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周立波故居
  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居,座落在赫山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的清溪冲,距益阳市区仅8公里。周立波故居是一座具有益阳山乡特色的典型农舍,六缝五间,砖木结构,上盖小青瓦,为周立波祖父在清代末年修建。两厢为住房,中间为公共堂屋,房前有一口水塘,房后是一片竹林和茶树山,常年青翠碧绿,环境优美清新。1908年8月9日,周立波出生在这座宁静而优雅的农舍里,从呱呱落地到小学毕业,他一直同父母亲生活在周家老屋,直到16岁考上长沙市第一中学,才离开家乡走上革命征途。周立波的父亲周仙梯,是一个清贫的乡村教师,先后在龙洲书院当过总务,在周氏蜚英小学任过校长,1942年病逝。周立波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原名绍仪,字凤翔,据说周立波的母亲刘昭珍在临产前,作了一个美妙的梦,梦见一只美丽的凤凰鸟,围绕屋后树林飞翔,最后栖在了茶树上,梦……[详细]
周敦颐故里
  楼田古堡和周敦颐故里周敦颐(1017-1073),曾名敦实、惇实、惇颐,字茂步,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故里位于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距县城10公里。村庄依山而建,成带形分布,280余户人家,全部为周敦颐后裔。村前沃野十里,濂水中流;右为龙山,村左为豸岭。村后道山如画屏矗立,古森修竹,扶疏叠。山村四时,风景迷人。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曾诗赞“濂溪八景”。村中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保存完好。石板小巷,庭院深深,感想壮观。无论是村庄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的窗棂、屋檐、地沟、石墩、石槽等,都深深地烙上了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濂溪故里置于其间。村头立有一座壮丽雄伟的仿古牌坊。入牌坊30作米便是濂溪祠原址。该祠始建于南宋,祠内九十八根硕大的莲花座石柱林立,房舍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月形荷花……[详细]
浏阳王震故居
  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故居位于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风景秀丽,九曲溪绕村而过,不远处有杨梅岭等山峦绵延起伏。故居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后搭披棚作厨房等用。1908年4月王震诞生于此,1927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率部离乡,一生南征北战,1955年授上将衔,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等职,1993年逝世。故居始建于清末,坐南朝北,小青瓦,砖木结构。原为当地中立局的公房,后为王震同志的祖上租住。1908年4月11日王震同志出生于此。上世纪40年代毁于洪水,后来文物工作人员对故居地基进行挖掘保护,2007年进行了复原重建,现故居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计19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多次回乡,均下榻于此,房屋未作过大的修缮,如今四周新房群立,故居更显陈旧简陋。1994年王震故居列为浏阳县文物……[详细]
郭汪璨故居
  郭汪璨故居位于湘潭县排头乡排头村郭家瓦屋,也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郭)石夫的诞生地。郭汪璨,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官陕西鄠县(今户县)知县,没有别的俗好,只酷爱诗文,著有《云麓诗草》。郭府满门文采,尤其是女性备受时人称羡。他的姑母郭步蕴,女诗人,号称“女博士”,是郭府诗学之权舆,对其侄女、侄孙女等,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诗学章法。丈夫邵光耀早亡,依靠母家生活。汪璨的姊妹郭友兰(夫苏州凤丹山)、郭佩兰(夫本邑生员王德立)等都跟随步蕴学习,后来都成为了女诗人。汪璨有4女,都是女诗人。其中,郭润玉,丈夫是两江总督、文学家李星源,她因夫官累赠至一品夫人。润玉才思清婉,诗词往往胜过他丈夫。儿子李杭、媳郭秉慧、女李媚、婿何绍基,都是文学家。何绍基还是著名诗人与书法家。润玉姊漱玉,丈夫罗亨鼎,从小就与诸……[详细]
任弼时故居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它坐东朝西,青砖落地,飞檐峭壁,背依山丘,门临池塘,院内古树参天,四周竹木林立,中堂门额下“望重龙门”、“光照壁水”两块御匾,昭示着这书香门第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大门上方挂有-1980年手书的“任弼时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前进两端为马头山墙,北、西、南三面砌有土坯围墙。围墙内,大门前有一圆池,水面约一亩。屋后有30亩山林,林中有任弼时母亲坟墓。前进堂屋陈列任弼时仿铜石膏胸像,两边墙壁挂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笔题词。毛泽东的题……[详细]
粟裕故居
  粟裕故居,位于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距会同县城约8公里,209国道仅0.5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旧居建于清光绪年间(1851-1861),分为东、西两个大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小房间有30余间。两个大院中间有一条村道和小溪通过。小溪右边的东院为正屋,是家人居住之地。小溪左边的西院是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北头为客厅,是接待宾朋、宴请客人和私塾讲学的地方;中间几间房屋是帮工们的住房;南头是牛栏、马圈等。故居现在保存的房屋即为东院正屋,占地约416平方米,房屋坐东南朝西北,由三栋两层的木房组合构成,分为前厅、正屋和横仓楼。其中前厅是为“品”字型客厅,前厅与正屋之间有一“一”字型天井,两者正好构成“一品”之意,寓意深厚。整个房屋建筑均为面阔三间的穿斗式梁架结构,房屋雕梁画……[详细]
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李达,1890年10月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的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8月至1925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员。1921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应毛泽东邀请到长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主编自修大学机关刊物《新时代》。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险恶……[详细]
