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冯雪峰故居
  冯雪峰故居,位于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故居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坐东朝西南,为前后二进五开间二楼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为255平方米。大门前左右各植雪松一棵,右侧立长方青石碑一块上面阴刻-题写的“回忆雪峰”,门边墙上镶嵌有丁玲题写的“雪峰故居”黑色大理石匾。进入大门,天井中是一座冯雪峰半身铜像,左右各有二间厢房,门厅明间为抬梁式,其余各间为穿斗式。二楼供家居,前檐设槛窗。后进为厅堂,穿斗式,明间用于会客,次间为主人卧室。故居一楼陈列着反映冯雪峰各个历史时期生平事迹的照片及著作等实物资料。门厅次间还陈列着犁、耙、风车、纺车、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二楼陈列着战友、同事及文艺界人士悼念他的挽联、书画等。故居院后有条花丛小道通往冯雪峰墓园,那是2003年,家乡政府将他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详细]
祝英台故里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这是我国首部彩色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首句唱词,开宗明义地点明了上虞是家喻户晓的梁祝爱情故事的源生地,明万历三十四年《新修上虞县志》,清光绪十七年《上虞县志》都记载了这段史事。祝家庄考古发现,最迟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有人类在这一带活动。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证实了,祝家庄是一处风景秀丽、繁荣昌盛的民宅村庄。上虞市倾力挖掘“梁祝”富矿,在排演剧本、编撰书籍、专题研讨、开设网站等基础上,投资2.3亿元的“英台故里——祝家庄风情旅游区”建设项目于2003年10月18日正式拉开序幕,整个旅游区的面积近5000亩,将以梁祝文化为主题、以山水风光为依托,建设玉水河观光带、文化博览区、休闲度假区、健康游乐区、风情游览区、综合服务区等六大……[详细]
唐兰故居
  唐兰故居位于嘉兴市新嘉街道秀水兜社区106号。唐兰(1900—1979),嘉兴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青铜器学家、先秦史学家、诗人,曾任清华、北大教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职。一生著述很多,著有《古文字导论》、《殷墟文字记》、《天仪阁甲骨文考释》、《中国文字学》等,对中国古代史有独创见解,对青铜器铭文的考证和断代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还精通书法篆刻艺术和诗文,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此屋为其少年时代读书时的旧居,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坐北朝南,原由天井、二层楼房、厢房、小平房及院子所组成,占地面积约180余平方米。楼房东间和厢房现由唐兰的弟媳及侄子居住,三间小平屋内仍保存着唐兰先生生前用过的木橱、书桌、椅子、茶几等物。故居作为唐兰先生童年居所,见证了先生的成长历程,对于纪念其光辉的一……[详细]
徐志摩旧居
  徐志摩旧居位于海宁硖石街道干河街38号,名“安雅堂”。据载房建于1926年8月,是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而建造的。旧居为二进加厢房中西合壁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通面阔13米。前厅及厢房底层有中式廊檐,抱头梁、罗锅椽,雕梁画栋,雅致玲珑。厅内地面铺彩色水泥地砖,是当时从德国进口的洋货,颇为美观。门为落地隔搧。木结构楼梯。考究的多重阴角线天顶装修。厅堂与天井间,也是落地隔搧出入,天井上用中式梁架结顶,细部施蝙蝠香草如意浮雕,周为玻璃窗,清新明亮。第二进有露台。维修后,旧居内部布置徐志摩生平及文学历程陈列,并据其表妹回忆,复原他与陆小曼的婚房、书房“眉轩”及张幼仪房间等,于1999年10月对外开放。2006年对旧居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临干河街的后期建造房屋,新建旧居入口。 2011年1月……[详细]
盖叫天故居
  盖叫天故居位于杭州金沙港26号,又名燕南寄庐,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置地构筑。故居由门厅、正厅、后厅、左右厢房、佛堂等建筑组成,保持着青瓦白墙的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故居内陈列着盖老生前遗物达200余件,展示了盖老的从艺经历及艺术成就。2003年,盖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复,陈列盖叫天生前遗物和图文资料。故居外观白墙青瓦,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内部由门厅、正厅(百忍堂)、后厅(艺人之家)、左右厢房(盖叫天纪念馆)、佛堂等建筑组成,是一独特、完整的私家宅园。盖叫天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于此,平日不仅在院内勤于练功、唱戏,而且还在此接待过梅兰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艺人。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来此拜访。故居不仅见证了盖叫天本人的生活经历,而且见证了近代戏剧发展的一些片断以及……[详细]
司徒雷登故居
