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侯马彭真故居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彭真故居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沟的两孔窑洞中,窑洞坐西向东,洞内除了土坑、锅灶和几件简陋的木制家具外,别无它物。彭真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个春秋,7岁时便开始帮父亲下地干活,帮母亲纺线,12岁时上过几天私塾,17岁时考入当时的曲沃县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彭真开始萌生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被学生们推选为宣传队长,带领学生上街-,开展禁烟、禁,-、禁缠足、-洋货的斗争,初步显示了高超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1922年,从家乡侯马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0。从此,他告别家乡……[详细]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时代:清末高君宇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纪念馆主要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上院窑洞从西往东分别为高……[详细]
祁寯藻故居
  祁寯藻故居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平舒乡平舒村和龙门河村之间,临307国道,所在地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祁氏一门祖籍平舒,是清代寿阳望族,一门五进士、三世四翰林,祁寯藻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曾侍教道光、咸丰、同治,誉称“三代帝王师”。景区以“中华第一书香门第”为理念,集观光纪念、娱乐体验、休闲度假、会议修学等功能于一体,风景园林和生态园区并存,传统韵味和现代展示结合,让游人感受祁氏文化魅力,回归自然情趣,全身心放松体验,是一个体验度假的理想场所。景区地址晋中市寿阳县平舒村……[详细]
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南20公里的东冶镇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这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内正面为主房,两侧是厢房,上下两层是徐帅青少年时期干活和学习的地方。在故居内,有徐向前元帅童年时学习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泽东向徐向前授勋时的元帅礼服,还有徐帅的羊毛衫、军装等衣物。徐帅亲笔书写的他生前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龟虽寿》原件也存放在这里。一件件实物和图片资料,反映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清廉简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故居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56平方米。正房两层木楼,面宽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左右耳房二间。东西配房各六间,垂花院门。1991年,修复故居木楼和大门。1995年,建展览室,成列有徐向前元帅的被服、补……[详细]
薛仁贵故里
  河津自古就是个英才备出的地方,像司马迁、卜子夏、王勃、王通、薛瑄,在河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众名人故事和文化内涵散布在河津大地。其中最值一提的就是唐朝的大将薛仁贵。曾有历史学家这样说过,“诸葛亮的茅芦,杜甫的草堂,薛仁贵的寒窑”,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三寒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其中的一寒薛仁贵寒窑的风采。旅游路线是这样的:牌坊——射雁塔——魁星楼——柳家大院——薛仁贵祠——寒窑——平辽王墓——平辽王府——薛氏宗祠——古村落商贸街。牌坊——来到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牌坊,上面写着“薛仁贵故里”五个大字。牌坊上面雕刻着以麒麟为主的图案,麒麟在中国古代是杰出人才的象征,两边石柱上有四只头上尾下的石虎,寓意薛仁贵白虎转世的传说。独特的石虎造型的石柱也成为入口牌坊的一道独特风景。射雁塔……[详细]
临猗傅作义故居
  傅作义故居位于山西省临猗县地处黄河岸边的安昌村,是韩信木罂渡河灭魏的古战场之一,该村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相争之地。傅作义故居原有两处建筑。其中,老宅一座,傅作义祖父傅文鼎创建,距今已有170多年,经过三次修复,仍保持原状。新宅三座,傅作义父亲傅庆泰创建于1900年,占地1.2亩,房屋48间,先后用了20年时间建成住进。1938年冬日寇进村后,因挟傅作义长城、绥远抗战之恨,拆了三座新宅,将有用木料全部拉走用于建炮楼,无用的放火烧毁,大火烧了六天五夜。在群众的保护下,傅作义出生地旧宅免于遭难,得以保存。按照临猗县委、县政府的要求,2012年以来,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傅作义故居旧宅和1957年4月傅作义回家乡吃住在堂弟傅作维家的旧住屋进行保护性修复,对“仁义巷”、“铜铸像……[详细]
雷履泰旧居
  雷履泰旧居雷履泰旧居(第四批省保)时代:清雷履泰(1770——1849年),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创始人。故居为雷履泰中后期20余年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建于清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故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东院、中院(惯称西院)、东偏院和西偏院等4座自成一体而又相互贯通的院落组成。占地3888平方米。中院(或称西院)是“故居”的主体,属平遥典型的“三截两院过道厅”院式格局。房舍建筑用材硕大,造型粗犷,砖木石构件雕饰别致。票号是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的的一种私人金融组织,主营异地汇兑、存款、放款三大业务,也就是私人银行。雷履泰是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国第一家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早年在平遥,-场当学徒,后为西裕成颜料铺少东家看中,不久便委任其为汉口分号执事,以后又调其到京都分号领班。雷于道光三年(1……[详细]
