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张采芹故居
      在游人如织的宽巷子西段,有这么一处僻静的院落。这里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活动家、国画家张采芹的故居。张采芹与张大千、张善孖共誉为“蜀中三张”。抗日战争时期,天府之国成为“后方避难所”,张采芹创办“四川美术协会”,接纳了包括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谢无量、傅抱石等大批内迁画家,促进了四川美术的空前繁荣。张采芹先生张采芹先生一生高洁,新中国成立后,他将珍藏的232件珍贵金石名画全部捐赠给国家,“一幅画十石米”、“倾囊塑成春熙中山像”等美谈至今流传。1922年,21岁的张采芹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王震、江小鹣等大师。192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到四川。在成都,张采芹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他筹资创办了南虹艺术专科学校,还先后应聘担任了四川美专、四川艺专、成都高师、四川大学、四川师大……[详细]
    盐亭县嫘祖故里
      嫘(音雷)祖,轩辕黄帝之元妃,中国上古养蚕治丝的伟大发明家,5000多年前诞生于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嫘祖村。嫘祖原名王凤。她自幼聪颖,采果奉亲,发现天虫吐丝结茧,细心观察蚕的生长规律,呕心沥血,首创野蚕家养。又治丝兴衣,使西陵氏人穿绸着帛,而被举为西陵部落酋长。嫘祖以丝帛为贽进献轩辕,轩辕慕名前来访问,实现了嫘轩联姻,中原与西蜀的联盟,从而建立起了大统一、大团结、大民族、大文化的东方大国。嫘祖一生辅弼黄帝,选贤用能,协和百族。她未尝宁居,随黄帝巡视全国,教民育蚕,历尽千辛万苦,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病逝于南巡道上,遵嘱归葬于金鸡镇青龙山之首,祖墓犹存。由于嫘祖开辟丝绸文明,功高日月,自周代起就被天子庶民尊奉为“先蚕”,民间尊称为“蚕神”,又被尊为“行神”,爱称为“嫘姑”、“丝姑”、“蚕姑娘”,历……[详细]
    张伯卿公馆
      张家花园是解放前张伯卿的私人会馆,位于贡井筱溪境内,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20年代末,张相中此地后,依仗权势,强购杨姓地皮,耗白银4万两,于1923年动工修建,历时3年,建成贡井最早的“洋房”和独有的花园。“张园”主楼建筑,由四川边防军自流井提款处处长德阳名士黄秋帆设计,按当时德国领事馆式样仿罗马式楼房建造的,有大小房屋14间,三合土地面,室内家具均以名贵木材制作,客厅内摆有太平天国天王府中的遗物,紫檀镂空宝玉交椅8座,楼房面积1148米。楼房建筑工艺十分考究,墙壁及望板为石灰粉刷,望板及墙壁饰有花、草、鱼、果等泥塑小品,内侧走廊以园柱承办,柱面以水泥、白灰=糯米浆调制的沙浆涂抹,再嵌以卵石抹平,由著名工匠杨锡三制作。楼房布局典雅,装饰华丽,青瓦屋面,横开木窗采光通气。门前为石砌月……[详细]
    李硕勋故居
      李硕勋故居位于高县庆符镇商业街,属木结构的串架平房,占地面积512m2,建筑面积370m2,故居左面临街,有一座巍峨古朴的古石牌坊,前面是光亮可鉴的青石板街道。1994年9月故居修复,具有大小房屋11间,分堂房、纪念厅、客厅、卧室、书房五部分。1994年故居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和各地前来瞻仰的群众共10万人次。现已批准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吴家尤住房,南至后花园墙外与王云忠、王云德、王俊成住房,西至牌坊与李开新住房交界处,北至街面与附小围墙。……[详细]
    南溪朱德旧居
      宜宾市南溪县(后改为南溪区)朱德旧居位于城区官仓街42号(原103号)。这是一幢典雅的清代木构串架建筑,一进三幢沿街一字展开,两侧为砖砌防火墙。进大门是第一幢,在第二幢与第三幢之间的天井辟为花园,第二幢的厅堂之侧为当年朱德的卧室和书房。花园正临窗下,十分优雅宜人。朱德在南溪的旧居,与陈玉珍的婚姻有关。1916年,朱德率护国军先遣团讨袁经叙永县雪山关入川,在纳溪棉花坡一战大败北洋军。朱德率部入驻泸州。此时,朱德已升任靖国军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驻泸州期间,朱德的一名叫陈平辉的部属,将自己的妹妹陈玉珍介绍给朱德,并陪同朱德到南溪去会面。陈玉珍时年21岁,毕业于南溪简易师范学校。陈玉珍还是孙炳文的外甥女。1917年6月,朱德与陈玉珍结婚。婚后,朱德又将前夫人肖菊芳病逝后留下的儿子朱琦从昆明接到南溪,……[详细]
    罗哲文故居
      罗哲文故居位于宜宾县柳嘉镇五通村向阳组余家垇,罗哲文童年、少年曾在此居住。清末民居。主体建筑原为三合院,坐西向东,南厢房后有附院,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穿逗式梁架,下部装板壁饰花窗,上部为竹蔑骨泥巴墙,厢房隔墙后段和后壁为夯土墙,小青瓦屋面。故居现存正房北次间、北厢房2间和转角房1间,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北次间十三檩四穿五柱,穿枋以下为板壁,上为竹蔑骨泥巴墙,花窗已改为木板,中用木板隔为两间,后半部装木楼板。正房和转角房面阔11.1米,进深6.1米;转角房为变形抬梁穿逗式梁架,从中部与正房、厢房各自形成对应屋顶坡面,厢房十檩三穿四柱,面阔20米,进深3.7米。原有建筑屋基、院坝和石砌堡坎等保存基本完整。宜宾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4月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哲文﹝1924.05.……[详细]
    王右木故居
