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宜昌市 > 宜都市旅游

    宜都市旅游景点介绍

      古潮音洞摩崖石刻位于宜都市聂家河镇聂家河村,年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第二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潮音洞摩崖石刻及周边一定范围。以北纬30°17′15″,东经111°17′37″为中心点,东北角、东南角分别由洞口中心点向外延伸20米,西北角、西南角分别由洞口中心点向外延伸36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各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曾家包汉墓群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为第一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曾家包汉墓群及周边一定范围。东至山脚下,南至宜昌新宇达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西至关路冲谷底原张传仪屋旁,北至红皓公路(北纬30°30′04″,东经111°24′13″)。建设控制地带:西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王家渡遗址位于宜都市五眼泉乡王家渡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文化遗址。为第一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王家渡遗址及周边一定范围。东至沿江路(北纬30°23′34″,东经111°24′32″),南至黄传梅屋后(北纬30°23′29″,东经111°24′29″),西至李国任屋旁(北纬30°23′36″,东经111°24′27″)北至周家洼(北纬30°23′31″,东经111°24′25″)。建设控制地带:西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宜都红茶厂旧址
      宜都红茶厂是宜都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滨江大道47号,地处长江南岸。本体建筑由生产车间1栋、仓库3栋、桥河码头集散仓库2栋构成。总占地面积34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85平方米。生产车间及3栋仓库建于1951年,均为红(青)砖砌筑机瓦覆顶。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在宜红茶区设立“宜红区收购处”,征用桥河巷9号、11号为毛红茶码头集散仓库。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宜都红茶厂”成立,由国家贸易部基建处中南分处主持设计,建设生产车间及仓库,并继续征用桥河码头集散仓库。宜都红茶厂生产车间内到目前还保留着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宜红茶精制设备生产线,形制完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鄂西地区的重要茶叶工业遗存,宜都红茶厂现存厂房、设备、档案都保存完好,是研究茶叶工业生……[详细]
      红花套遗址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杨家畈村长江右岸的一级台地,东临长江,南靠清江纸业有限公司,西接荆门山大道,北邻宜红茶叶有限公司。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70米,核心区面积25亩,文化层厚1.5米,遗址保存情况较好,是长江中上游大溪文化的典型代表。1973—1977年,由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持全国二十多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面积2825平方米;2003年,宜昌博物馆主持发掘500平方米,六次发掘面积3325平方米。历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大溪文化中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早中期的房址、灰坑和墓葬、壕沟等遗迹以及大量陶器、石器等人工制品,尤其是大溪文化中晚期的祭坛、水稻田、居住区等高等级遗迹在湖北省范围绝无仅有,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层已经形成,是一个集居住、石器加工、祭祀和墓葬区、水稻栽培区齐全……[详细]
    清江湾旅游度假区
      坐落其间的宜都市清江湾旅游度假区,位于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地处清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地,是清江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的核心发展区,也是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分区规划为三个板块:1.青林谜镇片区。2.宜昌三峡天龙湾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片区。3.宜昌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这里,西联恩施至四川,东下武汉至浙江,古时便是东西往来的交通枢纽。山水汇聚处,人杰地灵生。古时往来的商贾旅客,在这里积淀出特色的谜语文化。仅有千余人的青林寺村,流传着几千-间谜语,成为中国第一部关于一个村落的谜语集的诞生地。村民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猜谜,因而也被称为“谜语村”。2006年,青林寺谜语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里也被称为“谜人的世界”。如今,经当地规划建设,这里已成为吃住玩购、徜徉山水、老少咸宜的休闲……[详细]
