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韶山红太阳广场
      韶山红太阳广场位于韶山市行政中心东侧,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由扇型文化活动表演区和休闲区组成。该广场是株洲市响应“缅怀毛主席,共建新韶山”号召捐资500万元修建而成,与韶山毛泽东文艺馆、毛泽东青年塑像公园、烈士陵园连成整体,将成为该市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据悉,红太阳广场是株洲市政府响应“缅怀毛主席共建新韶山”号召捐资500万元修建的。广场位于韶山市行政中心东侧,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扇型文化活动表演区和休闲区组成了诺大的广场。休闲区位于表演区两侧,树林茂密、曲径通幽,各色灯光辉映其间,不失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广场东侧,是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在湖水的映衬下,造型寓意为“根植大地、横空出世、千古一人”的韶山毛泽东文艺馆庄严肃立。广场将这些风格各异的元素结合起来,浑然天成,共同组成了一副自然与……[详细]
    道县红军墙
      道县红军墙位于永州市道县潇水中路,西关桥南桥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道县,在所到之处刷写标语。当时,一位14岁的小红军在县文庙(后为道州宾馆)前南面的照壁上,写下“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工农革命胜利万岁”16个大字。照壁呈东西方向立于周家坊进口处。由于红军墙所处的位置在潇水和濂溪河汇合处,地势低洼,每年涨洪水时,红军墙墙体就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被水浸泡,严重影响着红军墙墙体的安全。1997年,县政府将它迁至西关桥南桥头附近。道县红军墙现是道县一爱国教育基地,一处文物旅游景点,一处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各地重走长征路的队伍都会来红军墙来感受当年激战的情景。党员宣誓,升旗活动,长征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都会在红军墙下举行。2006年9月,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五星红旗,沿着红军长征……[详细]
    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
      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赫石坡岳王亭后一山坡上。1946年,为纪念在与日寇进行的三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保卫战、长衡战役中英勇捐躯的国民革命军73军77师将士而建,以示缅怀英烈,不忘国耻。纪念碑坐北朝南,通高5.2米,占地面积4.2平方米,各部分均为花岗岩材质。碑分四层,一层为高出地面0.2米的正方形基座,北侧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碑围,正面刻青天白日图案;二层高0.9米,平面呈方形,下部砌成坡状与基座相连,上部石棱突出呈半圆型;三层为边长0.7米的立方体,南北侧中部内凿0.1米,形成边长0.4米的平面,雕刻有花纹,东西两侧均以行书繁体竖刻数行文字;四层为高3.1米的方锥体,四面均以行书竖刻繁体文字,上施朱漆,南侧“陆军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抗日阵亡纪念碑”,“英雄百东侧战无余……[详细]
    龙山烈士陵园
      龙山县烈士陵园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城北路56号。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龙山县革命委员会于1976年6月批准修建龙山县烈士陵园。同年,动工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83年,烈士陵园竣工,坐落于龙山县民安镇城北路北端的亭寺堡上,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打龙山县城的炮兵阵地,也是目前湘鄂渝边区最大的烈士陵园,共占地60余亩。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墓各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4米,碑基长宽各29米,其占地2668平方米,选用材质优良的青条石垒砌而成,由碑基两层碑台、碑身、碑顶组成。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纪念碑东面100米处,亭内有三方革命烈士纪念碑文,详细记载在龙山牺牲的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烈士墓位于纪念亭东边下方,是1935年在围攻龙山牺牲的、时任红二军团第6师参谋长向国登烈士之墓,龙山……[详细]
    衡山岳北农工会旧址——刘捷三公祠
