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南梁革命纪念馆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是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桥山山脉中南段的陕甘边界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先后组建了南梁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26军,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以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以刘志丹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了纪念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缅怀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辈,垂教激励后代,1985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南梁革命纪念馆动工修建,1986年11月落成。2004年4月,庆阳市财政局、华池县政府又筹集3……[详细]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开发区秦人广场,总占地面积约43864.7㎡,总建筑面积为20533㎡。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8350㎡,包括展厅、会议室、库房、学术厅等,博物馆坐西向东,整个建筑呈古朴、雄浑的先秦风格。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现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150件,古籍资料10000余册,是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学术研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博物馆。二楼主要展示礼县秦早期文化文物;三楼主要展示礼县历史、民俗及翰林遗珍书画等。甘肃秦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5960万元,为仿古式主体三层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布展面积3661平方米,现馆藏文物50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近150件,古籍资料10000余册。是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学术研究、文化旅游为一……[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坐落于有“戈壁水乡、北凉古都”之称的张掖市高台县,纪念馆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现占地面积198亩。园内掩埋着红西路-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先烈的忠骨。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甘肃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等。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过-、洪学智、张震、-、-、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各界知名人士、部队官兵、干部、群众、学生等1000多万人(次)。现年接待游客量达67万人(次)以上。是目前全国反……[详细]
24、武威文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文庙
  武威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件170件,二级文物278件,三级文物59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目前,该馆下辖文庙、西夏博物馆、大云寺、文物复制厂四个单位。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闻文庙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东西宽135……[详细]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03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23085平方米,分为一、二、三号馆三个独立建筑,其中一号馆为临夏地质馆,二号馆为生命进化馆,三号馆为和政化石陈列馆。馆藏各类化石标本3万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43件,二级品176件,三级品804件,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距今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马化石、铲齿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相继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详细]
26、万象洞 AAAA
万象洞
  位于武都县西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杨庞村半山腰,因洞中有洞,乳石遍布,琳琅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万象洞原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位仙人在此-而得名。万象洞开成于千万年至三亿年前,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洞内深不可测,是目前我国开发的最大的地下天然艺术宫殿。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已开发的11个景区,有120多个较大景观依形象排为月宫、天宫、龙宫三大洞天,步入洞中,步移景异,如入仙境。从南北朝时期至今,历代名人所留墨迹、石碑随处可见,共有一百多方,诗词题刻768首。犹以民国时期陕、甘、青检察使高一涵在洞中所题“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最引人注目。从武都县城至万象洞口有盘山公路相通。万象洞海拔1150米,高出白龙江190米,但洞内湿潮润滑,间有小溪流泻,……[详细]
西狭颂风景区
  西狭颂风景区位于成县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这里自然风光清幽绮丽,青山对峙,涧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挂挂短小的瀑布迭次相连。峡内的山、水、石、树,皆成风景;亭、桥、廊、榭,相映成趣。西狭奇在山、美在水。抬眼望去,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山,一边是错落有致的悬崖。山崖上绿树层叠,其间亦或有古树参天,老藤缠绕。两山之间的响水河,或在峡谷中潺潺绕行,或在巨石间冲腾奔泻,浪花激起的水声,站在远处也能听到。更有意思的是悬崖上的水,或化成一条白练从高处垂落而下,或从栈道上方形成珠帘,飞溅滴注,蔚为壮观。《西狭颂》所在的鱼窍峡,两岸峭壁如削,折叠对峙,一泓中流,迥转、飞扬、旋卷,跌宕多姿。水势变幻,为湍、为瀑、为池、为潭。潭不甚广而澄碧幽深,天光云影,青岫苍树,古栈遗迹,尽映其内。传说古代有……[详细]