  司徒雷登故居司徒雷登故居坐落在杭州市天水桥耶稣堂弄1-3号,是一幢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据说,这幢小楼是司徒雷登的父亲来杭传教时建造的。两岁时,司徒雷登迁居此地。司徒雷登故居于1985年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2001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向有关单位购得产权,并按原样进行了维修。杭州名人纪念馆副馆长房友强介绍说,工作人员几乎翻阅了现在所能找到关于故居的所有图片文献资料,尽量还原当时生活的原貌。目前故居仅开放了一层的4个房间,布置成客厅、书房、卧室和餐厅4个生活场景。4个房间分别展示了司徒雷登早年在杭州的生平事迹、在北京创办燕京大学和他在华做大使期间的一些珍贵老照片等图文资料。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于杭州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919年创办燕京大学并任校长,1946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详细]
绍兴蔡元培故居
  位于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是一个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蔡元培祖上自明末由诸暨迁至山阴。清道光间,蔡元培祖父嘉谟公在笔飞弄自置房屋,初有大厅三楹,后又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自祖父以下三代合祝元培父培宝煜居东首一楼一底加一骑楼,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生于此。座楼东次间为其书房兼卧室,在他28岁前及在绍兴中西学堂(现绍一中)任职时和历次返乡时均居于此。故居主要建筑有门厅、大厅、座楼,共三进,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平方米,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门厅三间,坐西朝东,门楣匾额“蔡元培故居”系艺术大师刘海粟所书。厅内安放着蔡元培半身塑像,目光和蔼睿智,一派长者风范。大厅上方悬挂毛泽东褒誉先生“学界泰斗”匾额……[详细]
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位于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50号,建于清末民初,属中式平房,著名作家夏衍曾居住于此。现为陈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原名八咏堂,为五开间七进深院落,为夏衍诞生至青少年时代的活动地,现经扩建,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百平方米,采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样。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夏衍旧居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旧居内设展厅、八咏堂、蚕房、私塾、邬家店、童年卧室和现代卧室等展室,基本保留了夏衍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在此居住的原貌。一楼展厅详细介绍了夏衍生平和他在电影、新闻、外交等领域所作的贡献,展柜中陈列的物品均为夏衍生前使用。二楼设有小型放映室,可为参观者放映夏衍编剧……[详细]
王国维故居
  王国维故居坐落在海宁市盐官观潮景区西门内周家兜,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少年时代的生活之处。原住宅前后围墙、石库门、台门等早废,其主要建筑于1985年6月-1986年7月按原貌修复。现庭院坐北朝南,建筑为木结构。前厅正中置放王国维半身铜像,陈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王国维故乡、家世及其生平。第二部分,介绍王国维的主要学术成就,陈列王氏各种著作和手稿。第三部分,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王国维的论著。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早年研究哲学、文学,1907年至北京任学部图书馆,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研究,辛亥革命后东渡日本,专习经学、小学、金石、甲骨。1924年北京清华研究院聘为导师,主要著作有《宋元戏曲史》、《观堂古金文考释五种》、《古礼器略说》等。地址:嘉兴市海宁市建安路4号类型……[详细]
王家谟烈士故居
  王家谟烈士故居位于象山县丹西街道北山路14-16号,故居是丹城西桥头王家之上道地西厢房,系烈士诞生与成长之地。故居座西朝东,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造,双坡小青瓦屋面,通面宽13.20米,进深5.0米,分隔成三间一弄。明间五架梁、穿斗式,前檐出挑,露明,故居保存完整。2006年烈士百年诞辰纪念之际,作了整修,布设了《王家谟烈士史迹陈列》。2007年10月30日被公布为第六批象山县级文保单位。 王家谟,一作嘉谟,小名小曼。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先后担任中共宁波地委技术书记、组织部主任、地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主任、省委代理书记等职,是早期中共宁波地委和省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11月去温州落实《浙东暴-动计划》时,不幸被捕并枪杀在温州,献出了仅2……[详细]
