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茂名市 > 高州市旅游

高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分界粮仓旧址
  分界粮仓旧址为陈济棠下属莫辉朝于1938-1941年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分界粮所,又称为莫氏大屋,建筑主体为回字型,座东北向西南,青砖碧瓦,古色古香,受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呈现中西结合的风格特色。整 栋建筑高度大,内分两层,外墙极厚,约60公分宽,墙体采用两层青砖加沙的防弹防盗系统建造,四角外墙上沿开有十字形的枪眼(瞭望孔),规模宏大,纵横达七十余米,建筑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是较为罕见的保存完好的近代大型粮仓代表性建筑,见证了民国时期以陈济棠为首的粤系政要和地方宗族在粤西经营的历史,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公有化改造运动的历史,具有颇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详细]
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
  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元坝大道,占地3平方公里,连绵在古荔枝群中,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绚丽,产业独具特色,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示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首批广东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有成园于隋唐年间并向唐代杨贵妃进贡荔枝的贡园,“中华红”荔枝树的红荔阁,有国字号荔枝博览馆和种质资源圃,有成片岭南风貌的甜美荔村,是世界荔枝文化发祥地,荔枝产业集聚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余万人次。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设有一骑红尘广场、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植资源圃、初心广场、百荔园、贡园——古荔枝博物馆、红荔胜景——红荔阁、水墨桥头——网红桥头村和根子碧道精华段等九个版块。其核心景点千年贡园和……[详细]
冯宝公祠
  冯宝公祠位于广东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古电白郡城遗址内,高州旧城冼太庙右侧,是奉祀冼夫人丈夫、南朝梁陈高凉太守冯宝的宗祠,始建于明代,近代重修。冯宝原是北燕皇帝的后裔,北燕失国后其祖父南投宋国,至冯宝任高凉太守,为号令地方土著,与百越首领冼夫人联婚,旧城村是冼夫人与冯宝婚后的定居地,《茂名县志》云:“冯家村在旧电白界”,隋开皇十一年,冼夫人之孙冯盎任高州刺史,旧城又成了他居政合一的地方,很显然旧城是冯冼后裔的重要聚居地,旧城现有5000多人口,90%以上是冯姓。他们都是奉冯宝为先祖,冯宝公祠是他们祭祀冯宝和冼夫人的地方。当地政府对冯宝公祠等文物古建筑进行了整体的保护,在该建筑附近开辟了广场并修建了仿古水榭园景。如今的冯宝公祠,已成为高凉地区冯氏族人聚集议事的场所。每年春秋二祭,附近各县的冯氏家……[详细]
古丁梯田
  高州市古丁镇,地处山区,山岭较多且较高,而平坦低洼之地较少。为了生存,从几百年前开始,这里的人便上山垦荒,劈出一块块梯田。经过一代代的不懈努力,形成今天古丁境内众多的梯田,如新龙梯田、拔河梯田、黄沙梯田等等。新龙梯田一座高山之上,自山腰以下全是一级一级的梯田,梯田之中,生长着金黄的禾稻,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条金丝带缠绕在山腰,如诗如画。而山下则是一片较为平缓的田地,成熟的稻子金黄一片,与自上而下一片金黄的梯田连成一体,蔚为壮观。拔河梯田在一条景色迷人的河流两岸,山岭连绵,梯田处处,金黄色的稻子,一层又一层,与高处的绿树、低处的碧水浑然一体,美轮美奂,见者无不绝叹。黄沙梯田地处牛塘岭,这里三面环山,山高岭陡,山下平地极少,即使有,也都用于建房子了。惟有山上梯田星罗棋布,一级级、一块块,每块宽不过……[详细]
浮山岭
  “浮山钟灵毓秀”是南粤百景之一,是茂名著名的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浮山岭,是高州与电白分界山,北边高州市根子镇,南边电白区霞洞镇,有五个主峰,最高为最南边的主峰海拔高度为966米,在电白区霞洞镇境内,是茂名市郊相对高度最高、最陡的山。浮山岭山清水秀,树木郁葱,泉溪清澈,云雾缭绕,置于其间,恍若仙境。山脉盘亘24平方公里,位于高州市与电白区交界处;往西南方向与茂名市市区(油城六路市政府门口)水平直线相距约21.5公里。浮山岭还保留着纪念岭南道教的先驱潘茂名济世救民、得道成仙的--地超世寺,更有南国巾帼英雄冼英冼太夫人的冼太营地、冼太庙(冼太三大故庙之一)位于山腰之中。浮山岭下的四周是高州市的根子镇、分界镇和电白区的黄岭镇、霞洞镇、林头镇,这方圆近百平方公里丘陵就是全国著名的荔枝、龙眼基地……[详细]