      衡山岳北农工会旧址——刘捷-祠位于衡山县白果镇白果村大屋组刘捷-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3年4月,中共湘区委员会特派遣刘东轩回岳北开展农-动。刘东轩回到岳北后,很快发展了彭桂峰、杨仕润、李甘林等一批积极分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白果地区的农运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此前秘密发展的岳北农民俱乐部,公开地从祥吉兴饭店点搬到堰脑头刘捷-祠,正式更名为湖南衡山岳北农工会。在农会中加上“工”字,表示与水口山工人相联合,工农握手革命的意思。1923年9月16日,岳北农工会在刘捷-祠正式成立。岳北农工会成立后,成为了岳北地区最高的权力机关,使全岳北68个区的农会都聚集在农工会的旗帜下,加入农会者骤然增至10余万人之多。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当年岳北农工会的伟大斗争,……[详细]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城东塔下寺西北角的丛林内。1949年随着全国解放的脚步日益加快,但仍有一小撮国民党反动派负隅顽抗。是年冬,国民党湖南保安军第1师师长谢声溢率残部来蓝山,国民党交通警察总局东南办事处主任王春晖率交警第4、14、17、18总队也尾随而来,组建了“湖南军政委员会”和“-救国军”。1949年12月5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6师奉上级命令攻克县城,解放蓝山。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某排排长黄福生等6位解放军战士为解放蓝山县城英勇牺牲。1950年党组织将牺牲烈士葬于塔下寺丛林内,砌方形墓地。1984年3月蓝山县武装部和民政局根据上级要求在原墓葬址上重拾烈士遗骸重建圆形烈士纪念亭。亭高6米,拱形圆顶,檐呈18角,亭周立大柱6根,占地面积20平方米,亭中央屹立的花岗石墓碑上镌刻……[详细]
    荷塘抗日阵亡将士墓
      荷塘抗日阵亡将士墓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1107号留芳园公园内。1941年9月7日,日军以骑兵为先导,从浏阳方向分两路袭击株洲,国民党暂编第6师一部在荷塘铺一带英勇抵抗,由于指挥官思想麻痹,带领刚招募来的且未经训练的新兵仓促应战,1000多名官兵阵亡。当时荷塘铺一带到处尸首横陈,其景惨不忍睹。当地绅士、百姓出于对抗敌英烈壮举的敬佩和慰藉为国捐躯的英魂,自动捐资捐物,组织人员收尸合葬,坟前立的麻石碑上阴刻楷书:“抗敌阵亡将士墓,此土忠烈,中华民国三十年冬本乡士民公立”。1986年,为纪念抗日英烈,株洲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修建了占地面积32亩的“留芳园”公园(又名“流芳公园”),对原来的英烈墓地进行了整修,将原三合土堆改用水泥铺筑,墓的四周用铁链环绕。2003年对其进行改扩建,墓碑仍采用原碑,但……[详细]
    中共清潭地下党支部旧址
      中共清潭地下党支部旧址位于衡阳市衡阳县井头镇清潭中学后操场。旧址原系熊氏家族的一个祠堂,建于清代,为二进二横的四合院式建筑,二横为木架结构,二进为砖木结构,青瓦屋面。现大部分已毁,仅存楼地二间土砖瓦房。中共清潭支部,创建于1938年,隶属中央特科,由湖南工作组负责人刘道衡直接领导。1942年春,刘奉令赴渝后,将其组织关系转交中共湖南省工委,由周礼直接领导,谢介眉单线联系,直至衡阳解放。熊子烈、何大群、方用、谷子元,刘子骏、熊文元、熊厚义等同志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党员开始三四人,至解放前夕,发展到25名。熊子烈为第一任书记,黄道奇、周礼等在此先后工作过。中共清潭支部创建于抗战烽火之中,在中央特科、湖南省工委的直接领导下,以兴办清潭小学为阵地,掩护党的地下据点,隐蔽精干,积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详细]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
      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珠玑塔村八卦楼组干田坝。1935年9月开始,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蒋介石乘红二、六军团陷入较为孤立的时机,调集了140多个团30多万人的兵力向湘鄂川黔革0据地展开大规模“围剿”。1935年11月4日,0湘鄂川黔省委、军委分会召开了刘家坪会议,任弼时、贺龙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果断决策决定突围远征。会议之后,红二、六军团进行了转移前的各种准备,对部队进行了整编。11月19日,红二军团在刘家坪的干田坝召开誓师大会,军委分会主席贺龙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当晚部队出发,踏上了长征的征途。为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弘扬红军精神,0桑植县委、桑植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10月修建此馆,1986年10月竣工,并举行了落成庆典。纪念馆内陈列图片9……[详细]
    李富春故居
      李富春故居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三兴街2号。李富春,1900年5月22日诞生在湖南长沙三兴街“李福星扇店”,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4年考入长郡中学,1918年毕业后考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赴法勤工俭学预备班。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青年。1919年10月底,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李富春、李维汉、蔡和森等发起组织了以赞同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十月革命为宗旨的工学世界社。1922年,李富春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李富春回国,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军法处长。不久,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任江苏省委代理书记、广东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赴中央苏区,任江西省委书记。1934年9月任红军总……[详细]
