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江油市旅游
江油市旅游景点介绍
绵阳市
江油市文物古迹
江油市红色旅游
江油市名人故居
4A景区
江油市十大景点
全部
江油市特产
江油市美食
江油市地名网
江油市名人
[移动版]
21、
江油万寿寺
万寿寺 万寿寺位于厚坝镇白塔社区万寿街95号。大雄宝殿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为一座前带檐廊的悬山顶建筑,面阔5间共18.1米,进深8.5米。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木柱下置石础,木穿贯金檐柱而出形成前檐檐廊。山墙、后檐土坯泥墙围合,屋面盖青瓦,瓦直接达与椽间,置檐口处形成滴水吊檐。井建于清代,面积4平方米。井口呈圆形,直径0.67米;井圈为两环形青砂石,直径0.97米;井沿由卵石三合土夯筑而成,直径1.37米,井深12米,井口距水面0.6米。壁画分布在大雄殿的墙壁上,共6幅。当心间和次间无间隔,中设神台,为释迦牟尼塑像。其两侧墙壁上各有一幅长6.5米,宽3.6米的壁画,为道教人物、佛教人物画像,内容为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每幅上为二十四诸天,下为十八罗汉。……
[详细]
22、
名贤祠
名贤祠 名贤祠位于青莲镇。为一进二四合院结构,二进有廊,坐西向东。穿斗木结构建筑,小青瓦屋面。其中祠堂大门位于建筑群东侧,临街而建,通面阔 24.42 米,通进深5.40 米。大门为穿斗式木构建筑,上覆青色蝴蝶瓦,悬山顶。明间中柱原置有板门,门上部为竹编夹泥墙。建筑轴线进深33米,总面阔24.5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5.12地震后由河南援建全面维修竣工。名贤祠是李白故里人民祭祀李白及历代名贤的场所,和李白故里景观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详细]
23、
蒋德钧德政坊
蒋德钧德政坊 蒋德钧德政坊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蒋德钧系光绪年间龙安知府。原址在青莲镇五家坡,1984年迁于太白公园。坊高8.4米,宽7.3米。中门高4.25米,宽3.2米,正楼匾额书“恺悌同思”,边楼右额书“除暴”,左额书“安良”。柱下前后立夹柱石。蒋德均德政坊为我市仅存的两处清代大型石质牌坊之一,为研究四川牌坊类建筑文化提供了实物。……
[详细]
24、
极乐寺万佛楼
极乐寺万佛楼 万佛楼在江油市武都镇观雾山,建于清光绪年间,仅存万佛楼及两侧小院,以万佛楼保存较为完好。万佛楼为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面阔六间,进深三间,共分两层。第一层为大殿,高6米,内供奉三身佛及罗汉多尊,为香客进香和佛教徒从事佛事活动之用。第二层为禅房,高4米,一层外有楼梯通二层,内壁上有不少壁画和僧人、游客的题记。整座建筑高12米,长30米,宽10余米,蔚为壮观。殿内外柱头均以石狮为础,雕工精细。观雾山铁钟为生铁铸造,钟面为铸造阳文,上有铸造题款捐资铸钟名单及铸造工匠名单,钟为敞口,下口直径1.5米,腰部直径1.1米。钟纽为兽纽,通高1.7米。现腰部有残口1处,破口面积25.4平方厘米。题记“大清光绪二十年”。极乐寺万佛楼是江油市清代寺院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详细]
25、
告成寺
告成寺位于小溪坝镇。始建于明代,清乾隆时重修,原名太平寺,后取“大功告成”之意而名。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至中华民国时期修建。告成寺为一进三个院落,坐北向南。由山门、地藏殿、财神殿、观音殿、大雄殿、左右厢房及客房组成,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占地面积8亩。寺内“木本水源碑”为圆帽矩形石碑,黄砂石质,高1.2米,宽0.65米,厚0.13米,碑首阴刻楷字“木本水源”四字,碑文主要记载了当地捐资兴修水利的历史过程。告成寺是我市现存较完整的一处清代穿斗式三进四合院寺庙建筑群,其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色及地域特色,对研究清代寺庙建筑及地方民居具有重要的价值。……
[详细]
26、
王右木故居
王右木(1887-1924年)江油市武都镇人。17岁东渡日本求学,与李大钊等人组织神州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回国后在成都高师任教,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创办《新四川旬刊》、《人声报》等,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支部,中共四川支部,任党的书记。1924年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返川途中在贵州牺牲。王右木故居位于江油市武都镇。故居原来是一座典型的穿斗式木结构民居建筑。房屋坐南朝北,一进三幢。前面临街是一重檐楼房,下面前装六合门,四周装木板,内放柜台作店铺,上面架楼板,安推窗作茶园,中间是一个敞式的客厅,后面是单檐的堂屋、居室、厨房等,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现存的堂屋、客厅、居室等为穿斗式悬山建筑,木质梁柱承重,建筑面积为500余平方米。客厅2005年重建作为展厅使用。王右木故居……
