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番禺区旅游

番禺区旅游景点介绍

广州市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广州市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番禺沙湾镇涌边村陈氏祖祠。坐北向南,宽11.24米、深27.3米,两进,麻石墙基,青砖墙,硬山顶,石库门,大门门额阴刻“陈氏祖祠”四字,下款署“白沙子”。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国民党成立了以吴勤为司令的广州市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司令部设在这里。吴勤于大革命时参加过共产党,革命失败后遭国民党追捕,逃亡南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重返祖国,在广州组织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派了一批干部到他的部队工作。1939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广游二支队里建立了不公开的党支部,对二支队进行整训。此后,二支队迅速扩大。1940年9月,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以林锵云为中队长,黄柳言为指导员。不久,中共广东省委派谢立全(化名陈光明)和谢斌……[详细]
烟管岗烽火台
  烟管岗烽火台位于化龙镇细围、萃汀、沙路三村的交界,海拔120米,俗名为镬底岗、大奶岗的山岗上。据乾隆《番禺县志》载:“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自此,便叫烟管岗。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番禺红巾军首领陈显良曾率众于此祭旗,起义反清。现烽火台残址犹存岗顶。此台南北长7.7米,东西宽4.5米,高1.50米。台分三层,底层是水成岩石料砌成,中层和上层是大岗-石、红砂石叠砌。其中又夹有红砖块和青砖块,为不同时代多次重修的痕迹。……[详细]
板桥村黎氏宗祠
  番禺黎氏宗祠又叫黎永思堂,位于广州市番禺南村镇板桥村。为纪念抗清名将、爱国诗人黎遂球的祠堂。原建于广州城东仁厚里,因兵燹毁废。后黎的长子延祖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板桥村的黎永思堂塑像祀之,重建莲须阁,藏其遗书,今阁已毁。宗祠坐北向南,四进深,头门外两侧设翼墙,前立照壁及旗杆夹一对。第一进为头门,第二进为石牌坊(参见第三章第四节之二《忠孝廉节牌坊》条),第三进为中堂,第四进为后寝。头门,宽14.95米、深7.84米,镬耳封火山墙,砖木结构,青砖红砂岩石墙裙,正脊灰塑古脊饰。门额匾刻“北正明宗”。中堂,面阔三间14.9米、进深三间11.8米,硬山顶,梁架构件及装饰简朴。后寝,面阔三间15.2米、进深三间11.7米,明间后设神台及神龛,台基为红砂岩石砌筑,宽4.98米、深1.83米、高1……[详细]
番禺陈氏宗祠(善世堂)
  陈氏大宗祠俗称善世堂,位于番禺市石楼镇一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扩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宗祠由头门、牌坊、正堂、后寝和衬祠组成,进深共四进,建筑面积为2472平方米。头门面宽三间17.84米、进深两间9.3米。前后廊设塾台,前廊梁架驼峰、斗拱均雕有花纹,额枋上承十七攒如意斗栱,正门上匾额刻“陈氏大宗祠”,额枋刻寿字纹饰和八仙献寿图。大门两侧各立一砂岩石狮,花卉回字纹石基座。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砂岩石砌筑,额枋、抱鼓石均刻流云、龙凤呈祥和花卉纹饰,1971年被台风刮毁,现仅存石柱、抱鼓石、额枋等部分构件。大堂面宽三间18米、进深三间13.7米,梁、枋、驼峰、斗拱遍施雕花纹,次间槛窗镶嵌砖雕花窗,正中悬挂“善世堂”牌匾,是重修时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题复刻。寝堂宽三间18米……[详细]
忠孝廉节牌坊
  忠孝廉节牌坊位于番禺南村镇板桥村黎氏宗祠内。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坊为四柱三门三楼的石构建筑,作宗祠仪门。明间面阔3.40米,次间阔1.80米。四柱均有石鼓夹撑,楼檐有砖雕牙斗栱,龙船灰脊。石砌仪门两侧复有砖砌侧门,侧门上方作券拱状。镶有石刻门额,仪门正中额刻“忠孝廉节”,背面刻“汗青留照”,附有“乾隆丙戌年重修”字样,左右侧门正面门额为“国干”“家型”,背面为“存爱”“□□”。仪门次间眉额前后均有碑刻赞词。正面左是余姚、卢文绍为黎遂球题,右是翁方纲为黎天性题,背面左是凌鱼为黎瞻、黎鹤岭题,右是黎乾学为黎道娘、凌安人题。198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诗书世泽牌坊
