书记。安希伯调走后,由特委书记吴福敬兼任党支部书记。为给报纸涂上一层保护色,报社请东……[详细]
    呼玛烈士纪念塔
      呼玛烈士纪念塔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镇长虹社区正棋路西30米处。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奉命从苏北开进东北,成立北满军区。第三师特一团和随军干部1946年8月13日进驻呼玛县,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在黑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以呼玛县城为根据地,开展了全县的剿匪斗争,清除了匪患,保卫了新生的政权,解放了鸥浦、漠河两个县。在剿匪斗争中,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这块土地,为了永远纪念解放呼玛地区而牺牲的烈士,鸥浦、漠河两个县合并为呼玛县后,经黑河地委批准,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8月15日在呼玛县城中心建成纪念塔和烈士墓1座,陵园占地约1000平方米。纪念塔为砖混结构,四周是砖混结构围栏,四面台阶。塔座落地面积121平方米,高11.5米,宽度为1.7米,塔身为灰色,正面有黑色“烈士纪念……[详细]
    东北抗日联军十二烈士山
      东北抗联十二烈士山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县小城子乡西北5千米,完达山脉蓝棒山西南5千米的石灰窑南沟。此山原名小孤山,是平原凸起的一座小山,从西北到东南长百余米,高百余米。1938年春,日伪军向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部和第五军三师的后方密营蓝棒山发起进攻。第二路军五军三师八团一连的12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在小孤山与日本关东军、伪兴安军400余人的骑兵队展开了一场残酷而惨烈的血战。他们在战斗中消灭日伪军100余人,打死日伪军马90余匹,最后终因寡不敌众,12位同志壮烈牺牲,他们是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遗、排长朱雨亭、战士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王仁志、张全富、杨德才、王发、李才。为纪念他们,抗联第二路军党委决定将小孤山改名为“十二烈士山”,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还题诗悼念:“蓝棒山顶云……[详细]
    东宁要塞博物馆
      东宁要塞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三岔口镇南山村北2公里的勋山上。1999年5月成立筹备处,在勋山地下要塞一个300平方米的仓库内建立了“东宁要塞陈列馆”。于1999年6月18日正式向社会开放。2008年东宁县人民政府投资2000万元,在东宁勋山要塞山下修建新的要塞历史陈列馆,正式命名东宁要塞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5 000多平方米,由10 000多平方米的大理石广场,4 000平方米的绿地和1 100平方米馆舍组成。馆内展出了500多件侵华日军侵略中国的证物,其中有侵华日军用过武器弹药、生活用品、中国劳工的劳动工具和苏联红军用过的武器备,及六个部分的4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组成了东宁要塞系列图片展。再勋山要塞入口处,树立中央军委副主席-为东宁要塞题词“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纪念碑。在广场的中心树……[详细]
    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
      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茄子河镇东升村仙洞山东南侧。1990年,七台河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动工修建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位于仙洞山东南麓,占地5000多平方米,在陵园中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96年,为郝贵林烈士和杨太和烈士敬立了纪念碑,修建了烈士墓。郝贵林,1900年出生于热河,后逃荒来到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并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哈东支队政治保安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保安连连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团团长、第三军第四师师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等职。1937年7月,郝贵林率领十几名同志到勃利县青龙山小五站为部队筹集给养经费,遭到勃利县200多名日伪军的攻击,战斗中受伤壮烈牺牲。杨太和,1904年出生于吉林省……[详细]
