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云浮市 > 罗定市旅游

    罗定市旅游景点介绍

    粤中纵队四支队十四团团部旧址
      粤中纵队四支队十四团团部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人民政府大院内。建于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又称“光裕堂”,为十九路军军需处长叶少泉将军所建,是一座中西结合式四层青砖瓦楼房。旧址坐西北向东南。面阔11.7米,深18米,占地面积210.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46平方米。1949年2月,光裕堂被作为粤中第四支队(1949年7月改称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四团团部、罗定县人民政府办公的地方。叶少泉(1896-1974),广东省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人。1922年追随蔡廷锴从军,先后任连队司务官、营司书、军需官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叶少泉为支持罗定境内的三罗游击队,把家中所藏-弹药全部捐给游击队。……[详细]
    凤阳陈氏宗祠
      凤阳陈氏宗祠凤阳陈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素龙街道凤西村委凤阳村羊塘头。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建筑坐西南向东北,平面布局为三间两廊院落式,一路二进四耳房,各进分别设有左右厢房。总面阔14.8米,进深19米,地堂深5米。总面积350平方米。祠内完整地保存了清嘉庆二年《建造陈氏宗祠碑》、清同治八年《重修陈氏祖祠碑》和方形红石雕香炉。……[详细]
    谭御史祠
      谭御史祠,原名“谭御史寿海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石围社区丽鸡岗顶,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年)由谭寿海故居改建而成 ,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 。谭御史祠为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 ,中轴对称,有前中后三座大厅,左右有耳房。正门前有一个广场,四周有围墙。中座大厅有谭寿海铜像,左右墙上有明代壁画。后座大厅为文艺舞台 。谭御史祠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祠堂建筑,是研究明清广府祠堂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承载着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022年7月23日,谭御史祠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罗镜东山公园
      罗镜东山公园,位于广东省罗定市,以修复太平天国凌十八扩清纪念馆等历史名胜古迹为主题,集休闲、观光、纪念、集贸于一体,占地面积160亩,总投资3000万,首期建设100亩,投资500多万元。公园计划建设一个能容纳一万人以上,占地7000平方米的广场;建设一个停车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设一个牌坊,牌坊门前建成一个小厂场,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设八角亭、六角亭、行人回廓和大花坛等休闲设施;建设一条6.5米宽的水泥石级道路直通山顶广场,铺设一条1公里长的环山公路;东山公园的建成将成为罗镜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将会带动罗镜的各项各业的迅速发展。……[详细]
    罗定市博物馆
      罗定市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博物馆,内设文物管理中心。成立于1984年9月,新博物馆大楼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开馆,坐落于罗定市罗城街道文博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28平方米。馆舍建筑呈“回”字形结构,是一幢四层半仿古建筑。博物馆展厅面积达4080平方米,设大小展厅10个。年举办专题展览10个以上,年观众15万人次,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云浮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浮市国防教育基地。罗定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七千多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件。藏品以青铜器、陶瓷器、钱币、化石、蔡廷锴遗物和民俗文物为主。在琳琅满目的罗定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厅内,有两件稀世珍宝:一件是铸造精美的战国兽耳青铜鉴;另一件是纹理清晰的南朝兽纹金手镯。讲解员告诉笔者,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详细]
    平南村古建筑群