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由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造,总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点。陈望道故居坐北朝南,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由一座三合式院落与前花园、柴房等组成。1951年陈家分家析产,陈望道名下的房产后捐给政府;2010年,其余部分全部收归国有。1984年向社会公众开放。陈望道在故居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12年至1915年,他从浙江第七中学(金华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创办学校。1919年浙江“一师风潮”期间,陈望道认识到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1920年,他为传播真理回到故乡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完成了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详细]
翁文灏故居(高桥镇)
  翁文灏故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岐阳石塘村,为一处优秀的近代建筑。翁文灏(1889-1971)又名存璋,字咏霓,号君达,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博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对地质学造诣很深,著作丰富,在地质学各分支领域里创下许多个“第一”,在矿床学方面,他在我国首次提出“成矿系列”这一术语,开拓了新的找矿方向;在地震地质学方面,他是第一名研究中国地震地质的学者;在构造地质学方面,最早探讨中国地貌发育史,提出燕山运动在中国存在理论;在山志学方面,正确概括了中国地势和山脉成因;在地理学理方面,与丁文江等合编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34年》,是中国第一本根据实测资料、按等高线和分层设色绘制的现代地图集。2005年5月该故居被公布为鄞州区级文物保护点,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详细]
113、澄庐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庐
  澄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澄庐临湖而筑,始建于民国年间,是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的别墅,后成为蒋介石在杭州的行辕。澄庐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主体为一幢三层西式别墅,左右三开间,外墙为奶黄色,室内入口大厅楼梯为双跑式,左右楼梯均以白色大理石构建。楼上设厢房、客厅、舞厅等,装修考究,木质门套精致,石膏线脚细腻。二楼走廊贯穿南北,有大阳台正对西湖,三层大部分为一露台。别墅庭院宽敞,西侧有一精致花园,欧式石柱犹存,东南侧有一欧式大草坪。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完婚,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就是西湖澄庐。“西安事变”后,曾住此地疗养。1937年3月,蒋介石与中共代表周恩来、潘汉年在此秘密会晤。……[详细]
余姚陈氏故居
  陈氏故居为清代民居建筑,位于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官桥自然村。陈氏故居的基本格局和风貌保持至今,规模较大,总占地面积264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前楼、后楼、后罩屋,东西两侧各有厢楼,前后楼各五开间,后罩屋七开间,厢楼各三开间。此宅为包括蒋介石首席幕僚陈布雷在内的陈氏七兄弟(陈布雷、陈勉甫、陈叔谅、陈行叔、陈叔兑、陈叔时、陈叔同)及堂兄陈屺怀的出生处。陈氏兄弟以后大多都为政界要员或著名学者。陈布雷不但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以后又多次返乡居住。陈氏故居作为一处重要的名人故居,对了解和研究陈布雷及其他陈氏兄弟人生轨迹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陈氏故居已于2001年5月18日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锡麟故居
  徐锡麟故居位于东浦镇孙家娄,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占地1133平方米,徐锡麟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读书。位于绍兴市东浦镇孙家溇,清代建筑。由徐锡麟祖父桐轩公从一姓朱人家购置,后改造扩建而成,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总体布局三开间三进,由门屋、大厅、座楼和藏书楼、桐映书屋等组成,砖木结构,粉墙黛瓦,外观封闭,是一处十分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1873年12月,徐锡麟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以后又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从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史迹。 徐锡麟故居坐北朝南。共三进,占地1133平方米,徐锡麟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读书。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用材粗大,四周除门户之外均是三拼石墙打底,十分坚固。总体布局三开间三进,前、后门呈一轴线,依次由……[详细]
