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溧阳市旅游

溧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元教授林公殉节处》碑位于溧阳市溧城镇交通街37号高静园内,据碑刻记载,系清嘉庆10年 (公元1805年)溧阳贡生史震耀撰写的行书阴刻碑文共15行,323字,其书艺娴熟、笔法流畅,该碑长134厘米,碑宽83厘米,碑厚19厘米。碑文中所提及的林公即元代溧阳教授林梦正,浙江天台人,元代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在红巾军之乱中守城而死。碑文记载了他在城陷被俘后,对敌人的再三威逼,誓不屈服,最后被绑在树上杀害的事迹。刻文为“元教授林公殉節處公諱夢正字古泉浙之天臺人中書以著述焉得官元至正十二年教授茲土是年春紅巾賊起陷饒徽々賊又竊其號掠旁郡秋九月犯溧陽知州馮清桂不克守城陷以義兵得克獲其魁張三舍張三舍者廣德州軍千戶之子也公痛罵張銜之既而賊勢複盛城再陷張得脫下令能生得公者有賞公匿他處搜得張協之降再三公不屈……[详细]
  帐墓朱家祠堂位于溧阳市社渚镇东升村委三塔荡南畔的帐墓自然村。2012年12月5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三塔荡,宋代以前周围四十里,上承升平湖水,下注南渡荡。据说三塔荡是古梁城所在地,又称梁城湖,又因有三座佛塔倒映湖水之中,时人名之曰三塔荡。据《金陵志》,三塔寺古称“三塔大圣院”,旧有三塔,相传有一高僧圆寂此地。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宋治平年间,有一位和尚在三塔寺旁边建寒光亭。到宋朝末年,三塔与寒光亭相继湮灭了。南宋状元张孝祥游历三塔荡,留下吟诗名句:“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南宋宰相周必大游历三塔荡:“弥望皆湖田,院在水中,寺宇敝甚……。”据记载,乾隆初,因水涨弥漫,舟行失路,建十石柱为标志,嘉庆六年,复建十石柱,舟行便之。三塔荡,万……[详细]
帐墓韦家祠堂
  帐墓韦家祠堂位于溧阳市社渚镇东升村委帐墓村186号。2012年12月5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韦家祠堂东侧,帐墓村187号门前现有古井一口,据当地老农介绍,此井是早年村上韦家祠堂日常取水的水井,始建年代不详。青石质井栏,呈圆形,栏高0.44米,外径0.64米,内径0.44米,壁厚0.1米,栏内有绳槽25条。据说,宋代初年,古中江岸边的溧阳濑溪村,居住着国子监助教韦慎,助教是国子监的教师,负责教导学子的修身养性、崇志广业事宜,官位在从七品上下。韦慎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韦哗,二儿子韦谈,三儿子韦刚。那年,二儿子韦谈学有所成,赴任宁国儒子训导,训导与教谕共同负责县学所属生员的管理与课业,还要掌文庙祭拜,官为正八品,都是官微俸薄的冷官。途中,韦谈乘舟从古中江向西,行经三塔荡,……[详细]
梅龙山烈士陵墓
  梅龙山烈士墓位于溧阳市竹箦镇中梅村西侧约400米处(锦润机械公司厂房东约50米处)。坐北朝南,四周有混凝土围墙。基座边长6.2米,碑座正方形,边长2.3米,通高8.7米,用大理石贴面。安葬有龙馨、左小春等二十四位烈士。据有关记载,1943年11月初,新四军第6师16旅51团两个连、独立2团70余人和县民主政府机关干部20余人,转移到余家桥清水塘村宿营。由于汉奸告密,11月3日凌晨,日、伪军500余人分别从薛埠、双墩头、别桥、玉华山、棠荫等据点出动,向清水塘包围进犯。在战斗中,龙馨、王福昌、左小春等24名不会游泳的战士不幸被俘,日寇惨无人道地用铁丝穿过每个战士的锁骨,押解至竹箦棠荫据点。沿途我们的战士高喊“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第二天,日寇在棠荫村口,集体屠……[详细]
周城烈士陵园
  周城烈士陵园位于溧阳市社渚镇汤山村委九龙山东侧。墓碑长6.3米,宽4.2米,塔身边长2.15米,通高约9.8米,花岗岩贴面。墓直径3.3米,高1.8米,水泥拱顶,坐东朝西,陵园前水泥场地共1350平方米。据记载,1944年10月23日,新四军第6师16旅48团和46、47两团一部,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指挥下,由48团先向驻扎在周城的伪第一方面军2师四团1营发动攻击,至24日14时攻克周城,俘获伪军连长以下官兵300余人。24日7时,第27团伏击歼灭社渚增援的伪军1个连。除伪连长被击毙外,其余全部被俘获。同日中午,46团歼灭南渡增援的伪军4个连,击毙20余名,伪团长牟新吾与4个伪连长以下200余人全部被俘。社渚镇一部残余伪军在新四军围攻下,乘大雨逃窜。新四军平毁日、伪构筑的大小碉堡7座。……[详细]
史家民宅
