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1、刘冯故居 AAAA
    刘冯故居
      钦州刘冯故居景区分别指的是刘永福故居和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又名三宣堂,在广西钦州市。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其故居则据此命名。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村退居时住所。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1857年,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参加天地会起义军。1864年在归顺州(今靖西)安德组织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率领黑旗军与法国侵略者抗击,先后取得罗池大捷、纸桥大捷等,还抗旨保台,打击日寇,是著名的爱国将士。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故居又名三宣堂,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其故居则据此命名。它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76平方……[详细]
    刘三姐故里旅游区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传说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中国南部)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长的也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又聪明,什么活都不用学,一看就会。在三妹17岁这年在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青年,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唱歌能手,在对歌当中,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于是就私定了终身。可是好景不长,村里的一个恶霸,对三妹垂涎多时,见三妹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大发雷霆,决意把三妹抢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洁。三妹正和小伙子坐在柳河边的岩石上看月亮,倾诉衷肠。忽然火把晃……[详细]
    梧州李济深故居
      李济深故居位于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1885年李济深诞生于此。故居为青砖瓦房四合院,兼有中西建筑艺术,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屈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扶梯登上二楼,四周是李的卧室和会客室,三楼有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李济深故居建于1925年,占地面积为3342平方米,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李济深曾在这里接待过不少-要员和大批爱国文化人士。故居里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故居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1996年,李济深故居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列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国家、区、县三级投入逾200万元,先后完成了三期维修,故居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故居陈列内容不断充实。慕名……[详细]
    李宗仁故居
      李宗仁故居坐落在距桂林市约30公里的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建于清末民初,占地5,060平方米,为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由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炮楼等组成,分布有7个院落、13个天井,共有大小厅房113间,是具有庄园气派的桂北民居建筑。故居为李宗仁母亲刘太夫人等家人所长居,李宗仁在此举行婚礼,并接待蒋介石等大批-要人、桂系将领。游览李宗仁官邸、故居,可以感受李宗仁先生起落不一、扑朔迷离的历史生涯和回归祖国的征程。李宗仁官邸介绍官邪位于市文明路16号。建干1943—1948年,占地4321平方米。为民国年间大式砖木结构中西结合建筑。以主楼为中心,四周配建有家眷楼、附楼、副官楼、门楼、门房、茶园等。1948年下半年1949年11月李宗仁曾居此办公。已辟为陈列馆。交通:桂林汽车总站乘往永福寿城方……[详细]
    唐景崧故居
      唐景崧故居该故居位于新街镇江口村,距乡政府驻地约1公里,为灌阳清代“同胞三翰林”之一唐景崧的故居。该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410平方米,为砖木穿斗式结构,饰小青瓦、兰灰墙,分上、下两座,设有前庭、正庭、厢房、天井等,梁、枋、门楣等均雕刻有人物故事、龙凤花草虫鱼,两边墙体均以兰灰粉刷,墙体山头,饰以双龙、太极八卦等图案。该故居建筑雄伟,工艺精细,是我县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名人故居。2002年12月17日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宣堂(刘永福故居)
      三宣堂是刘永福以其在越南抗法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而命名的,位于钦州城南板桂街,主建筑为晚清风格厢房,内有圣贤豪杰、文臣武将、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图画,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与四周花草树木交相映衬,美观典雅。刘永福故居名“三宣堂”,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古称下南关)。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钦州市现存最宏伟、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占地面积2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大小楼房119间。除主座外,有头门、二门、仓库、书房、伙房、佣人房、马房等一批附属建筑以及戏台、花园、菜圃、鱼塘、晒场等设施。头门临江向东,有醒目的“三宣堂”大字匾额。刘永福当年援越抗法有功,被越王封为“三宣提督”,主管越南宣光、兴化、山西三省军事。“三宣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这段光荣……[详细]
    冯子材故居
