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衡水市 > 冀州区旅游

冀州区旅游景点介绍

  【地址】衡水市冀州区滨湖大道北侧九州广场西邻【服务人口】33万人(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联系电话】0318—5258700【设施情况】冀州博览馆设立于2017年3月,是集中展示冀州深厚历史文化的平台,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2017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衡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衡水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冀州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员情况】从业人员31人,在编职工3人。【馆藏情况】冀州博物馆现有465件(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件/套),二级文物10(件/套),三级文物59(件/套)。【特色陈列】冀州博览馆设展陈按照史前冀州、九州之首、光武中兴、民族融合、兵家必争、红色翼州的时间脉络,将冀州的悠久历史及风土人情融会贯通、娓娓道来,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古冀州雄伟的历史画卷之中。布……[详细]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昌成东路535号【服务人口】34.8万人(2022年冀州区常住人口)【联系电话】0318-8696288【设施情况】冀商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库房面积2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人员情况】工作人员10人。【馆藏情况】藏品总数为123套(1000件)。其中:木质藏品275件,铜制藏品317件,纸质藏品248件,皮质藏品2件,陶瓷藏品3件,铁质藏品35件,其他藏品120件。【基本陈列】冀商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历代商家牌匾、商铺印章、交易器具等,时间从元朝到民国时期,成为展现河北“儒商文化”的一个缩影。其特色藏品包括商铺老照片、见证河北工商业历史的老股票、清代商业对联手抄本、民国时期商业店铺记账本、藏书典籍、旧时挂在店铺门外高处,表……[详细]
石与木艾草文化园
  石与木艾草文化园位于冀州区周村镇,紧邻106国道,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一家以艾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园,园内设有展示艾文化的艾草文化馆、传承古法技艺的熟艾工坊、艾灸体验馆、艾草文创店等。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学习艾草文化知识,可以看到传统的艾绒制作技艺,可以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艾绒制作及卷制艾条的过程,在艾灸体验馆还可以体验艾灸。……[详细]
冀鲁豫省委党校展览馆
  冀鲁豫省委党校展览馆坐落于衡水市冀州区北漳淮乡北内漳村。抗日战争时期,冀南抗日军政干部成长的摇篮、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北省委党校的前身——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就在这里创办,一大批军政干部人才从这里走向战场,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军政干部人才保障。1938年,随着冀南抗日局面逐步打开,根据地不断扩大,党的基层领导干部缺乏问题日益突出。为此,1938年4月至11月,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创办了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党校办学历时7个月,前后办班4期,其中最后两期在北内漳村举办,历时4个月,共培训军政干部千余人。培训期间,广大学员席地而坐、以膝当桌,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军事理论,锤炼了英勇顽强的作风和斗志,在后来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大都成为我党我军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在此执教的教师多为我军知名将领,不乏后来成为新中国……[详细]
冀州博览馆
  冀州博物馆位于湖光水韵、风光旖旎的衡水湖南岸,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宏图规划、名人风采、非遗精粹、艺术鉴赏为一体的综合型展馆。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冀州博物馆,包括冀州历史、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遗三个展厅;二层为冀州规划展览馆;三层为冀州美术馆。展馆采用一脉相承的“全景式”参观模式,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顺序,依次参观冀州历史展厅、冀州名人展厅、冀州非遗展厅、规划展览馆、美术馆。……[详细]
孙敬学堂
