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都江堰区旅游

都江堰区旅游景点介绍

青城山老君阁
  老君阁始建于1992年秋,1995年秋建成,历时三年。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顶,海拔1260米。老君阁阁分六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意蕴天圆地方、太极八卦之意。老君阁外观呈塔状,顶尖,中堆三圆宝,寓“三光”、“三才”。阁高33米,总建筑面积为2400平米。基层依山势用石材作平台和海慢栏杆,错落曲折。阁周上下分设楼梯,供游人直达阁顶。至阁顶,见雪岭西来,岷峨东去、平畴陆海、诸水如带,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老君阁之建立,皆由傅圆天大师率全山道众苦心经营而成,老君阁费用为由青城山道协自行筹措。老君阁在青城山的第一峰绝顶上,海拔1260米,是近年新建的景点。老君阁内供奉着高达7米多的太上老君坐莲像。在这可以远眺岷江和青城山,还有数百里的天府平川。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内,彭祖峰顶类型……[详细]
青城山上皇观
  上皇观始建于晋,明正德年间重建,清康熙五十八年再建。上皇观为木结构建筑,由前殿、正殿、山门、厢房组成,巍峨庄严。上皇观原为玄真观,是唐公主玉真和金华修真之所。安史之乱,唐玄宗幸蜀,专程来青城看望分别了四十余年的妹妹,并出资重建的玄真观。后来唐玄宗回到长安,被尊为太上皇,玄真观故更名为上皇观。清咸丰年间,上皇观中掘得飞龙铁鼎,重达千斤,是唐公主遗物。此鼎腹面铸六龙盘绕,其中二龙翘首相望,似欲飞升,其他部位满饰云纹花卉。腿铸兽头,掌心握宝,造型精美大气,且埋于地下千年不蚀,可见唐代冶炼铸造技艺之精。上皇观前,有公主手植唐杉二株,现唐杉高逾30余米,胸径145厘米,仍刚健多姿,生机勃勃。上皇观侧,原有金华宫,传为唐金华公主所建,后为前蜀王衍避暑行宫,今废。2020年7月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城山飞仙观
  青城山建福宫问仙桥过桥,跨路一牌坊,即为后山山门。有联云:“揽胜且入长坪。问小波义旗、献忠佚史、唐球隐迹、杜宇遗踪。往事动高吟,千古豪情添绝唱;探奇须登大面。看泰安佛殿、宋明墓群、灵谷飞泉、丹岩云洞。风光宜细赏,一山幽意论平分。”过牌坊沿盘山路而上,蜿蜒于重峦叠嶂之中,一亭耸立云霄,名“飞仙亭”。俯视山下,建福宫在古树参天的绿荫丛中时隐时现,前山大门“青城山”三字金光闪闪,对面丈人山赤壁如城,仰望上清宫在烟霞翠霭间,公路越飞仙岗,可见古飞仙观遗址。飞仙观之名原出陆游“可笑飞仙未忘俗”诗句。古观毁于清末。民国初年,长生宫住持道士马理乾曾于旧基重建殿宇三间,复毁于1949年。1982年青城山道协在飞仙观旧址旁兴办了青城山道家饮料厂,陆续修起了数十间朱阁飞檐的三层仿古建筑群,并恢复古观名,在观内开……[详细]
青城山天鹤观
  天鹤观原名“天然图画”。位于龙居山牌坊岗山脊上。牌坊岗之名始见于清嘉庆五年,原有一座十角重檐式的坊阁,清代光绪年间重建,其旁有驻鹤庄。此处正当游人由建福宫去天师洞的半途,海拔893米。雄秀的牌坊矗站于长长的石级上,占据了两峰夹峙的山口,成为半山道上十分突出的景观。龙居、天仓、乾元、丈人诸峰,堆苍叠翠,宛如画屏。林间有鹌鹭情轻飞,山鸟长鸣。岩下溪水潺,琤琮有声,宛如悠然琴韵。炎夏至此,山风拂面,顿然沁肺清心。坊上有联云: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缥缈,万里西来第一山。20世纪90年代初,青城山道教协会于此处增建天鹤观,内有药王殿、老君殿等。……[详细]
青城山丈人观
  青城山丈人观又名丈人行宫,原为四合院式道观。清光绪辛巳(1881)三月,黄云鹄《修丈人观神像记》云:“兹地是上元宫祖堂,咸丰年间王居士培修,卢道士静虚曾安炉此间(炼丹)。”1963年古观被拆。1992年在原址重建大殿三间,祀宁封真君,清咸丰年间石刻宁丰像犹存。殿后有道教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以医术闻名的慕至强大师之墓,殿旁为丈人峰支脉白岩,沿上山小径可到丈人峰顶的三皇台,传为三皇真人弈棋处。再前行可到神仙洞,洞深百余米,隐藏在清幽的树丛中。……[详细]
青城山玉清宫
  玉清宫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从圆明宫往西南上行里许即到。它古为天真观,祀天皇真人,载于清乾隆《灌县志》,古庙被毁。1938年成都慈善会在旧址上重建,取名玉清宫,有殿宇两重:上殿供奉吕祖、邱祖;中殿供奉祀宁封真人和药王孙真人。传说孙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并在此完成著名的《千金要方》。附近还有明代三官堂遗址。殿内有于右任先生1946年所题“玉清道院”匾额和刘咸荥、方旭等人的题诗。玉清宫环境幽静,在殿前平台上,视野开阔,可俯视山下百里平畴。抗战期间,陈铭枢将军曾来此游览,留下诗作:“虎据龙蟠毒雾封,迢遥寄恨上高峰。蜀中弟子新仍锐,东下貔貅怒发冲。”宫左保坎下有“莲蕊石”(天然砾石,形如莲花)。宫后有“天然泉”,传为天皇真人饮水处。……[详细]