    李成林烈士牺牲地
      李成林烈士牺牲地位于七台河市勃利县大四站镇福兴村。李成林,1904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咸州郡。1915年随父母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县磨刀石,后又迁到宁安街、黄旗屯等地。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到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总部工作,任总部的宣传部长。1932年秋,调到密山做区委领导工作。密山县委成立时,任县委宣传部长。1934年夏调到勃利,任勃利区委书记。同年10月,勃利区委改为利县委,任县委书记。李成林常年跋涉在依兰、勃利、桦南以及宝清、密山接壤的深山密林之中,联络抗日队伍,走村串户宣传抗日,建立民众抗日会组织。日本人为此对李成林恨之入骨,利用特务和收买叛徒,千方百计对他进行追捕,都被李成林巧妙躲过,化险为夷。1936年6月,李成林与抗联第四军二团副官刘喜去依……[详细]
    萝北县烈士陵园
      萝北县烈士陵园位于鹤岗市萝北县凤翔镇卫东村25米处路边。萝北县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是萝北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设政初期在与土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县长邵万才、副县长项秀田、独立团政治部主任胡慧良等烈士而建设的教育基地。该陵园位于县城西侧,鹤萝公路北20米,占地6400平方米,周围有铁栅栏围绕。正面中心建有主碑,碑高2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材质是天然大理石。邵万才(1910-1946),原籍四川,1934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经历长征到达延安。1943年入中央党校5部学习。1945年10月被派往东北,同年11月末,到兴山市(鹤岗)组建武装部队,剿匪建政,1946年7月任萝北县长。当时,项秀田任组织部长。1946年10月,匪首刘山东(刘光彩)率500骑兵与萝北土匪刘悦聚结,进攻萝北。邵万才、项秀田率……[详细]
    抗联十二支队纪念碑
      抗联十二支队纪念碑位于大庆市肇州县丰乐镇西门外。1940年初,中共北满省委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新的游击活动计划,决定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十二支队开赴“三肇”地区,开展平原游击战。1940年8月,许亨植、戴鸿宾率领十二支队从庆城、铁力出发,经过半个月的行军,突破敌人一道道封锁,来到肇州,与地下党负责人徐泽民取得了联系。然后部队转移到李道德屯,以当地为根据地,依靠抗日群众,凭借青纱帐、芦苇塘,在“三肇”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十二支队进入肇州后,支队领导和地下党负责人共同研究决定,首先进攻“三肇”地区的战略要地丰乐镇。1940年9月11日夜,十二支队奇袭了丰乐镇,占领了警察署、银行,活捉伪街长徐毓斌,打死日本人田中米一。此战共歼敌50多人,缴枪27支、子弹2000余发、黄金40两、伪币16. 3万元,释……[详细]
    六烈士纪念碑
      六烈士纪念碑位于大庆市肇州县永乐镇六烈村。1945年日本投降后,伪肇州县公署解散。1945年12月,中共哈西地委派5名同志来肇州接收政权,韩清华任县委书记,岳之平任副县长,孙新华任民运部部长,王耀先任民运部副部长,邓国志任组织部长。地委组织部长李祝三亲自来肇州同伪县长蓬世隆取得联系,宣布中共哈西地委专员王学明的命令。而蓬世隆一伙对共产党干部明里欢迎,暗里-。1946年1月4日,蓬世隆反叛,先后逮捕了我党接收政权的5名同志和哈西地委组织部长李祝三同志、来肇州研究工作的郭尔罗斯后旗旗委书记刘德明同志。7名同志被捕期间,我军节节胜利,蓬世隆一伙惶惶不安,当即仓皇逃跑,临行前从狱中提出6位同志,装入麻袋,用马车拉走,慌忙中将孙新华漏掉。半夜,叛匪到了邹万灵屯(今永乐镇六烈村),蓬世隆一伙枪杀了6位年……[详细]
    敖木台战迹地
      敖木台战迹地位于大庆市肇源县二站镇新发村(敖木台)南100米处。1940年10月初,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在韩玉书等人的率领下,执行攻打肇源城战斗任务。部队10月6到达二站莲花泡屯,待天黑向肇源城进发。当夜突降大雨,因道路泥泞,部队赶到距肇源城20千米的敖木台时天已渐亮,夜袭不成,决定在此隐蔽一天。翌日清晨,1名日本兵突然闯入我驻地被击毙,十二支队与尾随而来的伪军交火,日军步炮兵千余人随即增援。面对数十倍于我之敌,十二支队顽强奋战一天,毙敌200余人,终因三面受敌,伤亡惨重,44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仅有张瑞麟、鉏景芳等15人突围。44位烈士中留下姓名的仅有政治委员、代支队长韩玉书,三十六大队长关秀岩,三十四大队长王殿阁,三十四大队政治教导员吴士英、宋志生。1984年,为了纪念在敖木台战……[详细]