  闾里传承古冀州“重教、好学”之风,以衡水本地儒学先贤“孙敬”为楷模,延续其“勤学重教”之精神,创办孙敬学堂。秉承“立德、养正、树人”为宗旨,以寓教于乐、体验教学为特色,倾力打造中国少儿知礼明孝游学圣地。孙敬学堂项目从功能角度区分,包含孙敬学堂(教室)、孙敬学舍(宿舍)、孙敬剧院、孙敬食肆四大板块。孙敬学堂占地约50亩,国学幼教基地、国艺体验基地、传统文化旅游主要体验场所,河北闾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传统【文化研究院】也设于此文庙:以祭祀典礼、拜师礼为主要内容的学童朝圣地、传统礼仪讲堂。容礼堂:以容礼为主,涵盖少儿自律、用餐、交际、就寝礼仪等一系列日常行为规范。明孝堂:以孝道为主,涵盖父母子女之礼、同辈礼仪等一系列家庭礼仪,是培养中国好家风的场所。知礼堂:涵盖成童礼、成人礼等人生重大礼仪及社交礼仪……[详细]
田园棉民俗文化园
  田园棉民俗文化园位于冀州市景家庄,园区分为民俗文化展览馆和田园棉手织粗布观光车间两部分。民俗文化展览馆包括纺织历史博物馆、农耕文化展览馆、民俗器具展览馆等九个项目,把传统的衣、食、住、行浓缩在了田园棉文化园中。田园棉手织粗布观光车间包括整经车间、织布车间、缝纫整理车间、库房等,车间设有连环观光通道,游客从一门进入,沿着观光通道可俯视参观田园棉手织粗布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国传统手织粗布的生产工艺一目了然。……[详细]
8、闾里古镇 AAAA
闾里古镇
  闾里古镇位于衡水湖畔,以汉文化为主题而建,依托衡水湖的湿地风光。传承崇德尚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闾里”为文化符号,以弘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是集“吃、穿、住、行、学、游、购、娱”于一体的中国首家且唯一一家以中国传统礼孝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研学游古镇。闾里古镇位于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镇106国道东侧,总占地面积为4150亩,总投入为25亿元。闾里古镇依托衡水湖的湿地风光,传承九州之首“古冀州”崇德尚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闾里”为代表的汉元素为文化符号,以弘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打造一个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等于一体的全国汉文化旅游小镇。参观票:38元/人体验票:90元/人目前闾里小镇建设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包括:1、琴瑟园客栈汉文化主题度假酒店,以汉代宾客之礼……[详细]
冀州旧城街区
  冀州旧城街区年代为20世纪六十年代,位于衡水市冀州县县城兴业街。 2008年10月20日冀州旧城街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常庄汉墓
  大常庄汉墓。位于今冀州镇大常家庄村北500米处、市区长安西区内,封土高8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近年,在墓顶建1亭子。该处原有一大一小两座墓,小墓于1958年铲平。此墓有蓄粮冢、张耳之墓、“九女坟”3种传说。2001年2月,被确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孟岭汉墓
  孟岭汉墓。 位于今南午村镇孟岭村北50米处,封土高5米,面积4200平方米。相传是东汉末年袁绍时期建造的阅兵台,亦说为储粮冢、烽火台等。2001年2月,被确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辉冢汉墓
  辉冢汉墓。位于今冀州镇辉冢村东北600米处,现封土高9米,南北长90米,东西宽70米,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墓顶封土有散落碎砖瓦。据说该墓原为“龟形”,墓顶原来建有和尚庙,当地人俗称“大寺“,后拆除。传说,此冢是因为烧白灰而形成的,称谓“灰冢”,后演变为现在的辉冢。2001年2月,被确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元头汉墓
  西元头汉墓。位于今冀州镇西元头村西北500米处。封土高7米,东西42米,南北38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68年,有人在墓西南角挖一缺口,后被制止。1981年,封土西南又有动土现象,后填平。1995年2月,该村村民捉獾时在封土上挖了直径60厘米、深1米的4个洞,市文管所发现后令其填平。1993年7月15日,西元头汉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冢汉墓
  双冢汉墓。位于今冀州镇双冢村东北、市政府驻地南5.2公里处。有2个冢,前后相距50米,冢高6米,冢底相连,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面积约6亩。两个古冢因连接在一起而得名双冢。冢顶原有南北两座大殿,今尚有绳纹汉瓦碎片。民国初期,冢顶曾有塌方,在其西北角发现砖砌券门,后用土封好。据《周书》载:“齐任城王湝、广宁王孝珩等据守信都,有众数万,高祖诏宪讨之。宪至信都,列阵于城南,宪登张耳墓以望之。”据此推论,当年所登张耳墓可能就是双冢。此冢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前冢
前冢
  前冢,在前冢村中,建国初,有人将墓从侧面挖开一个洞,封土里面是厚达1米的护墙,再往里是墓道,放有60厘米木炭层,里面又是一层1米厚的护墙。再往里是用砖券砌的墓室,砖为扇状,厚30厘米,重有二十斤、二十四斤、四十斤三种。墓道高六尺,宽四尺有余,弯曲环绕,中间为主墓室,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个小墓室。1969年,为响应上级“深挖洞”的号召,村民又将墓挖开,出土文物有玉衣片、铜器、陶器等,使前冢再遭破坏。此冢南半部封土已被取走,仅存的封土仍高约十米,东西宽约十九米,南北长约二十米,现已采取保护措施。冢上原有一菩萨庙,庙内有一铁钟,钟上铸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样,文革中,庙被拆除。……[详细]