  费家巷史氏宅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东大街费家巷15—1、15—2号(民宅前厅),10—1、3、4、5、6、7、8号(民宅后厅),14号(右侧房),是清咸丰年间埭头史氏后裔建造,已有120多年历史。坐北朝南,现存两厅一房,总占地面积约为280平方米。硬山二层木结构坡屋面,面阔三间半14米,进深10米,通高7.6米。拱型重檐,通面落地花窗,凸面花雕浑厚丰盛,雕刻斗拱,席纹地砖铺地,造型别致。该民宅四周为传统的商业区,东为溧阳东大街,南为人民路,西有东风桥,北有少年宫,是溧阳市城区乡土建筑中现存范围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居建筑。2012年12月5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鲁仙宫位于溧阳市溧城镇体育巷59-4、59-5号。2010年2月,溧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12月5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各地的“鲁班会”,曾经是是泥木工人的行业组织,这些行业组织,建立鲁班庙。在鲁班生日,则举行--,祭祀鲁班,接受徒众,亦起到一定的行业交流作用。据《溧阳县志》记载:清末在溧城镇宝塔湾东建有平房3间,门首挂“鲁仙宫”竖额,宫内供奉鲁班塑像。每年农历九月十二日,城乡泥工聚集在鲁仙宫祭祀;九月十八日是木工祭祀日。届时每人要交六角钱(后按米折价),并带香烛,向祖师神像叩拜,然后聚餐、看戏。泥木工投师,由学徒的家长办拜师酒,写投师纸。纸中言明“失脚落河”(从脚手架上坠下),“失手打死”(师傅不慎打死徒弟),均“与师无关”。学徒3年中,师……[详细]
  龙兴寺井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山水园龙兴岛西侧,龙兴寺初建于孙吴赤乌年间(238-251),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起用名“龙兴寺”,该寺兴盛于元、明二代,衰于清初。据《溧阳县志》记载,龙兴寺在南宋咸淳初年颁赐门额,明洪武末期并入报恩寺,清嘉庆年间改名掉淦庙。并有史徐《龙兴寺》诗一首传世:石径二三里,浮屠十二重。云深不见路,风远只闻钟。禅院秋归鹤,灵湫夜卧龙。我来寻慧远,数遍半岩松。现存古井直径60cm,井边缘15cm,口径37cm,井高15cm,井口距井下水面1.6米。古井原先所在的龙兴寺,明初洪武年间与太平庵、广法庵、万寿庵等一起并入报恩寺。同时合并的还有许多其他多座寺院,如通济庵并入圣塔寺,法慧寺、泓口寺并入法兴寺,冶山寺、明义庵、从善庵并入泰安院,等等,可知明初曾对佛教寺……[详细]
  茭东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城镇清安村下份村西30米处。该桥建于一百余年前,桥长19.2米,宽4.6米,距水面高4米,东西向横跨在小河上,青石质,糯米石灰浇浆,桥墩完整,中间龙门石,两边台阶各7级,中间5块花岗岩石板横铺,中间有龙门石,两侧实体桥墩采用青石砖两顺一丁相间错缝砌法,桥顶两侧各有一对条石超出桥面宽度,可以视作一对方面桥耳,桥额两侧分别刻有“茭东桥”三个圆框正楷大字。从桥孔大小和桥墩上水迹看,茭东桥基本不通航,即使通航也只能是小船,桥梁造型特点符合溧阳清代乡间桥梁的建造特点。茭东桥体结构基本保持原貌,现桥下小河一侧淤塞,另一侧通往南河。几年前,桥上修建了一水泥引水渠道。2012年12月5日,茭东桥被公布为溧阳市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晋塘头桥位于上兴镇小杨村晋塘头村南50米。始建年不详。该桥原为青石粱桥,跨村南小河下巴河上,南北走向,后桥身毁,村中乡农以水泥混凝土加固桥身,长15.3米,宽3.12米,失高2.1米。桥身东西两面上部左右对称各置两对石质桥耳,呈龙首状。晋塘头桥两岸为实体桥墩,用条石两横一纵交错的方式砌成,桥面高于桥岸,两侧桥坡较长,形成八字形。桥面由5块条石并列组成,两侧桥面石未被水泥覆盖,其中一块青石上有浅雕图案,基本清晰可见。从晋塘头桥的宽度来看,应该是当地村民来往的主要通道,现仍有村民通过此桥来往于两地。2012年12月5日,晋塘头桥被公布为溧阳市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王渚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渚桥位于溧阳市竹箦镇王渚村村南100米处,桥始建年代不详,东西走向,跨溧竹河,桥面总长5.8米,宽2.7米,厚0.29米,失高约3米。该桥无桥耳、栏杆、桥联等桥梁辅助构件。王渚桥的桥面由5块花岗岩条石(当地俗称天子石)并列组成,中间条石较宽,两边条石较窄,两岸为实体桥墩,桥面与两侧桥坡基本齐平。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貌。桥身石缝里长满荆棘藤蔓,一到春夏几乎整个石桥被藤蔓掩盖,容易引起桥石的松动王渚桥所跨河流河面较宽,王渚桥没有修建成多孔石梁桥,应该是考虑到河流流速不快,不需要快速排水和通航。因此就建成桥面与岸齐平的单孔石梁桥。该桥原是王渚至竹箦的主要道路,后村中修路,现桥弃用。该桥所在的王渚村位于溧阳市竹箦镇域东南部,原名竹溪村,后改王赘村,1958年改今名。2012年12月5日,王渚桥被公布……[详细]
