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泰安市 > 东平县旅游

东平县旅游景点介绍

  簎山汉墓群位于东平县东平街道,年代为汉。2015年6月23日,簎山汉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谷邑故城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旧县乡南部,王古店村东。是商、周时期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100余米,文化层近5米。文化层内遗物十分丰富,裸露有大量的灰坑、灶坑、骨、蚌及陶器残片等,曾出土戈等兵器及生活器物残片一宗。战国时,鲁、齐和鲁、楚曾在此会盟。2015年6月23日,阳谷邑故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3、尚书林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尚书林
  尚书林位于东平县梯门镇。年代为明。明代兵部尚书王宪及其家族的林地,有东西两处林地,相距500余米,俗称“东王林”“西王林”。东王林是皇帝敕谕为王宪修建,以安葬王宪建茔,现存王宪神道石像生、神门、华表及王宪墓碑等石刻文物。西王林是王宪的祖茔,有王宪祖父王海、父亲王智的墓葬,有王智神道石像生、谕祭文墓碑、诰命墓碑等石刻文物遗物。附属文物王氏祠堂位于梯门镇梯门村内,是祭祀王氏家族先人的一处明代建筑。座北朝南,面阔3间,起脊、灰瓦顶,立山建筑。2013年,尚书林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棘梁山石刻
  棘梁山石刻棘梁山,又名司里山,随着最近几年梁山的名声逐年提高,为开发此山,所以改为此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西50公里的戴庙乡境内(原梁山县城北10公里的戴庙乡境内)。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虽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中国北方“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宋江、晁盖等首聚于此,又增加一些传奇故事。此山原建有殿堂庙宇,儒、释、道俱全,约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前为“文昌阁”,为儒教建筑,共三间一院,内塑孔子圣像;中为“娘娘殿”,共四间,内塑娘娘圣像;东西廊房各三间。据山上明崇祯时《棘梁山重修金山庙宇桩塑金身碑记》及同时代所立《玉皇阁落成碑》记载:东原郡(东平旧称)西距城五十巡检司,棘梁山旧有大佛殿、文昌阁、……[详细]
万里旧居(东平县工委纪念馆)
  万里旧居(东平县工委纪念馆)位于山东东平县,总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主要展示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展现万里同志光辉的革命历程,是重要的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东平县工委纪念馆和万里旧居总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县工委纪念馆坐北朝南,出入口处设牌坊,东部设照壁,南侧为广场,东南角设休息室,以游廊连接休息室和纪念馆,游廊内主要布置万里同志的相关事迹资料。万里旧居位于纪念馆南侧,总体布局分为东、西两院,依照万里同志早年居住生活的宅院原貌进行设计建设,已向游人开放。县工委纪念馆和万里旧居主要展示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展现万里同志光辉的革命历程,将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详细]
青峰山摩崖造像
  青峰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街道护驾村东青峰山西麓的摩崖上,泰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有两组,共24尊。第一组造像近于山巅,呈扇形分布在高十几米的3块巨岩上。有高浮雕造像21尊,中间为释迦牟尼高浮雕像,高近1.5米,结跏趺于金刚座上,两耳下垂,高肉髻,通肩式袈裟,手施无畏与愿印,神情庄重。其左右各一弟子像,亦为高浮雕,立式,脚踏圆形仰莲座,双掌合于胸前,著通肩式袈裟。其左右两崖各有9尊造像,合为十八罗汉。像高在40厘米-50厘米之间,各单身于佛龛内,姿态各异。这些造像多作跏趺状,千姿百态,勃发逼真,栩栩如生。有的手捻佛珠,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握法器,有的合掌,有的搔首,有的抚胸。其中一尊罗汉双眉深皱,双手合十于胸前,口微微颤动,似在默诵--。造像的多数题记已模糊不可辨,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据造像……[详细]
东平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东平县州城镇州城内,为县内回民宗教活动场所。占地约6亩,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清、民国及现代均有维修,为鲁西最大的清真寺。寺坐西向东,从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天井、前殿、后殿、观赏台等。其中前殿为主殿,起脊灰瓦顶,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3间,内为四梁八柱梁架结构。左右各有耳子一所,木柱支撑,灰瓦顶。后殿和前殿有天沟相连,五脊攒肩式顶,斗拱结构,造型奇巧。其装饰具有独特的阿拉伯民族风格。清真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腊山古建筑群