16、后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冢
  后冢,在后冢村西北角,该冢封土基本完好,高约十四米,东西宽约六十米,南北长约六十米,占地面积约九亩。据《冀州志》载:“州城西北,土阜垒垒,大小二十余,俗呼‘蓄粮冢’。旧志遂以为昔曹操攻冀时所筑,假为露积以诳敌,其实非也。”据考,这些古冢多数是西汉以来王侯的坟墓,从前冢、孙郑李、西元头等村发现的冢内文物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前冢和后冢这两座平地隆起的“小山”,又是谁的坟墓呢?当今:后冢村周边有环水鱼塘,村东是衡水的中路大道,2012年衡水湖马拉松的必经路,也是衡水未来大城市规划的重要的一条主干道,中湖大道的东面是有“京南明珠”之称的衡水湖,后冢村位于中湖大道中段,是风景最美的一段,离冀州市四公里,交通很方便,与冀州的滨湖公园遥遥望,与冀州正在兴建的道安寺相邻,……[详细]
冀州竹林寺
  竹林寺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关村东北300米处,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冀县城北竹林寺图”是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在民国廿二年(1933年),在冀南旅行写生,路经古老的竹林寺时所作的图画。画面上的竹林寺瓦宇鳞鳞、苔藓斑驳,显得古朴幽静。相传竹林寺,为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任冀州刺史时建筑的,山涛在冀州颇有功绩(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冀县志》记载:“竹林寺,据说是明初的一个州官,依照紫薇山海市蜃楼幻景,命工匠修建而成。” 在民国时期流传着许多有关竹林寺的美丽传说,其中寺院升天的故事影响最大,至今人们津津乐道。因其四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所以又名“悬空寺”……[详细]
冀州西堤北塔(震雹塔)
  西堤北塔(震雹塔)位于冀州市门庄乡西堤北村东50米处,西堤北塔(震雹塔)为元代建筑,历史上当地每年春季都会在塔下举行仪式,祈祷免受雹灾,震雹塔由此得名。西堤北塔(震雹塔)全部用青石砌成,通高8米,塔基平面呈正方形,塔身为六棱锥体,塔顶是一个1.5米高的石葫芦。西堤北塔(震雹塔)自下而上,除塔基、塔葫芦外,分为四层:第一层直径2米,阳面有一群象浮雕,正面刻有铭文,多以无法辨识,上面“南无释迦牟尼佛”几个大字还很清晰,表明这是一座佛塔,在刻文的落款处可辨出“嘉靖三年”字样,这应该是石塔的落成年代。第一层和第二层衔接处刻有莲花浮雕;第二层正面神龛两侧刻有“大清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全村发心重立”,这应该是修复年代的记载;第三层四面浮雕佛像;从第二至第四层的阳面依次刻有龙首、宝瓶、佛像浮雕;第四层阴……[详细]
衡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衡水湖北倚衡水市区、南连冀州古城,湖泊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单体最大的淡水湖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也是极具稀缺性和典型性的国家重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降解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对于调节京津冀气候及生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被誉为“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华北绿明珠”、“东亚蓝宝石”。衡水湖物种丰富。是北温带动植物聚集地。湖区有植物383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鸟类31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金雕、白肩雕等7种,Ⅱ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等46种。衡水湖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是大禹治水留下的“禹迹”。南岸冀州曾为“九州之首”,河北简称“冀”即源于……[详细]
冀州古城遗址
  冀州古城遗址位于冀州市冀州镇北关村西北500米的后赵村、前赵村、西关村北一带,分布面积225万平方米。1976年衡水地区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冀州古城址目前仅保存西北面的一段夯土城墙,从东北向西南延伸,总长4500米,最高处10米,底和顶部最宽处分别为30米和10米。城址的西门及其瓮城尚能辨识。沿城址西、北面的沟渠应为原城的护城河。由于该城址地处衡水湖湿地范围内,周边多水。地表遗存大量砖瓦碎块及部分陶片,年代以汉代、唐代居多。在遗址的南端还残存有部分明代城墙遗存。冀州古城始建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距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据记载,冀州古城城墙在汉代“周二十四里,高二丈五尺”。冀州古城现存护城河达5千多米,基本完好无损,是我国北方少有的、较完整的汉代护城河。冀州古城遗址对研究汉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