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于谦故居
  于谦故居位于杭州南宋御街-清河坊景区,河坊街祠堂巷北端尽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42号,距离西湖仅一公里。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于谦案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现故居已照原貌修缮一新,陈列于谦生平事迹,尚留旗杆石、造像碑等遗物。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故居一进有井一口,一面靠墙,三面由石栏杆围住。当年于谦在这里汲水,井圈内壁绳痕还在。井边有一间十余平方米的起居室,于谦在这里起居,在井边洗漱后开始一天的晨读。主建筑“忠肃堂”,原是故居的厅堂,陈设简单,一眼望得到底,一如于谦清白的一生。“忠肃堂”门廊的一副对联:“吟石灰、赞石灰,一生清白胜石灰;重社稷、保社稷,百代罄击意社稷”。忠肃堂后面是个小园,一池方塘,两个小亭,静穆得仿佛能听到池中的天光云影。一碑、一井、一室、一堂、……[详细]
郑敬衡故居
  郑敬衡(1900—1927),原名一里、益明,文成县金垟乡谷山村人。1915年考入瑞安中学,1919年至1923年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受聘于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任教员。1926在杭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派,到温州从事农运和党务工作。在永嘉、瑞安等到地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组织。10月,中共浙江省委制订了《浙东-计划》,准备于11月28日以象山港、上虞为中心举行-,然后扩大到温州。11月初,省委常委、组织部主任王嘉谟和特派员郑敬衡、周定携带《浙东-计划》分别到浙东、浙南为-作准备。就在这时,中共浙江省委机关遭破坏,全省党组织的名册和《浙东-计划》被搜去。国民党浙江当局按名册在全省开展大搜捕。11月12日,郑敬衡等从宁波到达温州时即遭逮捕。18日,在温州紫福山……[详细]
金庸旧居
  金庸旧居-袁花位于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一组(赫山房),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旧居,也是其出生之地。袁花,山清水秀,素有“花园之镇”的美名。小镇傍依着苍郁的毛竹山,朝霞映衬下的花溪桥横贯花溪合,静静地点缀着流淌的花溪水,古老的花溪街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图。金庸旧居坐落在袁花新伟查家,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皇帝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金庸旧居,远远望去,白色的围墙、青灰色的砖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庸作品中“七十二侠客”长廊,向右拐弯,来到了书房——赫山房,在一直向西走是《走进金庸》展示厅。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袁花人,从小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由于战乱,随校-,辗转千里,来到香港,在香港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一手创办了《明……[详细]
黄源故居
  黄源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葛岭路13号。是黄源先生生前居住最久的地方,从1955年5月到浙江工作起,他在这里生活、工作了45年。故居占地330平方米,传统木构架、木门窗,白墙黑瓦,青石板阶沿踏步,颇具江南民居风格。旧居内陈列了黄源先生的创作手稿、书籍、生活起居用品以及与鲁迅等文化名人的来往书信等百余件,用展柜、图板、多媒体演示与生活场景布置有机结合的方式,展示了黄老闪光的一生。特色黄源(1905--2003)名启元,字河清,浙江海盐人,翻译家,鲁迅先生晚年的学生和战友。曾在东南大学附中、春晖中学、立达学院等校求学。20世纪20年代后期投身于中国新文化运动,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1938年黄源毅然投笔从戎,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任军部文委委员,《抗敌》杂志编委,《新四军一日》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详细]
富文故居
  富文(1895—1965),字郁离,乳名体仁。文成县西坑梧溪村人。7岁时父母逝世,由两姐抚养成长。先毕业于浙江省第十一中学,1921年考入保定军校八期。此后,长期服务军界。历任排、连、营、团、旅长等职。1936年任三十一集团军中将参谋长。抗日期间,任陕西第一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暨榆林县长,驻榆林,领8县。1942年转任苏、皖、鲁、豫四省边区干训团教育长。同年道经延安,毛泽东、朱德设宴款待。1943年迁任豫西警备司令,1945年改任后勤部第一补给区副司令,驻上海。1946年5月升任司令。1949年辞去军职,应邀赴台参赞。1959年退休后,受聘任台湾糖业公司顾问。1965年6月3日逝世。 富文注重体育锻炼,体魄强健,一生戎马,精力充沛,生性耿直,廉洁奉公,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富文长期在外,……[详细]
