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罗明故居
      罗明故居“兰瑞传芳”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即公元1807年,为上下堂布局,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52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是大埔县重点保护的特色民居之一。2010年初,大埔县多方筹资3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对罗明故居进行全面修缮,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特色民居建筑的旅游景点。罗明故居坐南向北,门前小溪流水淙淙、果林从立,屋后风围林茂密,是一处恬静的住所。门楼联曰百忍传家无别法,一经教子有余荣,门楼内侧用釉下彩青瓷片贴画公忍两字,厨房联曰养亲宜视膳,教子要攻书,这些都体现了客家先人诗礼传家的精神。屋内两旁厢房屏风雕饰缠枝莲、牡丹花、梅竹等图案,屋内穿梁斗拱,屋顶飞檐饰鲤鱼吐草图案及彩瓷片装饰花草金鱼等图案,象征年年有余。屋内天井用鹅卵石铺设精美的图案。201……[详细]
    邓缵先故居
      邓缵先故居位于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建于清代1780年,距今有230年。邓缵先是百年广东援疆第一人,他戍边新疆18载,历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县知事,胸怀高远,爱国、爱民、爱疆,为官清廉勤政,兢兢业业为新疆人民服务,尤其多年在南疆为当地维吾尔群众造福。他以文载史,保境安民,先后编纂了两部县志开新疆地方史志先河。邓缵先死于-,为戍边壮烈捐躯。邓缵先故居爱国廉政教育基地由邓缵先故居、邓缵先纪念馆、邓缵先雕像广场、清风廊等多个廉政文化景观组成,让前来参观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自觉增强廉洁意识。2011年11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2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河源市邓缵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邓缵先反……[详细]
    黄香铁故居铁耕楼
      黄香铁宅(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称“识字耕田之舍”,又名“铁耕楼”。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南向东北。为四横两层走马楼杠式布局,总面阔29.8米,总进深32.5米,占地面积约96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64平方米。沙灰夹石垒墙、拱劵式通廊。大门正面上方题“识字耕田之舍”,两侧楹联:“广厦万间初成此屋;汪波千顷长绕吾庐”。第一横为硬山顶,第二、三横为悬山顶。第一、二横屋之间左边开一侧大门;第二、三横屋之间左边同样开有侧大门,上方题“榖诒”,两侧楹联“汲井添炊梧子饭;联云重起稻孙楼”。第四横屋为杂屋。二层结构形同一层,内容有所不同,青砖柱多柱支撑形成通廊,抬梁式木质梁架,木质挑、楼板,砖墙和木质护栏。对于整合、挖掘和利用蕉岭县的历史人文资源,该建筑具有一定价值。2014年1月被梅……[详细]
    骆冠宙故居
      骆冠宙故居位于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田心自然村。骆冠宙(1920~2009),又名刘奇,和平县东水镇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和东县委青年部长、特派员等职。1940年,中共和平县委决定:派东水大坝支部党员刘奇(骆冠宙)和骆西锦到联中读书,开展党的学生工作。具体任务:一是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二是掌握学生会主席,掌握学生会的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41年7月,中共四联中学总支部成立,下辖两个分支部,共有党员39人,刘奇任书记。1946年6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后随军南下广东。建国后,曾任肇庆市军分区政委等职。该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屋名为“紫氣银第”,是客家特色府第式古建,石灰夯墙、木、瓦结构,有壁画、木雕、石雕,屋内结构独特。由于风雨侵蚀,……[详细]
    钱兴烈士故居
      钱兴烈士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安华村委会凤南自然村凤柏寨。坐西南向东北,人字型硬山顶,砖木结构。面阔五开间,进深两进,总面阔20.65米,总进深15.26米,建筑面积315.12平方米。檐下和门上方壁画较精美,保存较好。头门上方悬挂有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题写的“钱兴烈士故居”牌匾。钱兴(1909年—1948年),原名钱发年,怀集县诗洞镇凤南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山大学党支部书记、中共福建省厦门市工委书记、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中共粤桂湘边区工委副书记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副政委,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48年冬,英勇牺牲,终年39岁。1992年,县政府拨款对故居作维修。2004年5月,怀集县人民政府公布钱兴烈士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详细]
    张竞生故居
      张竞生故居位于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村西面,始建于1933年,1952年土改后被毁,200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土木结构。故居分为会客厅、厨房、卧室并恢复旧时小亭、荷池及水井等布局原貌,是张竞生生活并从事社会活动和著书译作的主要地方,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竞生(1888~1970),饶平县浮滨大榕铺村人,潮汕地区第一个博士,20世纪20、30年代我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昔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参与南北议和谈判,促成清王朝的终结。民国第一批留洋(法国)博士,1921~192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率先提出计划生育,首倡爱情大讨论,为中国性……[详细]
    何柱彬故居
      何柱彬故居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南村汇源大街12号,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庭院式青砖混凝土洋房建筑,背北朝南,面宽25.2米,深16.5米,高3层约12米,为使建筑内部通风、采光良好,由东西两幢双层建筑合而为一,中间开一条宽3.4米的纵向走廊相间,第二层天台平铺而过,继于北面一半建第三层。南面,前为深1.4米飘廊,后为厅房,内设楼梯;廊前及整座建筑的大型窗户均安装直径16毫米钢筋作防盗之用,并安装木框玻璃窗门。院门东向,门上有大理石阴刻“仁宝”楷书匾额,下款署:“孙科题”字样(孙科为孙中山先生长子,历任广州市市长,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等要职);门内为广阔花园,主建筑位于院的西部偏北。20世纪60年代,庭院成为中共番禺县党校校址,70年代初为番禺粤剧团的训练场地,后曾一度空置,至落实华侨侨房政策……[详细]