  腊山古建筑群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北山体间,东临东平湖,为一处道教建筑。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民国之际均有维修。有峰云观、玉皇殿、碧霞元君殿、老虎洞等古建筑,分布在呈字形的石阶盘路周围。其中峰云观内的主体建筑三清宫与邱祖阁为连体建筑,全高7米,面阔3间。砖石结构,阁在上,平顶,边缘有垛口。观北有明正德年间所建乐台一座,柱上有楹连曰“声遏行云一曲升平千圣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腊山又是一处风景奇特的旅游胜地,以柏怪、木奇、景幽著称,被历代名人誉为“小泰山”或“小岱峰”。腊山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9、祥龙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龙观
  祥龙观位于银山镇腊山半山腰处,南临东平湖,为一道教宫观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祥龙观始建于明代,是一处类似八卦图的建筑群。这里古木参天,老藤缠绕,飞檐翘角,丹青辉耀,朝夕经声不断,终年青烟缭绕。它因元代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曾来此--布道而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明朝时,祥龙观十世祖杨清荣修建了乐台,他创建的道教音乐流传至今。民国时期,祥龙观道长齐合智曾任山东省道教协会会长。祥龙观鼎盛时规模颇为宏大,古人曾有“楼阁森森,祥龙透乎九霄;庭堂煌煌,瑞气充乎斗牛”的赞辞。道观布局北为老君堂,西为邱祖阁,东为藏经楼,南为道士伙房。进出有南北二门,门两旁有雌雄二狮守护。北门前,古柏擎天,老藤盘绕,给人以苍古幽远之感。老君堂是祥龙观的主体建筑。据有关资料说,系由著名道教学者孙思邈主持修建,后逐步扩大……[详细]
昆山月岩寺
  昆山月岩寺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西麓,为一处寺院建筑。寺座北向南,门向西,面积约3千平方米。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左右配殿和后殿,为前后双重院落,其中大雄宝殿向南,面阔三间,进深7.4米,高8米,抬梁式木质结构,歇山式灰瓦顶,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院内有明代万历七年全石质钟楼一架,高4.5米,四角攒顶,宋代小虚观塔一座,全石质,高3.5米,瓦垄顶,均造型精美。还有碑刻数方及摩崖榜书题字,是研究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东原文化”的重要史料。昆山月岩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王林(王宪墓)
  东王林(王宪墓)位于梯门镇梯门村西荆山前山坡上,居于东王林西北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墓碑一方,墓前神道上有残石门一架(原三架),向南依次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均形象高大,雕刻精美。其中石人高近3米,仅头冠就高1米,为文官武将,仪态威严。这些石像是研究明代官宦丧葬制度的珍贵史料。南端还有华表一对,高近5米,上置石猴。据光绪版《东平州志》载,王宪墓是在嘉靖19年修建的,今存封土堆高1.5米,宽6.5米。有“神道碑”,原高大的神道碑和林墙惜在“文革”中被毁。王宪,字维刚,东平梯门人,《明史》有传,是东平一带有名的“东平四尚书”之一。他于明弘治3年(1490年)中进士,历阜平、滑县知县、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他奉旨巡抚辽东,在应州抗敌有功,封户部右侍郎,赐其子锦衣世百户……[详细]
百墓山墓群
  百墓山汉墓群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柏松山村西百墓山上。相传,山周围有汉墓百余座,故山俗称“百墓山”。其中有近年来发现的一座墓葬,为全石结构中型汉代画像石室墓。墓室完整,葬品已早年被盗。南北长近9米,东西宽6米,高近3米。墓门向东,分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几部分,后室外有回廊。画像内容主要分布在前室和左右耳室上。内容有谒拜图、乐舞图、丰收图、白虎、方相氏和五铢钱币等。运用浅浮雕和平面线刻两种雕刻技法。前室中间石柱上刻有“此人马皆食大仓”八隶字。百墓山汉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村墓群
  王村墓群位于东平县东平镇王村村南、村北,为汉代封土堆墓葬。现存墓两座,村南1号墓,封土堆高14米,直径40米;村北2号墓封土堆高12米,直径60米,土质为灰白淤积泥。两墓均夯土层明显,保存基本完好,墓室结构及葬品不详。原王村周围有不少汉代封土堆墓葬,均在“文革”中被扒毁。王村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沟坝遗址
  沟坝遗址位于梯门镇沟坝村西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接村庄,北临大山,其范围南北长70米,东西宽90米,遗址高出四周3至6米,形成台形地。1994年3月1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未进行科学发掘,但从南部山水冲刷断面上观察,地表20厘米下即文化层,深度在5米左右。文化层为灰褐色土质,内包含物比较丰富,主要有烧土块、兽骨和各种陶器残片,红、灰、黑色陶片均有,但以灰陶为多。1973年,文物复查,曾在此遗址发现粗柄豆、袋足鬲、夹砂罐等陶器。县文物管理部门从群众手中征集到从遗址出土的陶豆和陶罐,并发现有青铜剑等。根据文物工作者现场考察和征集到的出土器物标本分析,应为商周时期一处文化遗址。……[详细]
梁氏墓群
