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合肥市旅游

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茶壶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顶山风景区内有座茶壶山,山名因主峰状如茶壶而得,山高不过百余米,却因山脚下看到一座纪念碑而醒目,这里长眠着半个世纪前牺牲的50位革命烈士。这些烈士来自全国14个省市,大多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后经当时位于此地的战地医院治疗无效牺牲。1951年,我省决定组建第一康复医院,收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的革命战士。由于当时刚刚建国,短时间内很难在一个地方建设一个大型医院,有关负责人就看中了六家畈的古民居。于是,从1951年到1956年,先后有1000多名伤员在此疗伤。有50多名经治疗无效后牺牲。有10多位烈士因伤势太重,没办法说出自己的籍贯和姓名。当地0在茶壶山脚下为这些烈士修造了纪念碑,碑高8米,墓碑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碑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详细]
巢湖市博物馆
  巢湖市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始建于1997年,位于健康路东端放王岗上,东临旗山、鼓山,西迎巢湖,在放王岗汉墓原址复原保护的基础上兴建而成,隶属于巢湖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2000年对外开放以来,利用独特的自身优势,致力于巢湖地域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宣教等,是宣传和展示巢湖地域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 巢湖市博物馆占地面积86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文物4326件,其中一级文物39件,二级文物35件,三级文物77件。国宝级文物有鎏金铜朱雀、玉卮、龙形玉佩、玉带钩等。基本陈列分为《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陈列》和《放王岗汉墓遗址陈列》两部分,常年对外开放。2008年3月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陈列以巢湖放王岗汉墓、北山头汉墓出土文物精品为主要依托,……[详细]
张治中故居
  张治中故居建于1927年,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距巢湖市城区35公里,为巢湖地区典型的农村居民房舍。原有5间4进6厢共26间房屋,第4迸和后两厢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现存的有两进两厢、一侧室,19间房屋,由卧室、客厅、侍卫室、库房、厨房等组成,占地222平方米。故居为砖木结构,小瓦屋面,门首悬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张治中故居”花岗岩匾额,故居内现陈列张治中图片60多幅,并按当年的原样陈列着张治中将军的-用品、部分遗物等。1988年6月故居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为纪念张治中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2007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南约100米,是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与故居隔塘相望。校内有张治中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所建的桂翁堂,现开辟为展示张……[详细]
冯玉祥故居
  冯玉祥旧居位于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为1936年—1937年冯玉祥两次回乡时的住所。主体建筑共有5幢22间房屋,有1936年冯玉祥回乡时的起居室(出资翻修的祖先老房)和添建的议事厅及侍卫室等。青砖小瓦木梁结构,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江淮之间典型的民居建筑。室内陈列有毛泽东、朱德题赠的挽帐,周恩来题写的祝寿词及冯玉祥生平事迹照片、手迹、遗物等。冯玉祥(1882年—1948年),字焕章,出生在河北青县,祖籍巢县(巢湖市居巢区)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民主斗士,中国共产党的挚友。12岁从军,由士兵升副目、哨长、队官、营长。1914年任第十六混成旅长。1921年任第十一师师长,旋任陕西督军。辛亥革命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等职。北伐时任国-军总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任第三……[详细]
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
  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位于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双河社区,是为纪念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当地诞生,由政府性投资建设的免费向社会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场馆。馆内以图文展板、实物展柜等传统元素为主,运用多媒体、触摸屏、影视、VR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展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馆内展品按组陈列展示,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内容精当、形式灵活、赋予创意。通过层次、造型、色彩、灯光、音效,乃至多媒体等手段,打造出独具风采的空间氛围。为创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作用,造甲乡在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创建95周年之际,开发上线了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网上展馆”。当下,走进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可以边走边听,接受一次“线上线下同……[详细]
杨庙镇刘云峰烈士纪念馆