杭州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属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仓前老街。在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南端,余杭仓前的塘河畔,曾经诞生过一位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仓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体、游客服务中心、国学研修中心、国学讲堂和临时展厅等部分。其中故居本体建筑面积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进一弄,由轿厅、正厅、内堂、书房、避弄等组成,为晚清时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长,并度过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二个春秋。故居前三进为历史场景的再现,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时期故居的风貌;第四进辟为展厅,以多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太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故居匾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艺术成就章太炎故居是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华的所在。无论是“扶雅堂”……[详细]
何文庆故居
  何文庆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赵家镇泉畈二村。何文庆(1812-1863),字周重,国学生,诸暨赵家泉畈人,诸暨莲蓬党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何文庆“知外科医,善拳勇”,好见义勇为,他联络诸暨本地及邻县绍兴、新昌、嵊县一带佃农,组织了莲蓬党,参加者以佩戴锡铸莲叶捧荷花一枝为标志。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秋,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进入金华,何文庆率莲蓬党起义,加入太平军,连克诸暨、浦江、嵊县、上虞、余姚、慈溪、镇海等地,并遣其长子何松泉率军入新昌,克天台等地,成为太平军在浙东的中坚力量,何文庆因功封为“志天燕”,后晋封为“志天义”,并派驻镇守镇海。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退保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1863年,何文庆在……[详细]
上虞竺可桢故居
  竺可桢故居在东关镇大木桥头,台门坐南朝北,前临市河,现已作为上虞市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竺可桢,字藕舫,又名绍荣、兆熊、烈祖、上虞东关人。先后求学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复旦公学、唐山路矿学堂学校。1910年留学美国,学习气象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教武昌高等师范和南京高等师范,讲授地理学和气象学。1925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国际百科全书》编译室主任。一年后又到南开大学教书。1927年应聘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4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倡导学术民主,重视新人,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并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闻名世界。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书。特别是从1936年1月1日至1974年2月6日逝世,共3……[详细]
汪胡桢旧居
  汪胡桢旧居位于嘉兴市区帆落浜39号,系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旧居。汪胡桢(1897~1989),字斡夫,号容盦,浙江嘉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汪胡桢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时,亲自踏勘了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仅用一年半的时间,编制完成了《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一书。他是中国近现代对运河整治有着重大贡献的学者。1928年,汪胡桢受聘为太湖水利工程处副总工程师时,在帆落浜东购地4亩,筑小楼奉母养颐。抗日战争时被毁。1948年重建,为西式平屋数椽,名“湖滨小筑”,有花木之胜。现有建筑整体布局呈“工”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砖木结构,屋顶铺设洋瓦。前后两进,北面一进三开间,分别为内书房、外书房和客厅;南面一进四开间,为卧室和卫生间。连接南、北两进的……[详细]
李敏活动地旧居
  李敏活动地旧居位于海曙区龙观乡李岙村的中部,为一间民宅。根据建筑形制及风格判断,建筑为清晚期建造。主体坐西朝东,合院式,由正厅及南厢房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94m2。正厅为重檐硬山顶楼房,面宽四间,进深六柱八檩,穿斗式结构。廊间梁架为月梁,底部两侧雕卷草纹,檐柱柱头施牛腿雀替,牛腿上雕缠枝纹。南厢房为单檐硬山顶平房,一开间。这座住宅的主人为抗战时期三五支队的一个老游击队员洪瑞泰,如今已87岁高龄。据他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章水区委书记,后来著名的革命烈士李敏同志曾借此地作为三五支队的抗日活动指挥场所,用于发动群众工作,组织发展群众力量。李敏同志长期从事抗日救国革命斗争,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年青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1岁,被称为渐东的刘胡兰。当时,李敏同志在洪瑞泰家用过3个月的床至今保存完好……[详细]