青城山朝阳洞
  从四川青城山访宁桥右行,经卧云亭,就能到大小朝阳洞。小洞仅容十余人,大洞可容一二百人。洞穴正对东方,清幽雅致,传为上古宁封栖真处。清光绪年间,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黄云鹄乐此清幽妙境,小住洞中参易。曾撰联云:“天遥红日近,地仄绛宫宽。”并称颂此地:“朝晖暮霭,溪月松风,大野平畴,连峰迭山献实能移人情志,而荡涤秽浊。”他在《小朝阳洞记》中说:“青城胜概,不可枚举,而余独爱朝阳洞。于西侧一山洞尤爱之,以得朝阳最早故也。”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于此处依岩傍洞,扩建宫观及琅,环仙馆。洞口门楼为悬空古建,洞中仍塑宁封真君及吕祖、邱祖、三官神像。抗战期间,蒋介石曾来此暂居。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为古洞撰联云:“古洞亲迎光照耀,苍岩时有凤来仪。”朝阳洞,经三弯九倒拐,登壮观台,可壮览青城前山风光及……[详细]
青城山全真观
  •道观中供奉着全真七子,射雕英雄传的粉丝们必来之地。全真观位于青城山青龙岭龙居岗半山腰。该地原有龙居庵,后改为道家茶厂。1996年傅圆天大师精心规划,恢复重建慈航殿、七真殿和五祖楼。更名“全真观”。殿堂正对丈人峰山口。从天鹤观沿岗上行,峰回路转,可见层层茶园,及猕猴桃林。溪流绕径而下,巍峨的殿堂耸立在葱翠的林木中,左边是尖峭绵延的丈人峰,右边是逶迤神秀的飞仙岗,实为修身养性之所。全真观前殿供奉道教的慈航真人。后殿供奉全真道开派的邱处机、谭处端、马丹阳、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位祖师,他们同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都受封为真人,统称“全真七子”。七真殿的上面为五祖楼。正中供奉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即王玄甫),右侧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详细]
青城山古建筑群
  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醮等祝祷仪式的建筑物,汉代称“治”,今青城山即为汉末所建青城治。晋时称仙馆。隋唐以后称“观”或“宫”。《广弘明集》卷十二唐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僧事》云:“张陵谋汉之晨,方兴观舍……杀牛祭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草屋,称二十四治,治馆之兴,始乎此也。”道书《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引《太真科》记有“立天师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数,唯升阳之气。治中央名崇虚馆,一区七架六间十二丈,开起堂屋。当中央二间上作一层崇玄台。东为阳仙房,西为阴仙房。”对道观建筑作了一般的常规法式。但青城山的道观建筑,却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它在选址、总体构成、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诸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有许多方面在今天和将来的建筑创作中,仍然是可以借鉴的,十分有用的。例如……[详细]
玉堂窑址
  时代:唐、北宋玉堂窑址,是一处唐至北宋时期的瓷窑群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鸣村、岐山村以及中兴镇横山村,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玉堂窑是四川邛窑系的重要成员,其胎质与釉色跟邛崃十方堂窑十分相似。玉堂窑胎色有灰白、灰、深灰、褐、红等。釉色有青、灰、绿、黄、月白、酱、褐、白、黑、白釉黑花、彩绘等。窑址堆积物中还可以看到一些碗、盏等残片,有的内有6-7个支钉痕,饼足外侧明显下凹,壁厚,饰青灰釉或黄釉。以上这些表明玉堂窑的创烧年代不晚于隋末至唐初。2013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玉堂窑址1号-14号、17号窑包以现有各窑包边缘外延80米为界;15号、16号窑包以现有窑包边缘外延5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界北起庙子山山坳,向南延灌溉渠伸至与环山堰交界……[详细]
