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旅游

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汕头市博物馆
  汕头市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坐落在环境清雅幽静的中山公园内。1960年建馆,是潮汕地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汕头市一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服务基地。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历代陶瓷、字画、金漆木雕、砚台图章、古钱币以及其它各类文物近万件。其中有些还是国宝级文物精品。如在国内仅存二套的清雍正年间陈鸣远手制的紫砂摆件《清供众生瓜果》;有国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明代广东名画家林良的绘画珍品《芦雁喜鹊图轴》;有明代方以智《临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册》;有金碧辉煌、雕刻精细的清代潮州全漆木雕精品《金漆通雕人物凤窗犊仔》;有质地滢润、精雕细琢的清乾隆《山水人物碧玉笔筒》以及清道光《松山行旅青玉山》等一批文物精品。这些珍贵文物使汕头市博物馆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地……[详细]
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迴曲折,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傭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近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造型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详细]
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深溪居委“鸡仔寮”山。北距陈店国道324线7公里,东距两英6公里,南距红场15公里,西距普宁市军埠镇8公里。基地左前方100米处是潮阳深溪水厂,左后方是深溪水库,右后方800米处是汕头市闻名的深溪翠峰岩风景名胜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深溪人民的优秀儿子,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刘大刚在这里发动农民,成立潮阳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组建赤卫队,刘大刚任农会执委,刘明合任赤卫队长。后来二人带领队伍开进大南山,为开辟和保卫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展开了一系列斗争,成长为大南山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刘大刚任潮阳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潮普惠县苏维政府副主席;刘明合任潮阳县赤卫大队长,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军务部长。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纪念刘大刚、刘……[详细]
樟林古港
  号称红头船故乡的樟林古港遗址位于澄海市东里樟林。古港遗址东起新兴街,西熠墩脚,南起叶厝园,北至天后宫,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据樟林天后宫碑记、樟林扩埠碑记,风伯庙碑记等记载:樟林古港于明天启三年(1523年)创建商埠,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巡检司,乾隆、嘉庆年间达到港口全盛期,其时港口规模已建成八街六社,停泊大商船112艘。港口航线北通福建、台湾、杭州、宁波、上海、山东、天前粤东第一大港,史称樟林港是粤东通洋总汇。古港遗址现保留有潮汕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宫(天后宫)并有藏资楼、永定楼、货栈街(新兴街)、观海楼、风伯庙、关部税口、巡检司旧址、行铺、栈房等遗迹和一批石刻碑记,其中天后宫保存的碑记就有22方。1990年又新建一座古港亭,吴南生题樟林古港碑匾,著名作家秦牧撰写碑记,碑文如下:这……[详细]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民权路50号,始建于1926年,原为大埔会馆。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东向,每层面积423.7㎡,总面积1271㎡,各层四面有走廊相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主力部队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同志的率领下向广东进发;9月23日从三河坝进军潮州城;24日解放汕头市,在此处设立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前后共七天,潮汕革命史上称之为“七日红”,其影响极为深远,为中共潮汕党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和开辟革命根据地奠下基础。这是一处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革命旧址。该旧址于1988年11月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5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详细]
杜国庠墓
  杜国庠墓坐落于澄海区凤翔街道东港路,建筑物形状为:墓基座为圆形。该墓座东向西,占地1800平方米(1985年以前占地约300平米),建筑面积475平方米,建于1961年10月8日,1985年重修。墓碑为灰岗岩,正面上方立瓷质杜国庠同志遗像,下方“杜国庠同志之墓”7个字阴刻。墓碑背面阴刻陈御仙(杜国庠夫人)为杜国庠撰写的碑铭,“杜国庠同志之墓”及碑铭均系王鼎新手书。墓埕两侧立郭沬若、许涤新纪念杜国庠同志而作的诗刻在2块石碑上,石碑文阴刻镶金。墓埕、墓道、台阶均为彩色水磨石(2005年10月维修)。墓埕及墓道有树木花草,主要有柏树、雪梅,墓地范围砌墙加铁栏杆,墓道前有铁门。杜国庠同志是澄海莲上兰苑村人,1889年4月16日出生,曾用名杜守素、林佰修、吴啸仙,中共党员,是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学家……[详细]
南澳县烈士陵园
  南澳县烈士陵园创建于1957年,位于县城后宅镇北郊后江渔港东侧,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园内建筑物主要有烈士纪念碑四座。分别是“解放南澳、建设南澳牺牲烈士纪念碑”、“收复南澎岛战斗牺牲烈士纪念碑”、“邱安烈士之墓”、“徐志宇、刘益良烈士纪念碑”,园内共安葬革命烈士12名,纪念烈士196位。1983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更好缅怀先烈,启发后人,发挥教育效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2010年投入资金20多万元,新建了烈士陵园展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史料、实物、图片等有关资料,展出了解放南澳和收复南澎等有关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担任解放南澳任务的参战部队,在战斗中毙敌、俘敌情况、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和支前民工的事……[详细]
