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阴市旅游

江阴市旅游景点介绍

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位于青阳镇北沿河。始建于清代,硬山式砖木结构。祠堂分三进二院落,二进院南侧为戏台,主体结构为砖木结构,恢廓大气,砖雕、封火墙极富变化,纹路清晰。沈氏在历史上是青阳望族,“悟空寺碑记”、“锦树道院观”及古桥、古街均留下沈氏的史迹。……[详细]
江阴葛氏宗祠
  葛氏宗祠位于青阳镇南沿河街50号,建于清代,面积约600平方米,三进,前后走廊贯通,砖木结构。东面临市河街,主体建筑、陪弄、封火墙、砖雕保存基本完整。墙檐与内壁人物花卉图案十分醒目,纹络深刻极为少见。青阳镇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提起青阳葛家,更是名声显赫。早在宋代,葛氏一门出了33位进士,弟兄四个相继同登进士榜,祖孙三代登进士第在中国历史上鲜见。其中葛胜仲、葛立方、葛邲祖孙三人最为有名。葛仲胜官至太常可卿,博学多才,善于诗赋,深得宋哲宗宠信。葛立方官居吏部侍郎,多次主持朝庭主考,一代大学者朱熹出其门下。葛邲官拜刑部尚书、左丞相,权倾朝野,名动天下。后裔葛凤池民国时产业与荣氏并列,对青阳的办学、市镇建设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福泽桑梓。葛氏宗祠原隶属于江苏省外贸局,由江苏省苏豪集团(外贸公司)租赁给私……[详细]
缪荃孙纪念馆
  缪荃孙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图书馆界名人纪念馆,坐落于临港街道申港缪荃孙图书馆内。纪念馆展示了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藏书家、目录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学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孙的生平事迹。该馆由馆前走廊、正馆和两个书画储藏间组成,古朴而又不失现代风格。……[详细]
周水平烈士纪念馆
  周水平烈士纪念馆位于顾山镇水平村周东庄。周水平,顾山人。1925年3月参加中国0。“五卅”惨案发生后,曾主持川沙国民外交后援大会,是年10月,发起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 11月又在顾山庙会上发表演说。不久,被军阀政府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26年1月17日被杀害。 周水平被害后,毛泽东在《向导》上发表《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运动》,文中叙述了为农运而牺牲的周水平受到农民们拥戴。……[详细]
渡江战役烈士陵园
  渡江战役烈士墓位于临港街道李沟头村。1949年4月22日凌晨渡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83师249团2营111名指战员在李沟头战役中牺牲,葬于李沟头河北岸。1971年、1973年江阴县革命委员会修建墓地,1984年建成烈士陵园。……[详细]
吴文藻冰心故居
  吴文藻冰心故居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万安东路南首,镇澄路北侧100米处,东临昭德小学旧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有房屋三进两侧厢,门朝北。房屋为砖木结构,第一进建有墙门、门墙用老式水磨砖砌,柱脚都有石鼓墩垫柱,每进房为三开间七步。由于年久失修,二进、三进现已拆除。吴文藻,江阴夏港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中国民族学家。冰心,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吴文藻早年从清华学堂毕业,参加过五四运动,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社会学,获博士学位,曾得到大学最优秀外国留学生奖状,后来成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和中国民族学奠基人,中国著名的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这座建于清末的吴家老屋是他们当年的婚房,也是这对风雨同舟、患难……[详细]