  诗书世泽牌坊位于番禺市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内,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为八柱三门砖木石构牌坊,作宗祠仪门。宽11.10米,深3.90米。由前后各四条方形白石柱,分出三个门口,在六级阶石的底座上建成。左右横枋间镶红白二石云纹鸟兽透雕,中间横枋较高,上承六组木构如意斗栱,层层飘出,四面檐牙高挑。坊顶为歇山顶灰脊。正楼灰脊塑出迴龙一条,头东回首西顾,尾西上翘东弯,形制独特。正面坊额刻“诗书世泽”四个行楷大字,上款刻“康熙丙申蒲月吉旦重修”,下款刻“翰林国史检讨古冈陈献章书”,是重修时复制重刻的。按何氏族谱载,沙湾何氏初祖(居南雄)何喾,是宋代翰林学士,三世何玺庵官封承事郎,四世何德明为佥判恩封承务郎,五世兄弟四人,何起龙是宋代进士、太常寺正卿,何斗龙是省元,何跃龙是从事郎,何翊龙是文……[详细]
钟村屏山墓群
  钟村屏山墓群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屏山二村的杉岗、村头岗、竹叶岗、曾岗。1998年清理砖室墓15座。年代为东汉后期。按平面形状有“中”字形、“丁”字形、“凸”字形、“十”字形、“土”字形及长方形等,墓顶结构有单穹窿顶、双穹窿顶与券顶三种。出土器物150多件,包括有陶器鼎、豆、簋、罐、壶、釜、樽、盂、案、耳杯、薰炉、屋、仓、灶、井及鸡、鸭、羊、牛等模型器;还有铜簋、银指环、玛瑙、琥珀、水晶等。更为重要的是出土大量铭文墓砖,共600多块,内容有姓氏、人名、官职、地名、年号、吉语、数字、符号等,其中有四块刻有“番禺”二字,村头岗一号墓出土一块刻“番禺都亭长陈诵”,同墓还出有“永元十五年”纪年砖,永元十五年即公元103年。……[详细]
市桥沙头3号墓
  市桥沙头3号墓位于广州市番禺沙头龟岗东侧。年代属东汉晚期,1993年发掘。该处共发现东汉墓葬21座,均为穹窿顶砖室墓。已对其中的11座进行了清理,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其中三号墓保存较好,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为丰富。墓为单穹窿顶“十”字形砖室墓,南向,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左棺室、右棺室、主棺室和壁龛组成。墓室全长8.25米,全用青灰砖砌筑。甬道双隅墙,券顶,前室长3.25米,单隅券拱;主棺室3.9米,单隅直券。后壁有壁龛。比较特别的是壁龛有一窗棂式封门,内外通透,甚为少见。墓葬早年被盗,但随葬器物仍较丰富,特别是在前室东北角的一个陶案上,整齐地放着9个薄胎的铜碗,还出土了陶案3件和1件精美的陶灶、另有不少铜钱残件。其它陶器有壶、罐、四耳罐、瓮、碗、盒、鼎、提筒、簋、釜、耳环、温酒樽、魁……[详细]
番禺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市头南约大街,是市头村当地大族蒋氏宗族规模最大的祖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到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扩建后座,嘉庆三十八年再重修,加高前座。蒋氏第20代传人蒋炽祥介绍,这座大宗祠背后有着许多小故事,并见证了番禺人民与外国侵略者抗争的历史。蒋氏宗祠坐北向南,前面是一开阔地坪及小河,东西两旁坚立有旗杆夹,上面有“光绪二十九年优贡生第二名蒋迁”等文字。该祠整体结构为三进两天井,正面为主体建筑。三进是硬山顶龙船脊传统祠堂建筑,通进深48.95米,面积807.68平方米。站在蒋氏宗祠前,可以看到前座足足有6米多高。蒋炽祥介绍,这里的背后有着一段故事。“原先在村子里,我们蒋氏因为穷,经常被其他人欺负。后来找了风水师来看,说是因为祠堂前座不够高。在升高了祠堂前座后,就确实没有其他人来……[详细]
番禺莲花塔
  明番禺莲花塔原名文昌塔,位于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据清乾隆年间《番禺县志》载:“明时有南海庞端业生员郭等冒认税山,招商开采,伤地脉,人文罹厄,万历四十年(1612年)邑举人李惟风、刘如性、林彦枢、崔知性、梁瑛告官封禁,复建浮屠其上,今呼石砺塔”。因塔雄据珠江口,外来船舶以此为航标。塔平面呈八角形,青砖砌筑,为壁内折上楼阁式塔,外观九级,内分11层,高48米,每层平座和腰檐均用菱角牙砖叠涩挑出。柱梁、额枋均涂朱红色。首层外边长3.6米,内边长1.24米,西北方向设门。每层有收分,高宽递减,壁内砖砌宽0.73米的步级螺旋而上,每层开有门通风采光。原塔每层楼板为杉木。1981年旅居澳门同胞何添、何贤昆仲捐资修缮,1983年竣工。每层复建了楼板。塔檐改用绿琉璃瓦、瓦当及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塔心柱改为……[详细]
91、莲花城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城