      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的故居位于钦州城北,坐北向南。建于1875年,坐落于三座山丘之上,周围有墙垣,院内有碑林,字迹清秀,笔势劲遒,整个居所古意盎然,沧桑古朴,别具一格。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材退居时住所。冯宫保第总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包括三个状如伏虎的小山丘,当地群众称为“卧虎地”。四周环以高墙,围墙内有主建筑三进,每进分为三大间,每大间又分为3小间,共9间,27小间,构成了富有特色的“三排九”建筑模式。建造时用料讲究,室内梁、柱、门窗、匾联多为珍贵的格木制成。浮雕工精,壁画色艳,造型端庄,朴实严谨。故居总占地面积15.22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院落式布局,坐北朝南,共3排9座27间,均为抬梁式砖木结构。建筑注重牢……[详细]
    谭寿林故居
      谭寿林故居位于港南区桥圩镇震华村谭岭屯,始建于清朝乾隆晚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比较典型的砖瓦结构大合院。由于年久失修,大合院内的谭寿林故居破烂不堪。2011年1月,当地村民自筹资金13.44万元,按故居原规格和规模进行部分修复,于同年10月竣工。谭寿林,1896年出生于贵县桥圩镇震华村谭岭屯。192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工作,主要负责《工人周刊》,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26年1月担任中共梧州地委书记,当时的中共梧州地委是广西最早的中共领导机关,直接领导梧州、桂林、柳州等地的党组织。1927年6月到武汉出席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同年12月返回广州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于1928年秘密来到上海……[详细]
    陈铭枢故居
      陈铭枢故居位于广西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故居原为歇山顶、夯土墙的平房,共有14间,分前后两排,中间设天井,长34.3米,宽12.1米,是陈铭枢的祖屋,也是其出生地和少年时代的居宅。陈铭枢投笔从戎任师长后,于民国十五年(1927年)春因事返乡,目观乡民贫塞悍朴,文风不开,深感民智不启也,亟待教育之发展,于是捐巨资创建璋嘉小学〔当时叫做广东省合浦县(合浦当时属广东省管辖)第七区立第三小学校〕。璋嘉小学在1928年建成后,陈铭枢回到故乡主持开学仪式,并因家中原有房舍均已破败住在小学校内。有感于在村中无家可居的状况,陈铭枢回到广州后(此时陈铭枢已任国民政府广东省政府主席),便寄回钱款,嘱咐村中父老在他家原来的宅基地上按当时西洋传来的流行式样建起一座楼房。此间落成的陈铭枢故居始建于1929年,原为一栋砖……[详细]
    临桂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故居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距桂林市南30公里。始建于1929年,完工于1937年。故居原占地面积2041平方米,为组合式大庄园,依山傍水,山下有井池、荷塘,园中有清真寺和学堂。现存一座主楼及配楼,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据调查,此民居原为国民党桂系首脑之一白崇禧的哥哥投资兴建。2000年,临桂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缮,为临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楼坐南朝北,面阔约15米,进深约45米,呈规整的长方形,四周被高9米、厚0.4米的青砖实墙所包围,除了正门外,只在侧面山墙留有四个宽约0.6米、高约1.2米的小窗,厚重的外墙显得高大沉稳,气派凛然。主楼为两层木结构建筑,呈“一进三开间,一井两厢前后房”布局。主楼以天井为中心,辅建花坛、鱼池。南北两端布设客厅、厢房,东面设……[详细]
    碧云岩摩崖石刻
      碧云岩摩崖石刻位于钟山镇东南1.5公里大岩山。历代游客众多,留有宋至民国摩崖石刻11题。其中有宋靖康元年(1126年)蒋夔、乾道五年(1169年)赵善政的游岩题诗题记,民国9年(1920年)夏知事唐南杰题的“碧云岩”三大字及题诗。均阴刻,楷、行兼备,以“碧云岩”三字最大,字高1米,宽0.85米,楷书。宋人刻于洞上,远望分明。现存石刻除个别被敲击已无法辨认外,多数尚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茶山李焕华旧居
      李焕华旧居位于港南区瓦塘镇乌柳村茶山屯茶山希望小学对面约70米。始建于民国时期,为当地富户李焕华所建,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我市同时期同类建筑的代表性例证。整座建筑坐南向北,砖木结构,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面宽26.95米,纵深17.83米。两进七开间,具体布局可分左中右三路,中路沿中轴线排列,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厅—天井—后堂;左右分别依次为厢房(稍间)—天井—耳房。左右天井各正对的后墙均洞开一门。墙体为青砖清水墙,小青瓦盖面,盖瓦垄的檐端置灰塑瓦当,后堂瓦顶盖面高出两翼约40厘米,檐墙上施八宝图案。大门门楣端上嵌饰绿琉璃如意柱顶一排11个,前排墙柱上端部分别塑饰“梅兰竹菊”花卉。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前排左右均设甬道,甬道外侧各置规格相同的拱形窗11扇,中路置规格相同的拱形窗5扇。下层……[详细]
    黄绍谦故居
      黄绍谦故居位于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巴麻村下巴屯,建筑占地面积100平方米。1925年,黄绍谦考入百色省立五中读书,在校期间阅读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7月,毕业离校回到巴麻村,组织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11月,在右江地区从事农运工作的共产党员余少杰的帮助下,巴麻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并组织500人的农军武装,黄绍谦任大队长。1928年1月8日,黄绍谦率农军攻进向都县城,广大群众为之振奋。1929年9月,向都县农民武装组合为农民自卫军,黄绍谦任总指挥。1930年3月14日,邓小平在红八军一个连的护送下从靖西峒化出发前往右江,途经巴麻时在巴麻黄绍谦家住了3天,检查和指导巴麻革命工作。临别时亲书一首当时颇为流传的诗给黄绍谦,希望他永远做个革……[详细]
    阳朔徐悲鸿故居
      位于阳朔县城漓江边阳朔镇县前街2号,即县人民政府大门前。徐悲鸿故居是1935年到1938年徐悲鸿避居广西时李宗仁先生所赠送。故居--墙、小青瓦,还有略带黄颜色的檐口,其门楼下面悬有吴作人先生手书的“徐悲鸿故居陈列馆”之牌匾,一边还镶嵌着“徐悲鸿故居”之大理石碑刻。房屋为砖木结构,三进堂小屋,院内有一高大玉兰树,花香四溢。陈列馆里主要展示了徐悲鸿先生在此生活的实情实景,同时又有反映徐悲鸿先生一生经历的图片等等。徐悲鸿的《漓江烟雨》、《青厄渡》等名画都是在此创作而成。现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悲鸿(1895-1953)是我国现代杰出、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夫人廖静文。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徐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详细]