12、水东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东桥
  水东桥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水东村88号王根富家东边约50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桥面为青石质,东西走向,跨古县河。桥长16.3米,宽3.5米,矢高3米,有券眉,无桥耳、栏杆、桥联等桥梁辅助构件。古县河是溧阳市的主要支河之一,从茶亭起,流经古县、罗庄,到溧戴河结束,共8.8公里,现河水干涸,桥身破旧不堪,石构件均用作塘坝口。水东桥的建造主要为乡间方便通行。此处建造拱桥,说明跨越的河流在当时也是属于主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只是现在桥面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桥面石被移做它用,急需得到修缮。水东桥位于天目湖镇境中部,村域面积达4.75平方公里,耕地3692亩。有罗家桥、安全里、水东、王家、施家村、芳基头、施家坝等1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茶亭集镇,村以镇名。2009年5月5日,在溧阳市第三次全……[详细]
13、竹箦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箦桥位于溧阳市竹箦镇东街竹节河上。明初用竹子架建小桥,故名“竹节桥”。明万历年间(1573-1620),溧阳知县夏炜发起疏浚河道,改竹桥为木桥。崇祯十六年(1643),改木桥为石拱桥。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由于河道日渐被河水冲刷,原先较狭窄的石拱桥已不能满足日渐繁重的交通要求,于是又在乡绅捐献集资的基础上重建“竹节桥”。竹箦桥为南北走向,跨竹节河。青石质,单孔石拱桥。桥面通长19米,宽4.5米,净跨10米,矢高5.8米,桥面平缓,两侧扶拦为正方形青石柱各六根,高0.85米,边长0.23米。桥的两侧有2对龙首状桥耳。1987年在拱桥西侧以水泥混凝土加宽。2012年12月5日,竹箦桥被公布为溧阳市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千华寺遗址位于溧阳市戴埠镇山口村委崔岕村西南约300米处。千华寺,坐东朝西,西靠青龙山,原有山门、大殿、荷花池。南北长41米,东西长46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文革”期间,拆毁大殿,今仅存部分原建围墙、青石雕刻户对(长121厘米,宽121厘米,厚26厘米/另一户对长153厘米,宽121厘米,厚26厘米,均侧面浮雕麒麟和卷云图案)一对、清代碑刻一块(长135厘米,宽96厘米,)、白玉兰大树一棵。四周山上竹林茂密。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顺治时期,贯师智顼建寺。清康熙五年(1666),本县人彭旭撰写碑记。1662年,马世俊中了状元之后,为千华寺题写了“冰莲精舍”的匾额。千华寺逐渐兴旺,庙宇佛像庄严,清泉碧池掩映,异草奇花怒放,有寒冰赤莲祥瑞,有猛虎守护寺院,有神灵虚待降福。据清光绪《溧阳县……[详细]
  蔡邕读书台位于溧阳市天目湖畔的观山、前山之间,一片水田和水塘之中,是一座高不过20米的小山。此山不称山,当地人称呼它为“读书台”。据史料记载,蔡邕(公元132--192年)字伯喈,河南杞县人。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该人一生经历坎坷,多灾多难。他曾在吴地有长达12年的逃难生活,隐居在今天目湖镇观山、南渡镇黄山一带。关于溧阳的蔡邕读书台遗址,清康熙《溧阳县志》载:“读书台堂在县西四十里读书台上,在泰虚观东北,今蔡氏堂独存。”2008年4月,溧阳市人民政府把“蔡邕读书台”公布为“溧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点”,并竖立石质保护标志牌。2009年9月26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据此正式命名溧阳为焦尾琴故里,不仅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项空白,并且为“蔡邕读书台”增添了……[详细]