合水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合水县西华北街乐蟠西路1号,成立于2003年,是全省首家以古石刻展览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48亩,建筑面积4611平方米,已建成单檐殿展厅、重檐殿展厅、双层殿展厅、侧展厅(东西两幢)、钟鼓楼、宋代石雕造像塔地宫、“黄河古象”展厅等设施,设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石刻造像展和革命历史文物展,馆藏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古石刻艺术品436件。近年来,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确定为甘肃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之一,被兰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和陇东学院确定为实习基地,民间美术研究实习、研究基地。免费开放以来,年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馆长:陈柏树门票:免费景点位置:庆阳市合水县……[详细]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期名录(修订版)”,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红色文化弘扬”板块红西路军“一综十二专”纪念馆之一,是甘肃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在红军西路军西征过程中,红9军6000多人取道古浪南部山区西进,经干柴洼、横梁山、古浪三场艰苦鏖战,24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军参谋长陈伯稚、25师师长王海清、27师政委李德明、原教导师政委易汉文等20多名军师团级干部英勇献身。为进一步发挥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古浪县在2012年底,争取实施了总投资1607万元的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遗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建筑面积4300平……[详细]
梨园口战役纪念馆
  临泽曾经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西征停留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原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座落在临泽县东郊大沙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西路军烈士陵园,现已建成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模拟总指挥部和汪家墩雕堡等褒扬革命烈士的纪念建筑。以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为中心,辐射红西路军下营总指挥部、汪家墩碉堡、栓马桩、红军墙、血战梨园口等红西路军战斗遗址,构成具有革命历史回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胜迹。陵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纪念碑、烈士墓、将军亭、双拥馆点缀其间,侧旁天鹅湖、儿童乐园、博物馆等别具特色……[详细]
岷州会议三十里铺纪念馆
  岷州会议纪念馆建于1997年,位于岷县城西十五公里处的十里镇三十里铺村,为正处级事业单位。该纪念馆分为三个部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旧址、甘肃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陈展中心,占地面积6070平方米,建筑面积1698.8平方米。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走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从川北来到了甘肃省岷县,0中央西北局在-、任弼时、-、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执行了《岷县洮西战役》,在城南二郎山上,与守敌军阀鲁大昌血战五天五夜。同时在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岷县三十里铺农民葛生德家四合院)建立了0甘肃省委和甘肃省苏维埃政府,这是党……[详细]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于2008年8月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该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520平方米。博物馆展示内容分为“三篇四厅”,即辉煌篇、历史篇、展望篇三个篇章,序厅、展示厅、公示厅、临展厅四个展厅。布展设计运用宏大的场景、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嘉峪关市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前景。通过大量的珍贵图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影视互动等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城市、人文、环境、发展”的展览主题,是一座集宣传、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内设五部一室,分别为宣传教育部、收藏研究部、综合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商品部和办公室,在职职工21人。自开馆以来,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先后被授予“市级文……[详细]
榜罗会议纪念馆
  榜罗镇位于通源县西南方,距县城50公里,历史上是通渭县四大镇之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当时居住着几百户人家。1935年9月25日夜,红一方面军即“陕甘支队”渡过渭水,进入陇西县界。26日到达榜罗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在这里的小学校里看到了好多的报纸和刊物,从中了解到了全国的形势和陕甘苏区的情况。27日,遂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根据新的情况,彻底改变了12日俄界会议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既定方针,在哈达铺会议“到陕北去”的基础上,正式作出: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28日凌晨,细雨迷蒙。为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陕甘支队在榜罗镇小学门前的打麦场上,召开了连以上1000多名军政干部参加的大会。毛泽东首先登台作报告,报告……[详细]
