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 > 端州区旅游

端州区旅游景点

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宋城路,地处肇庆城区中心。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城墙周长2801.2米,高6.5—10米不等,宽8—18米,平面呈长方形,外为砖砌,内为夯土,是目前省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宋代城墙。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北城墙西段建有披云楼,南城墙东段建有文昌阁,城墙外有28个的敌台(又称马面)。城门……[详细]
肇庆阅江楼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阅江楼基本形成现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缮。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后楼、西楼破坏尤为严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将楼面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积248平方米。楼高两层,分南、北、东、西4座。其中北(后)楼比南(前)楼高,东、西两楼等高。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详细]
肇庆包公祠
  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包公祠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宋代名臣包拯,为官刚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公正,铁面无私,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敬颂。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教学,留下不少历史古迹。肇庆包公祠重光后,到肇庆包公祠朝拜的粤港澳及东南亚游人络绎不绝。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厂排街22号类型:……[详细]
白沙龙母庙
  白沙龙母庙在端州区西郊龟顶山东侧,南临西江,因庙址面临西江北岸的白沙滩,故名白沙龙母庙。白沙龙母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1265-1274年),后历代有修葺,是众多的龙母行宫中,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间皇帝赐封的行宫。该庙现仅存牌坊、龙母亭及大殿的一部分,肇庆八景中的“龟顶松荫”和“白沙夜月”离庙不远。龙母亭建筑面积28平方米,蓝色琉璃瓦歇山顶,柱上刻有“书赐龙章恩承上国;碑铭母德泽沛神州”的对联;大殿仅存东厢,残存面积56平方米。该庙1984年被列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格局白沙龙母庙坐北向南,整个建筑群采用砖木结构,按帝皇“九五之尊”的建筑格局,大殿、后殿、五龙子殿、七姐妹殿一起,共为九开间,以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正门石碑坊建筑成五开间,从石牌坊进入,空地通道之旁,东有龙母亭,西有戏台,通……[详细]
高要学宫
  高要学宫又名文庙,位于原高要县城肇庆镇(现为肇庆市端州区)正东路42号,是我省现存较大的一座孔庙,属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子(名丘)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视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国各府、州、县普遍建有孔庙,且规模宏伟,巍峨肃穆。学宫的建筑,一般有两部份,一是祀奉孔子的圣殿,即大成殿;一是学宫衙署。据载,高要学宫始建于北宋崇宁年初(约公元1102年),为当时郡守毛衍经始,历张新、林景新两郡守建成。南宋绍兴年间,郡守李麟、郑起沃继而扩建。元末曾加以修葺,后毁于兵战。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知府李从培主持的重新修建,天顺年间(1457—1464年)学宫两被匪贼所据,毁坏严重,-迁至城中,到嘉靖十年(1531年)方迁原址,复加扩建……[详细]
3、梅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庵
  梅庵,在肇庆市西2公里梅庵岗,北枕北岭山,面对滔滔西江水,是岭南少有的千年古刹.梅庵始建于宋至道二年(996年).据载,唐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回新兴时路过肇庆曾在此山岗插梅为记.后来智远和尚为纪念先师,便在惠能插梅处建庵,取名梅庵,以示不忘.梅庵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保护.主体建筑由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两廊组成;附属建筑有庵前平台、六祖井、两侧的众缘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和梅园等.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梅庵曾改为夏公祠,佛像全部被弃置于庵后露天处.明万历元年(1573年)后,一些寺僧曾对梅庵先后作过7次较大的重修和扩建,对佛像进行过2次装金.1995年,梅庵经全面维修与扩建后,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山门前,几株新载的印度……[详细]
披云楼
  披云楼位于端州区人民中路以西的端州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8年),楼高三层,当时是作为瞭望台而建造的,它由披云楼和炮台两部分组成,因楼矗立在城墙西段最高处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得名。现在的披云楼是1989年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是仿照江西的滕王阁、湖北黄鹤楼和山西飞云楼而设计的,内部结构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建筑,楼顶为歇山式十字脊结构,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现楼内设有两组蜡像。楼下一组系“包公出巡”;二楼塑有“南明永历帝在肇庆”,人物造形逼真,呼之欲出。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披云楼坐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详细]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明宣德年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改名阅江楼。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约2000平方米,其中庭院面积248平方米;楼高2层,分南、北、东、西4座。4座楼通过4座耳楼衔接通连。南北两楼为歇山顶,屋脊上均有鳌鱼宝珠,东西两楼为券篷顶。院内植米兰、葵树,设水池、假山,清幽雅静。南门前置宽阔石阶,阶下置石狮1对。北楼地下大厅有清康熙时两广总督郭世隆所建的康熙御书碑5块;南楼檐下,悬挂两广总督劳崇光所书的“阅江楼”木匾。阅江楼历为书院和文人墨客的吟咏之所,又曾为军事重地。南明永历帝,中法战争主战派彭玉麟、大革命时期的高……[详细]
七星岩牌坊广场音乐喷泉
  •音乐喷泉水型和灯光的组合,其变化多端、梦幻无尽、色彩斑斓的效果堪称亚洲第一。景点介绍七星岩牌坊广场音乐喷泉是广东省肇庆市的旅游景点之一。旧的色彩音乐喷泉于1994年投入使用,当时肇庆的音乐喷泉有着中国第一之称。2010年,政府耗资600万把位于七星岩牌坊广场的喷泉重新改造,几乎所有人都对此新喷泉有着耸高的赞赏,甚至觉得比烟花更漂亮。新音乐喷泉是漂浮式湖中大型音乐喷泉,其平台长135米,宽10米,其中主喷高108米!为弧形设计,与广场的弧形沿岸相呼应。音乐喷泉水型和灯光的组合效果有几百种之多!其变化多端、梦幻无尽、色彩斑斓的效果堪称亚洲第一!地址:肇庆市端州区端州四路七星岩牌坊广场内类型:喷泉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电话:0758-2237662开放时间:每天19:00-19:20……[详细]
渡头元魁塔
  元魁塔在端州区东堤二路,南临西江。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相传力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学、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律,故名“元魁塔”。该塔高27米,平面八角形,外观七层,内为十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石塔。塔基用石,塔身砌砖,各层于南北两面辟拱门,塔刹的覆盆与葫芦则是铁铸。该塔的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递减,塔檐及千座逐层收缩,塔壁外面,各层八个面仍有前人修塔留下的四个“插杆洞眼”。元魁塔虽然矮小,但玲珑清秀,它不但有明代的建筑特色,而且有唐宋的建筑风格,很有研究价值。此外,它与北岸的崇禧塔,南岸之文明塔和卖峰塔隔江对峙,构成“四塔擎天”的罕有景观,实属难得。1984年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二塔路类型:古塔古迹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开放时间:暂不开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