玉垒山公园
  •公园内树木茂盛,还有一段明代的古城墙,是当地人晨练的地方。玉垒山公园位于都江堰市城西沿,二王庙东侧,玉垒、玉屏、金龟、文书诸峰之上,占地400余亩,为精巧典型的城市森林公园,1986年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森林公园第九位。长约1500米的古驿道和纵横交错的游山小径连接着12个主要景点。园内城隍庙大殿、十殿、灵官楼、马王殿及明代古城墙、玉垒关和西关城楼近年来修葺一新,新建了斗犀、含晖、掬翠、金鸡、芙蓉、浮云、览波等8个景点。园内林木繁茂,殿宇亭阁或藏或露。在公园高处可东眺锦绣平川,西望巍峨群山。矗立在进入公园石径两侧的十殿,现经修葺,重塑造型生动的大小二三百尊彩绘泥塑。游山小道,迂回曲折,林木葱郁,鸟鸣蝉噪。公园是典型的城市森林公园,是当地人晨练的地方,后来并入了都江堰景区。这里树木繁……[详细]
离堆公园
  •都江堰景区的入口,有伏龙观和都江堰博物馆等景点。离堆公园就在都江堰景区的市区入口处,多数游客会选择从这个入口进入景区。公园内有一个有42级台阶的小山包,就是离堆,是当年李冰开宝瓶口,凿玉垒山而分离出来的孤堆。公园内有伏龙观和都江堰博物馆等景点。在离堆上建有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汉代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宋代改称伏龙观。观内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当时用于作水文标记。在离堆公园的荟萃宫内,设有都江堰博物馆。馆内展品不多,但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参观进去前先来这里看看。离堆公园是都江堰景点之一。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详细]
153、翠月湖景区 AAA
翠月湖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区翠月湖位于青城山山麓的岷江河畔,距都江堰8公里,距青城山9公里,依山傍水,翠林环绕,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仿佛一颗碧绿的钻石嵌在成都至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翠月湖总面积800余亩,其中湖泊面积200多亩,森林、果园、草坪约500多亩。当微风轻拂时,湖面碧波万径,绿柳、红树都投影进了这明镜般的胸怀,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除了美丽的景色,这里长年居栖着成群的白鹭鸟,白天在湖面觅食戏水,晚上在森林中依偎而歇,是川西地区少见的自然景观。绿色、生命与自然滋润出中华气功之源,一些气功师曾来此地采气试功效果颇佳,翠月湖又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美丽的地方总伴有美丽的故事,相传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岷江外江下游不远的地方便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湖泊,湖边景色优美,草树丛生,居栖……[详细]
青城外山景区
  青城外山景区地处都江堰是大观镇,与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血肉相连,风光秀绝人寰,历史文化厚重,声名远播港台及东南亚。景区内普照寺是川西四大佛教名刹之一,与青城山道教宫观相映成趣,历来成为宗教学家、考古学家、文人墨客探奇、旅游朝圣之地。青凤山下绿茵如毯的四川青城高尔夫球场,营造出一种东方古镇与国际风情水0融的浪漫情调,使青城外山成为高尚娱乐健身和成功人士会晤的最佳去处。新近实施的千亩荷花大观园气势恢宏,同普照寺、青城高尔夫三足鼎立,形成了典雅瑰丽的川西旅游奇观。……[详细]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芒城遗址
  芒城遗址位于青城山镇芒城社区。遗址内外双重城墙,宽5~20米,高1~3米,内外城墙间有宽约20米的壕沟。城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10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96~1999年进行四次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距今4500~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这一发现将都江堰市文明史往前推进2000多年。出土有大量石器和陶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残片。修复代表性器物有喇叭口高领罐、绳纹花边罐和宽沿平底尊等。1996年,该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芒城村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青城后山景区
