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位于四川省盆周南缘、赤水河上游北岸的古蔺县太平镇。古蔺县是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战役”征战之地,距县城35公里的太平镇是四渡赤水的主要战场遗址。馆内陈列了四渡赤水革命文物300余件,有红军号谱、红军医书、红军印、红军盆等,展示了毛泽东同志早期军事指挥才能和四渡赤水光辉战例,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史迹。1958年在太平渡荣盛通盐号建“红军长征纪念馆”,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胜利40周年,实现-同志“写好四渡赤水的光辉胜利,因为那是毛泽东同志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的心愿,古蔺县委、政府在红军四渡赤水二、四次渡过赤水河的主要渡口所在地太平镇建立了赤水河上唯一一个“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陈列馆”,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详细]
通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位于沙溪镇王坪村,包括总医院部、政治部、医务部和总务处旧址,以及其下设的医疗机构,属军、政、医三合一的军级机构。整个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结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驻今沙溪镇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长,张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战事激烈,成百上千的伤病员被送往总医院救治,虽因缺医少药,不少伤病员伤病恶化而光荣牺牲。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仍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为了展示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历史风貌,县民政局于2005年初对总医院旧址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和陈列布展。省委书记张学忠视察后亲自题写了“四川省卫生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旧址群现已成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的……[详细]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座落在县城体育场东南侧,由清代“考棚”改扩建而成。占地面积17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博物馆内设汉代石棺陈列室、宋代石刻陈列室,分别展出8具雕刻精美的汉代画像石棺和65方宋代墓葬高浮雕石刻。2008年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进入国家博物馆序列。未入国家免费开放序列。 汉棺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先后命名为“合江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州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泸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服务事项汉代石棺陈列室、宋代石刻陈列室地址合江县学坎上巷224号联系电话0830-5225305服务时间周二至周五9:00——17:00,每周一全天闭馆整休(国家法定假日除外)。……[详细]
兴文县烈士陵园
  兴文县烈士陵园位于兴文县城东侧白塔山顶,周围皆为森林,陵园绿化率达50%。1956年修建的原古宋县烈士陵园,位于兴文县城中心大操场。烈士墓有43座,包括解放兴文(古宋)时牺牲的解放军官兵,征粮剿匪牺牲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以及和平时期因公殉职的干部战士。1983年10月区划调整,兴文县城搬迁至古宋镇,为县城改造需要,1998年,将大操场的烈士陵园迁至白塔山,2003~2009年,占地面积由1970平方米增加到5000平方米,新增纪念馆,并将原散葬在县内的红军烈士墓26座迁来,共有烈士墓69座。安葬于烈士陵园的,其中有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组织部长戴元怀,参谋长(后为司令员)刘干臣和红军郎连长,解放古宋时牺牲的解放军排长李生发等革命烈士。现有烈士墓皆为新建,一墓一碑,碑为黑色大理石。2009年,……[详细]
九溪口渡口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九溪口渡口”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九溪口渡口”,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九龙村8组,西距太平渡口5千米,南距九溪口大桥10米。该渡口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二、四渡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2月19、20日和3月21日、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两次从“太平渡”渡过赤水河进入贵州境。这里的“太平渡”是一个大范围,当年红军在此渡河的地点有三个:一是太平渡口;二是太平渡口上游5千米处的九溪口;三是太平渡口下游1里处的老鸹沱。1977年,古蔺县人民政府在九溪渡口旁岩壁上刻有:“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九溪口渡口”纪念标志石刻。1991年,古蔺县人民政府在渡口东面坡地上立工字型石碑保护标志1座。1994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九溪口渡口”,被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详细]
阳翰笙故居
  阳翰笙故居座落于高县罗场镇南华街,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故居呈三合头院落形成,座北朝南,总体由主体房、院坝、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163平方米。主体房建筑面积约319平方米。正房为悬山式布瓦穿斗结构建筑,面阔三间12.5米,深两间7.3米,中间不堂屋,左右次间为四间寝室(有0)。大门为双开四抹隔扇门,属典型川南民居。故居内完整地保留了当年阳翰笙同志生前的居室、堂屋、书房等共11间。2001年,被高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范围:西至罗场镇中心小学校后围墙,东至罗场镇中心医院(以过道临街为界),北至其现有后院围墙,南至罗场镇中心小学校门以邻街围墙为界。……[详细]