    湘西剿匪胜利公园
      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坐落于辰阳古城内,占地100余亩,离怀化市区75公里,距常—吉高速2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公园背倚巍巍熊首山,鸟瞰滔滔沅水。地势缓缓而上,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修建的集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同志亲自题写园名。湘西剿匪胜利公园是湖南省红色旅游3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05年,已列入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之中。园内的红色景点有“纪念堂”和“陈列馆”。“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建于1952年,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我国仅有的具有较大规模的纪念剿匪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南北朝向,外观呈“T”字形,建筑特色集湘西民族风格和欧式建筑艺术于一体……[详细]
    红七军十九师政治部旧址
      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七军十九师政治部旧址。这栋看似很不起眼的普通民房就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期革命时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革命进行战略转移时在江华留下的革命旧址。当时邓小平同志任前委书记兼十九师政治部主任。这是我省仅存的两处保存较好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革命旧址之一(另一处在我省的武岗市),是一处珍贵的革命文物旧址,也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广西右江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由于革命热情和坚决执行党中央命令,红七军在1930年一段时间内曾执行了错误的“立三路线”,昌险攻打柳州、桂林,在广东小北江建立根据地,致使红七军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进入白区攻打大城……[详细]
    谢觉哉故居
      谢觉哉故居位于长沙市宁乡县沙田乡堆资村。谢觉哉(1883—1971),原名维鋆,字焕南,别号觉斋,湖南宁乡人。1883年4月26日生。1921年参加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负责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和《上海日报》。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工农日报》主编兼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毛泽东秘书,后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政法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会议上……[详细]
    田汉故居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大屋组(原名茅坪)。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田汉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前后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并任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其“文化抗日”的影响在中国抗战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投身爱国-,并创作了大量的戏曲、电影剧本,新中国成立以……[详细]
    衡宝战役烈士纪念塔
      衡宝战役烈士纪念塔位于衡阳市祁东县黄土铺镇五四村张飞岭。1949年9月到10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在湖南衡阳、宝庆(今邵阳市)地区对国民党白崇禧部实施进攻战略。在今祁东境内,135师在黄土铺、119师在杨家桥、405团在黄土铺西南、404团一连在黄土铺鹿门前村、121师在石亭子秋塘坪等开展的战斗相当激烈,特别是黄土铺运动进攻战斗,勇猛顽强地捣烂了所谓“钢七军”的心脏和神经中枢——军部,打乱了敌人整个部署,歼灭了敌衡宝前线指挥机构,加剧了敌军混乱,有力地迟滞了敌军的退却。今洪桥镇廖家村是解放军后方医院所在地,营长陈金朝等9名军人因伤医治无效而牺牲,烈士墓地设施于20世纪90年代建成。为纪念在衡宝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祁东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修建烈士纪念碑。2009……[详细]
    钟海闾纪念馆
