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南充市 >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旅游景点介绍

阆中醋博物馆
  位于阆中西郊(今净圣庵街2号),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修有观音殿,黄墙绿瓦,掩映于竹林深处。清康乾盛世,又进行了多次扩建。庵内有六方形千佛铁塔一座,高十一层,重十一吨。塔顶有铜铸药师佛一尊;塔上铸刻普门品、心经、大悲咒等-;塔内有大小佛像1280尊。2003年,又在观音殿前新建两楼一底的一座。一楼为念佛堂,二楼为禅房,三楼为大雄宝殿、天王殿、千手观音殿。殿内其铜像之多,造型之美,堪称一绝。现该庵常住比丘尼4人,居士已逾千人。……[详细]
阆中圣约翰大教堂
  俗称福音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杨天井街,占地1500余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教徒礼拜,其顶端为“十字架”型。被国内专家称为不可多得的哥特式建筑。该教堂历经百年风雨,其主体结构,包括各个部位的加固件都保存完好。此建筑由有英国“剑桥七雄”之称的盖士利先生在阆中传教时主持修建。1925年,盖士利夫妇病逝于阆中,安葬于大教堂花园里。这里已成为阆中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详细]
民俗会馆
  位于古城武庙街50号,修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为二进四合院落,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原为酿醋大户田福顺的住宅,现为具有“川北第一民俗风情园”之称的阆中民俗会馆。馆内表演和展示传统的阆中民间艺术——傩戏、巴渝舞、夯歌、打钱棍、川北婚嫁、川北皮影、川北农耕文化、祭井取水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晚上,民俗会馆将上演压轴戏——大型歌舞《古风遗韵》,她分为“祈福”、“风情”、“婚俗”三个篇章,集中展现最精粹的川北民间风情。……[详细]
阆中陕西会馆
  位于公园路49号,又名西秦会馆,原本为古三元宫。修建于清代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现为阆中蚕种场。会馆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成纵轴布局,穿斗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额坊象鼻斗拱,琉璃筒瓦屋面,雕梁画栋,青灰土墙;会馆为前殿、正殿、后殿,共1000多平方米。前殿为门殿,单檐歇山式建筑,共三间,88平方米。中间为宫门与通道,左右为钟鼓楼与戏楼。门前一对雄狮高踞石台。出前殿100米便是中殿(正殿),面积357平方米。殿顶拱形曲面与斜面梯次交叠,曲斜交接处双檐下另起一平直水槽衔接整体,简繁有致,富丽恢宏,技艺精工。屋脊有大铜鼎一尊,象征神权至高。大梁-有修筑时间文字。天花板上有藻饰彩绘百余幅。正殿再前30米便是后殿,其间以廊坊旱船相接。正殿两侧接耳房,共537平方米。保护范围:南至大门外公园路,东、西……[详细]
阆中观音寺
  阆中观音寺原为唐代名刹开元寺修建于唐朝初期,取开国纪元之义。据史料记载,直到元明朝,它仍为阆中最大的寺庙。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开元寺遭到残毁。公元1496年,寿王祜封藩保宁,在西城修建王府,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从而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巴西最大的寺院。昔日的观音寺规模宏阔,背负觇星台、面对嘉陵江、门临潺潺溪流,周围翠竹千竿环绕成荫,环境极为清静幽雅,漫步其间,处处都能使人感受到“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的禅趣。明朝宰相严嵩曾书“佛都”一匾悬于殿前,观音寺香火旺盛,常有骚人墨客流连于此那寺以来,它都是人们佛事的重要场所。可惜民国时,观音寺的第四重主体结构——藏经楼被大火化为灰烬,内藏的800余卷经书也未能幸免。相传观音寺内还存有开元寺遗留的两尊大头坐铜佛像。重约……[详细]
阆中犀牛望月
  现位于嘉艺广场犀牛码头处,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阆中知府宋思仁护江堤铸铁犀牛。嗣后,川北道台黎学锦修鱼翅造石犀牛,置古城西面嘉陵江畔石匮阁。其铁犀牛不知去向,石犀牛移至今址。清阆人王承谟有石犀诗句云:“苔纹自然妙,月色几回新。此水无幽怪,漫劳温太真”。巧用晋代江州刺史温峤镇守武昌、燃亮犀角镇水怪之典故,道出犀牛之功。“犀牛望月”自古为阆苑一景。……[详细]
川北道署
  俗称道台衙门,明洪武四年(1371)始设川北道台,辖保宁府、顺庆府、龙庆府、潼川州等31州县。清初,四川巡抚、布政使、按插使驻保宁,阆中作四川省会十余年;乾隆18年,定制为“川北分巡兵备道”,辖保宁、顺庆、潼川等25州县。民国初年,先后设川北宣慰使署、川北观察使署、川北道署,辖今南充、广安、遂宁、巴中、广元五市大部分及中江、安岳、乐至等26县。川北道设置阆中历经542年。……[详细]
阆中杜少陵祠
  杜少陵祠是为纪念杜甫而建。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是我过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史”、“诗圣”。杜甫曾两莅阆,在阆中创作了60多首诗章,为他一生旅居写诗最多的一个地方。脍炙人口的《阆山歌》、《阆水歌》,成为千古绝唱。杜少陵祠堂通过汉白玉雕像和大量书画作品,展示了诗人在阆苑的情怀和游踪。……[详细]