      贺炳炎生平业绩陈列室(设于宜都市博物馆内)2010年6月,宜都市为纪念宜都籍独臂将军、成都军区原司令员贺炳炎上将逝世五十周年,在市博物馆设立《贺炳炎生平业绩陈列室》。陈列室是全国首家贺炳炎将军专题展示,占地面积120㎡。展览采用图版文字相结合、人工照明方式,辅以配合主题的雕塑,同时配置声像系统,结合小平柜展示方式,全面展示贺炳炎将军不朽的一生。陈列内容分《家乡足迹桑梓亲情》、《百战忘我功勋卓著》、《工垂青史英魂永存》三个部分,共展出有关贺炳炎文物图片资料200余件。贺炳炎生平业绩陈列室于2013年7月,被中共宜昌市委命名为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详细]
      宜都历史悠久。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的两次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都先民就生产、生活、繁衍在这块热土上。他们已经会打制和磨制简单的石器工具。打制石器多石片石器,还有石球、网坠等;磨制石器主要有石斧,亦有石铲;出土有磨光的或粗或细的棒状物,疑为磨棒;还有较薄较平的板状石,疑为磨盘。陶器多夹砂红褐陶、泥质红褐陶和灰褐陶;采用泥片贴筑法制作。不仅如此,城背溪遗址还发现有稻壳遗存。城背溪文化遗址分布于典型的山前地带,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当时人们从事农业与狩猎或渔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当时人们发展原始农业成为可能。城背溪文化的稻谷遗存,生产工具和家畜遗存皆证实了这一点。归纳其经济特征为:尽管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但规模有限;其生产工具组合反映采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占相……[详细]
    潘家湾革命烈士陵园
      潘家湾革命烈士陵园,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六组。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潘家湾革命烈士陵园及周边一定范围。东北角至山脚(北纬30°13′48″,东经111°13′47″),东南角至将军山水泥路(北纬30°13′47″,东经111°13′48″),西北角至山脚(北纬30°13′47″,东经111°13′45″),西南角至将军山水泥路(北纬30°13′46″,东经111°13′46″)。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南、北由保护范围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王永彬墓(清),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五组。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王永彬墓及周边一定范围。以墓本体为界,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外延伸10米。……[详细]
    宜都市博物馆
      宜都市博物馆位于宜都市陆城园林大道29号,市文峰公园对面,大楼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该馆创建于1987年8月,是一座隶属于宜都市文物局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宜都市博物馆平面布局呈长方形,由工作区和生活区两院组成,由南往北依次为门面、主体大楼、职工住宅楼和附属房。南部临园林大道为商业门面和大门。中部为博物馆主体大楼,大楼底层为半地下室文物库房,大楼二、三层为展厅和行政业务办公场所。1993年,宜都市博物馆开始馆舍建筑工程,2003年正式开馆。院内所有建筑均为仿汉代风格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钢筋砼框架结构。主楼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主体大门正立面为仿汉代石阙法式,进楼后依次为门厅、门厅两边为接待室和商店,门厅迎面为一巨型照壁,其上绘……[详细]
    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
      天龙湾,湖北宜昌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八百里清江下游宜都市西南部,地跨东经111°17′22″-111°20′32″,北纬30°23′17″-30°24′21″之间,总面积1239.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60.63公顷。其生物多样性丰富,千只以上的白鹭群居区三处。拥有湖北省第一座天文台,全国独一无二的湿地石林和清江智慧花园以及杨守敬书院等多处生态科普旅游景点,彰显湿地人文和谐之美。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保障了清江的生态安全和优良的淡水资源,充分发挥湿地保护,湿地观光旅游和弘扬生态文化多种效益,并成为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一张响亮的湿地生态名片。……[详细]
    杨守敬墓
      杨守敬墓,位于宜都市花庙乡龙窝村。1915年,杨守敬在北京去世,第二年遗体归葬于此。原墓1960年被毁。现墓为1987年当地政府重建。墓呈半圆形,底径2•5米,封土高1•7米。墓前立三厢碑一座,碑东向,高3•1米,宽1•95米。碑首刻杨守敬遗像,碑阳刻“杨守敬先生之墓”,两侧刻“重修杨守敬先生墓碑记”。碑前有石香炉、拜台各一个,左右立石狮一对。墓地占地面积130平方米。……[详细]
    城背溪遗址