朱杏南故居
  朱杏南故居位于临港街道夏港中街。朱杏南多次参与领导江阴农民-,曾任苏州县委书记,1931年被-杀害。故居为二层楼房,现存的正屋面阔三间,进深七架;二侧厢进深三架。朱杏南(1899-1931),江阴夏港人。五四运动后,朱杏南与旅外青年吴文藻等人组织夏港同志会,先后兴办阅书报社、补习学校,普及文化知识,传播进步思想。不久,又创办东袁村小学,捐资扩建夏港小学新校舍,为夏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江阴县委委员,参与组织领导了江阴农民暴-动-,为江阴农暴领袖之一。1930年9月9日晚,朱杏南在苏州寓所召开秘密会议时不幸被捕。次年5月19日,就义于南京雨花台。朱杏南故居位于夏港社区北巷14号,由一座三间两层楼房和辅助设施等组成,坐北朝南,为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占地……[详细]
苏光华故居
  苏光华故居位于周庄镇东街。为民国建筑,是苏光华幼年居所,保留完好有五进三开间。苏光华幼年名瑞宝,1937年编入中国空军轰炸部队十四队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驾驶飞机远征日本,在日本本土散发传单,这是中国空军远征日本本土的战斗英雄。……[详细]
赵宗藻旧居
  赵宗藻旧居位于周庄镇东街,是中国著名版画家、中国美院副院长赵宗藻童年生活的老宅,为民国时期建筑,单开间二进平房。该旧居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2011年12月修复对外开放,展品陈列丰富。……[详细]
曹颖甫故居
  曹颖甫故居位于市区司马街20号。该故居为清初仿明建筑,原为五进,1990年移建,存中厅及两侧厢。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架,前为船篷式,后有轩;两侧厢各面阔一间,进深三架。曹颖甫(1868~1937),讳家达,又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司马街人,祖籍江阴市周庄镇。为近代著名经方家、爱国中医大师、中医教育学家。中年曾入南菁书院研求经训之学,年过五十而至沪教学、行医,因常以经方大剂起沉疴、愈废疾,而有曹一帖之称。著书授徒,多有成果,著述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学生姜佐景编纂)、《曹颖甫先生医案》(学生王慎轩抄录整理)、《丁甘仁先生作古纪念录》、《梅花诗集》、《气听斋诗集》、《诸子精华录》、《汉乐府评注》等,及门弟子有章次公、姜佐景、吴凝轩、史惠甫、杨志一……[详细]
柳宝诒故居
  柳宝诒故居位于周庄镇,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位于周庄集镇东街,为清代光绪年间江阴名医柳宝诒居住、行医、著书之地。其在此写下了《惜余医话》、《温热逢源》、《疟疾逢源》、《柳宝诒医案》等10余部医学著作。……[详细]
周少梅故居
  周少梅故居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人民路北端,顾山中心小学斜对面,面积450平方米,三开间二进,第一进建于民国,第二进建于清代。2007年顾山镇修复,室内陈列周少梅铜像、遗物、历史资料、民乐、二胡发展史。周少梅(1885-1938),民乐大师,世居顾山,历代书香,自幼便随父、兄学习二胡、琵琶等乐器,演奏技艺十分精湛,成为江南丝竹的名家。21岁(1906年)起,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先后在江阴、常熟、无锡、常州、苏州等地近20所师范、中学里任音乐教员或国乐指导员,是我国最早的国乐教师之一,培养了不少有成就的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以非凡的胆识,率先将二胡的形制进行了改革,将前人局限在二胡上把位的演奏,扩展到上、中、下三个把位来演奏,被誉为当时江南的周少梅三把头胡琴,拓展了二胡演奏音域,提……[详细]
青阳粮库
  青阳粮库俗称北新仓库,位于北沿河迎秀桥西堍。整体由东西二区组成,东区建于五十年代,西区大部建于八十年代,该库见证了1954—1984年的粮食统购统销,记述了居民户月共二十多斤粮食、一两半菜油的历史,目睹了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农民吃返销粮的历史。……[详细]