      王右木(1887-1924年)江油市武都镇人。17岁东渡日本求学,与李大钊等人组织神州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回国后在成都高师任教,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创办《新四川旬刊》、《人声报》等,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支部,中共四川支部,任党的书记。1924年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返川途中在贵州牺牲。王右木故居位于江油市武都镇。故居原来是一座典型的穿斗式木结构民居建筑。房屋坐南朝北,一进三幢。前面临街是一重檐楼房,下面前装六合门,四周装木板,内放柜台作店铺,上面架楼板,安推窗作茶园,中间是一个敞式的客厅,后面是单檐的堂屋、居室、厨房等,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现存的堂屋、客厅、居室等为穿斗式悬山建筑,木质梁柱承重,建筑面积为500余平方米。客厅2005年重建作为展厅使用。王右木故居……[详细]
    嫘祖故里岐伯宫
      黄帝元妃嫘祖故里岐伯宫、地处川北盐亭茶亭古镇西街口回龙山、距盐亭县城49公里。山足与莲花湖相通,水陆码头相连、坐车或乘船都能到达。中华第一部中医药巨著《黄帝内经》作者、中医始祖岐伯出生于古岐舌国。他首创以中草药为人治病、开医药之先河。助嫘祖养蚕兴衣。辅弼黄帝铸成大联盟、多民族、大文化、大统一的东方文明大国。受封在岐舌国、拜军师、国师、天师。他精通医学、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易学,为人类健康发展、历史前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岐伯故里的崇山峻岭中,生长有上千种名贵的野生中草药、茶亭乡民历来以种植中药材为支柱产业。故又史称“药谷”。芯呈梅花瓣的桔梗菊糖量8.4%,超国标2.4个百分点,全部出口到韩国。歧伯宫、岐伯殿、嫘祖殿、岐伯史绩馆,保存有丰富多彩的岐伯史迹。岐伯坝、岐伯树、岐伯桥、岐伯亭、岐……[详细]
    阳翰笙故居
      阳翰笙故居座落于高县罗场镇南华街,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故居呈三合头院落形成,座北朝南,总体由主体房、院坝、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163平方米。主体房建筑面积约319平方米。正房为悬山式布瓦穿斗结构建筑,面阔三间12.5米,深两间7.3米,中间不堂屋,左右次间为四间寝室(有0)。大门为双开四抹隔扇门,属典型川南民居。故居内完整地保留了当年阳翰笙同志生前的居室、堂屋、书房等共11间。2001年,被高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范围:西至罗场镇中心小学校后围墙,东至罗场镇中心医院(以过道临街为界),北至其现有后院围墙,南至罗场镇中心小学校门以邻街围墙为界。……[详细]
    张思德同志出生地
      张思德故居,面积71平方米,坐西向东,二开间,面阔8.5米,进深5.1米,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檐高3.2米,通高4.9米。张思德于1915年4月21日出生在左边一间土屋里。1933年参加少先队,同年十月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11月随部队到达陕甘宁边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煤炭中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200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15地址:思德乡韩家湾村保护级别:省级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详细]
    刘伯坚故居
      刘伯坚故居省级保护单位,位于龙岗乡龙岗社区居委会,1937年维修,面积共538平方米,其中32号房,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穿斗结构,板壁,面阔三间14米,进深四间18米,廊宽1.87米,通高7.85米,檐高5.47米;33号房,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板壁、面阔三间11米,进深四间26米,通高8.08米,檐高4.95米。刘伯坚烈士是我党我军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之一,曾经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肩战斗,曾领导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为创建我党开展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刘伯坚故居,是我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保护范围:以公共墙为界,前后以滴水为界。建设控……[详细]
    尹昌衡故居
      尹昌衡故居位于升平镇昌衡村,原名“昌衡故居”,主要包括尹昌衡纪念馆、共和文化广场、辛亥园林、纪念群雕,故居建有“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共和碑”。其中,止园诗文碑廊由五个篇章组成,雕刻的诗文碑展示了尹昌衡一生69年的生活经历,分别是少年立志篇、西征卫国篇、亲情乡土篇、道义境界篇、归隐著述篇,共存诗文50首。昌衡故居从2001年10月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本地中小学生、有志青年1万余人。共青团彭州市委于2001年3月授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州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授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彭州市公安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白故居