    韦拔群烈士故居
      韦拔群烈士故居,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屯特牙山半山腰上,距东兰县城36公里。1926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犯东兰,镇压农民运动,将位于山下尾往屯韦拔群的家烧光。同年7月,匪军败退,革命转入高潮,为革命的需要,韦拔群在特牙山半山腰又建起两幢泥砖瓦房,用于接待革命同志和召集农军开会。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国民党反动军队大举进剿东兰,1931年,韦拔群的房屋再度被烧毁。1988年,县人民政府按故居原貌重建。韦拔群故居分前后两幢泥砖瓦房,总面积250平方米。前屋为一幢内立四排屋架,分五开间,屋顶设有掺望台,是当年韦拔群接待革命同志、召集农军开会的地方。后屋为韦拔群一家生活起居室。1930年春夏,邓小平为学习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经验,曾在此与韦拔群一道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开办农民政治夜……[详细]
    刘永福那良故居
      刘永福故居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永福回国后,利用回乡省亲扫墓之机,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边境)选地择吉日兴建住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房屋占地面积约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02.86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房屋宽32.5米,进深20.3米,两层砖瓦结构。共十二间,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为厅,厅中央横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庆”“金玉满堂”八个大字。上下座之间中央为天井,天井两则楼附房。同年十一月,刘永福返钦州,购得板桂街莫姓旧宅,筹建晚年住宅“三宣堂”,决定于钦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为回乡省亲扫墓临时住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春,刘永福返那良省亲扫墓暂住后,返钦州(其母陈氏二品夫人之墓座落于那良镇楼村虎龙岭)。光绪十七年(1891年)……[详细]
    彭昱尧故居
      彭昱尧故居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镇隆镇周塘村长乐岭屯简介:彭昱尧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向南,宽17.7米、深12.4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为清代三叠堂建筑风格,正座接前厅通后座。瓦木盖顶,前、中、后座周边用青砖砌墙。正座外墙用青砖砌墙,厢房用土泥砖砌筑。前、后座用土泥砖砌墙。因后裔已搬出多年,院落部分有损,主体结构尚较好。彭昱尧,字子穆、号兰畹、阆石山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丁酉科举人。《平南县志》光绪九年(1883年)版有记载。生于嘉庆十四年(1808年),卒于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七月二十四日。彭昱尧自幼聪颖,博览群书,生有秩才,所著书立说中,诗词奔放、古文浩瀚。彭昱尧于桂林秀峰书院在吕月沧先生栽培教诲下,声名鹊起。长乐岭考中举人中,影响深远且流芳古今……[详细]
    伍廷飏故居
      伍廷飏故居 座落于温泉村高仰一队。伍廷飏 中将军衔敌好姜,一生多办公益事,伍廷飏(1893—1950),字展空,广西容县黎村温泉人。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广西省政府代主席、主席及广西、湖北、浙江等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第一届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伍廷飏毕生兴建设、办实业,为振兴国家实业建设、发展民族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广西任职期间,主持修建了柳石路(柳州第一条公路)、鱼峰路、文笔路、驾鹤路等公路,并在1928年柳州大火之后对柳州城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初现柳州现代城市之雏形;创办了柳江农林试验场、柳江公医院(柳州第一座西医院)、柳江图书馆(柳州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新型图书馆)、柳江平民工厂、柳江日报(柳州官办公开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在柳州首开其先河;倡办了广西酒精厂(曾被誉为“……[详细]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王力故居位于博白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桷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2003年重新修复并向游人开放。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风貌,融文化、学术、艺术、史料、观赏为一体。展示的内容丰富翔实,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学,奋发进取,出国深造的叙述;有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和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砌磋学问的珍贵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重现了这位大师“生前一代雕龙手,身后三千倚马才”治学育……[详细]
    程思远故居
      程思远故居程思远先生旧居位于宾阳县大桥镇大程村委两岸村,属有宾阳农村民居特色的传统的上下二厅包廊结构,占地约280平方米,建于清朝末期,程思远先生从幼年至青年阶段在此生活了18年。1994年5月至1995年初,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程思远先生旧居基本上按原样得以修复,并将征集来的部分照片、著作、资料、物陈列于其中,供人参观。程思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风云人物,为全国人民熟悉,更为广西人民熟识,亲历-的兴衰,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展和辉煌,一生身居高位而始终襟怀坦荡、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其旧居坐落于一风水“虎地”的“虎背”上,右前方为长年供大程九个自然村4000余人饮用水的阳露清泉。该泉与大桥江上的鹰寨泉为同一地下河脉,泉水清澈,几百年来当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