  青城后山景区位于青城山(前山)后,山脚有泰安古镇和泰安寺。后山的宫殿香火虽不如前山旺盛,但清幽洁净更胜一筹,这里特别适合休闲徒步游,比起热闹的前山,更能悠然的体会“青城天下幽”。找个住所,小住两天,相当的惬意。青城后山景区以水秀、林幽、山雄、石怪为奇观的自然风景区。景区距成都70公里,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景区内有神秘的溶洞、雄奇的蓥华、秀丽的味江,罕见的古墓群和大蜀王遗址、名庵古寺。此处集山、水、洞、廊、林为一体,可与青城前山媲美。地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交通: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①成都-青城山后山汽车:1.在成都茶店子汽车站乘坐直达青城山的班车,发车时间为8:00-10:00,票价28元左右/人。2.在成都新南门客运站乘坐发往青城山……[详细]
虹口自然保护区
  虹口景区是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500米,区内奇峰耸立、古木参天、溪涧纵横、风景秀丽,亚热带与寒带交错而成的奇特气候,为物种分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孕育了珙桐、莲香树、水青树、红豆杉、雪莲等2500多种珍稀植物,同时区内还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羊、小熊猫、大鲵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5种,鸟类250多种。该区纵横364公里,人口仅6000余人,区内设施完备,接待能力强,是开展露营登山、漂流、野外探险、野外生存的绝佳场所。•有高山峡谷,森林瀑布,是成都人避暑漂流、休闲打麻将的地方。景点介绍虹口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密布,有高山峻岭,清澈的溪水和瀑布,有众多的珍惜动植物,其中包括大熊猫。这里的漂流很出名,每到夏天这里是市民避暑漂流的去处,当地人也喜欢在这里的青……[详细]
158、清溪园
清溪园
  清溪园占地8000多平方米,是川派盆景的精品园,也是景区当中最具魅力的景点之一。中国园林分为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四种,清溪园属于典型的川西自然园林。园林建筑风格取材于川西民居,建筑空透飘逸,古朴而又清新。在造园手法上以水景取胜,作者大量使用了采自岷江河流中的各色大小卵石,既增加了层次,又更加突出了都江堰水文化这一特色拾级而上,步入门厅,扑面而来的是一副飞动的山水画卷,青石镂空的照壁中,亭上飞泉倾泻而下,园内亭廊逶迤曲折、建筑朴素典雅,数百盆山水、古桩盆景错落有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园内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框景,障景,借景等手法,远近高低,收放自如,为人们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盆景追述其历史渊源,主要分为川、扬、苏、海、岭五大流派,川派盆景以棕丝蟠……[详细]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岷江滔滔恶浪,没有修建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桥尚未完工时……[详细]
城隍庙十殿
  “自古府、州、郡、县,各有守土,固恃宰治干显,犹赖神赞乎幽”(清孙天宁《重修城隍庙碑》),这几句话说明了城隍庙在旧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城隍庙座落在玉屏山麓,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住持张来翕“庀材鸠工,大兴土木,重建殿宇,培修院台。惟以余积支持,稍藉募捐资助。精一心以图画,历三载而告成”。“又且广栽繁荫,力谨维持。挺松柏之千章,郁青杉之十亩”(清•孙天宁《重修城隍庙碑》)。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庙毁于火。次年,灌县知县陆葆德主持重建。l940年前后对城隍庙又进行了维修。城隍庙背枕青山,座西向东,面向市区,分上下两区,呈“丁”字形布置。据《增修灌县志•图考》载:城隍庙有主殿12重,配殿6重,牌坊5座,面积约3000平方米。下区有山门,山门两侧有乐……[详细]