  菡子故居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村委汕头村57号。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四间二层硬山砖木结构,外脊高约9米,西面三间整体木结构保存完好,东面一间和灶间残破不堪。西面三间为五木落地,前三后四架,面阔12米,进深8.3米;东面一间面阔4米,进深8.3米,东面向前外接一灶间,面阔4米,进深5米。菡子就出生在东面一间楼上。菡子,原名罗涵之,著名女作家。1921年3月生于茶亭。少年时就读溧阳第一女子小学,1934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后进无锡竞志女子中学,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和无锡学社。1938年8月正式入伍并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夏任中国作协创委会副主任。“文革”后,被选为中国作协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上海市作协副主席。2003年6月去世。菡子从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详细]
  古县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古县村,地处溧阳市南十五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北纬31°22′。遗址北倚燕山、屏峰山,地势高亢,南邻茶亭河、溧戴河,河道纵横,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2008年,古县遗址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溧阳市文管办将古县遗址登记为一般文物点,包含有村上的青石望柱、石板路和古井等单体文物。……[详细]
  《重修广惠庵碑记》石刻位于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内,年代为明代。为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惠庵始建于宋代,明嘉靖三十一年(1603)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庵毁,仅存《重修广惠庵碑记》。碑身高2.47米,宽1.1米,草书,末署赐进士第、翰林院少史、孟河马一龙书,额已佚。1973年由小学操场围墙上移嵌在礼堂化妆室墙壁上。马一龙(1499-1547),号孟河,溧阳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71)进士,为南京国子监司业。书法怀素,用笔奇肆跌宕,人称龙蛇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桥石坝
  平桥石坝,位于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镇平桥村东南约1.5公里,处于两山之间,有一座拦水石拱坝,人称平桥石坝。建立时间是1974年至1979年。平桥石坝是中国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水库大坝,亚洲最大的浆砌石拱坝。该坝于1974年至1979年,历时5年建成。其宽122米,高24米,由无数块整齐的长方形山石浆砌而成,分东西两个侧拱。以一个中墩,两个边墩连接和支撑,坝底部则深深扎根在山脚裸露的褐色山岩之中,整体造型奇特,建筑工艺高超。每当发水季节,山水浩荡涌来,从溢流孔中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宽40米,高20多米的瀑布,此情此景置身其中会产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联想,让人留连忘返。不仅如此,它还具有防洪抗旱,灌溉农田,水力发电等作用,如今那奇特的神韵越来越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探究“庐山真面目……[详细]
20、善庆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庆桥
  善庆桥,又名:资善桥、高要桥,俗称“高桥”,坐落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溧阳市南山景区管委会集镇南部,位于戴埠镇竹行头街双井1号屋西侧,系清代青石单孔石拱桥。善庆桥系南北走向,桥长15米,矢高5米,采用分节并列砌法,桥面中心用长1.4米,宽0.3米花岗岩条石贯通。据光绪溧阳县志载: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造。2003年6月14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清代嘉庆二年(1800)建造的桐梓桥,紧靠善庆桥,坐落镇南,跨涧河,桥身长4米,面宽2米,系石板桥。戴埠镇上的善庆桥、红屿桥,人们盼雨而得名的春雨桥,连接宜兴与溧阳的八字桥等一座座古桥,写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