大地湾遗址(大地湾博物馆)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那店村的东部。遗址距县城约45公里,总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1978年以来,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先后对其进行了近6年的长期发掘。到1983年底,共发掘清理房址200余座,窑址3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8000余件。从发掘所获的资料来判断,大地湾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年代为距今4000~7500年。遗址出土的器物明显反映了生产技术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生产工具中的石器,早期只有简单的打制石器以及少量略加磨光或琢制的石器,种类与数量都比较少。到了中期,不但数量和种类增多,而且以磨制石器为主。晚期出现了加工精细的复合石器和大型的专用磨制石器,以及骨制品等。陶器的发展则更为典型,已出士的陶器,从装饰色彩来看,有红陶、灰陶、彩陶;从质料来看,有泥质陶、夹砂陶;器型有罐、盆……[详细]
35、天水龙园 AA
天水龙园
  位于渭水之滨,文山之阴,坐西面东,占地一十三亩。主体成纪殿,乃歇山重檐九开间明清式建筑。长四十五米、高二十七米,进深一十三米六。龙园大门是五开间歇山明清式建筑,一对艾叶青石雕麒麟雄踞门前,进人正门,龙马迎宾。传说龙马,似龙似马,遍身符号,伏羲受其启发而始画八卦创立中华文明。园内左右建双环亭二座,环亭宝顶碧瓦;古朴典雅,园中心坐落艾叶青石牌坊,正面镌刻国家主席-手书“羲皇故里”匾额,两边镌刻全国著名学者霍松林以古秦州八大景观和天水历代八位名人撰写104字长联,牌坊之后两侧一对汉白玉华表,挺拔高大,冰清玉洁。登九阶御道,漫步月台,周边青玉栏板望柱环护,月台座落成纪殿。成纪殿是龙园的主体,为九开间重檐歇山式大殿,殿内陈列上至伏羲下至晚清安维峻等天水历代名人杰士铜象19尊,两侧墙壁配以仿铜群龙浮雕,……[详细]
36、诸葛军垒 AA
诸葛军垒
  诸葛军垒公园是秦州三国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2A级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统一全国的大业,曾统率蜀国大军,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统率的曹魏大军在天水展开军事对垒,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在天水境内,至今遗留有大量蜀魏战争的遗迹,诸葛军垒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古迹。相传蜀军行军打仗时每人身上背着一个“乡土袋”,袋中装着家乡的泥土,到了异乡饮水或吃饭时,在饮食中撒入一小撮家乡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诸葛大军攻下天水城后,发现这里的水质很好,不用乡土袋中的泥土也没有一个士兵不服水土的。再者,在天水境内将是一场恶战,乡土袋变成累赘。于是,士兵们在天水城东门外,解下身上“乡土袋”,把袋中的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丈八高的大土墩。天水城东门外地势开阔平坦,是练兵演阵的理……[详细]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详细]
张一悟烈士纪念馆
  张一悟烈士纪念馆于2009年7月1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现已征集到张一悟生前使用过的书籍、用品等100多件,图片240多幅。纪念馆主展区分传播新思想;播火陇原;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部分,全面展示了甘肃省第一个中共组织——甘肃特别支部书记张一悟的革命生涯及杰出贡献。 1895年3月3日,张一悟出生于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 1918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受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启迪,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作为甘肃旅京学生代表到段祺瑞府邸-,强烈要求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释放被捕同学。同年秋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在武汉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的影响下,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192……[详细]
陕甘红军纪念馆
  陕甘红军纪念馆占地面积462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陕甘红军纪念馆分四部分展出:陕甘红军的创建;陕甘红军的巩固和扩大;甘泉县下寺湾政治局会议;陕甘红军再造辉煌。1931年9月,在南梁游击队接连遭受陇东军阀、苏雨生部的袭击受挫后,刘志丹来到合水县平定川倒水湾,对赵连壁、杨培盛、贾生财等率领的三支武装进行了整编,恢复了南梁游击队。10月下旬,陕北游击支队渡过黄河转战至南梁地区,在林锦庙与南梁游击队胜利会师。1932年初,在正宁县北柴桥子村部队改称“西北反帝同盟军”。2月12日,在正宁县三嘉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2年12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开到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转角村,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团。1933年5月,在敌人向红2团和照金革命根据地进行……[详细]
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
  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谷县城东环路,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再现了红军长征在甘谷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陈展内容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五过甘谷等。 1935年8月,红25军从鄂豫陕根据地长征进入甘肃,9日晚,红25军到达天水,副军长徐海东亲率一营部队突击攻城。国民党守城部队因接防部队第51军114师未到,即报警告急。10日,驻守在甘谷、武山一线的国民党王均部第12师补充团闻讯后,沿天靖山一线回援天水,驻防在清水的国民党于学忠第51军114师也迅速向天水进发,增援围追。红25军面临两面夹击的形势,便放弃攻占天水的计划。11日,红25军主力翻越凤凰山,抵达沿河镇,北渡渭河,进入甘谷渭水峪东,然后分路经五龙、甘谷牛蹄湾东部等攻占秦安县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