[详细]
27、
中坝红军胜利纪念碑
红军胜利纪念碑位于江油市中坝镇,保护面积707平方米,建筑面积51.26平方米。是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纪念碑坐北向南,分为碑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碑台石砌,呈亚字形,高1.63米,宽7.16米。正面铺十级台阶,呈八字形。碑座高2.85米,为八棱八方形,每方内框平面,南、北两面有3处题记。碑身砖砌,高17米,顶冠五角星,碑身四棱饰园柱,四面为长方形平面,上为红底金箔字阴刻碑文,楷书字体。南面:“百战百胜的工农红四方面军光荣胜利纪念碑!”;北面:“为争取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战!”;东面:“铲除封建势力,消灭-贼蒋介石,坚决赤化全川!”;西面:“彻底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平分给贫苦农民,坚决做好扩大红军的工作!”。红军胜利纪念碑原是“中国革命军第十九军一路司令董宋珩德政碑。”……
[详细]
28、
太白故居
唐代大诗人太白故居(李白故居)位于江油市南15千米的青莲镇。该镇地处江彰平原中部,南距绵阳40千米。青莲古称清廉,取其境内盘江及支流的古号“廉泉”、“清溪”而得名。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后,便改“清廉”为“青莲”,自宋沿用至今。有史志可考李白生于唐绵州昌隆县,在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前的25年定居于此。宋淳化五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载:“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屠者居之。”但到宋元符年间彰明县令扬天惠为丕振宗风,扬诗仙之遗德,在旧址上重修茸新建了太白故居。后经过明清几兴废,现太白故居为清代建筑,仅存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读书台、名贤祠,洗墨池等。1.陇西院保护范围:东、南、西以现有围墙为界,北至围墙向天宝山方向外延30米。面积1.1公顷。2.粉竹楼保护范围:东……
[详细]
29、
牛雪樵德政坊
牛雪樵德政坊位于青莲镇。占地面积30平方米。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四柱、三门、三级歇山式飞檐组成的牌楼式建筑,青砂石垒砌而成,坐西北向东南。面阔三间7.8米,明间宽3.6米,尽间宽1.8米,通高11米。施雕花雀替。柱下四对夹柱石,柱上刻联“满腔春意,化作飞鸮作好音,两袖清风,骑来斋马留芳躅”。此坊造型优美,有气势,对联及匾额均为正楷,书写工整有力。其内容是颂扬牛雪樵“劝学务农,简政爱民”的德政。牛雪樵德政坊整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构图丰满,周镂精细。枋上刻文及史料记载对研究清代的吏治沿革以及奖惩制度是有力的佐证,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保护范围:以牌坊基座外缘为基线,东至绵江公路,北、西、南外延10米。……
[详细]
30、
江油蜚英塔
蜚英塔又名东塔,位于江油市武都镇。光绪十八年(1892年)龙安知府蒋德均兴建。塔为六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通高28.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直径9米,共六方,每方宽5.9米,高0.7米,塔基周长28米多,由十三层大条石砌成。塔身共八层,由三万余块青砖垒砌,每层间距3米左右,有仿木结构的门、窗、柱子等。塔内有螺旋状石蹬,盘旋而上,可达塔顶。塔为攒尖顶,刹呈宝珠状。蜚英塔外形优美流畅,结构科学合理,是江油清代砖结构建筑的代表。保护范围:以蜚英塔塔基外缘为基线,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详细]
31、
南雁塔
南雁塔位于武都镇,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筑风格属喇嘛塔。以“南宫甲第,雁塔题名”之意,取名“南雁塔”。该塔坐南朝北,通高25米,空腹,石砌。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直径7米,呈六边形,每边宽2.8米,高4.5米。塔身呈宝瓶状,自基座以上3米直径渐大,至塔腰处又逐渐缩小。塔腰四方各有一个梅花形小龛,塔顶有六角形飞檐石顶覆盖,系攒尖顶。现飞檐上还存少量铁铸风铃。该塔除具备喇嘛塔特点外,还融合了南方塔的工艺及技术,如大量使用当地石材,塔顶采用南方翼角起翘形式。此种类型的塔在江油乃至南方地区极为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南雁塔受到巨大破坏,塔身垮塌。现已完成抢救性维修。保护范围:以南雁塔塔基外缘为基线,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详细]