    薛六故居
      薛六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社岗村。始建于清末。20世纪20年代被敌人焚毁夷为平地,至1970年代重建。坐东向西。三间两廊,面阔11.15米,进深7.75米,建筑占地面积86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薛六(1887年—1930年),潭布镇大茛村人,是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西江籍第一人。1924年4月,任社岗乡农会会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任县二届农会委员长。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到武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与毛泽东等14人被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1928年2月25日,广宁举行螺岗暴-动-,成立了广宁县苏维埃政府,他任广宁县苏维埃政府委员。螺岗起义失败后,转到香港等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在香港被捕后在广州牺牲。薛六故居对开展受国……[详细]
    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由陈少白自行设计。故居分两处,隔河相望,以自桥连为一体。桥的一边是白园,另一边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1931年落成,占地面积两亩许。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1991年春,外海镇政府拨出巨款?对白园和园内的莎萝坪、粥锅亭、瞻云台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内的亚字楼等都一一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居内设立陈少白事迹陈列馆,陈列大量名人字画及历史文物。使故居还其原貌,焕发青春。1995年5月,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江门市25路公交车可达。地址:江门市江海区江海四路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郑观应故居
      郑观应故居位于广东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中间天井加盖改为住房,面积约204.5平方米。1903年郑观应出资为其父郑文瑞而建。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65厘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四字,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有灰雕、墙画。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并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屋内还存有:“奉旨出使暹罗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已破损)。该故居现由郑福田代管和居住,保存良好。郑观应(1842-1921)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盛世危言》。故居现状郑观应故居位于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1842-192……[详细]
    邓承修故居(壶园)
      邓承修故居(壶园)位于惠州市淡水镇上拨子围。名壶园,是邓承修故居之一,总面积约420平方米,四周设有围墙。仿北京四合院作法。开东门,镶“壶园”石匾。进为大院,两边有抄手廊联通南北建筑,北面是两层楼房,南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平房,正门对过(即北抄手廊)中间有一亭,造型古朴典雅。整座建筑保存了大量的艺术构件:有多种几何图案及花草纹的挂落、横披;刻有花草图案的挑檐梁、栱及刻成近似菱形的斗、栩栩如生的木狮子。封檐板纹饰丰富精细,有蝙蝠、八宝、梅兰菊竹。山墙博风灰塑花草绶带,垂背头上灰塑了鳌鱼、龙头。建筑保存基本完好。邓承修,惠阳县(今惠州市)人。举人出身,官至鸿胪寺正卿。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镇南关大捷后,邓承修被任命为中越勘界大臣。勘定中越边界。2015年12月10日,邓承修故居(壶园)被广东省人……[详细]
    黄强故居
      黄强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下围。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北向东南,三进二横,客家方型屋,正屋上七下七布局,横屋前后部有角楼(四层)。总面宽42.2米,总深3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83平方米。黄强(1888—1972),男,字莫京,生于广东省龙川县老隆水贝村。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科。后留学英、法等国,习工、农、航空等专业。通晓日、英、法语。“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通缉,-海外,1916年,回国参加讨袁军。尔后发起组织广东青年赴法勤工俭-动,任广东检学会会长。投效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后,深得孙先生器重,曾先后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处长、虎门要塞司令、粤海关总监。任广东工艺局局长时,创办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并兼任校长。抗战暴发复从戎,聚粤军将领麾下,出任十九路军参谋……[详细]
    张民达故居
      张民达故居位于梅县桃尧镇石螺岗村。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平面为“凸”字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及二层均有阳台式回廊,正面为券廊。大厅正面设置木楼梯,靠后壁处上三分一高后分左右梯登楼。大厅两侧为房间,左右对称,布局相同。故居依山而建,环境幽雅。1979年11月维修。张民达(1885━1925年)早年参加同盟会,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粤军的杰出将领。战功显赫。1924年擢升建国第二师师长。1925年2月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4月25日乘船往汕头开会,在潮州湘子桥附近翻船,被洪水溺死,葬于广州。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授烈士称号。1987年梅县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详细]
    苏曼殊故居