成都市烈士陵园
  成都市烈士陵园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大安桥路579号,占地面积55亩,绿化面积27.08亩。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投资5500万元,于2006年动工修建,2007年投入使用。是成都市最大的现代化、开放式的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内主要设施有景观大道、追思园、悼念广场、金石方碑、英雄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纪念馆和纪念雕塑等。成都市烈士陵园的管理机构是成都市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编制10人,内设综合科和宣传教育科两个科室。成都市烈士陵园以“褒扬烈士精神,启迪教育后人”为工作宗旨,认真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子,提高烈士陵园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示形象的“窗口”,推动烈士陵园工作迈向一个更高……[详细]
沙湾区烈士陵园
  沙湾区烈士陵园是一九九三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区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凭吊先烈、启迪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自一九四九年以来,沙湾境内有100多名烈士在解放战争和建设祖国中光荣牺牲。一九九二年以前烈士遗骸分散安葬在踏水、沙湾、龚嘴四处烈士墓地。这些烈士墓地先后建于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于长期分散无人看管,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间的破坏,致破烂不堪。一九八五年沙湾建区后,区人民政府为更好地褒扬烈士建立的丰功伟业,顺应全区各界群众愿望,决定新建这个烈士陵园,将分散安葬的烈士迁葬于此。陵园于一九九〇年规划、筹建,一九九一年征地98亩,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正式动工,一九九七年初具规模。陵园内迁葬烈士68名,其中本区籍烈士5人,区外籍烈士63人。……[详细]
麟凤村红军墓
  麟凤村红军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麟凤村2组火烧庙,东北距李金维家100米,此墓埋葬了1935年11月牺牲的红三十二军战士2人。1982年10月9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蒲江县文化局、民政局培修。墓坐西向东,梯形土冢,封土表面有护有水泥,冢高1.43米,长4.6米,宽2.96米。墓碑为长方碑,书“红军墓”,碑高1.41米,座宽1.1米,碑面宽0.7米,座厚0.39米,碑面厚1.1米。墓冢周围有围墙,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高1.4米。围墙内花坛宽1.2米,有铁栅栏门二扇,上面镂空“烈士”“陵园”4字,园内保留松树2株,沿墙种植柏树13株,幕后种植水杉4株,北墙外种植桉树6株。该墓是我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详细]
刘伯坚故居
  刘伯坚故居省级保护单位,位于龙岗乡龙岗社区居委会,1937年维修,面积共538平方米,其中32号房,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穿斗结构,板壁,面阔三间14米,进深四间18米,廊宽1.87米,通高7.85米,檐高5.47米;33号房,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板壁、面阔三间11米,进深四间26米,通高8.08米,檐高4.95米。刘伯坚烈士是我党我军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之一,曾经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肩战斗,曾领导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为创建我党开展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刘伯坚故居,是我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保护范围:以公共墙为界,前后以滴水为界。建设控……[详细]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已于10月19日建成,向中外游客开放。位于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边缘,距江安县城20公里。该馆于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于江安县夕佳山境内。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为完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始建于1612年,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传统文化的大宝库”、“天然鹭鸟公园”。该馆主要展示夕佳山民居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基本陈列为川南民俗陈列展。主要景点民居坐南向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房舍123间,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掩映于修竹茂林之中,景色秀丽。古民居平面为组合四合院式,纵深三进,大门、正厅、后厅依次……[详细]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
  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位于内江市东兴区东桐路圆顶山,占地面积20973平方米。东临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林寺,西与内江师范学院、内江一中等院校相邻,南濒甜城湖,与内江大洲广场隔河相望,北俯大千广场和张大千美术馆。地势东高西低,登高南眺,甜城内江尽收眼底。1986年1月,为纪念世界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内江市政府组织成立了内江市重建《大风堂》筹备委员会;次年3月,张大千纪念馆举行奠基仪式,并于1988年8月破土动工。1992年9月11日中秋佳节,张大千纪念馆正式对外开馆。2011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展览展示水平,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张大千纪念馆进行硬软件全面改造提升。全面提升后的纪念馆采用独具川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复式四合院布局,共有展厅5个、动态展廊1个,展线长350米,陈列展品205件(套),包括照片……[详细]