高凉古城
  高凉古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曾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和冯宝公的故乡和执政地。古城现存古迹众多。四个城门遗迹清楚,四条护城河分绕东西南北。古城内有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冼太庙”,有冯宝公祠、“古窑群”、“莲花古井”等多处历史文化景观和颇具观赏价值的“内外四景”。南朝箫梁时期(公元503—557)置电白郡,建郡城于此。隋废郡为县,此城即为电白县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高凉郡治所从良德迁至电白,亦即是迁至此城,至明代一直不变。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电白县治所迁神电卫(今电白县电城镇),高州府治所亦迁茂名(今高州城),此后这座城池属茂名县,称电白堡,百姓则叫它为“旧城”。从梁朝至明代,旧城作为州、郡、县治所近一千年。旧城是冼夫人主要从政和生活的地……[详细]
7、贡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贡园
  在被称为“荔乡”的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现存有一个果园,园里生长的荔枝树虽然树龄都已在500年以上,但棵棵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这就是中外闻名的“贡园”!据史载,唐朝宦官高力士当年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摘于此果园,并后续进贡给皇帝,所以人们称此果园为“贡园”。当年大诗人杜牧有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该诗中可以看出,杨贵妃是非常喜欢“贡园”荔枝的。据说高州市大多数的荔枝树都是“贡园”荔枝树的后代。因此“贡园”也被人们尊称为“荔枝博物馆”。而“贡园”所在的根子镇,由于荔枝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最多,也被业内的人们称为“中国荔枝第一镇”。由于名气大,内涵多,“贡园”早已经是广东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接待大批的国内外游客。2000年时,国家主席……[详细]
广南医院旧址
  广南医院旧址位于高州市分界镇正街194号。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广南医院旧址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州中山纪念堂
  高州市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中山路,市委大院内。1934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中山纪念堂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将中国民族传统与西式造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具风格的纪念建筑物。该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不多的纪念堂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中山纪念堂为楼房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楼分三层,中楼和后楼为两层。总进深39米,总横面长18.6米,主楼占地面积725.4平方米。法国工程师设计。纪念堂顶部为硬山顶式,用三角钢架结构组合支架承托瓦脊,瓦脊四周有裙墙遮挡,窥看不到脊面。中山纪念堂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将中国民族传统与西式造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具风格的纪念建筑物。该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不多的纪念堂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8年11月……[详细]
10、海珊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珊堂
  海珊堂坐落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高州师范学校)校园内。梁海珊的儿子、抗日名将梁华盛为纪念父亲为辛亥革命所做的贡献,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在高州筹建海珊中学和纪念会堂海珊堂,振兴地方教育,为国储才。梁华盛创建的“海珊中学”,解放后并入茂名县一中,海珊中学原址,由茂名县师范学校和广东省立高州女子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的广东省立高州师范学校使用。海珊中学原有校舍,后被高师接收,其中的教室宿舍早已更新,唯有“海珊堂”长久保留。该堂曾作几次维修,1971年和1989年又先后两次拨款进行大修。2010年高师建校八十周年之际,应众多高师校友的要求,高州师范学院重修“海珊堂”。重修后的“海珊堂”,已成为高州师范学院师生-和文艺演出的主要场所。梁海珊(1882-1941),是高州市泗水里道坑村人。清……[详细]