      唐代大诗人太白故居(李白故居)位于江油市南15千米的青莲镇。该镇地处江彰平原中部,南距绵阳40千米。青莲古称清廉,取其境内盘江及支流的古号“廉泉”、“清溪”而得名。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后,便改“清廉”为“青莲”,自宋沿用至今。有史志可考李白生于唐绵州昌隆县,在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前的25年定居于此。宋淳化五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载:“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屠者居之。”但到宋元符年间彰明县令扬天惠为丕振宗风,扬诗仙之遗德,在旧址上重修茸新建了太白故居。后经过明清几兴废,现太白故居为清代建筑,仅存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读书台、名贤祠,洗墨池等。1.陇西院保护范围:东、南、西以现有围墙为界,北至围墙向天宝山方向外延30米。面积1.1公顷。2.粉竹楼保护范围:东……[详细]
    彭家珍故居
      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故居,在金堂县杨柳乡同合村毗河南岸,路旁有“彭大将军家珍故里”碑。碑高1.64米,宽0.85米,碑文单行楷书,嵌于石座中。故居占地11亩,建筑面积约1/3。四周筑土墙,墙外绕渠,墙内广植翠竹,房屋均以土坯垒墙,青瓦屋面。院坝左系书房,右系客房,左右厢房之间皆有矮墙与院相隔,厅侧有过道通后院。梁檩上墨书“光绪十五年己丑季春月谷旦”;“白水花砖,兰舍清风,仁里同居,长龄共享,廉泉让水,孝悌力田,宅卜安居”。后院为起居用小四合院,主要建筑的梁、柱,皆用珍贵的红豆木制成。彭家珍故居于1988年列为金堂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卢德铭故居
      卢德铭故居年代:民国卢德铭故居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1组,始建于清代,1905年卢德铭出生于此。现留存故居整体布局为中轴线对称三合院布局,坐北向南。院落进深24.3米,面阔44米,总建筑面积约674平方米。墙体以夯土墙体与竹编墙结合,为典型的川南民居。卢德铭故居是世人了解这位中国革命先驱者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进行瞻仰的场所,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卢德铭故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柏林范氏公馆
      柏林范氏公馆:位于距清河镇4公里的柏林镇,为范绍增侄儿范南轩所建。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约1600多平方米,院内条石铺地,门、窗、廊柱皆雕花,工艺精美,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是民国初期川东民居建筑的经典。李家古镇:如果说“清河古镇”是大家闺秀,那么李家古镇便是一位小家碧玉。其位于距清河镇5公里的李家乡,与清河古镇同为条石铺地、欧式圆柱通廊,街房为砖木结构悬山式小青瓦六架椽屋,素有“小清河”之称。其建筑风格上既可寻到“清河古镇”的影子,又独具特色。……[详细]
    宁芷邨故居
      宁芷邨故居:宁芷邨是川南知名金融实业家,曾以大股东的身份于1938年12月在嘉阳煤矿第一次股东会上,当选为该煤矿监事。如今成为旅游观光热点的嘉阳小火车,便是出自他手。宁芷邨故居当地人称“铜门坎”,占地面积197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有6个天井,最大的一个天井达100多平方米,最小的一个10多平方米。位于庭院深处,坐落着保持清代原貌的绣花楼。其门楼的样式与智园相似,但更为高大,遗憾的是墙头的石雕白菜,已损毁得不见踪影。……[详细]
    罗世文故居
      罗世文故居位于威远县向义镇解放村罗家湾。整个罗家大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原为罗氏宗祠,又名“六一堂”,是中共四川省省委第一任书记,著名革命烈士罗世文同志的故居。该故居坐西南向东北,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正堂:穿逗式梁架,4穿用9柱,面阔3间15.8米,进深1间,8.8米,通高8米,已经垮塌;素面台基1.2米高,垂带式踏道6级。前堂:穿逗式梁架,3穿用5柱,面阔3间14.9米,进深1间6米,素面台基0.2米高。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许黄玉故里
      韩国“普州太后” 许黄玉故里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瑞云乡。许黄玉,于公元32年出生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公元48年与朝鲜半岛古驾洛国开国始祖首露王结婚,卒于公元189年,寿157岁,谥号“普州太后”。 韩国“普州太后” 许黄玉故里以古建筑风格为主,分为祭祀区和休闲区两部分。每年元宵节、清明节、月半节举行许氏宗亲祭祀活动,是韩国友人寻根、寻亲和中韩友好交往的平台。……[详细]
    夏绍虞故居及烈士墓
      夏绍虞故居及烈士墓位于邻水县八耳镇插檐洞村3组,年代为1949年。2019年3月21日,夏绍虞故居及烈士墓被公布为广安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保护范围:以建筑四周为限,各外延10米。故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续延20米。烈士墓保护范围:以墓封土为限,四周各外延10米。烈士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续延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