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杨贤江故居
  杨贤江故居位于长河镇贤江村,此地原名分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杨贤江(1895—1931),字英甫,笔名有李浩吾、李膺扬、柳岛生等,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故居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开间小平房,东西各有侧房两间,平面布局呈凹字形。该建筑造型简朴,保存完好,内部参照杨贤江早年在此生活时的样式布置:明间为厅堂间,右侧墙壁悬挂1951年余姚县人民政府赠送给杨贤江家属的“人民功臣”匾一块;两边次间分别为杨贤江和其父母的起居室;东西梢间为厨房和缝纫间;东西侧房为书房和安放农具的杂物间。杨贤江出生于一个成衣匠家庭。1912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等师长影响,立志教育救国。1922年5月加入……[详细]
林环岛烈士故居
  林环岛(1904—1940),洞头县北岙镇人。早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6年春,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早年的革命生涯中结识了周恩来、邓颖超、李克农、廖承志、连贯等我党革命先驱。1928年春,在上海龙华创办泉漳中学,利用讲坛宣传革命。1929年3月,受党组织派遣到缅甸仰光担任中共侨党地委书记。1931年回国,在上海主办《现实周报》,后任《南声报》总编辑。1934年10月又奔赴越南,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5年7月回国,后担任厦门市青年战时服务团儿童抗日救亡剧团(简称“厦儿团”)总领队和中共党支部书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开展募捐慰劳活动。1939年6月,前往越南担任南委书记,从事华侨-工……[详细]
四先贤故里碑
  从龙山公园南大门拾级而上,进入“见贤思齐”月洞门,便可看见四座贤故里碑亭。这是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阳明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碑亭均有亭额,子陵碑亭是“山高水长”,赞颂严子陵的品格和巍巍高山,万古长青;如滔滔江水,永不枯竭。联是“渺矣纶竿神汉远;依然城廓客星高”,大意是:他的踪迹缥缈,和东汉时代一样遥远;高风永垂,与余姚城廓一样长。王阳明碑亭’饿是“真三不朽”,赞颂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光耀史册。联是“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大意是:他的良知学说,丰富了儒家的经典学说;他的诞生处瑞云楼至今尚存,令人敬仰。朱舜水碑亭额是“胜国宾师”,赞颂朱舜水以明朝遗民受到异邦君臣尊重的德行。联是“东海蹈曾甘……[详细]
蒋经国旧居
  杭州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抗战胜利后,蒋经国曾携妻-及子女寓居于此。里西湖,近断桥,有一栋围墙包裹的两层小楼。曾有铜牌,上 书“蒋经国旧居”。抗战胜利后,大约是1948年10月至11月期间,蒋经国携妻儿在此小住。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2003年,杭州市园文局正式明确蒋经国旧居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2015年01月28日因在杭州园文局官网上一条“政务公示”引起关注。“政务公示”的主要内容是该别墅将成为浙江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项新建项目,经营大众咖啡馆(含面包、薯……[详细]
朱舜水纪念堂
  朱舜水纪念堂位于龙泉山南麓,依山坡顺势而建。原为姚-氏“老三房”宗祠,为清代建筑。朱舜水先生乃朱氏老三房支系后裔。头门向西,门前悬挂“朱舜水纪念堂”匾。里面是前后三进建筑,分别为门厅、正厅、后厅,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依次抬高。门厅为两层五开间楼房。明间楼下为正门,门前高悬“崇孝祠”匾额,是原来朱氏老三房宗祠的堂名。穿过门厅,登上较陡的几十级石阶之后,便是第二进正厅。正厅为五开间平房,抬头即见“胜国宾师”四字巨匾,是日本学人对朱舜水先生的崇高称号。这里原是祭祖的正堂,现辟为朱舜水先生史迹陈列,展示着较多与朱舜水相关的文献资料,他在余姚与日本两地的遗迹图录、照片,日本友人回赠的有关朱舜水的图像、墨迹、书籍等文物。后厅原称为“奉先楼”,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整座祠堂结构简洁,排列有序,气势较大,……[详细]
吴杰故居
  吴杰故居建于镇海县城内,分为东、西两院,均为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西院位于胜利路26号,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由前后两进及两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前进中轴线上建有台式砖雕大门,门房及左右两厢平房相连。正屋为三间两边弄高楼房,通面阔16·35米、进深8柱约12·16米。屋柱、梁架全用串斗式。有阔檐楯,枓拱、月梁等结构均精雕细琢。前后石铺明堂,后明堂布置花坛。原有西偏平屋三间为厨房,因开拓胜利路被拆。后进为花厅,高平屋三间,两厢偏房,明堂布置花坛,门窗等构件较为新颖,为吴杰会客宴请场所。东院位于人民路36号,为吴杰复职后所建,时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筑面积572平方米。由两个单元组成。前幢为幕僚用房,座东面西,进深4博的楼房4间,外有门楼,屋前有甬道通……[详细]
王守仁故居和墓
  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其中,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体现了当时砖雕技艺的水平。大厅--“寿山堂”系三开间高平房,高大宽敞,结构古朴大方,用材粗大稳实,构件装饰严谨。寿山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确切评价。出……[详细]
张人亚故居
  张人亚故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霞南村霞南东路19号,当地人称“祠堂后”。据房主介绍该房建于清中期,为三合院式建筑。1898至1914年间张人亚生活于斯,院内现有正房一进,东西厢房各一座。院落四周院墙围拢,朝南开门,在南墙中段有墙门一座。墙门以条石为框,上承砖作仿硬山顶门楼。正房一进,坐北朝南,为一硬山顶平屋,计有三间两弄,并两头出厍,各有厍房三间。正房梁架为穿斗式七柱七檩。东西厢房皆为两层重檐楼房,各有三间一弄,并与厍房相连而排成一列。厢房山墙檐角上翘形成三面坡。厢房屋面为悬山顶,梁架为穿斗式五柱五檩。东西厢房一层皆向后建有披屋。院内建筑皆以条石为基,并用块石铺地。其中西厢房南山墙拆除马头墙改为普通山墙,南一间一二层皆有改建,其中一层檐改建为水泥平台,二层前墙改为砖墙。南二间一层檐改建……[详细]