莱芜古炮台
  大莱芜炮台位于澄海凤翔街道莱芜岛上,与南澳岛隔海相望。大莱芜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与南澳长山尾炮台相望,称之“姐妹炮台”,是粤东地区古建筑方型炮台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遗址。外围宽四十二丈,高一丈五尺,设大炮八位,营房二十三间,操巡兵四十名,另有战马一匹,坐马三匹,外海艍船二只,配兵四十名,属南澳镇澄海协左营。现大莱芜炮台四周围墙仍基本完好。墙体均用灰沙夯成,虽几经风雨,仍坚固结实。围墙高6.7米,长51米,宽25.8米,呈长方形。墙厚2.5米,上有人行道宽1.8米。炮台内原有营房昔毁。东南角有一方台,与炮台围墙连成正方形,边长12米,墙厚1.7米,中间填土,与围墙齐平。原设有瞭望哨和炮座。一道石级倚东南墙壁,缘阶而登方台和人行道。东向一侧开一门,门高2.5米,宽1.5米……[详细]
蔡楚生故居
  蔡楚生(1906—1968)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集星村人。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解放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电影局副局长、中国影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并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蔡楚生故居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集星村,距潮阳城区约24公里,是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阳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包括一座“四点金”、一座“厝包”(从厝)及阳埕等配套设施,均为20世纪初潮汕传统民居建筑,故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0平方米。蔡楚生先生1906年1月12日生于上海,6岁随长辈回到故乡潮阳集星村,读私塾,干农活,12岁时便到汕头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并坚持自……[详细]
达濠古城墙
  说起长城,无人不晓,长城之闻名因其“大”,而你知道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吗?它,就是达濠古城。其面积用一般丈量区域面积的度量单位来表述,真是天可怜见,只有0.014平方公里,还没有一个足球场大。达濠古城位于汕头市濠江区政府大楼东南1公里处,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建于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说起这个袖珍城,还有一段故事。达濠,古称招收都,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山多田少,民以渔盐为业,史载“田三渔盐七”,指的就是当时的生产布局。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墙,用以防御明朝余党和海盗的骚扰。当时的地方官姓许(名不详),觉得在此地建城廓,一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二来以渔盐为业的居民,生活极其贫困,温饱且难,更无财产遭劫之虑,大……[详细]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
  民国汕头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位于汕头市外马路。是一座五间三进祠堂建筑。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原为同庆善堂。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此创立岭东第一间新式学校岭东同文学堂。民国以后,这里先后改办岭东甲种商业学校、汕头商船学校。1926年2月1日,周恩来就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设行政委员公署于此。潮梅各地是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严重奴役的地区,为了重振东江,拯救人民,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于1926年2月22日至3月3日,在这里举行了东江各属行政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出席的惠潮梅地区各县县长,教育局长及农、工、商、学、妇女等各界代表共124人。恽代英、邓颖超、彭湃等为特邀代表;杨石魂、陈卓凡、刘侯武、王鼎新也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各种提案及计划书1……[详细]
12、忠魂墓
忠魂墓
  南澳县忠魂墓(故兵墓)全称“清戍台澎故兵墓园”,位于深澳镇吴平寨临海山坡。规模壮观,面积3300多平方米,为缅怀古代驻守台澎将士的陵园。南澳地扼闽粤咽喉,与台湾一衣带水,为海上重镇。明万历三年(1575),诏设“协守漳,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指挥调配广东东路,福建南路的海防。清康熙二十四年(1658),升设南澳总兵,“移厦门镇总兵官,并中左右三营官兵驻南澳”,同时扩大防区,由“左营官兵换班驻守台湾澎湖淡水……三年期满,轮流更换”。这些担负着保卫祖国光荣使命的官兵,部分阵亡或殉职后,被就地埋葬,数年后再将骨殖移回南澳吴平寨东北效外分年列葬,立碑刻字,以示悼念。故兵墓园的建筑特点可以用“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八个字来概括。墓园区面积3300多平方米,其中主体部分占地1000多平方米,由群体石雕、……[详细]
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
  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潮南区红场镇镇区。为了缅怀彭湃、徐向前、邓发、李富春、古大存、方方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94年初,由原潮阳市政协提案和潮阳市人大常委会议案,在中共潮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报经汕头市有关部门批准兴建,于1997年10月22日落成开馆。该馆主楼为四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117平方米,外观庄重,结构严谨。馆内一楼为服务人员宿舍及会客大厅,二、三楼分四大展厅,其中二楼为第一、二展厅,分别展示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及抗日战争时期开辟大南山革命根据地过程的珍贵图片及资料。三楼第三展厅展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英勇杀敌的历史图片,第四展厅为各级领导以及一些革命老前辈、书画家到此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兴挥毫以及墨宝展示之……[详细]
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