      苏曼殊故居位于珠海前山街道沥溪社区苏家巷。建于清代。其祖父苏瑞文建造的青砖平房,连壁五间,面积约100平方米,其占一间,面阔4米,进深6.5米,有门廊、天井和正间。苏曼殊(1884―1918年),字子谷,名戬,又名元瑛、玄瑛,香山县沥溪村人。是民主革命先躯、反清组织“南社”的主要成员。其父苏杰生是旅日侨商,其母河合若子是日本人。他出生于日本横滨,6至13岁时返沥溪村居住,并就读于简氏宗祠,得晚清举人苏若泉悉心指教,后来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著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和《天涯红泪记》等。有柳亚子、柳无忌的《苏曼殊全集》存世。198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苏曼殊故居被列入广东省文物……[详细]
    李炳辉故居
      李炳辉,字祖德,别号路得士,广东封川人,南洋教士。1908年,赴广州读书,曾远渡重洋,到达大霹雳埠(今马来西亚)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后在革命党人肖锦兰介绍加入同盟会。从此,他到处宣传革命,不少华侨在他的鼓动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11年1月(宣统3年),李炳辉得知同盟会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即与其它革命志士一起取道香港回国。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李炳辉随黄兴率领的“先锋队”(敢死队)攻进两广督署衙门,与清军激战一夜,英勇顽强,冲锋在前,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和其它革命军人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岁。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潘达微通过广仁善堂收殓烈士遗体72具,营葬于广州东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李炳辉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现今,李炳辉故居对于宣传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具有……[详细]
    叶卓故居
      叶卓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东苏。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进三横(左一横)二围陇,正屋上三下三布局。面宽39米,深51米,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叶卓(1891~1930),原名卓庆,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人。1922年加入广州石行工会,投身工人运动。1925年春加入中国0。1926年积极参与省港大-斗争,同年10月回家乡协助整顿双桥乡农会组织,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后回广州担任石行工会主席。1927年10月回龙川开展工农运动,19528年2月,当选为龙川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划鹤市武装大-。同年4月上旬在霍山成立0五兴龙县临时委员会,并被选举为书记。翌年1月兼任0龙川县临时委员会书记,12月兼任0龙川县委组织部长。1930年7月,在龙母田北不幸被捕,12月在佗城被杀害,时年39岁……[详细]
    林修明故居
      林修明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下南山村。建于清末。坐南向北。由外大门、围墙、内禾坪、堂屋、横屋、枕屋等组成,为两堂一横一枕屋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23.5米,总进深29.7米,共计房屋31间,占地面积697.9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32.95平方米。下堂阳刻镏金花鸟、喜、寿等图案木质屏风,屏风上部彩绘“双凤求凰”、“加官进爵”等图案。东、西敞廊抬梁式木质梁架、龙头挑。上堂屋檐下悬挂“五福如意”等图案的木质横屏。枕屋为两层结构,木质楼板、护栏。左、右横屋廊厅抬梁式木质梁架。故居木构件彩绘艺术性高、雕件精美。林修明(1885~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奉命赴广州发动新军起义,次年春节后,参加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2012……[详细]
    周其鉴故居
      民国广宁周其鉴故居位于广宁县东乡镇新楼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式,通面宽11.6、通进深10.1米,建筑面积117.16平方米。砖木结构,两坡瓦面,两侧山墙三隅青砖到0,两隅青砖到顶。侧开横门。周其鉴(1893━1928年),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袖之一。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曾任广东省农会西江办事处主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执委会常务委员、北江工农革命军副总指挥、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委员等职。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清远,因当地反动地主告密而遭逮捕牺牲。1992年故居进行全面修缮。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垣故居
      陈垣故居位于新会县棠下镇石头村坑塘。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前有晒地,后有山岗。是一座砖木结构平房,一厅四房,有天井和伙房、杂物房。建筑面积124平方米。陈垣(1880━1971年),字授庵,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十四岁中秀才。后入博济医学院学习,曾与友人创办光华医学校、《时事画报》、《震旦日报》。1912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次年定居北京。致力教育和著述。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有《史讳举例》、《元西域人华化教》、《通鉴胡注表微》等著作传世。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伯忠故居
      陈伯忠故居位于黄田镇江头上寨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面阔11.6米,长1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1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镬耳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花岗岩墙脚。檐板雕花,雕刻精美。外墙楣灰塑,塑花鸟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陈伯忠故居整体保存较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陈伯忠(1900年—1926年),黄田镇江头村委上寨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广宁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中共四会支部书记,曾在江头乡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领导江头乡农-动。1926年10月,在迳口龙撞口被暗杀,后被追认为烈士。2008年,陈伯忠故居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