    哈尔滨烈士陵园
      哈尔滨烈士陵园哈尔滨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是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体育街1号,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系全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朱瑞将军灵柩葬于此地。陵园由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灵堂、烈士墓等建筑组成。由中国-长张爱萍题写了“哈尔滨烈士陵园”园名。哈尔滨烈士陵园,整座陵园苍松翠柏林立,四季常青,环境幽雅整洁、庄严肃穆,陵园里,有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朱瑞、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雅臣、松江军区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卢冬生、战斗英雄王凤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还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朱瑞将军墓位于陵园中心,建于1953年10月,墓碑高7米,呈长方体,乳白色……[详细]
    红花岭铁路站舍-抗日活动接头站旧址
      红花岭铁路站舍-抗日活动接头站旧址位于牡丹江市绥芬河市阜宁镇永胜村红花岭自然村。红花岭铁路站舍建于1903年,是抗日战争时期连接绥芬河、东宁、绥阳的重要连接站,是抗日活动的重要接头站。1943年4月,抗日联军刘雁来小分队来到镜泊湖老松岭一带。5月15日,刘雁来命令刘义权和王士平到磨刀石找黄花岗(现红花岭)来的接头人马春来联系。马春来把黄花岗和绥芬河日军的活动情况以及黄花岗日军往绥芬河运送弹药的路线告诉了刘义权和王士平。第二天早晨3点,刘雁来率小分队来到磨刀石张大婶的煎饼铺,马春来和张大婶把侦查绘制的日军在绥芬河天长山、地久山605、607高地的筑垒地图交给了刘雁来。太阳出山时,小分队直下黄花岗和绥芬河。晚上10点到黄花岗与等在那里的接头人聚集,根据接头人侦察到近期日军已从黄花岗飞机场连续往绥……[详细]
    红石砬子抗日联络站旧址
      红石砬子抗日联络站旧址位于绥化市庆安县丰收乡丰林村红石砬子山。庆城县东南部,有一座突兀高耸的红石砬子山,山上有座道观,当地人称为红石砬子庙。自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入侵庆安后,抗联交通员吴相林奉命在红石砬子庙建立了地下联络站,为部队传递情报。吴相林是朝鲜族人,以在红石砬子山上拉林河岸边种植水稻为掩护开展地下联络工作。他经过慎密工作,在红石砬子站住了脚,并取得朝、汉两族,道、俗两家的信赖,红石砬子庙成了党的重要联络点。1935年,由于叛徒告密,日伪特务发现了红石砬子有共产党活动的秘密。为预防万一,吴相林决定暂时转移到外地躲避几天。就在他走后的第二天,日本兵和伪警察包抄了红石砬子山,把正在山坡上种地的男女老幼30多人,一起赶到红石砬子庙堂里,威胁恐吓无果的情况下,敌人惨绝人寰地用刺刀刺穿在场所有群……[详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位于虎头旅游名镇镇区北隅,坐落在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纪念园位置曾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当年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之战中,战斗最惨烈、攻坚时间最长、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为纪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的5000万人民,教育后人勿忘国耻,昭示世界珍爱和平,从2009年起,虎林市先后出资560万元,修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该纪念园占地面积29.3公顷,由包括17米宽260延长米的阶梯状历史事件展示平台、二战重要历史事件雕塑、二战终结地纪念碑广场、劳工纪念广场、烈士纪念广场等景点组成。二战纪念园按照大战的酝酿与爆发、大战的全面展开和大战的最后较量与结局的思路,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袭波兰开始,直至1945年8月26日战争的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