江华故居
  江华故居位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江华(1907—1999),瑶族,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乳名香麟,学名虞上聪。13岁考入县立初级国民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高等学堂,后又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4月,任茶陵县委书记。5月,他上了井冈山,在毛泽东领导下参加革命根据地斗争。1929年7月,江华随毛泽东来到蛟洋,帮助闽西特委召开闽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随后,任闽西特委秘书长、福建省委常委。是年冬,赴上海,参加中央训练班学习。1930年春,江华离开上海回到湖南任红五军随营学校政治教员。1932年至1933年,江华先后任红5军1师政委、红三军团突击队政委、红6师政委、红5师政治部主任。江华在中央苏区参加了……[详细]
谷志标故居
  谷志标故居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龙凤塔村横塘湾。始建于清末,坐南朝北,三柱四棋的房屋三间,建筑面积96平方米,1909年谷志标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谷志标(1909~1996),号准如,白族,桑植县洪家关人。谷志标自幼聪慧好学,7岁入祖祠读私塾,12岁在谷氏彬公支祠奖学基金援助下,入县城澧源高等小学堂接受新学,卒业后考入常德三中(即原常德西路师范)学习,后因父亲谷伏堂从商遇害,辍学返乡,担起家庭生活重担。1926年受聘本县四望乡(刘家坪)国民中心小学国文教师,翌年回本地胜龙开馆授徒,既教新学,又兼授旧学。1928年春,贺龙回故乡领导发动桑植起义,创建湘鄂边革0据地,谷志标闻讯,遂投笔从戎,并率五弟志泉,参加工农革命武装,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旋改红四军)军部任书记员。负……[详细]
侯材骥故居及墓(含侯氏宗祠)
  侯材骥故居位于县城东南方30公里处,依山傍水而建,属典型的湘南大户人家建筑,雕梁画栋,木格花窗,“叠梁式”构架体系,结构复杂而华美。整栋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一进三厅,分前厅、中厅、后厅,每厅有屏障天井相隔,左右设侧门相连,两厢房与整栋三厅呈“十”字形布局,厢房前均设有一眼两亩左右的鱼塘,朝向为座北朝南,正厅朝向高山亮。屋前有良田千余亩,攸洋河横贯其中,视野开阔。侯材骥故居所在村,叫万田村,该村山青水奇,土地肥沃。既有夏天如冰的泉水井,又有恒温42°以上热水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宜居最理想的地方,对此,该村原有众多富丽的古村落古建筑,就是最好的历史佐证。攸洋桥,是安仁境内最古老的桥梁之一,约建于清嘉庆年间。该桥用青石砌成,单拱,长5米,宽3.5米,高4米左右。桥西头设有桥碑,碑长0.8米……[详细]
杨度故居
  杨度故居位于湘潭县姜畲镇清泉村石塘。杨度有兄妹三人,弟杨钧、妹杨庄,时称“湘潭三杨”。杨度(1874—1931年),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一生富于戏剧色彩。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1894年应顺天府甲午乡试、中试,列第五十五名举人。次年,返乡师事王闿运,后留学日本。1903年,谢绝孙中山的劝说,不愿加入共和革命行列。但将黄兴介绍给孙,促成孙黄合作。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发表《金铁主义说》。不久,组织-讲习会,任会长。1908年,以四品京堂衔任-编查馆提调。1911年,任“皇族内阁”统计局长。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任内阁学部副大臣,被袁授予二等嘉禾勋章。后任参政院参政、筹安会会长,为袁策划复辟帝制。袁败,避居天津外国租界,隐身佛门。1922年倾向革命,……[详细]
黎锦熙故居
  黎锦熙故居在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黎锦熙有兄弟8人,都是全国著名人物,被誉为“黎氏八骏”、“黎氏八贤”。他们是:语言学家黎锦熙(1890—1978年),民族音乐家黎锦晖(1891—1967年),地质矿产专家黎锦曜(1895—1953年),教育家黎锦纾(1899—1954年),铁道桥梁专家黎锦炯(190l—1981年),文学家黎锦明(1905一1999年),音乐家黎锦光(1909一1993年)、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1915一)等八兄弟。他的故居相传是黎氏八骏祖父、清奉政大夫黎葆堂(?一1898年)所建。两进四合,土砖青瓦,坐东朝西,占地约为20市亩。第一道槽门朝南,第二道槽门和正堂大门朝西。正屋两进13间,除厅屋外,都是卧室。正厅悬有巨匾“美意延年”,是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在黎葆堂50寿……[详细]
沈从文故居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左右配以11间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融为一体,显得十分协调,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曾任清贵州提督的沈从文祖父沈宏富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占地600平方米。沈从文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时走出凤凰,踏上了坎坷的人生旅途。他在旧军队里当过兵,漂流在湘西沅水流域,19岁闯入北京,过着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通过……[详细]
湘潭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故居位于湘潭市湘乡市中沙镇朝阳村2组高木冲。此处群山环抱,苍松劲柏,青山绿水。故居坐西北朝东南,面积528平方米,系一栋刀字形平房,砖木结构,土墙青瓦悬山顶,正堂一排有房屋10间,东侧面横屋进门有一天井,底下房屋三间,中用格扇门隔开,第二、三间上有木板楼房,为黄公略父亲教私塾的教室。故居南面走廊有八根石木结构和圆柱支撑,屋前有草坪、池塘,环境优雅舒适,属典型的湘中民宅。1898年,黄公略就诞生在这里。黄公略,原名家杞,字汉魂。1913年在双峰高等小学校时,自改名石,号公略。1915年投笔从戎,入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当兵。1917年与彭德怀结识,在救国救民的共同愿望下,共同发起组织秘密组织“救贫会”。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6年随军北伐,后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参加广……[详细]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四方形布局,中有一天井宽坪。进入宅门,左侧是一个约十平方米宽的前室,又称会客室,天井东侧为专门的柴房,内有石磨、石碓等食用家具装置,充分显示了这家主人当时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熊希龄小时最喜欢到这间柴房里走玩,并经常学习推磨和冲碓的技术,从小就培养出了一种悉心体察民间疾苦、关心贫民忧乐的高尚情怀。过天井便是正室,在正室的木门两边,有一幅笔力雄健、字迹清晰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同时也写出了他披肝……[详细]