  梁氏墓群位于老湖镇大望山、小望山之前梁林村西部,是东原名宦梁氏家族的墓葬群,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地位于山前坡形地上,三面环山。墓地基本呈长方形,南北320米,东西240米。梁氏家族墓地始以宋至道三年(997年)梁氏家族以五代时天平军节度判官梁维忠为祖茔,后“父子状元”颢、固和“祖孙三丞相”适、子美、焘及其后代卒后均葬于此,延续至明清。此墓区原规模较大,坟茔百数,其中御坟7座。碑刻林立,石像生众多,有成对石人、石马、石羊、石虎、麒麟等。原有林墙、林门,城墙高3米多,墙四周设有角楼,林门位于正南,气势雄伟。但墓葬、碑刻多数于“文革”中被毁,辟为苹果园。现存梁维忠墓碑、梁子美神道碑、梁固墓碑及二件大型螭首碑帽等。林区东侧有其家族祠堂一座,祠堂内有天然玲珑赏石一块,个体……[详细]
北桥墓群
  北桥墓群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展营村内,为后汉东平国献王刘苍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又称“王陵山汉墓群。”墓群原有9座,俗称“九子冢,”皆封土堆高大,从南向北呈“八”字形依次分布。其中最北一座1号墓即献王墓,现存封堆高20余米,直径300余米,夯土层明显。其它2、4、8、9号均现存有不同程度的封土堆。5、6、7号墓在“文革”中被扒毁。1958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3号墓进行过发掘,墓内出土有较完整铜镂玉衣一套,同时还有金银器、铜铁器、玉盅、耳杯、陶壶等一大宗文物,均为东汉时期早期文物特点。北桥墓群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理明窝摩崖造像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之阳半山腰处,呈“一”字形东西向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均为唐代造像。其中最高者176厘米,最小者仅有10厘米。造像分三个时期,第一期“长安之年”造像,主要为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均著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面相丰腴,眉眼细长,身体上宽下窄,呈现出强健的力度美感。头光为双层桃形火焰纹并施彩绘,内层有化佛七尊。第二期“开元八年”造像,除形象稍逊于第一期外,特点基本一致。第三期“咸通十四年”造像,衣纹呈粗泥条状,头似圆球,身体面相圆胖,面容较丑陋,体现出唐代造像走向衰落的特点。理明窝摩崖造像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戴庙乡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崖周围,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如按年代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为北齐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宝冠,面相浑厚,手施说法印,著褒衣博带式袈裟,倚座于宽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佑二年“三教通连”龛像,为我国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西崖多为唐、宋摩崖造像,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其中唐代多为武后时期的造像,多通体磨光,面相丰圆饱满。宋代造像则神情丰富,雕刻精细,其中的36尊罗汉像等更是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风化较为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或罗汉像。造像龛旁多有铭文题记,最……[详细]
东平故城
  东平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处,为两汉之际东平国王城遗址。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城址内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还残存有汉代夯土城墙。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近年来,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家具。东平故城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0、侯河村
侯河村
  侯河村地处东平湖畔,紧邻滨湖大道,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全村 1420 人,480户。村南六工山位于东平湖西岸,主峰海拔189米,面积约4.6平方公里,自然景色峻峭秀丽。它由十二个山峰组成,每两个连成一个工字形,共六个工字形;而在山北面看像个“六”字,在山西面看又像个“工”字,故名六工山。2009年10月投资2亿余元承建该项目,建成了包括山寨、水寨、忠义堂等在内的六工山水浒影视城,2010年5月竣工并对游人全面开放。六工山景区总占地面积620亩,其中山寨占地面积120亩,水寨占地面积400亩,忠义堂占地面积100亩,现已成为目前亚洲唯一一处集山寨、水寨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侯河村山水清秀,人民热情好客,朴实大方,近年来该村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文明村。为促进侯河村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申报该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