      平南村位于罗定市城区南,与罗定市城区接壤,毗连赤泥村、岗咀村、素龙村、赤坎村,物产丰富,地处要塞,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村委会距素龙镇政府4公里。辖平南、大村、黎岗、新屋地、旧屋地等五个自然村。全村耕地604亩,人口5910人。姓氏有黄、陈、梁、黎等四种,以黄姓人口居多。平南村与罗定市城区连为一体,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较为优势,广大村民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该村生产的皮鞋在罗定有一定的盛誉,产品远销省内外。平南村的民间传统艺术“龙狮舞”起源于184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罗定市享有一定的声誉。2015年12月10日,平南村古建筑群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
      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北区社区居委会道前街。原为彭家祠,清末民初建筑,坐西南向东北,面阔32.3米,进深33.7米,面积1088平方米,广三路,纵三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两登带巷,边路正立面有两个高大镬耳山墙,中路前两进有四个镬耳封火山墙,第三进,两层,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前门三级台阶、麻石梁柱、平袱4步架梁、外凹肚门。登带巷有三个搭洒,门厅三开间二进深,四石柱,11架梁,中厅三开间三进深,梁架被天花板屏蔽。前有6檩卷棚顶檐廊,东厢有议事厅,三开间三进深,前为四柱卷棚顶檐廊,中平袱7架梁延接后墙,其余为厢房,登带巷有三个长天井。第三进开横门,前有天井长廊,后楼共有7柱骑楼券拱式迥廊,有护栏,东西厢为楼梯房。该建筑以后楼最具特色,为清末民初最具规模的……[详细]
    国宝黄公祠
      国宝黄公祠,清。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素龙街道七和村。……[详细]
    附台翁氏牌坊
      附台翁氏牌坊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附台村。罗定罗镜翁氏牌坊,一座纪念古时一位节妇而修建,非常难得一见。藏在罗镜的小村子里,许多人并不知晓。罗定每个乡镇都有历史文物建筑。每一座都是了不起的建筑。翁氏贞节牌坊位于区氏宗祠外,据该宗祠后代介绍,此宗祠为区氏元德公之父而建,建此祠二十年后,元德公通过层层考试,成为一个进士。元德公考上进士后,翌年,因病而亡,留下其妻翁氏与四个孩子。其时,翁氏方才二十二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翁氏一生不改嫁。后此事传于道光耳中,便派出国师到罗镜,专门为翁氏修造了此牌坊。……[详细]
    罗定大夫第
      罗定大夫第 位于罗定市城南南永平村。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清初奉直大夫黄玉友的府第。黄氏是南海迁来富户。四世祖黄錂(1749~1820年),诰授奉直大夫,于南永平村羊禄塘边买地建大夫第府,分文、行、忠、信四宅与四子居之。所生四子为得清,庠生;鸿,武生,卫千总;诰,监生;源,候选按察司,诰封修职郎,奉政大夫。大夫第五进,院落式布局,三面是池塘,占地面积43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风火山墙,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逐进升高。两厢均有天井,通巷、雕梁画栋。第四子黄源于府第之东北靠墙建造一四合院式大书馆,平面呈方形,面积400平方米。中院置中廊,聘请罗定名举人黎耀宗设坛任教。书馆东墙砌一丈见方的方形大敞窗,下临池塘,窗旁刻对联:“寄怀抱上云根头举天外;赏文章于水面人在镜中。”庭院中一株百年桄榔树高2……[详细]
    梁家庄园
      梁家庄园 位于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泗纶河与泷江河交汇河口。建于清光绪年间。庄主梁胜泉是清咸丰年间暴发户,后成为地方豪绅。梁家拥有万多亩田产和100多家商店,民国36年(1947年)就有婢女126人,长工无数。庄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共建造26座大屋和6座炮楼。庄园内养有一批师爷和保安营。庄园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式布局,风火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九大厅、四直巷、二横巷,总面积7465平方米。以通巷将纵列厅房隔开,各进又以两条横巷贯通。庄园所有道路用石板砌筑。正立面有三大门四小门,门外筑3米高石墙砌成高台地坪,离河岸40米。河岸砌0头。屋后右侧是鱼塘,左侧是一排四列三进院落式建筑,分成两组建筑群。庄园右侧100米是一排横向三座二层大粮仓和一个晒场。晒场砌台阶通向粮仓上层。下层有巷道,四角有……[详细]
    罗定黄氏大宗祠
      罗定黄氏大宗祠位于罗定市素龙镇谭祝村。黄氏于明洪武年间入籍泷水县(今罗定),永乐年间四世祖黄克任布政司理问,诰赠通议大夫。其弟黄斌任江西按察御史时,在村里建祠堂,以显耀乡里。宗祠历经多次修葺,最大的一次在清乾隆年间。祠为七进,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面宽13米、总进深达120米。第一进为门,置五级台阶,九架,深4.8米,设有门屏、槛栏、石墩、石鼓等。门楼后天井正中砌一道直通二进大厅的石阶,天井两边各有一座长7米、深2.4米的卷廊。第二进厅前面为一个进深4.8米的卷廊,两侧各设一个小券门,厅堂面宽、进深均三开间。第三进厅梁架结构与第二厅相同,唯厅后正中砌一道墙,设神龛供奉祖先牌位,两边设侧门通第四厅。第四进厅和第一进一样,都是敞开式布局,但天井无廊庑,亦无侧墙门。第五进客厅在乾隆年间重修时被拆……[详细]