黄兴故居
  黄兴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杨坨村凉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4年10月25日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黄兴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22个春秋。黄兴故居建于1864年,占地2.05亩,原为两进两横,左右披厦厢房32间的四合大院,现尚存12间。修葺后的故居,陈列有黄兴故居简介,黄兴生平事迹介绍以及故居示意图等。并恢复陈列了黄兴和父亲黄筱村先生及母亲罗夫人生前居室的原貌和什物摆设。1981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对外开放。故居在湖南省长沙县高塘村凉塘。黄兴诞生于此,并在此处度过青少年时代。黄兴(1874~1916)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原名轸,字克强,1902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回国,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4年在长沙与陈天华、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1905年在东京与孙中山合组……[详细]
唐群英故居及墓
  唐群英故居位于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故居南磕显捞熘澹蓖搴梢墩颉=覵314省道后,距县城42公里。掩映在一片竹山林海之中。唐群英墓位于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一处山坡上。地势平缓,竹山林海,风景宜人。唐群英,女,1871年出生,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人。1891年,嫁与湘乡(今双峰县)荷叶塘曾传纲为妻,夫逝女夭后,归衡山新桥娘家,终身不再嫁,较长时间住在这栋故居里。唐群英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是孙中山先生的积极追随者,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倡导男女平权,晚年致力于兴学办报,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称赞她为“巾帼英雄”,并授予其二等嘉禾勋章。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赞扬她为“一代女魂”。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邓颖超称她为“很知名”的一位女性。她是中华八大女杰之一,……[详细]
徐特立故居
  徐特立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城东43公里处长沙县江背镇。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始建年代待考。1914年改建,其后两次扩建并多次维修。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过厅、庭院、上屋等,左右建厢房、杂屋。1916年,徐特立在此开设五美高级小学后,房舍除上屋东侧及东厢房计九间留用外,其余均归学校管理。故居原从东厢外院侧门出入,院内有水井一眼,檐下形成回廊,小青瓦屋面,方格窗向内支撑。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松柏、香樟、翠竹环绕,十分幽雅。西侧新建五美中学校舍和操坪,与之连成一体。1980年,故居修缮一新,并复原陈设有徐特立夫妇和徐乾以及教员陈昌、毛达恂等人的住房。徐特立故居位于长沙县江背镇特立村。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是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筑……[详细]
邓华故居
  邓华故居位于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邓华,1910年4月28日生于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一个书香门第。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工农革命军第7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连党代表,曾出席古田会议。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历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戍司令、辽西军区司令员、第44军军长等职。平津战役中,曾根据前方态势,提出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议,被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总前委所采纳。新中国成立……[详细]
陶铸故居
  陶铸故居位于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陶家湾村一半山腰中。1908年1月16日,陶铸就出生在这里。1926年,他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祁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前往福建,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中共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组建闽南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成功地领导和指挥了震惊全国的厦门劫狱斗争。1933年5月,被捕入狱,1937年被周恩来、叶剑英营救出狱后,被派到湖北省担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豫鄂挺进支队代政委,创建鄂中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解放战争时期,陶铸先后担任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四野政治部副主任。他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与傅作义、程潜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和湖南发挥了重要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