      革命先驱钟海闾纪念馆在醴陵仙山公园开馆,该市又增添了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园地。 1870年,钟海闾出生于醴陵官庄乡,走上革命道路后,他创办学校,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站,发展培养了宋时轮、程星龄等杰出革命人物;发动农民参加彭德怀、王首道领导的工农红军攻打长沙战役;成立农民协会、女子联合商会,在醴陵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42年病逝。 2002年,省委党史研究室追赠钟海闾为“革命先驱”。此后,以钟经迪为代表的醴陵民间人士广泛搜集整理钟海闾生平事迹,获取了大量证明材料及实物,经过数年筹建,终于隆重开馆。 钟海闾1870年出生于醴陵市官庄乡,1942年逝世。他一生胸怀大志,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他创办学校,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秘密联络站,发展培养了宋时轮、钟卫剑、程星龄等一批杰出的革命人物。他倡导农民翻身闹革……[详细]
    耒阳烈士陵园
      耒阳烈士陵园位于耒阳市陵园路。耒阳是一个拥有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1928年2月,湘南起义爆发,朱德在耒阳坐镇指挥50天,建立县、区、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28年5月,成立红军湘南游击队,开展“四八冲团”战斗;1934年建立湘南赤色游击第三大队,开辟耒安永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省政府搬迁至耒阳,国民革命军和抗日游击队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30余次,发生在耒阳境内的著名战役有淝江口战役、小水铺战役、仁义圩战役。在革命斗争时期,耒阳牺牲的烈士达2.8万名,杰出代表有:湘南党组织创始人贺恕,“湘南教育王”蒋啸青,红12军军长伍中豪,红8军军长李天柱,红20军军长刘铁超,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抗日名将谢翰文,毛泽东堂妹毛泽建,朱德妻子伍若兰等。陵园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详细]
    江永一中红军树
      江永一中红军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第一中学校园内。1934年11月,红八、九军团长征经过永明(今江永)。27日,红八军团一部宿营在城郊的关帝庙和龙母庙(今江永一中校园)。当时红军极为重视革命思想宣传工作,红军总政治部在《在新的环境下的政治工作》中要求“每个红色战士应该是苏维埃基本政策的宣传者和鼓动者”。号召凡是能写字的战士,每人练习写熟1~50条标语,凡是宿营地和休息地方都写上标语,以使群众知道红军是为人民大众利益而战斗的队伍,从而同情、支持红军。一红军战士因此在龙母庙旁的朴树、山合欢树的树干上用刺刀刻下了两幅标语。在朴树上刻的是“保家卫国当红军”,在山合欢树上刻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岁”。1989年,县人民政府修护栏,对两树予以保护,并刻碑一通以示纪念。目前两树长势良好,标语字迹清晰。江永一中红……[详细]
    谢维俊故居
      谢维俊故居位于衡阳市耒阳市肥田乡肥美村1组毛冲庙。谢维俊,字蔚青,化名废若、非若,1908年10月9日出生在一户富裕农家。他从小聪颖好学,做生意的父亲望子成龙,自幼在家施教,使他3岁能识字,6岁可作文。8岁又送入蒋家祠堂读书。1921年,经蒋啸青安排,谢维俊到衡阳三师附小就读,在那里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考入蒸湘中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推举为湘南学联代表。1925年元月,他与邻村蒋啸青的妹妹蒋祥英完婚,新房就在正厅堂左边一间厢房。此后,这里便作为他的卧室兼书房,经常在此会晤亲友、读书写作。1926年夏,经蒋啸青介绍,谢维俊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工农特派员身份回耒阳开展工农运动。在县城,他筹建了青年工友社。在北乡与蒋啸青组织成立了肥田农会、码头工会。大革命失败后,……[详细]
    培兰斋——中共耒阳县委机关旧址
      培兰斋——中共耒阳县委机关旧址位于衡阳市耒阳市群英中路一侧、聂州居委会10组。始建于清朝雍正三年,原为聂州谢氏宗祠与私塾。土地革命初期,培兰斋为中共耒阳县委秘密办公地点,湘南起义时期仍为耒阳县委机关所在地,并在此设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招兵处。朱德、王尔琢等湘南起义主要领导和耒阳县委主要领导都在这里办公,组织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从而成为当时全县乃至湘南地区的革命指挥中心。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耒阳人民开展了一场改天换地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斗争,在耒阳乃至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耒阳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失。8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派邓宗海潜回耒阳,于9月份在南岭背文家村重建耒阳县委,不久即将县委机关秘密迁至培兰斋办公。在此创办了县委机关报《耒潮》,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