金华邵飘萍旧居
  邵飘萍旧居即邵飘萍旧居陈列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古子城内浮桥街89号,是一代报人邵飘萍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飘萍旧居分前后两进各三间,以天井隔开。邵飘萍旧居,是这位革命伟人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这幢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金华市文物局于2012年开始着手开展旧居的整体维修工程,2014年维修工程通过了浙江省文物局验收。2015年,实施了旧居的布展工作,纪念与传承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爱国主义情怀。2016年5月16日,邵飘萍旧居陈列馆开馆。布展以邵飘萍的生平为脉络,以图片资料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杰出地位和卓绝贡献,展现其“飘萍一支笔……[详细]
虞廷恺故居
  虞廷恺故居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年代为清、民国。虞廷恺纪念馆位于瑞安市马屿镇江上村,2016年,虞廷恺先生嫡孙虞文籍等发起兴建虞廷恺纪念馆,历时一年,于2017年春竣工。虞廷恺纪念馆是一座晚清风格庭院式建筑,三进二层,设有五个展厅。其中在一、二进大殿中,展示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以及诸多民国政要的题词墨宝以及虞氏先祖、虞廷恺先生诗文作品;三进大殿是虞廷恺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结合遗留文物照片和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运用现代技术展示虞廷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纪念馆占地面积2.27亩,实际使用面积5.5亩,建筑面积约1088平方米,展厅面积880平方米。既古朴庄严,又具备当代建筑元素,是人们追慕、纪念先贤的场所,也是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为当地增添了一个既靓丽又有很高文化品位的特色景点。纪念馆接……[详细]
胡赞华故居
  胡赞华(1904—1937),字翊中,又名胡寿登。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上陈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第十师范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七期,被分配到驻守南京的国民政府警卫2师担任排长。在淞沪抗战中,胡赞华任驻守在上海闵行的第五军88师524团连长,与日军血战三昼夜,不幸左眼中弹,治愈后不久晋升为营长。后升任88师524团少校团副。1937年,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件,88师524团与上海军民一起奋起抗战,历时三个多月。上海沦陷后,524团除第一营外,余部撤往南京,驻守在雨花台一带。同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城外围,524团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全团官兵壮烈牺牲。胡赞华在战役中阵亡,尸骨下落不明。国民党永嘉县党部、县政府、团管区和他的生前好友陆军中将陈素农(黄埔三期,永嘉白泉人)等人在瓯海中……[详细]
周尧故居
  周尧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上周岙自然村梅溪东侧。据当地老村民介绍,该建筑原为四合院式布置,1956年发洪水,房屋大部分被水冲垮。现在原址及边上空地重新修建周尧故居。总占地面积累551㎡,建筑面积木729㎡。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两面设两幢厢房,中间为天井,南面设木质双扇大门,为一进三合式建筑。主楼为五间二弄二层硬山顶,设前廊单步梁,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进深七柱十檩,廊之西边设有边门。屋前为天井,鹅卵石铺地。东西两厢房建筑面积119㎡,为三开间一层硬山顶,设前檐廊包后檐,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进深五柱七檩。门厅,建筑面积13㎡,为单开间一层前后两坡硬山顶。周尧教授是国内外享鹅盛名的昆虫学家和学者,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成绩着著。选后被国际世界温大会授予“绿色宇宙大奖”,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详细]
卓兰芳烈士故居
  卓兰芳烈士故居,位于奉化市松岙镇海沿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卓兰芳(1900——1930年),奉化市松岙人。1900 年生于一个清贫的塾师家庭。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由于对封建、反动的教育不满,被学校开除。以后就在奉化、镇海、宁波任小学教员。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曾任鄞奉部委书记,发动农民进城,痛打并赶跑奉化县知事,其后历任浙江省委委员、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党中央巡视员等职,组织诸暨、建德以及浙西各界的武装暴-动。1930年9月在杭州不幸被捕,慷慨就义于陆军监狱,年仅30岁。 卓兰芳故居系木结构高小屋,上有0,坐西朝东。通……[详细]