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故居及墓地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故居)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墓地)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清代山西永宁州人,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和总督等地方官,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清端”,被康熙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居即为其幼年至44岁考取贡生之前在此居住,现存三座宅院。始建年代不详,现由其后人居住。第一座宅院,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现被后人分为三个院落。现存正房与大门,正房是由方砖垒砌的拱券窑洞,共10孔,其中西侧7孔为原建筑,东侧3孔是后人新修。第二座宅院,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为四合院。现有正房、东西厢房、西厦房。正房为砖垒砌的拱券窑洞,共4孔,平顶;东西厢房为单坡硬山顶;西厦房在西……[详细]
阎锡山故居(阎家大院)
  阎锡山旧居(第二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定襄县河边镇阎锡山执政山西近四十年,曾一度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其宅第始建于1913年,停工于1937年,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西花园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共二十七个院落,近千间房屋,总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多平方米。阎锡山旧居的整个建筑是围绕阎氏老宅逐步扩展而成。由于地形特殊,高低不一,每个院落尽管各按地势相对独立而建,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连通形成了院套院,宅连宅,参差错落,鳞次栉比,曲径通幽,变幻谲奇的特征。其规模最大的东花园,坐东朝西,一进三院,斗栱飞檐,雕梁画栋,须弥石座,气势森严,是典型的晚清宫殿式建筑。而别具特色的中西合壁建筑都督府,则是东西一进二院,其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卷棚顶,却配以砖拱门券,罗……[详细]
赵树理旧居
  赵树理旧居(含沁水赵树理故居)赵树理旧居(含沁水赵树理故居)(第四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赵树理旧居位于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建筑占地面积315.45平方米。故居系一面围墙的三合院结构,青堂瓦舍,砖木建筑,是一处典型的清末民初北方民居。门口石碑上镌刻着薄一波题写的“赵树理故居”5个大字。1965年初,赵树理一家老小住进此院,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几年的时光,直至1970年在西厢房卧室里去世。西房、东房分别是他和儿女们的住所及他写作的书房,南房则是厨房与客房。1996年,薄一波为赵树理故居题词,1998年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在作家故居建立文物点,2006年赵树理诞辰100周年之际旧居修缮开放。院内北墙的汉白玉上,陈列雕刻了彭德怀、郭沫若、茅盾对赵树理的亲笔评价和评论文章……[详细]
戴隆邦故居
  戴隆邦,字兴国。清代祁县小韩村人,生卒年待考。有的资料推测大约生存于1713——1803年,享年90岁,主要活动于乾隆时期。戴隆邦自幼酷爱武术,长年坚持练功习武,寒暑不辍。更兼谦虚好学,广交武术名家,青年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武术师,后到河南省阳县赊旗镇开设镖局,声名大震。其为人谦恭豪爽,重义轻利,一诺千金,深受武林拥戴。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的钻研,博采众长,集各地武术名家之拳术精华于一炉,终于编创出具有独特-的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心意拳的开山鼻祖。其子文良、文熊(乳名大闾、二闾)都是武林高手,特别是文熊,拳术高超,声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戴隆邦故居位于祁县古县镇小韩村戴街西部,门牌26号。宅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各带西偏院,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院落宽敞、房屋高大,很有气派。值得注意的是……[详细]
贺昌故居
  贺昌故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06年~1920年地址: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贺昌同志于1906年1月19日在东窑出生,1918年考入离石县高级小学,1920年随其父到太原并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春调离太原赴团中央工作。他先后参加过太原、安源、北平、天津、上海等地青年和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领导筹划工作;1927年任团中央执委、劳动部长;1929年任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长,广东省委书记,与邓小平组织策划了广西百色起义和创建红七军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曾兼顺直省委书记;1932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5年在江西会昌与国民军的作战中壮烈牺牲。贺昌故居,坐北向南。东西长24米,南北宽28.4……[详细]
大寨陈永贵故居
  解放前,大寨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大寨相继建成了-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详细]
貂婵故里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材。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现在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近年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机联。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详细]