    罗西书院
      罗西书院 位于罗定市泗纶镇。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书院三进,院落式布局,面积980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第一进为山门,左右各有一厢房;进门为天井,两侧连接走廊通侧门。第二进为中厅,中厅四面是天井,两边侧门面向中厅。第三进为后厅,左右亦各有一厢房。整座院落,天井较多,内外相通,有利通风采光。除中央采用可开可关的敞口厅,厢房亦灵活布置成敞口厅,形成“四厅相向”的巧妙布局。厅房用墙柱承重,并根据地形特点采用前低后高,逐进升高地基,更有利排水和采光。书院建于半山上,风景优雅,是典型的乡村书院,保存较好。1985年罗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鹤咀山墓
      鹤咀山墓位于罗定市罗镜镇鹤咀山,1983年清理,为夫妇合葬墓。平面呈“艹”字形,长9.3米、宽4.5米。墓早年被盗,券顶塌陷。并列两个甬道各长3.1米、宽1.54米,前后均有券门,前门有九级台阶,前室不分隔,宽4.5、进深1.36米。后室用砖墙分隔为两棺室,长4.82米, 北室宽1.64米、南室宽1.56米。墓壁系用顺砖砌成,后壁凿山砌筑,均砌有券顶和直棂窗。后室地面比前室高出36厘米,用七道台阶相连。两棺室地面均有七个木柱洞,棺椁和木柱均已腐朽无存,铺地砖呈“人”字形错缝平铺。墓室内尸骨无存,南室发现棺钉24枚,北室发现棺钉33枚,北室有砚、茶杯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男性;南室有金饰物、铁剪、铜镜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女性。出土随葬器物68件,有罐、碗、杯、砚台、束颈瓶、金饰、铜镜、铁剪、滑石……[详细]
    南门垌墓
      南门垌墓位于罗定市太平镇太平河东岸的山丘。年代在战国早期。1977年清理墓葬两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一号墓长4米,宽2米,深1.7米,墓向230°。随葬器物136件,有青铜器鼎、缶、鉴、钟、钲、盉、人首柱形器、剑、矛、戈、钺、斧、镞和陶缶。其中鼎、盉、鉴饰蟠螭纹、綯纹,铸造精致;甬钟6件,但所铸饰勾连雷纹各有不同,似属凑合起来的编钟;43件铜钺均有打磨、使用痕迹,说明墓主人拥有大量生产工具;陶器纹饰为勾连雷纹与方格纹组合。推断该墓的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二号墓长2.5米,宽1.5米,深1.6米,方向为南偏西。随葬器物11件,包括有铜器剑、矛、刮刀;陶器瓮、碗、盒以及滑石环。其中瓮饰米字纹,盒饰弦纹、水波纹、篦点纹。年代为战国晚期。此外,在这个地点北面1公里处还有1座墓,墓穴已毁,……[详细]
    背夫山墓
      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陶豆,是广东首次发现。有胡铜戈是广东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中……[详细]
    铁炉村冶铁遗址
      铁炉村冶铁遗址位于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1982年发现了铁炉、旧炉督、鸡公炉、渣炉、凿石炉与水源炉等6处冶铁炉遗迹,其中铁炉一处面积约50平方米,有大量铁渣、矿石和炭屑。五座炉炼出的生铁汇集到铁炉进行炒炼,铁炉村东侧有炒炉遗址。该地以炉为地名,六座炉属同一炉主。炉主麦文元,东莞人,其四世祖曾向水源炉欧姓人学铸铁。《两广盐法志、铁志》有关于 渣、水源两炉的记载。……[详细]
    泷州城址
      泷州城址位于罗定市太平镇潭白村。年代为唐代。城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残存有夯土城墙,北墙残长200米,基宽6.5米,残高2米;西墙残长200米,残高1米,墙外有护城河。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其时改永熙郡为泷州,始筑州城。同年窦州设治于泷州,故民间又称古窦州。泷州城于宋元年间废。……[详细]
    下山儿洞遗址
      下山儿洞遗址位于罗定市苹塘镇周沙村一处石灰岩洞穴。年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1984年发现,1986年发掘。晚期堆积出土一段人的挠骨化石,骨体表面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属晚期智人;一些有人类加工痕迹的蚌壳,属于蚌刀;还有少量动物骨骼、牙齿,种属有黑鼠、蝙蝠。早期堆积中发现有40多种动物化石,相当数量属于绝灭种,时代为更新世中期,其中黑猩猩的牙齿化石有50多枚,此外,还有长臂猿、巨羊和扬子鳄等,具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1994年罗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饭甑山遗址
      饭甑山遗址位于罗定市金鸡镇。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洞内堆积物的第二层出土5件石制品,砾石制作,器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和石锤。其中一件是石片石器。用锤击法打制,个别刃部有修理片疤,也有的使用两面打击技术。砍砸器刃面陡直,这类陡刃器在两广地区有较多的分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