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旅游景点

花城广场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是广州市最大的广场,2010年10月25日起全面向市民开放。该广场位于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东起冼村路,西至华夏路,北靠黄埔大道,南临海心沙。花城广场是广州的新中轴线广场,四季都有花开,新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环绕,夜景非常美。广州城市的新中轴线广场,少年宫、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都在花城广场周围。花城广场建有人造的景观湖、大型的喷泉和灯光广场,绿树环绕,还有5个花岛,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还会举办花市、灯光节等活动。花城广场的地下就是花城汇,也是个超大型的商业广场,餐饮店非常多。夜晚的花城广场灯光璀璨,非常美丽,可以在这里吃完饭,再欣赏一下花城的夜景。广州图书馆新馆坐落于珠江边上、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交汇处的花城广场,每周开放72小时……[详细]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旧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馆址定在文明路6号(今215号)。该址曾是清代广州贡院,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中山大学天文台所在地。旧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建筑,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建成。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所辖的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决定在原址上建设新的陈列大楼。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其中新建大楼12300平方米,陈列面……[详细]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广州农讲所旧址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农动所旧址。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6届。1、2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3、4、5届在广州东皋大道1号,第6届所址迁此。1~5届主任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第6届1926年5~9月举办,改主任为所长,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为专任教员,教员有彭湃、恽代英、阮啸仙等。本期招收学员327人,来自当时的-20个省,在此学习有关农民运动、军事、政治等课程,进行军事训练,并到农村实习。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农民运动,对中国革……[详细]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0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32、越秀公园 AAAA
越秀公园
  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元代以来被称为羊城八景之一,元代为粤台秋月,明代为粤秀松涛,清代为粤秀连峰、镇海层楼,现代有越秀远眺、越秀层楼、越秀新晖。越秀公园(YuexiuPark)又称越秀山,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建过观音阁,故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详细]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中共三大会址原为1幢两层高、每层2间相连通的普通房屋,为人字瓦顶的砖木结构,是设有骑楼的典型旧式广州民居形式。但房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经过新建后,新建纪念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全部用于陈列展览;旧民居5号楼将作为临时展厅,展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关的专题展览;5号楼和新馆通过两层的走廊连成一体。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详细]
32、海心桥
海心桥
  海心桥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该桥主拱拱跨198米,桥面最大宽度15米,桥形设计植根岭南文化,造型概念来自“琴鸣绢舞·岭南花舟”,吸取粤曲水袖、广州水上花市、岭南古琴等具有岭南文化代表性意义的意象融入设计当中,将桥梁完美地融入广州中轴线步行系统。海心桥是广州连接珠江南北两岸的第一座人行桥,也是学党史、办实事的又一生动实践,将成为连接珠江两岸经济、商务发展的新纽带以及展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魅力的新名片。海心桥可承载传统节日庆典,如观端午龙舟、赏国庆烟花、春节桥上花市等,打造岭南文化新名片。海心桥在提升花城广场、海心沙、二沙岛、广州塔整个区域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实现珠江新城CBD商务区向江南延伸、广州塔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向江北拓展,成为珠江两岸经济、商务……[详细]
广州起义纪念馆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苏维埃政府随即废止。虽然广州公社仅存三天,却是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1949年解放军攻占广州后,公安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所接管,并于此设立广州市公安局。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把南楼辟为广州起义陈列室,对内开放。1987年,广州市公安局移交了旧址的南楼、中楼及门楼等建筑给文物部门,后对旧址进行维修复原,成立了广州起义纪念馆。叶剑英曾为此题字“广州公社旧址”。因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场所有限,直至2005年底,广州市公安局才向文物部门移交了余下的旧址北楼和拘留所。2006年……[详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详细]
广州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东风路,观音山南麓。是人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而建。据记载,中山纪念堂原址是清代一座衙门。辛亥革命成功后为督军衙门。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就设在这里。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炸毁了-。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人们决定在此地建立中山纪念堂。1929年奠基,1931年建成。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系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