49、张宪祠
张宪祠
  张宪祠,为纪念南宋骁将张宪而建。张宪系阆中锦屏山麓阆南桥人,年少喜武,后投岳家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履历战功,授副都统统制。宋绍兴11年12月29日,以“莫须有”罪名与岳飞父子被害于风波亭,年仅27岁。宋孝宗年间追封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后又谥“烈文侯”。……[详细]
阆中李家大院
  位于阆中古城的中心地带武庙街47号,迄今五百年历史。该院坐北朝南,前店后寝,占地千余平方米,院内厅堂高大,陈设古朴雅致,门窗纹饰精美,匾楹蕴理含趣,天井中梅桂飘香,兀现出浓厚的川北古民居风韵,三进三重的庭院格局浑然一体。电视剧《桐籽花开》、《强渡嘉陵江》曾在此进行拍摄。被阆中市人民政府定为“重点保护民居”。2006年1月荣膺古城首家“三星级古民居客栈”,集古民居观光、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民居型度假酒店。李家大院位于阆中古城的中心地带,武庙街47号。大院坐北朝南,前店后寝,占地千余平方米,院内厅堂高大,陈设古朴雅致,门窗纹饰精美,匾楹蕴理含趣,天井中梅桂飘香,兀现出浓厚的川北古民居风韵。李家大院之所以远近闻名,不仅在于它外观屋宇高大,内观古朴雅致,更因为它是原汁原味明代建筑的典型代表……[详细]
华夏水博馆
  位于古城下新街61号,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历代有修缮,光复于今。初期曾是阆中水上航道最大的集运中心。庭院穿四合,楼阁层叠,五井相连呈串珠式,浑然一体,雕门花窗美不胜收,曲径通幽,灵秀婉转,花木藤蔓,掩映清宁,淡静顿生,仿佛隔世,由北南行自然高低起落,临轩远眺,丹青城廓锦屏山水尽收眼底。水博馆从水系、水石、水船、水道四个方面对中国水文化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整个水博馆实物展示占视觉平面的80%,内设华夏水码头客栈,商务型套房、豪华单间、标间等。……[详细]
构溪河湿地
  阆中市境内的构溪河,是四川省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构溪河发源于苍溪两溪乡和龙山镇之间的侨盘山,流经阆中龙泉、千佛、石滩、妙高、扶农,在河溪镇处汇入嘉陵江,在阆中境内长79公里,流域面积达65839公顷,其中林地23356.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1%。构溪河流速上急下缓,特别是在妙高、扶农、河溪境内,河床成“U”字形,河水清澈,在河道转弯处,形成宽阔的自然湖泊。在湿地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共有129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和省重点保护动物多种。鸟类95种,主要有猫头鹰、水老鸹、棕胸竹鸡、雉鸡、董鸡、鸳鸯、白鹭等;两栖类7种,有龟、鳖、大鲵、水獭等;爬行类有棋盘蛇、壁虎、尖吻蝮、锦蛇等8种;兽类有赤狐、野猪、椰子猫、果子狸等19种。特别是几个水库河堰中,鹭丝、白鹤、野鸭更多,常常是数十只、上百只……[详细]
川北道贡院
  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阆中同成都一样,是全国兴办学校最早的地方,人才辈出,文风炽盛,这里的贡院被称为川北道贡院。清-棚在城内学道街、清嘉靖年间重建、原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现存有卷棚式廊道,纵横共长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左右有两排考室,各室相隔,饰以雕花。至今保护较好,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清-棚,是川北道贡院的俗称。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后备人才的一钟制度。明清时,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0年,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至废除科举制度。保护范围:南面至学道街,东、西、北各以建筑滴水为界。……[详细]
阆中大佛寺
  阆中大佛寺位于阆中东南,嘉陵江对岸的大像山麓,初名大像寺,宋时敕名永安禅,明代恢复旧名,俗称大佛寺,寺院占地6公顷,主要以大佛,即释迦摩尼尊像为主要景点。 ……[详细]
阆中永安寺
  阆中永安寺位于阆中市水观镇东五里的黄泥岗上(今水观镇永安寺村),距阆中市30公里,黄泥岗群山环抱,处大巴山余脉大仪山系中诸葛山尾部,形如黄龙之头,永安寺恰好建在龙头上,有龙滩河绕寺而流,寺后岩石隆起若龙额,一石若舌,长丈许,直伸龙滩河,甚为奇怪。河对岸是一座高山,名叫冠子山,山巅面寺一方,晨晖晚霞,交相辉映,宛如一顶金色的僧冠。永安寺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现存为元代和清代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是一座重檐悬山式建筑。寺中所有建筑、藻饰、石雕、木雕、泥塑、绘画六种技艺,均臻上乘,构成整体,优胜陕西之永乐宫、峨嵋之飞来殿。现观音楼、大殿、西厢侧殿、天王殿、古永安禅院山门等古建筑尚存。保护范围:南至山门以南40米操场边沿线为界,北至大殿后檐墙基以北30米为界,东、西各按自然台地坡脚为……[详细]
汉恒侯祠