徐继畲故居
  徐继畲故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东街村朝阳巷。徐继畲(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五台县东冶镇人。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道监察御史、梁州知府、福建延邵道道员、广东布政使、福建布政使、广西巡抚。鸦片战争期间上 书《禁鸦片论》。清同治十二年(1873)卒于五台东冶家中。有《瀛寰志略》、《松龛先生全集》传世。徐继畲故居坐北朝南,一进两院,占地面积428平方米。大门1座,面一间,硬山灰瓦顶,中柱安板门一合,旁余塞板,走马板书“惠迪吉”,左右砖雕看墙,门内砖雕影壁、门与门洞,进入故居。一院两厢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设廊。东厢房已改建。正北仪门1间,抱鼓门铭,石雕门坎,走马板书“居无中美”、“道光丙戌“,悬山顶,内十字卷棚,歇山顶,斗栱九踩,栱眼板透雕石榴、莲花,正面安板们。仪门左右有砖墙。二院正……[详细]
田家英旧居
  田家英旧居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南头沟,占地面积112平方米。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强调要发动群众,实行“耕者有其田”。1947年2月至5月,中央派康生、陈伯达到晋西北考察并帮助土地改革,陈伯达率田家英、浦安修等土改工作团成员到潘家庄(含大圣堂、张家庄、潘家庄村)进行试点。田家英住在张家庄村开展工作。在土改工作中,田家英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为照顾他的身体,房东大娘总要炒些豆子放在他的枕头边。后来他染上伤寒,房东一家轮流守候在炕前细心照料,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小米熬成米汤喂田家英。在房东一家的照料下,田家英恢复了健康。为此,田家英认房东李小脸为干娘。参加土改的经历使田家英难以忘怀,1947年到河北西柏坡后,他写下了反映土改运动的长诗《不吞儿》。……[详细]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曲峪镇前曲峪村李鼎铭(1881-1947年),原名丰功,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桃镇桃花峁。李鼎铭作为党外民主人士,在军事、教育、哲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精兵简政”军事思想的提出者,是“三三制”民主政权参政议政的先驱者,是中西医结合的首议者,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首创者,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1947年,李鼎铭曾在前曲峪村工作和居住。前曲峪李鼎铭旧居,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21.50米。194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东渡黄河驻扎临县的军事战略,是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一项远大的军事决策。李鼎铭作为陕甘宁边区副主席,在东渡黄河后居住于临县前曲峪村,面对国民党经济--的严峻革命形势,以多病之躯在临县驻地参与推行多项军事政策、经济……[详细]
王靖国旧居
  王靖国旧居,位于五台县台城镇新河村中。王靖国(1893-1951),字治安,号梦辰,五台新河村人。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王参加忻代宁公团。后为阎锡山选送保定军官第五期学习,与傅作义等人称“十三太保”。先后任晋绥军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解放太原时,王任太原守备总司令。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王被俘。1952年,病死狱中。 旧居坐北向南,四合院落布局,占地面积456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大门前有照壁1座,大门一间,前后出廊,板门,悬山顶,八字看墙,砖券门洞。进入大门后对面有影壁1座。院内早年分为上下两院,之间有垂花门,现已毁,左右砖砌花栏墙。上院现有北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硬山顶,当心间出廊,两侧间为塾屋,外接耳房各间半;东西厢房各三间(西房改建),深三椽,硬山顶。下院有南房面宽三间,……[详细]
永济杨贵妃故里
  杨贵妃故里位于山西永济市西南端21公里的韩阳镇独头村,这里是黄河金三角三省交界之处,“鸡叫一声听三省“的地理优试,高速公路、2级公路、南同蒲铁路,从中穿过,踏入三晋的第一朵旅游之花,交通十分的方便,1994年考察设计开发杨贵妃故里,大兴土木已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65亩。1994年10月,民营企业家王占一先生为了弘扬祖国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振兴永济经济,投资开发兴建。仿唐、仿古式建筑群,杨贵妃故里门楼、杨宅院、杨贵妃纪念馆、祖先堂、西花园、观音庙、贵妃池、停车场、办公楼、宾馆、餐厅等建筑,1997年竣工对外开放,为了挖掘杨贵妃和盛唐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为数不多的一个景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很高的旅游、观赏、研究价值,在此人们可以体味隔世繁华,可细品祖国历史文化,可享用贵妃池中神水进行沐……[详细]
张政故居
  张政将军故居位于阳曲县泥屯镇赤泥社村,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张政(1915-2005),曾用名张公汉、章震。山西阳曲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组织部股长,山东纵队政治组织科副科长,新四军第3师第9旅第26团政治处主任、机关组织科科长、第25团政治委员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第17团政治委员,第3野战军7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界河、陶庄、苏北、临朐等战斗、战役及盐南战役、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金华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21军第63师政治委员,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大队大队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故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