32、
河西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江油市太平镇。坐西向东,面积300平方米。大雄殿面阔进深俱为三间,当心间宽7.3米,次间宽2.7米,总开间13.5米,总进深22米,单檐歇山顶,其梁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厅堂结构,外檐下为单拱双抄五铺作里外偷心造,材宽11.5、材广17.5、只字7.7至8.5厘米。光绪版《龙安府志》:普照寺在县(原彰明县,今彰明镇所在地)西十里,元至正(1341-1367年)年间建,明天顺元年重建,顺治元年僧照恺补修。前廊的木椽上有“大明正德八年翻修”字迹。2007年6月河西普照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汶川地震对河西普照寺造成了巨大破坏,江油市文管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保护范围:东至大雄殿前10米,南至普照村村民住房,西至大雄殿后墙外10米,北至大雄殿外10米。……
[详细]
33、
大水洞遗址
大水洞遗址考古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海拔高程为1505米,这一带为石灰岩山地,岩溶发育良好,大水洞为一水平状洞穴,洞口方向205°,洞顶大部分平缓,直壁。2005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汇同绵阳市文物局、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清理出2处用火遗迹,发现陶片、石器、砺石、石坯、骨器、蚌饰等遗物。大水洞遗址与茂县下关子遗址、绵阳市边堆山遗址、新津县宝墩遗址所出的陶片相类似。以上遗址反映出一条始自茂县,东向经岷山断层谷,顺涪江支流土门河、通口河、再沿涪江而下,经绵阳,进入成都平原的古文化传播路线,对研究古羌人进入成都平原的路线以及古蜀文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范围:以洞口为基点,向东外延70米,向南外延30米,向西外延40米,向北外延6……
[详细]
34、
文胜普照寺
文胜普照寺位于文胜乡长坪村。据记载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明朝正德八年、大清同治四年、十四年的维修再建,成为一座远近闻名的寺院。1992年被公布为江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四川省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胜普照寺坐东朝西,现存一座四合院,建筑面积约为240平方米。除大雄殿为明代遗构外,其余建筑均为清乃至现代所建。大雄殿梁架保存完好,大雄殿为面阔进深各三间,当心间宽7米、次间3.2米、总开间13.4米、总进深17.5米。单檐悬山造,布瓦顶,举折较为陡峻,现存部分鸱尾等黑色脊饰,梁架为抬梁式柱梁,用材较为硕大。柱径达0.57米,有明代后期风格,系明正德八年修建,是我市早期木构建筑之一。保护范围:东至围墙外小路,南至围墙——长坪村4组道路,西至长坪村4组道路——文胜东街口一线,北至山……
[详细]
35、
青林口古建筑群
林口古建筑群青林口,坐落于二郎庙镇西南的小山沟里,潼江之源马阁水与另一条小河在这里交汇,川北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至今仍保留了较完整的文昌宫、妈祖庙、南华宫、万年戏台、桥楼亭等古建筑和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木构一楼一底民居,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续集剧组在此拍摄两集外景后,名声鹊起。青林口依山傍水,位于江油市东北约40公里。原为江(油)、梓(潼)、剑(阁)三县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会馆林立,寺庙兴盛,街坊繁华。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交通要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商业发达的古镇,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庙堂四布。走进青林口,街道显得很破旧,古老的石板路两边林立的老房子,以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高大木结构建筑,使古镇风貌依然。新街的尽头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原来叫“合益桥”,也就是现在有名的红军桥。……