朱程烈士故居
  朱程(1910—1943),字公行,苍南县矾山镇人。他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5月回国。“七七事变”后,他投身于晋冀豫抗日战场,任河北民军十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9月,率部投奔八路军,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1943年夏,调任鲁西南新五分区司令员。抗战的6年(1937—1943)中,他率部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王厂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1月18日,冀鲁豫军区在第五军分区菏泽地区安陵集为朱程举行了追悼会。军区司令员-在悼词说:“朱程同志的牺牲,使我中华民族失一将才,使边……[详细]
林秉权故居
  林秉权(1902——?),又名良恕,留学苏联时改名游策,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人。在温州中学就读期间,参与声援五四运动。1923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与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关系密切。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泰顺籍第一位中共党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他返回泰顺组织救国会,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1927年春,党组织委派他到武汉领导商民协会工作。同年11月抵达莫斯科。先入东方大学习军事,次年转入中山大学。由于他始终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与王明之流作斗争,反被诬陷为搞宗教活动,被押送到伊凡诺夫工厂劳动改造。1934年,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从此杳无音信。1989年12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林秉权故居,位于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底村13号。这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详细]
王文庆故居
  王文庆故居及王文庆墓,位于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故居位于村中心上新屋,其墓在故居西北200余米殿后山麓。2001年2月18日公布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文庆(1882~1925),初名军,字文卿,后改文庆。为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临海桐峙岭根人。王文庆是辛亥革命时期颇有影响的人物,曾与孙中山、黄兴、秋瑾、陶成章等人,发起并组织了反清、反袁的大革命运动,历任过浙江省民政长、参议院院长、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等职。逝后,民国间,将临海城内的一条街命名为“文庆街”。王文庆故居为王文庆和胞弟王醉卿的合宅,故居始建于民国14年(1925),竣工于民国22年(1933),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外台门、庭院、内台门……[详细]
张静江故居(尊德堂)
  张静江故居位于湖州市南浔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张颂贤,又名竹斋,南浔“四象”之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所建。张静江(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佛号饮光,别号卧禅,是孙中山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曾代理浙江省国民政府主席。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即利排水,又能防风的滴水瓦。室内栋如鳞次,宛如宫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戏文、民俗图案为主,崇尚一……[详细]
倪宗正故居
  倪宗正故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门路78、82号,由武胜门路82号的清晖佳气楼和78号倪宅组成。倪宗正,字本端,号小野。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武选员外郎,后调至广东南雄任知府。颇有政绩,死后赠学士,谥文忠。一生工诗善书,王阳明曾赞其诗文逼近陶渊明和杜甫。倪宗正留下的著作有《谢文正公年谱》、《易说丰实集》、《小野集》、《观海集》、《太仓集》、《突兀集》等多种。清晖佳气楼坐北朝南,硬山重檐,通面阔9米,分三间,通进深10.22米,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用九檩、五柱。该楼用材较小,结构尚完整,部分构件损坏腐朽较多。尚存的“清晖佳气楼”木匾,传为王阳明先生所书赠。在楼前的庭院中立有一碑,上镌:“明万历三年,礼部侍郎倪文节故里,知余姚县李时成立。”据《光绪余姚县志·古迹》篇载,谢迁、……[详细]
赵刚故居
  赵刚(1887——1930),小名赵廷爱,又名赵友仁,文成县龙川村头人。先后就读于本地私塾和高等小学堂,1915年从浙江铁路学校毕业后,回乡曾任龙川高等小学堂教师。1917年由朋友介绍在天津铁路局工作。1919年,调到沪杭甬上海铁路南站工作,参加上海铁路产业工会,积极参与工人运动。1921年后调入杭州,先后在杭州铁路局艮山门等站任行李司磅。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艮山门站党总支书记。1927年3月22日,杭州铁路系统成立了沪杭甬铁路总工会,他被选为后补执行委员。6月,中央杭州中心区委奉命改建为中共杭县(州)县委,赵刚任书记。1927年“浙东-计划”泄漏后,浙江省委为了加强对杭州工作的领导,决定建立中共杭州市委,由沈资田任市委书记,赵刚任市委委员。在-下,赵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党……[详细]
秋水山庄