安良堡梁氏大宅
  安良堡梁氏大宅位于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安良堡村,坐落于帅堂美丽的曹江河畔,距离高州市中心约13公里。梁氏大宅是典型的中西艺术交融,富有时代代表性的民国民居建筑,时以其规模宏大和财富充盈被公认为高州六属-村堡之首。安良堡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当时村民为防卫盗匪侵扰而建的堡垒式建筑。-战争之后,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农民揭竿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乡村匪患盗贼四起,名门、望族、大户纷纷抱团结盟,建堡自卫。据民国年间修撰的《茂名县志》记载,茂名地区村堡遍布,较知名的多达17座,有新垌堡、平山堡、乐聚堡等,其中耗财最多、规模最大和名头最响的就是曹江镇安良堡,占地面积35亩,曾住有30多户共200余人。安良堡倡建者为梁氏十六世、当地乡绅梁纯斋。外墙用青砖砌成,堡周长700米,高3.5米,东南……[详细]
良艺冼公祠
  冼公祠位于广东省高州市长坡镇雷垌良艺村,冼公祠原名冼氏祖祠,该祠为冼氏磊山、秩山、寿山纪念先祖及冼夫人的坛祠,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光绪年间重修。古祠为传统砖木结构,台基以墙裙为砖石垒叠,接砌青砖至顶,覆以灰瓦,硬山式风火墙和博古脊,陶瓦当和滴水剪边;主体梁架为穿斗混合式的砖木构架,艺术装饰有陶塑、灰塑、木雕、彩绘等多种艺术形式,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高耸起的风火山墙和墙头的博古脊饰,精雕细刻的花鸟图案也颇生动趣致,且寓意吉祥。墙楣、墀头多处留有彩绘壁画和灰抹雕的各式图案,为古祠的整体建筑风格增色不少;墙体是由经过一块快打磨过的青砖叠砌而成,光滑平整,层次明显,工艺之精湛,令人叫绝。可谓是开创了高州乃至粤西此例建筑的先河,亦被邻乡引于借鉴。冼公祠坐西北向……[详细]
13、潘仙观
潘仙观
  高州市潘仙观位于高州市区南关街小观山,环境幽雅别致,背倚傍山、古榕参天,面朝鉴水,双龙戏珠,与大观山隔江相望,手足情牵,环抱瀛洲绿岛。左面宝光古塔生辉,右面渔歌晚唱、鸟语花香。潘仙观原名为玄真观,后改清虚观,历史源远,于2004年重新规划修建。建筑面积八百多平方米,仿明清建筑风格,以四合院模式建造,雄伟壮观,古朴高雅。正殿奉道教三清天尊和潘仙冼太,面壁为栩栩如生的六十甲子神。左廊为道教文化展馆,右面为潘茂名史迹展馆,天井正中为道教祖师潘茂名雕像,门楼娇巧庄严,气宇非凡。潘茂名是道教祖师,也是历史文化名人。生于西晋太康290年,其凿石为船,救人离难,设炉炼丹,悬葫济世,造福苍生,功昭日月,流芳千古,为彰其功德,皇命封敕,以其姓氏设高凉为潘洲,建茂名县,沿流至今,全国以道教命名的城市只有茂名市。……[详细]
高州三仙庙
  三仙庙位于根子镇公垌村望楼岭上。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958年曾部分拆除;1992年8月重修。该庙占地面积267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97平方米。这是高州县内占地面积较大的庙宇。庙内奉祀“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故称“三仙庙”,又称“三霄娘娘庙”。三霄娘娘的传说,均来源于刘紫姑——何媚。何媚是唐代中期民间之女,因受破孩而屈死,被武则天封为“厕神”。此后,又经过民间的不断艺术加工与辗转流传,成为群众所喜欢的三位神癨。该庙正殿内供奉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女仙神像;庙前设有“百子堂”长廊浮雕图,在百子堂浮雕图上,刻画有100位神态各异的天真活泼的童子。百位童子与庙内的三位女仙形成一个独特的女神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详细]
南茂坡宫皇庙
  宫皇庙位于高州市石鼓镇南茂坡村,始建于清嘉庆庚申年(1800年)十二月,民国15年(1926年)重修。原庙分三进,分别为宫皇庙、魁星楼、三圣宫,组成一个占地5亩的建筑群体。该建筑群于70年代先后倾圮,只剩后殿的藏经阁。藏经阁为两层楼阁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两侧和前面出廊,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梁架均有雕刻或彩绘。柱为砖砌八棱式柱,柱础为须弥座,上饰卷云纹。屋顶为歇山顶,脊饰中部为灰雕双凤朝阳,两侧为双龙戏珠,斜脊端部为变体夔龙纹装饰。整座建筑小巧别致,严谨而有法度。庙周围散落一些石柱、柱础等建筑构件,另有一块刻于民国15年(1926年)的石碑,上刻《重修宫皇庙记》,碑文记载了该庙的由来及其演变情况。 过去,藏经阁上珍藏有质地为石板、竹板、木板的经书和各类纸质的医书,十分珍……[详细]
旧城冼太庙