蒋介卿故居
  蒋介卿故居位于月湖菊花洲东侧,西临月湖,坐北朝南,由正楼、后楼及厢房等组成前后两幢三合院形式,为市级文保点。蒋介卿故居大门上部有短柱、垂花柱、圈拱、菊花等西式砖砌装饰,正屋硬山楼房,面阔三间二弄,进深两柱,有前廊及制作考究的铁花栏杆,东西两侧为厢房。后幢房子外观形式与前幢相似,但高度、用材都低于和小于前幢,做法也较为简单。整幢建筑的山墙均为民国时期民居中较为常见的水泥抚面有肩观音兜式,墙体系清水墙,东西有边门。故居历史蒋宅是蒋介卿于1928年做浙江海关监督时建造的住宅。当时,浙江海关宁波办公公署就设在月湖北面、鼓楼东侧原市-旧址内。蒋介卿去世后,蒋宅一直由蒋家的家属居住。解放后,此宅由居民多户居住。月湖改造时,市政府决定修复蒋宅,居民全部迁出并安置。如今,修缮一新、黛瓦粉墙的蒋宅前大门上方由……[详细]
王任叔故居及墓
  王任叔(巴人)故居、墓,位于奉化市大堰镇大堰村,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任叔(1901——1972年),笔名巴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奉化大堰人。1925年在奉化中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赴广州进北伐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所工作。“四·一二”事变后被捕。出狱后,在上海从事写作,为“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1941年,党派他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亡和爱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避居苏门答腊,进行地下抗日活动,解放后任我国首任驻印尼大使。1954年起,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1961年调南京编译局,1972年7月在家乡含恨去世。巴人墓在大堰村北面瓦屋山脚,前临山塘,坐北朝南,墓碑上刻着胡愈之题的“王任叔巴人同志之墓”等大字,前有拜……[详细]
宁波徐宅
  徐宅,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现为镇海区委机关办公场所。位于招宝山街道境内,东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吴杰故居,南临城河路,西靠镇海中医院,北接镇海区人民大会堂、区文化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平方米。主建筑为3间2弄木结构和钢混结构相间的楼房1幢。屋面平脊覆以平瓦,两堵山墙挑出屋脊,系悬山顶式。外墙粉刷混凝土,拉有大块横线条,与窗楣挑出披水,似乎西式风格。檐木盾与二楼阳光为钢混浇制结构,立体形廊柱显得庄重,地坪用拚花地砖铺装,围以铁铸图案栏杆,通埭玻璃移窗,可谓西洋风度。内室铺装企口地板,上顶置有塑图泥海,室内安装壁炉,还有抽水马桶,为当时镇海最新式的居住设施。正楼前庭花坛一座,时称徐家花园,面积约150平方米,布置精致,植有苏铁、红枫等名贵花木。原朝南……[详细]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元宝街18号,占地10.8亩,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共耗资10万两白银所建,号称“中国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岩子孙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此后日渐破败。古宅为典型明清院落风格,经杭州市大力修复后,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楼宇、芝园等,亭台楼阁,水榭通幽。从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运用大量名贵木材精雕细刻。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以及两顶为胡雪岩度身制作的红木轿子,坐在其中,宛如置身小亭。整座古宅文物荟萃,犹如一座民间工艺珍宝馆。内中还有-长篇题词:“胡雪岩故居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详细]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区月湖偃月堤边,为清道光通政司副使,曾任光绪皇帝老师的童槐之家宅,有“帝师故居”之称。银台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现中轴线上有门厅、大厅、正楼、后堂等建筑,东西两侧有厢房、书楼,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布置合理,用材考究,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宁波城区内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银台第官宅博物馆的场景陈列,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银台第的主体建筑在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得以完整保留,并按原貌修复。现通过绳武堂(主厅)、今白华堂(祭祀厅)、书房、议事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房、佛堂等的场景式陈列,以全面反映这一时期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