  秋水山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的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面积约二百平方米,四周有庭院,沿着北山路有围墙、铁门。现为新新饭店之一部分。秋水山庄,秋水之山庄。秋水,原名沈慧芝,原为晚清上海滩的雏伎,成年后被一皇室贝勒重金赎走,携往京城。几年后,贝勒爷病故,于是席卷了一些财物重回上海滩。据说当她到上海后,直至一故友家中,故友见之喜出望外,立即拉她外出就餐,将她的财物交给当时在座的朋友代为看管。等他们兴尽而归时已是深夜,那朋友还守着财物,独坐以待。因此,秋水认识了那个朋友――史量才,也开始了她的后半生的爱恨情仇。秋水擅长鼓琴度曲,与史量才高山流水,视为知音。史量才给她改名为秋水,秋水以身相许后,成了史量才的二太太,并将所带财物也全部给了他,由此史量才购进……[详细]
金石真烈士故居
  金石真(1901—1929),原名学清,又名石声,永嘉县枫林镇外垟村人。从1907年起,先后在本地私塾和廊下小学读书,1919年2月考入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同金贯真、金省真等一起阅读进步书刊,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毕业后,因擅长体育,翌年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1925年毕业,受聘于母校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任体育教员。教学期间,他积极参加“温独支”领导的革命活动,并由胡识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之后,国民党-包围了他住处,搜走了革命书刊。金石真在进步师生的掩护下避入厨房,在厨工的帮助下翻墙出逃。之后,他与金贯真、胡识因、金省真等一起赴苏,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军事班,后转到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春奉命回国,受中共中央指派担任……[详细]
郑馨烈士故居
  郑馨(1901-1932),原名景柳,字德甫,曾用名撼山、竹山、吕人望,瑞安县白门乡(今瓯海丽岙镇姜宅村)人。1924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返回家乡,参加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活动。尔后,他致力于加强“温独支”与党中央的联系、恢复和发展温州地区党组织等工作。1928年1月下旬,他在瑞安城关主持召开永嘉、瑞安、平阳等县党的主要负责人会议。会后建立永嘉、瑞安、平阳三个临时县委,他为省委特派员兼任永嘉县委书记。6月下旬,他参与组织领导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农-合大-。9月,改任中共浙西特委书记。1929年1月,被选为省委常委,后兼任省委秘书长。同年4月,党中央决定暂时取消浙江省委建制,划分为六个中心县委,他被任命为杭州市委书记,重新筹建市委机关。19……[详细]
殷夫故居
  殷夫,原名徐祖华,1909年出生于宁波象山县大徐村。殷夫是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先驱,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曾担任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的。1931年2月7日被-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殷夫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孩儿塔》等。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1991年殷夫牺牲60周年时,由当地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修缮了殷夫故居,开辟了殷夫事迹陈列室,还建了庭院式碑廊,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代。殷夫故居门院明朗肃穆,“殷夫故居”四字由著名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题写,刚健有力,院落由大门、正屋、左右偏屋组成。正屋三开间,东次间是殷夫出生的地方,东首小屋是殷夫少年时居住、读书之处。东西两厢房辟为事迹陈列室,摆满了殷夫生前的照片、诗文、译著和他用过的笔墨等遗物以及各种纪念文章……[详细]
王震南旧居
  王震南是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族弟。王宅也称葛竹村,围在绿树香花之中,修于1936年。青砖高墙,黛瓦结顶,傍山而建,是一座中西建筑文化合璧的经典。内部建筑采用上等木料,工艺精雕细镂,绘画添颜形象逼真,人物栩栩如生,雕刻中故事连串,内涵丰富,集中国民族文化与精美建筑于一体。王宅顺山势而建。面朝牌楼式大门拾级而上,正如李渔《闲情偶寄》里面说的:“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进入大门过月洞门,才为正门,门框上写着“居仁由义”,为宅主的笔墨,遒劲雄健。整座宅子为三合院式二层楼房。其中厢房与正屋间有回廊相连,双轩卷棚,龙骨饰顶,气派非凡。外部的山墙都不是常见的马头墙或人字墙,其间综合了欧洲的建筑风格;内部的木结构自一九三六年建成以来,一直完好地被保存下来,尤其是柱、梁、牛腿雀替等处的精细木雕,栩栩如生,花……[详细]
王国桢烈士故居
  王国桢(1900—1931),原名杨柳,字叔材,平阳县蒲城(今属苍南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之一。1926年参加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作为中央特派员赴浙南开展农民运动,积极组织农民协会,领导武装-,被选为永嘉县农会会长。他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浙南地区最早的农民运动组织和领导者之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以温、台游击区域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担任过中共浙南特委书记和温州中心县委书记,为党在浙南地区组织发展和武装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2月11日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于温州市区松台山。 王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苍南蒲城乡西门外村,是一座由25间房子组成的四合院,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