      城背溪遗址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吴家岗村东北5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为城背溪文化命名遗址。1983、1984年发掘。发现灰坑、灰沟。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器有斧、锛、凿、球、网坠等,骨器有针、锥、钎等;新石器时代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炭灰褐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红褐陶,纹饰有绳纹、压印纹、刻划纹及镂孔,器形有罐、釜、盆、盘、碗、钵支座等。出土商代石器有斧、锛、凿、钺、拍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灰陶和黑陶,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觚、瓮、罐、豆、灯座形器等。(第三批)……[详细]
    宜都梁山
      梁山——佛、道两教共居一山,中国“南武当“。海拔920米,方圆8平方公里,山势雄奇,自然风光秀丽,山麓有佛教观音禅寺,山顶为道观金顶。梁山宗教活动始于梁武帝时期,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梁山的金顶最为险峻,山峰如削。祖师庙立于峰顶,梁山的佛教建筑以梁山庙最为巍峨壮观,为唐代所建。拟建成宗教文化旅游、民俗观光旅游、滑翔探险旅游等特色项目。……[详细]
    三峡九凤谷生态旅游度假区
      三峡九凤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镇,占地3.7平方公里,是集四季花海、峡谷溯溪、高空滑索、栈道幽径、儿童探索乐园及主体活动等众多娱乐项目于一体的宜都首家准4A级综合性主体生态旅游区。九凤谷做为宜昌最新景区呈现于众人眼前,给人予全新的感受,并成为长江三峡最好玩的地方!九凤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镇,占地3.7平方公里,是宜都三川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金打造的以秀美的丑溪峡谷与天然瀑布资源为基地,加载荆楚九凤文化底蕴,辅以主体化生态花海为媒介,以游戏化互动体验式的项目为脉络,集四季花海、峡谷溯溪、高空滑索、栈道幽径、儿童探索乐园及主体活动等众多娱乐项目于一体的宜都首家准4A级综合性主体生态旅游区。九凤谷是宜昌旅游的又一个亮点,为宜昌旅游增添新的魅力。风景区是勇敢者的天……[详细]
    世界鲟鱼博览园
      中国宜都·世界鲟鱼博览园,位于长江之滨的宜都市红花套绿色产业园区。毗邻著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距宜昌长江公路大桥2.5公里,离宜都市区12公里,是三峡旅游、清江旅游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景区之一。博览园以珍稀濒危物种鲟鱼为研究对象,集科研、物种保护、旅游观光、科学普及、鲟鱼养殖和繁育以及产品开发于一体,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世界上现仅存的27个鲟鱼品种,鲟鱼博览园内有17个。深度开发的鲟鱼罐头、鱼籽酱已出口欧美。到鲟鱼博览园,可以近距离领略目前世界上品种最为丰富的鲟鱼种群,体验独具特色的“鲟鱼产业化+生态循环水工厂化养鲟+旅游博览”的天峡模式。……[详细]
    红春民俗文化村
      红春民俗文化村,位于宜都陆城,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独具清江流域民俗风情。红春民俗文化村占地500亩,分为商业贸易区、居民居住区、民俗博物展览区和田园山水绿化区。修建有恢宏大气的民俗村石牌坊、别具一格的池塘石滚护坡、以及厚重痕迹的石磨填铺街巷。村内“正国民俗博物馆”上万件奇石古画、瓷器等珍品实物,真实展示了清江流域特有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民风。……[详细]
    正国民俗博物馆
      正国民俗博物馆位于宜都市陆城红春民俗文化村,黑瓦白墙,马头翘角,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创建于2008年9月,2010年10月对外开放。博物馆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北面为大门,由北向南依次为民俗博物展览馆楼、农艺展览馆、办公楼等。占地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00平方米,分两个院落、上下两层楼,共有石雕、木雕、状元文化、兵器、绣品、宗教文化等14个展厅,以明清时期三峡地区民间文物为主。有藏品3000多件,大到清代土家族雕花床,小到先秦时期玉带扣以及三峡地区农耕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20件。如乾隆千工床、明代晚期瓷器“百鸟朝凤”、乾隆官窑碗“万寿无疆”、杨守敬文房盒、名家魏洪泰作品青花大罗汉以及直径两米多的“孔雀开屏”根雕……[详细]
    潘家湾土家民俗博物馆
      潘家湾民俗博物馆位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2009年3月兴建,2010年11月对外开放。占地2400平方米,布展面积480平方米。分“序言、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与发展、关怀与鼓舞”等八大板块,共收集图片420张,各类实物398件。有一级藏品2件、二级5件、三级21件。以展示土家族先民生产、生活实物和民族文化为主线,突出反映出土家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其中反映土家民俗文化的藏品有油篓、圈椅、纺车、风车、水车、擂子、斗、石磨、雕花木床、土家服饰等各类,还包括陶器、铁器、篾器等物品。为湖北省首家乡镇民俗文化博物馆、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