  清番禺莲花城位于广州市番禺莲花山的第二峰,地处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城的平面略近椭圆形,面积约1400平方米。城墙以石作基础,里外用青砖砌筑,中间填土。高5.66米、厚2.34米。南、北面各有一石券拱门。城内原有墩台、兵房、马厩等,城外有烽火墩及20门炮位,今已湮没。莲花城是清政府为禁海移民而设,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作为哨所之用。-战争期间,两广总督琦善与英方代表义律在此密议《善后事宜章程》(即“穿鼻草约”)之事。咸丰四年(1854年)红巾军起义队伍曾在此驻守。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屈大均墓
  清 番禺 屈大均墓 位于番禺市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麓。坟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前宽14.50米、后宽6.80米、纵长9.80米。坟头呈马鞍形,正中嵌高0.93米的青石碑,中刻楷书“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陈樾题”。墓表竖立在坟头后右侧,为邑人吴道镕撰书。其父屈澹足墓在屈大均墓表的左侧,墓碑楷书“明澹足屈公之墓”。其母之墓在屈大均墓右前方,墓碑楷书“明屈母黄君墓”。此墓右侧还有一座灰沙的坟头,无碑石,可能为屈大均儿、媳之墓(思贤村内的《八泉亭记》有“子铁瓢、子妇李更附于下,数弓之广,三世聚葬焉”句)。屈大均(163O~1696年),字翁山、介子、绍隆,号非池,别号冷君、三外野人、八泉翁。番禺人。明清之际学者、诗人。18岁时参与抗清斗争。顺治七年(165O……[详细]
南汉德陵
  德陵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北亭村青岗北坡,俗称“刘王冢”。陵墓坐南向北。始建于南汉。整座墓用素面青灰砖砌筑,由墓道、封门、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墓葬进深36.47米、宽5.82米,占地面积为212平方米。墓道呈缓坡状,残长12米、宽3.20米,内置青瓷罐190件,釉陶罐82件,排列整齐有序,应是当时“墓前设奠”之遗留。封门厚2.6米、残高2.16米。墓室用厚大的素面青灰砖砌筑,室顶以楔形砖砌4重券拱(最底的一重砌双隅,可算为5重拱),其外券拱顶下两侧还用条砖垒砌夹墙拱卫墓室,室内全长13米、宽3.14-3.80米。其中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27米、东西宽3.14米、高3.04米,壁厚约1.30米。靠近封门内侧有一块大方石,长1.36米、宽1.25米、厚0.18米,该石光素无纹……[详细]
南汉康陵
  康陵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北亭村大香山南麓。康陵建成于南汉光天元年(942),陵园坐北向南,依山坡地势南北向分布,地面建有陵园和陵坛,地下筑玄宫。陵园呈长方形,四周夯筑围垣,墙垣四角设有角亭,墙垣东西宽70米、南北长130米,占地面积为9100平方米。南墙垣正中有门楼磉墩遗迹。陵墓居陵园中部偏北,为带墓道竖穴砖室墓,地宫上方为砖土结构的坛形建筑。陵坛为方座圆丘,由圆台、方台、散水等分层构成。圆台为砖包土结构,直径10.50米,现存高2.10米。圆台下为砖砌方形台座,边长11.50米、高0.35米,砖台之上以白石板铺面。方台四周设置方砖铺砌的散水,面阔3.20米、边长17.90米。陵坛南面,由南至北分别建有坡道、门台、门道,与陵坛相连。康陵的玄宫位于陵坛之下,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详细]
星海青少年宫
  广州市番禺区星海青少年宫是由番禺区委、区政府投资兴建,区教育局管辖的融艺术、科技、体育、文化为一体的73大型公益性青少年儿童社会教育机构,现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城区少年宫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星海青少年宫一向坚持“服务社会,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坚持“专家指导,名师执教”办学模式。现已成立了武术团、舞蹈团、合唱团、儿童剧团、文学社、星海航模队、古筝演奏队等七个团队,还在大石开办了分教点,并坚持到番禺区9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多次承办省、市、区的艺术、科技、体育等各类重大活动,每学期都会为学员们展示才华搭建舞台,组织多种各具特色、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专题活动。自2006年开办以来,培训和竞赛成绩斐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办学口碑,在全国同行中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详细]