  杨庙镇刘云峰烈士纪念馆,又名杨庙镇革命事迹陈列室,位于杨庙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6平方米。纪念馆于2010年建成,汇集了以刘云峰为首的杨庙镇革命历史上仁人志士的主要事迹,以“永恒的怀念”、“辉煌的丰碑”、“烽火的回忆”、“血染的风采”为四大展陈板块,讲解建党以来杨庙地区的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成立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奉献自我的英雄事迹。杨庙镇刘云峰烈士纪念馆是合肥市第四届、第五届以及第六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周六、日免费对外开放,每年都有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及团体、学校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详细]
丁汝昌纪念馆
  丁汝昌纪念馆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研学旅行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8096 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主体为东院、西院两座建筑群,-还有月牙塘等附属资源。建筑既有北方四合院落的建筑风格,又有清朝江淮民居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晚清历史、淮军文化、庐江民俗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纪念馆展陈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为主题,分为丁氏源流、丁汝昌戎马一生、壮烈殉国三大篇章。场馆信息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00-11:30,14:30-17:3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2562900……[详细]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如画,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刘秉璋故居
  刘秉璋故居位于矾山镇刘墩街道中部,原为“刘氏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1861年遭太平军烧毁,1870年由刘秉璋捐款重建,1974年因建校拆除后于2020年完成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成后, 与吴长庆故居、丁汝昌纪念馆一起成为我县淮军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环巢湖旅游景点之一。场馆信息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7911813……[详细]
李克农故居(陈列馆)
  李克农(1899年-1962年),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是我党我军情报和保卫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99年,为纪念李克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将军故乡烔炀镇中李村修缮恢复故居,并建设将军生平事迹展览馆,同时,征集文物和图片资料陈列布展。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对其进行扩建。目前,李克农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余件。2003年,授予“安徽省-教育基地”。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2007年,授予“全国-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战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李克农将军纪念馆自1999年对外……[详细]
吴长庆故居
  吴长庆故居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现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22年进行修缮。故居现为砖木结构一层建筑,门厅通面阔21.62米,通进深6.92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分三个展陈区,详细讲述吴长庆的生平及其家族的时代发展和变迁。电话:15155198972……[详细]
孙仲德纪念馆
  孙仲德纪念馆位于三河镇东街,该馆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占地面积85㎡,建筑面积170㎡,是一座上百年的历史建筑。里面陈列着孙仲德穿过的军装、抽过的烟斗、还有他参加第一次全国人大的出席证等珍贵史料。目前该馆保护良好,对外开放,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长丰县档案馆成立于1965年5月,为国家二级馆,同在合肥市所有县区中是唯一一个“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2017年元月份长丰县档案馆搬迁到“县三馆”(档案馆(城建档案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主楼西部四层、五层,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和党史、地方志的研究成果,以展览图片、声像和实物的形式,综合展示长丰县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完善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使之成为长丰县档案展示、文化演绎、学术交流和市民教育平台。档案馆五层为档案展示厅,占地720平方米。目前4个展区已全部开放,包括:古代篇-史纪长丰、近代篇-烽火岁月、现代篇-盛世宏图、文化篇-灵秀江淮。……[详细]
  刘秉璋墓:位于万山镇长岗村刘洼(牛凹)村民组,距庐城西15千米。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秉璋病逝。逝后,由于两江总督周馥的疏奏,清廷准其“复官,予优恤,建祠”,谥号“文庄”。刘秉璋墓葬万山镇老刘凹(旧名“老刘洼蛇形地”)。历经百年,当年恢弘渐逝,墓冢残存。2007年,刘秉璋墓被确定为庐江县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全县13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2010年,庐江县人民政府筹措资金260万元规划征地,鸠工庀材,恢其规制。2011年5月16日墓园建成开园。刘秉璋墓园坐西朝东,三面环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墓园恢宏,由墓冢、祭坛、拜台、碑亭、墓道组成。满眼竹翠,一枕松涛,俨然成人文景点。在墓园区还建有刘文庄公祠,陈列了刘秉璋生平的主要事迹,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