  汉恒侯祠位于阆中市保宁镇西街,原祠历经火废,现存祠庙为明清重建的一组四合庭院式的建筑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和墓冢等组成,占地30余亩,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东汉末年从刘备起兵,刘备定益州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棣校尉,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公元221年张飞被部将范强、张达所杀,葬于阆中,被追谥为恒侯,阆人慕张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汉恒侯祠正门悬挂“汉恒侯祠”大木匾,内塑张飞战马,上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撰著的《恒侯庙记》碑。……[详细]
四川贡院
  阆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贡院,这是封建社会长期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贡院俗称考棚,即科举时代士子应试的考场。明、清时,用作县考、府考的考棚为试院考棚,用作乡试(省考)、会考的为贡院。贡院只有江南贡院即南京贡院还残存考舍一角,保存较为完好的贡院,就唯有阆中这一处了。所以,作为科举高级考试场所的唯一遗存,阆中贡院是展示封建社会中国科举文化的一种胜迹。清朝初年,清军尚未攻占全川,阆中先入清朝版图。清朝政府派往四川的军政长官都驻节阆中,阆中成为事实上的省会。顺治九上(公元1652年后),四川补试辛卯科,即把考棚设在阆中。此后,1654年甲午科,1657年丁酉科乡试,故其考棚为贡院考棚。……[详细]
东山园林景区
  东山园林景区占地面积200余亩,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景区内现有省级文物单位两处(唐代大佛、北宋状元洞)、市级文物单位一处(明代白塔)。其间林木幽深,高山飞瀑,小桥流水,绝尘俗气,是人们游览休憩的极好去处。四川十大座佛之一的阆中大佛,佛高10米,造型雄伟,气势浑厚,尤其是佛身衣纹为凸纹,面容端庄而慈详,头部后面有火焰纹背光,线条流畅,并且其后背两侧有4700余尊排列整齐的小佛,均坐莲台排列整齐,镌工甚精,为全国所罕见。高丈余的“虎溪”楷书和延展150余米的唐宋摩崖造像5尊,唐宋元明清各代碑碣24处,以及北魏石狮,都是不可多得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蜚声中外的“出兄弟状元宰相处”读书岩,是阆中书刻造迹保存较为完好的地方,为后世学子朝拜之地;独立高标的明代白塔,由其塔底窗户北望,但见……[详细]
59、华光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光楼
  华光楼,又名镇江楼,位于上华街和下华街之间,紧靠嘉陵江岸,正对南岸南津关连峰楼,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此楼建在唐滕王元婴所建南楼的旧址上,故明以前仍称南楼,清代以来称华光楼,历代迭遭火焚,现存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占地8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华光楼是一座过街门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共四层,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全盖以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繁复,重脊套人、兽、邸(古指鹞鹰)吻,正脊为珠宝形叠顶,高达3米。各层装以花隔门交有回廓周匝,楼层内有“阆范十二楼”缩影和名人书画。登览古城风光,美不胜收。宋仁宗时知州李献卿《南楼》诗云:“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可知华光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楼底石台基南北向起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石供门上刻有当年红军标语。……[详细]
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宫院,位于阆中城南20公里的天宫乡。因阆中天文文化深厚,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定居,在这里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也都埋葬在这里,天宫院为纪念他们而建。天宫院原有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等建筑,始建于唐,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清雍正四年书“光澄慧镜”匾额。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顶,台梁式屋架,用料粗大,面阔五间19.4米,进深五间19.3米。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叠梁式和穿逗式结构相结合的建筑。现两殿保存完好,占地6亩,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天宫乡即因天宫院而得名。袁、李二人是天文学术上的好朋友,死后两人的墓葬也相居为邻。李淳风墓在五里台山上,墓前有“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碑及淳风观。袁天罡墓在观稼山半腰,坐北朝南,前临天宫院,与李淳风墓遥遥相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