青阳茧行
  青阳茧行位于青阳镇旌阳社区南沿河街50号,建于1953年初。三进二层楼房及一层侧房。面积2200平方米,主体结构以砖木为主,少量钢筋混凝土,是集收茧、烘茧、贮藏为一体的工商建筑。茧行投入运行后,烘、贮、防潮、收湿等工艺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当时茧行中的佼佼者,以贮存的规模气势、优质的产出,成为当时苏南地区最大的蚕茧集散地之一。解放初工商业凋敝,长江下游种桑养蚕的传统产业急待恢复,政府选择青阳南沿河筹建公有制茧行。基建队伍由146名服刑人员组成,其中包括高级工程师,全程由20名基干民兵、3名警员负责保卫与督责,历时四年完成。茧行总体设计由当时的精英设计,督责制度严格,建筑主体环节误差一分,责任人加刑十年。工程选材考究,上等木材足用6个“拖排”,主材料大号青砖制作精良,砖上均烤印“合作”字样。青阳茧……[详细]
梧塍大宅
  大宅里位于祝塘镇,是徐霞客的祖居所在地。自元初至明朝末年,梧塍大宅几经战火摧残,文物古迹遭受严重破坏,但还存有《梧塍徐氏宗谱》1箱,计52册59卷,其中记载着88位名人的96篇诗文.徐霞客故居“晴山堂”石刻,就录自《梧塍徐氏宗谱》。宅内古银杏树已有600多年的树龄,见证了当年梧塍大宅徐氏的辉煌。……[详细]
136、苏墅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墅桥
  苏墅桥位于新桥镇苏墅村,跨蔡港河,又称活人桥。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民国九年(1920年)重修。该桥为三孔平板桥,横跨蔡港河,以苏东坡而得名。桥两侧有桥联。南联:桥跨东西别墅遗碑传苏巷,港通南北活人厚泽溯陶公。北联:修竹茂林,映带左右,凌波倒映,行李往来。据清光绪《江阴县志》载:“苏墅桥,白龙山南,万历间(1574~1619)土坼得碣,为东坡别业,故名。顺治五年(1648)陶尚虞及子字尹重建,桥成,遂作粥赈饥,时呼活人桥。”据《陶氏宗谱》中钱相灵的《苏墅活人记》一文中记述:蔡港河上有座桥,清顺治戊子年(1648)这座桥被江潮冲跨了,当年迁到这里的陶尚虞出资修缮,并在桥堍搭建了棚舍。当年正遇灾荒,百姓受饥。陶公在棚内煮粥施舍灾民,先后约三个月。过桥人约有5万余人,均能饥饿而来,饱食而……[详细]
南北双桥
  南新桥位于青阳镇南街稍。又名三元桥,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单孔石拱,石质为金山石及部分青石。北新桥位于青阳北街梢,又名迎秀桥,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单孔石拱桥,桥顶四根石柱上均有小石狮,桥身以青石为主,石栏、石柱为麻石。……[详细]
月城双桥
  月城双桥位于月城镇双桥村。始建于明天顺七年,又名秦望桥。该桥造型逸美,拱券薄,拱券石上刻有莲台图及捐资者姓名,为江阴现存明桥之首。……[详细]
139、万安桥
万安桥
  万安桥坐落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上。是江阴仅存的一座三孔石拱桥,长45.88米,82级石阶,24根花岗石柱。桥堍以青石与花岗石混砌而成,台阶踏步均为花岗石。拱券上刻有云纹、麒麟和莲瓣长生禄位。……[详细]
140、五云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云桥
  五云桥位于江阴南门驻节亭南(又称接官亭),跨古锡澄运河。南门端明桥、高明桥(二桥俗称八字桥)为古锡澄运河由北向南的起始点,五云桥为古锡澄运河江阴至无锡的第一桥。这儿是古时江阴城外东西绕城交通的重要通道。因运河阻隔,人行极其不便。明朝万历年(1573~1620)间,商人王玺购置石材,兵使蔡献臣以开河节余的银两资助,建造此桥。古时五云桥所在地为南门外农田旷野之处,桥建成之时,正值日落西山,彩霞满天。且这儿每天日出东方,朝霞万丈,故取名‘五云’。‘五云’指五色瑞云,取吉祥之意。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737),知县沈世清因见五云桥倾圮,倡导募捐资金修缮,时有僧人子立响应,募得资金重建五云桥。乾隆五年(1740)知县蔡澍捐款大修,并为‘五云桥’题联。现在刻在桥上的南北桥联仍为蔡澍所题。清嘉庆初年(18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