[详细]
36、
百年好合爱情谷
AAAA
中国百年好合爱情谷,位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故里——江油市城区西北方向10公里的大康镇,距绵阳37公里。其核心景区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占地面积5200亩,包括游客中心、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情定三生、温室大棚、出口超市及百合产品研发中心。项目拟建成中国超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基地、中国具特色的婚庆基地和爱情主题公园,概算总投资人民币约4亿元。该项目目标定位为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和“文农旅”融合发展,将打造成江油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实现从鲜切花、商品种球和鲜百合球的产品销售,到百合的初加工及深加工,提高百合附加值,并融入爱情文化元素,按AAAA级景区标准发展旅游观光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百年好合爱情谷隶属于江油松岭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份,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
[详细]
37、
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油市让水河,包括让水河的下游段和与涪江交汇口区域。据调查资料显示,拟建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动植物类型丰富,共有植物315种,脊椎动物178种。其中,有胭脂鱼、大鲵、灰鹤、鸳鸯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6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及中国特有鸟类等20余种。……
[详细]
38、
八洞桥
八洞桥位于战旗镇。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东西走向,横跨林家河。为三礅石平桥,长23米,宽2.2米,桥距水面高3米。桥面由8块石板拼结而成,石板两头凿有卯眼与桥架榫头扣结;桥墩每墩由三层条石堆砌,桥墩为下大上小榫卯相扣,上置龙形桥架,龙头向北龙尾向南,雕刻工艺粗糙。桥东石墩题记“大清乾隆二十九年岁次……下浣”等,字迹风化严重。江油龙桥保存较多,但有明确题记年代的很少,该桥为研究本地清代桥梁建筑、交通运输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详细]
39、
羹回山
羹回山又称端山。在江油市区北20公里涪江东岸。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主簿窦端(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名。自麓至顶约5公里许,行道迂回盘旋,林木苍翠,景色秀丽。山巅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顶各有古庙一座,名东岳、窦真、鲁班。三峰之中推一峰有险路可通,其余两峰由上下两根铁索组成悬桥相连。峰下为云岩寺,始建于唐,明末焚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门外有唐李白题赞端山石碑一通,谓:“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粉竹楼在江油市西南青莲场外太华山麓。为李白妹月国旧居、民间传说,因她每天梳洗后,将脂粉水洒在院内竹上,日久竹皆变成粉竹,故名。唐代粉竹楼,早已无存;今仅存照壁及庭院,系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门前有道光《重修粉竹楼记》石碑。照壁高2丈许,有石拱门3孔,皆各有石刻对……
[详细]
40、
太白洞
天音洞位于位于江油市武都镇。太白洞就是一个天然的洞穴,相传李白曾经在这里读书。门票4元开放时间6:30~19:30景点位置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江油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江油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江油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江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江油市A级景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