尹昌衡故居
  尹昌衡故居位于升平镇昌衡村,原名“昌衡故居”,主要包括尹昌衡纪念馆、共和文化广场、辛亥园林、纪念群雕,故居建有“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共和碑”。其中,止园诗文碑廊由五个篇章组成,雕刻的诗文碑展示了尹昌衡一生69年的生活经历,分别是少年立志篇、西征卫国篇、亲情乡土篇、道义境界篇、归隐著述篇,共存诗文50首。昌衡故居从2001年10月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本地中小学生、有志青年1万余人。共青团彭州市委于2001年3月授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州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授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彭州市公安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英汉陶博物馆
  大英汉陶博物馆于2003年10月开馆,2009年4月1日开始对社会免费开放。有馆藏文物905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二级3件、三级29件),展馆分为:-民俗、轻歌曼舞、车马出行、青铜文明、古墓复原、汉陶制作六个部分,是一幅生动的汉代立体画面。 2005年3月汉陶博物馆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大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英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2014年1月被遂宁市宣传部、市社科联命名为“汉陶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地址大英县新区天星街三馆中心3楼联系电话0825-7825118服务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交通线路1路公交车终点站(政务中心旁边)……[详细]
侯伯英烈士纪念馆
  侯伯英1907年出生于林山乡龙泉村,早年投身革命,先后担任三台县共产党小组组长,中共四川省军委委员、秘书,并被派往广安、永川、灌县等地从事革命工作,后任邛崃游击区军事指挥,并兼任中共邛崃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农民参加抗粮、抗捐、追缴契约债务等反土豪劣绅的斗争,成立苏维埃政权。1934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侯伯英夫妇被捕入狱。1935年1月20日深夜,侯伯英同志被敌人杀害于邛崃县西河坝,为国捐躯。解放后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为缅怀先烈,盐亭县政府批准侯伯英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详细]
阿坝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是去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占地面积19.27万平方米,由主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陈列室三大部份组成。主碑41.30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大型花岗石群雕高12.5米,长72米,宽8米,用1160立方米计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而成,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是我国规模空前的现代艺术群雕。2005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地理位置: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是去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桂冠:2005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详细]
同德烈士陵园
  仁和区同德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占地面积七千一百三十三米,现葬有一百一十四名烈士,其中十七名是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在同德境内蕨笈坪、蘑菇山、冷水箐、光头山一带崇山峻岭剿匪中牺牲的烈士。其次九十二名是一九六七年以来为修建成昆铁路及攀枝花基地建设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其余五名为和平年代牺牲的烈士,年龄最大的四十二岁,最小的十六岁!该园于一九九五年被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零一一年被四川省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零一二年被攀枝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详细]
北川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北川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马槽乡境内,是一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1935年4月中旬红四方面军长征进入北川后,其总医院随军移动,5月初,千佛山战役打响后,迁至马槽乡邱家大院,为战役提供后勤医疗保障。2008年“5.12”大地震后,按照原建筑风格进行保护性修复。经过保护性修复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精神。……[详细]
三苏博物馆
  三苏博物馆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等。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详细]
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
  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位于四川省达县梓桐乡,距达县城区60公里,因建国前曾是梓桐乡伪团总杜光亭的庄园,故原名“杜府草堂”,整个庄园始建于民国初年,经逐年维修,成为一座具有川北农村特色的四合大院,房屋结构为穿逗屋架,红墙板壁,青瓦屋顶,大门为川东北屋顶常见的石朝门,屋顶有一小型花园,庄园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现存房屋10间。保护范围:围墙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