  旧城冼太庙位于广东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隋朝,是纪念冼夫人的最早的庙宇,现存建筑是明嘉靖年间重建,清代重修。旧城村是南朝梁置的电白郡和隋置的电白县城址,据考证,是冼夫人及其家族活动的主要基地,冼夫人去世不久即由官府立庙祭祀纪念而建置,是全国最早的冼太庙。后年久而毁,明嘉靖年间高州知府欧阳烈访旧址而重建。冼太庙主体建筑共分为三进,面阔18.8米,进深36.35米,分前、中、正三殿,各殿之间有天井相隔。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筑。该庙与位于高州市文明路东侧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冼太庙还早。如今正殿还保留有完整的明代风格的灰塑脊饰双龙戏珠及各种花草、鸟兽、人物等,清代同治皇帝御赐“慈佑”金匾、独木鼓、古青铜大钟等一批古老文物。其中,“双龙戏珠”图是我国建造历史最早、保存……[详细]
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团部旧址
  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团部旧址 位于高州镇西关路益寿庵。原是明代庵堂建筑,面阔21.32米、进深37.31米,面积约800平方米。现保存完好。 1938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为了恢复地方组织,推动广东南路的抗日救亡运动,以“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名义,派遣以刘谈锋为团长的20多人服务团到达高州,团部设在“益寿庵”内。服务团先后派出工作队到谢村、塘口、板桥、分界、根子、沙田、云潭等地,通过办夜校、教唱歌、演戏等形式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抗日。并恢复和发展中共党组织,首先在珍珠、企水两地建立了党支部。服务团还争取了原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当时在高州驻防的广东省七区游击指挥官和行政督察专员张炎将军共同抗日,并在其军官教导队里建立了中共党组织,促使南路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1939年夏,中共广东……[详细]
蒲杓岭陶窑
  蒲杓岭陶窑位于高州市新垌镇书房园村后之蒲杓岭。年代为汉代。属竖穴窑。已发现两座。窑体依山挖入,窑室平面呈椭圆形,长2.3米,宽1米,后壁有一条方形烟槽。窑室前有火膛,长0.7米,宽0.35米,弧底。顶部呈半圆形,有厚达10厘米的烧结层。烧造的陶器火候很高,器类有沿内带耳圜平底釜、直身平底罐、圜底钵等,罐类饰水波纹。高州境内这类陶窑很多,可见于新垌、长坡、东岸、大潮等地,有的排列数座,结构基本相同。有的窑体长达4米,宽2米左右,烟道增至2~3条。烧制的产品以陶器为主,也烧制砖瓦。有的窑的年代可能晚至宋代,烧制碗、碟等日用瓷器。……[详细]
高州宝光塔
  高州宝光塔位于高州市区鉴江河西岸,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知府张邦伊以镇城风水为名集资兴建。为楼阁式砖塔,阶梯为壁内折上式。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高65.8米,是广东现存最高的古塔,底层每边长5.72米。每层均以菱角牙砖和线砖相间叠涩砌出腰檐和平座。塔座八面有花岗岩浮雕24块,每面3块,图案内容有富贵吉祥、双凤朝阳、云鹤双飞、鱼跃龙门等;每块雕刻长1.45米、高0.55米,两块石雕间有竹节形石雕相隔,竹节形石雕高0.55米、宽0.28米。在8个角上镶嵌力士雕像,雕像高0.55米、宽0.38米。塔内每层都设立4个佛像,装饰华丽,粉彩璀璨,故群众又称宝光塔为“粉塔”。1992年进行了维修。自古以来,下四府之首的高州宝光塔远近闻名,是广东第一高塔,被列为广东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被民间称誉为……[详细]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南皋学舍)
  位于高州城后街40号。南皋学舍原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古建筑,为州府学宫生员所居。学舍共分三进,总进深31.6米,面阔12.65米。双层楼房式结构,建筑总面积790平方米。南皋学舍是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的所在地,也是中共南路党的领导机关、茂名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共茂名县支部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民国15年(1926年)8月,中共广东南路领导人、中共广东区委派往南路的首任特派员黄学增,于南皋学舍建立省农协南路办事处,领导广东南路地区包括茂名、电白、信宜、化州、吴川、廉江、遂溪、海康、徐闻、阳江、阳春以及钦县、防城、合浦、灵山(后4县今属广西)等县和梅录、北海市(今属广西)的农民革命运动,发展中共广东南路各县的党组织。与此同时,中共茂名县支部委员会也设办事处在学舍内。中共高州支部的第一任支部书记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