  为纪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在潮、普、惠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潮阳县人民委员会于1963年12月21日在红场镇红场广场革命旧址的飞鹅山北麓建立了纪念碑。该碑坐西北向东南,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碑座高2.28米,碑体为飞棱台柱体,高10.2米,上截面边长1米,下截面边长2米,碑顶端有浮雕五角星。碑文正面是“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是纪念碑碑记。1927年,为了配合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展革命斗争,大南山成为了革命根据地,较长时间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在中共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的领导下,大南山不断的壮大人民武装队伍,运用游击战术,用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拓展革命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扩大武装队伍力量,创建苏维埃政权,有力地策应了南昌起义还有广州起义。1927—1935年,大……[详细]
海门万人冢遗址
  海门万人冢是一座埋葬着埋葬着一万多具死于抗日期间的海门同胞尸骨的公墓,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时期,1939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初七早晨,日军战舰停泊在海门湾,向海门城区炮轰一轮,炸毁一仟四佰多座民屋,然后用橡皮艇登陆,抢夺一轮,扬长而去,在海门留下了累累的伤痕;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继汕头、潮阳沦陷后,日军占据海门,开始实行“三光”统治,陆路设卡,海路海禁,海门同胞经过哨卡稍有不顺,惨遭杀害。日本军队侵占海门后即--港口、破坏渔船,肆意进行屠杀,使海门人民陷入饥谨与受杀害的深渊。尤其是1943年夏季,遭遇灾荒,瘟疫流行,更是成批死亡。海门沦陷期间,死亡计3万多人、遍地尸骨惨不忍睹。抗战胜利后由慈善机构和海内外华侨发起将埋于海边沙滩“红沙窟”中的骨骸一万一千多具收殓殡……[详细]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座落在海滨城市汕头的西北区,学校占地面积1920.18亩,建筑面积44.84万平方米。汕头大学得到著名爱国人士及国际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相助,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大(包括长江商学院)承诺捐款达60亿港元。汕大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4个。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详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为广东省唯一的县级海防史专题博物馆,位于后宅镇中兴路。隶属于南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1983年5月4日,南澳县人民政府发文成立“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南澳县博物馆是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文化局(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博物馆馆舍于1987年10月23日第一次兴建,位于后宅镇海滨路西段,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46平方米,建筑造价27万元。1992年2月16日完成基本陈列“南澳海防史陈列”并对外开放。2000年6月,在全省山区文化建设热潮的推动下,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动工,2002年12月竣工。从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历时近一年博物馆完成新馆陈列及搬迁工作,并于2005年8月对外开放。博物馆新馆总面积1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二、三……[详细]
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位于汕头市外马路207号,为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梁板柱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分东、西楼,两楼相距4米,形式相同,每层面积355平方米,两座总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名曰“适宜楼”,后改为“戈宝抽纱行”,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旧址东、西两楼仍保持当年风貌。1925年11月4日,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次进入汕头市,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便设在东西两楼,总指挥蒋介石和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等在西楼办公;政治部总主任周恩来则在东楼二楼东南角住宿和办公,并经常在这里接见工人、农民、妇女、青年代表以及各界人士,还在这里亲笔为《岭东民国日报》副刊题写了“革命”两字。1996年5月,成立“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成为汕头市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19……[详细]
长山尾炮台
  南澳县长山尾炮台位于汕头市南澳县海岛国家森林管委会黄花村,主管单位是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嘉庆十九年总督蒋攸铦改建。与澄海大莱芜炮台相对,控制由东陇出入外洋之门户。-战争时期,长山尾至凤屿一带洋面,为英国-船停泊、贩-的海域。1994年南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炮台,保存良好。城廊呈长方形,长60米、宽20米、高6米、墙垣厚2米,现存城门由高约3米、宽2米的石条石板构筑,贴着南、北墙垣各有梯级可登城,西面有高大平台用以置放大炮。登城远望,可将对岸的莱芜山,西山海中的凤屿岛,尽收眼底。辟山道至炮台,附建牵莱园景点。牵莱园景点有临风观海的倚霞亭和利用自然奇险的硕石设置的登崖旋梯,可供登高望海。地址:南澳县长山尾黄花山林场:后宅到长山尾专线车联系电话:0754……[详细]
达濠万人墓
  达濠万人墓,位于濠江区达濠街道赤港居委赤港山后,处濠江区政府东南1公里。现墓园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设有纪念碑、墓园广场、墓园入口及雕刻、石级台阶。民国廿八年(1939)日军入侵后,达濠乡民受饥挨饿,1943年,更逢亢旱,饥馑严重,饿殍遍野。地方从善堂(十二社)辟冢于此,统埋路尸。一日一坑,逐日立墓(自农历五月初四日起至十一月十四日正)排列有序。各墓碑文只书月日及位数。其中最多为五月十二日一墓,埋尸86具,全部共埋尸3440具。2010年,达濠万人冢被汕头市政府评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7年,达濠从德善堂重修该墓园,并在西侧筑一总墓,碑题文“万人冢墓”,同时勒碑概述当年惨状。1955年达濠人民公社在此重立碑记。1981年乡人集资在该冢南侧扩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