何柱彬故居
  何柱彬故居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南村汇源大街12号,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庭院式青砖混凝土洋房建筑,背北朝南,面宽25.2米,深16.5米,高3层约12米,为使建筑内部通风、采光良好,由东西两幢双层建筑合而为一,中间开一条宽3.4米的纵向走廊相间,第二层天台平铺而过,继于北面一半建第三层。南面,前为深1.4米飘廊,后为厅房,内设楼梯;廊前及整座建筑的大型窗户均安装直径16毫米钢筋作防盗之用,并安装木框玻璃窗门。院门东向,门上有大理石阴刻“仁宝”楷书匾额,下款署:“孙科题”字样(孙科为孙中山先生长子,历任广州市市长,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等要职);门内为广阔花园,主建筑位于院的西部偏北。20世纪60年代,庭院成为中共番禺县党校校址,70年代初为番禺粤剧团的训练场地,后曾一度空置,至落实华侨侨房政策……[详细]
莲花水乡(原莲花山世界名花园)
  莲花水乡(原莲花山世界名花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背靠莲花山,面向狮子洋,是离都市最近的休闲度假胜地。40分钟车程即可从广州城区抵达莲花水乡。景区总投资23.9亿元,总占地面积3551.1亩。一期工程占地623亩,投资1.2亿元,2013年11月13日正式开业;二期工程将相继建造白金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标准的垂钓竞技场、国际游艇俱乐部、千年石壁奇观影院等项目。“一片天,万朵莲,锦鲤跃。生态风,绿0,花间梦。”目前,莲花水乡不仅拥有八大莲花湖、动感莲花造型——盛世莲花、四季花海、怀梦草雕园、沙滩乐园、津津采摘园、陶怡苑、爱墙、时光邮筒等主题景观,还配备以自助餐为主的嘟嘟美食街、大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同时,水上单车、儿童碰碰船、遥控船、智能平衡双轮、乐摇车等多项游乐项目更能全面满足……[详细]
石基古村
  石基村位于东涌镇的东北面。石基村的小村房其实也蛮多,但即使房子外貌改变,外围围墙却保留了古村的特色,也许也是修旧如旧,但感觉上整体的古村氛围就比较完整。建议租辆单车,因为风景区特别大,风光好的地方路程短则1公里,远则2-8公里不等。推荐有特色的有绿色长廊和水上绿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石基村类型:乡村骑行游玩时间:建议1天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茂德公草堂
  茂德公草堂是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的一个高级私人会所,占地面积近200亩,分为六大主要功能区域,分别是德居、棠堂、耕读斋、康庐、集艺轩、躬耕园(提供服务:超五星级小酒店、中国式复古会议室、艺术私房菜等),提倡“现代隐居”会员制经营概念,幽居、躬耕、读书、论道、聚饮、作画、修身成为隐派主流。虽然都是茅草屋但被称为广州郊野最奢华的私家园林会所。漫步于茂德公草堂满目葱茏的园林中,“中国首家耕读文化体验园”里传统耕读文化元素随时都细节呈现跃然眼前,体现着草堂的游乐性与体验乐趣,让人顿时玩性大发,野趣盎然。茂德公草堂为中国首家耕读文化体验园,以尚德、勤劳、耕稼、仕读、乐善、磨砺、功成、养心、爱施等中国传统耕读文化元素为创意线索,以园林、农趣、庙会为载体,匠心独运,精耕细作,潜心构筑出立德院、八卦菜地、……[详细]
沙湾三稔厅
  广东音乐发源地纪念馆—“三稔厅”,位于北村安宁西街7号,建于清嘉庆年间。晚清至民国历时百年之久,三稔厅成为广东音乐界、曲艺界精英荟萃之地,成为广东音乐发源地——沙湾的音乐厅。沙湾的广东音乐名人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藉三稔厅常邀集邑人和省内外音乐爱好者,演奏、研讨、创作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大量广东音乐名曲就是在这段时间面世的。时至今日,三稔厅顺理成章地成为广东音乐发源地纪念馆。通过该馆的展示与演示,可让游客品味原汁原味的广东音乐。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北村安宁西街7号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电话:4000791225官方网站:http://www.gzswgz.com/开放时间:9:30-17:30门票信息:门市价:20.0元联票票价为20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