全祖望故居
  全祖望故居,清代建筑,位于洞桥镇沙港村全家。故居座西朝东,为一排五间楼房。整个建筑通面宽19.70米,进深10.60米,中间客厅,面宽4.90米。两边住房均宽3.40米,屋顶硬山造,南面檐口,发戗翘角。故居西侧原有朝南三开间全氏祖堂一进,今堂已圯,留有堂匾“齿德堂”一块,据当地老人反映:该故居乃谢山公旧宅。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鄞州区人。清代著名史学家,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伉直,很有节气。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著作有三十多种,四百余篇,主要作品收入在《鲒鲚亭集》,此外还续修《宋元学案》,校注《水经注》、《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等,均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2007年被公布为鄞州区第八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详细]
杭州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杭州故居——“风雨茅庐”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大学路场官弄63号,1933年,因积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郁达夫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警告和监视,-离开上海到杭州避难。“风雨茅庐”系郁亲自选址、亲自设计,于1936年春建成的新家,是一幢结合中西建筑风格、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全国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毅然告别“风雨茅庐”,义无反顾地辗转福州、武汉等国内多个城市,并奔赴南洋投入抗日斗争。他以笔作-、主编多个文艺副刊,发表了400多篇抗日救国文章,并化名赵廉,利用各种机会掩护和支持华侨及印尼人民的抗日活动。1945年8月29日,因身份暴露,郁达夫在印尼苏门达腊被日本宪兵逮捕,后被秘密杀害,成为抗日战争最后一位被害的文化战士。故居由当时学人马君武题为“风雨茅庐”,由郁达夫自己设计,分正屋与后院两部分,进大……[详细]
俞秀松故居
  俞秀松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俞秀松(1899-1939),原名寿松,化名王寿成。浙江诸暨人。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2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先后在浙江、福建从事建党建团活动。1925年在上海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33年被派到苏联远东伯力工作,任中文版《工人之路》副总编。1935年6月,被调任新疆反帝总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等职。1937年因被王明、康生等人诬陷入狱。1939年在苏联被害。196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故居坐北朝南,属晚清四合院式楼房建筑,占地面积458平方米。东侧厢房楼上为俞秀松的出生地,对研究俞秀松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详细]
翁文灏故居
  翁文灏故居位于海曙区大书院巷11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三进木结构传统民居和一三合院小洋楼等建筑,保存较好,其中小洋楼为翁文灏先生生活处,建于民国,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呈传统三合院布局。为一幢西洋式砖混结构楼房,具罗马式建筑风格,红灰二种相间的水磨砖,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翁文灏(1889-1971)又名存璋,字咏霓,号君达、悫士,浙江鄞县岐阳乡石堰村人。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博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对地质学造诣很深,著作丰富,在地质学各分支领域里都作重大贡献,创下许多个“第一”,在矿床学方面,他在我国首次提出“成矿系列”这一术语。他对成矿规律的研究,在我国开拓了新的找矿方向,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在地震地质学方面,他是第一名研究中国地震地质……[详细]
琦君故居
  琦君故居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瞿溪街道,年代为民国。琦君故居位于瓯海区瞿溪镇三溪中学内,由正屋、凉亭、水池、左右廊围成合院式建筑。正屋明间前檐置五扇门,次间为槛窗,明间后金柱间设五扇屏门,门后东侧为楼梯可至二楼。二楼南侧有美人靠,东、西、北三面为西式风格,廊柱为清水砖柱,柱间为连续券。屋面铺设小青瓦。厢廊为四间单层硬山顶建筑。东侧厢廊为单披檐,朝向天井,西侧厢廊为双披檐,中设隔墙。正屋西侧山墙外建有八角攒尖顶凉亭。亭东侧梁架搭于正屋而省去檐柱,其余六面由六根木柱支撑。柱头出跳用悬柱上承角梁。东侧设入口,亭子边上有一水池,平面呈方形,池壁由方形条石铺设。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